第一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授课教师: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
评语:
成绩:
批阅签字:
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 2017-2018-1 程光亮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014级 自环1402班
311405040226
袁程
批阅日期:
道路圆曲线测设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2.掌握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二、实习设备
1.设备“每组全站仪器
1台、三脚架3个、对中杆1个、反光镜2个、大、小钢尺1把、活动觇标2个、记录板1块、计算器1个。
三、实习内容及方法
1.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①设曲线半径R20m,曲线转角60,交点里程桩桩号为2+206.68m。②曲线要素的计算: 切线长TRtan(/2)=11.547; 曲线长LR/1800=20.943; 外矢矩 ER/cos(/2)R=3.094; 切曲差q2TL=2.151。
由于偏角法划分角,所以弦切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4=d2/2/2=7.5°
即,随后的弦切角依次为15°,23.5°,30°。③主点的测设
1)实习场地的布置:在实习场地选择合适位置假设为路线交点(JD),打一木桩;在交点(JD)安置经纬仪,瞄准(假设)道路起始方向,从JD 起沿该方向丈量30m以上打一木桩,设为ZD1;用经纬仪逆时针拨出角度β=180°-α,从JD起,沿该方向丈量30m 以上,打木桩,设为ZD2。
2)主点的测设:用安置于JD的经纬仪先后瞄准ZD1,ZD2,定出方向,用钢尺在该方向上测设切线长T,定出圆曲线的起点(直圆点)ZY和圆曲线的终点(圆直点)YZ,打下木桩;重新测设一次,在木桩顶上标出ZY和YZ的精确位置,用经纬仪瞄准点ZY,水平度盘读数置于0°00′00″,照准部旋转β′=(180°-α)/2,用钢尺测设外矩E,定出圆曲线的中点(曲线中点)QZ。3)主点桩号的计算。
ZY桩号=JD桩号-T= K+19.678 QZ桩号=ZY桩号+L/2= K+26.718 YZ桩号=QZ桩号+L/2= K+33.758
0YZ桩号=JD桩号+T-q= K+33.758 2.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1)细部点里程的计算 圆曲线上每5m整需要测设里程桩,即 L1=第一里程桩桩号-ZY桩号=P1桩号-ZY桩号,L2=L3=…=Ln-1=5m,Ln=YZ桩号-最末个里程桩桩号 2)
细部点坐标的计算 Xi=Rsinαi = αi=Li/R(Li为弧段长Li)Yi=R(1-cosαi)
3)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步骤。
四、实习注意事项
1.主点测设元素和切线支距法测设数据的计算应经过两人独立计算,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测设。
2.本实习场地较大,应服从实习老师对场地的统一使用,本实习工具较多,分布较散,应注意收拾
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熟悉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掌握圆曲线主点元素的计算和主点的测设方法和用切线支距法进行圆曲线的详细测设。初步对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对将来工作时融入团队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六、数据分析
第二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
二.实习地点:
。。。。。
三.小组成员:
组长:。。;组员:。。。。
四.指导教师:
。。。。。
五.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七.实习内容
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绘图。
八.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
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
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
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
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
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
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
表。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
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
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
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
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 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
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
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
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WD=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
图根导线的WKP为1/2 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即
3.碎步测量:
(1)碎步点的选择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
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4.绘图,如附图所示。
九.实习中引起的误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1.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
(2)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
(3)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2.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十.实习心得:
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 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第三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
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实训)地点:
实验(实训)日期:
2012 年月日
1.前言
1.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目的1.1.2 实验要求
1.2 实验概况
1.2.1 实验项目
1.2.2 完成情况
2.实验内容
2.1 经纬仪的使用及角度测量
2.1.1 经纬仪的结构及操作步骤
2.1.2角度测量原理
2.1.3 角度测量步骤
2.1.4 外业施测数据
2.1.5内业计算成果
3.结束语
4.实验体会
4.1 思想作风方面
4.2 测量技术方面
4.3 动手能力方面
4.4创新见解与建议
第四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平交路口数据提取与放样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将《工程测量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了解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从施工图纸中提取施工测量数据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施工测量的实测方法。1.2 实习的意义
通过本次工程测量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章 数据提取准备
2.1平交路口数据提取
----基于XX市XX区XX路与XX平交口施工测量数据的提取与实施
平交口中心的标志(为一道钉,有中心标志)和坐标893720.5291,430499.8691),里程桩号为(DK0+000)。道路平交口两侧中心线上有用作后视的中心点标志和坐标。两道路相交的夹角为89°59′12″。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由于此图只有一个控制点坐标,无法确定方向,但可以根据几何关系将图里包含各要素隐含数据提取出来。如下:
(1)图形分解,将西北角图形分解出来
如图3—1,CO、DO为道路的中心线,AB是道路的圆弧。
AC=1600cm,BD=2200cm,圆弧半径R=4950cm,∠COD=89°00′12″。所以AM=4950+1600=6550 cm,DM=4950+2200=7150 cm
图3—1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知: CD2=CM2+DM2-2*DM*CM*cos∠CMD=9697.8*9697.8cm2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 四边形OCMD的外接圆直径D=CD/sin∠CMD=9697.8cm 所以OM=D=9697.8cm 再由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 OC2=OM2-MC2=7151.5*7151.5cm2 OD2=OM2-MD2=6551.7*6551.7cm2 点A的东西方向里程为DK0-071.515m,南北方向里程为DK0+016m 点B的东西方向里程为DK0-022m,南北方向里程为DK0+065.517m 2.道沿曲线上点的偏角计算
根据弦切角等于弧长所对圆心角的一半的关系得: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a=c/2R*180°/π
式中,c为弧长,令c=10m,总弧长L=77.766m a1= c/2R*180°/π=5°47′15″
a2=11°34′30″ a3=17°21′44″ a4=23°8′59″ a5=28°56′44″ a6=34°43′29″ a7=40°30′44″ a8=45°0′24″
同理,东北角数据计算同上
(2)放样数据准备(见附录1)
第三章平交路口施工放样
(1)仪器准备:经纬仪(2”),钢尺,测钎(或花杆),白灰,放样绳(2)放样步骤:
a.在0点架设经纬仪,对中整平,定向,置零; b.按照数据进行拨角量取距离,然后在确定的点上打桩;
(注:应该用经纬仪盘左盘右拨角两次,在确定的两个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交点上打点)C.同理可测出曲线上其余各点,直至终点,用终点校核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防空洞实习之贯通测量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1.1 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测量工作在矿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2.熟悉地面及井下主要测量工作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各种测量成果产生过程及质量标准等;3.掌握地下测量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工具的构造及操作方法。1.2 实习的意义
本次实习是在完成《工程测量学》课堂教学后进行的,使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扩大、深入和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通过实习使各组成员获得了系统、完整、理论联系实际的测绘学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原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及严谨务实的态度。
第二章 实习内容及要求
2.1 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 2.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3.巷道腰线的标定与延伸 2.2实习地点及时间
实习地点: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防空洞。实习时间: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30日。
第三章 方法和步骤
3.1 经纬仪导线测量实习的方法和步骤 1.选点和设点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防空洞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写出编号.在防空洞交叉口和转弯处必须设点.导线边长一般为30~70m为宜.导线点设置在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点位设置应牢固。
2.测角
采用J6级电子经纬仪用测回法按30“导线的规格即一个测回进行施测。(1)将经纬仪安置在起始点进行点下对中和整平,然后对好水平度盘的零位置。
(2)分别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挂上垂球线,并在前视点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一标志。
(3)分别用盘左和盘右位置测出方向读数,记入手薄.盘左和盘右角值之差应小于60”,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4)瞄准前视点上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的标志,测出倾角(用正倒镜观测,取其中数)。
(5)量取仪器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仪器横轴中心)和觇标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大头针标志处)。
3.量边
用经过检验的钢尺从仪器横轴中心悬空丈量至前视点大头针标志处,移动钢尺连续三次读数,往返丈量。
以上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施测工作.同样方法,依次测出全部角度和边长.井下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在表格中进行。
4.注意事项
(1)井下选点时一定要确保通视,避免仪器安置后观测困难;
(2)对中时,一定要将望远镜放水平(盘左时,竖盘读数应为90°,盘右为270°);
(3)测角瞄准时,照明者最好用一张透明纸蒙在矿灯或电筒上,使其发出的光能均匀柔和地照明垂球线,便于瞄准观测。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3.2 三角高程测量 1.实习任务和要求
(1)通过倾斜巷道传递高程,将下平巷A点高程传递到上平巷之B点;(2)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方法;(3)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容及计算方法.2.方法和步骤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是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1)先由已知高程点求出前视点(假设为A点)高程,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量出A点桩面至仪器横轴的距离(仪器高).在所求点(假设为B)挂锤球线上适当位置作一标志,量出B点桩面至标志的距离(觇标高)。
(2)用正镜瞄准B点锤球线上标志,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当气泡居中后读出竖盘读数L。
(3)倒镜再瞄准B点锤球线上标志,当气泡居中后,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在竖盘上读取读数R取正,倒镜测出的倾角之平均值。
(4)用钢尺从锤球线标志量至仪器中心的斜距L,一般L即是导线边斜长。(5)计算出B点高程。3.注意事项
(1)必须在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盘读数.记录员应注意提醒观测员,以免忽视此项操作而前功尽弃。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水准测量一样,当点在顶板上时,仪器高和觇标高数字前面加负号,则计算公式仍然不变。3.3 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1.内容与要求
(1)标定直线巷道的方向并延伸中线;
(2)在防空洞内根据所贯通两点的数据要求,用经纬仪标定贯通巷道的位置和掘进方向,标定巷道中线;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3)根据已知中线点,延长巷道中线。
2.贯通B、H两点放样中线和腰线的方法和步骤 1)巷道开切位置,方向的标定
(1)计算标定数据(具体计算见附表)①贯通巷道中心线BH的坐标方位角; ②计算BH边的水平长度L ;
③计算指向角AB,HI的坐标方位角,求出经纬定向后所需要拨的角度; ④计算贯通巷道的坡度i;(注意:求坡度时应将防空洞内顶板导点的高程传到地下再求解坡度)
⑤计算贯通巷道的斜长L’ ; 2)巷道中线的标定
①在B点架设经纬仪后视A点定向,根据所算的数据拨角,将仪器水平制动,竖盘制动。
②让小组成员
(1)检查A点是否有位移或破坏.(2)经检查认为A点无位移后,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盘左后视4点,在水平度盘
上转出β角值,在巷道顶板上距工作面5m左右给出2 点,用盘右再给出2“点,取其2 ,2”两点中间点为2点,则2点即为巷道中线点.中线标定一个测回实测∠4A2角,(3)然后在2点挂锤球,用用以检查角β是否正确.(4)经检查角β无误后,再用经纬仪瞄准2点,在此方向线上的顶板或棚顶上标出1点.A,1,2三点即为一组中线点,在三点上挂上绳线.3)巷道中线的延伸
一组中线点,可以指示巷道掘进30~40米.随着巷道的掘进,巷道中线要向前延伸才能指导巷道的掘进.《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1)首先检查原中线点是否有移动,如B组中线点B,1,2,3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图附1-17所示.若其中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便使用这三个点延伸.(2)经检查认为无误后将经纬仪安置在B点,用盘左后视A点,转180°沿视准轴方向定出一点,取其中间点C为新中线点.也可用瞄直法或拉线法.(3)用经纬仪瞄准C点,再于此方向上定出1,2点.则C,1,2三点即为延伸的一组巷道中线.(4)在各组中线点中选出一点作为导线点,如A,B,C等点,以备进行采区导线测量时检查中线的正确性.5.注意事项
1)巷道中线是控制巷道之水平方向的重要指向线,因此标定时一定要细心,要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应以其简单而轻视.2)中线点要选在不易被爆破时岩块冲击的地方,而且岩石一定要坚固,若设在棚梁上,更要注意棚子的稳固性.4巷道腰线的标定(用半圆仪标定腰线)方法和步骤
(1)在倾斜巷道中标定腰线
1点为设计巷道的腰线点,其设计标高为H1,A点为已知导线点,其标高为.根据两点的标高可以计算出两点的高差为hAa 在导线点A上挂锤球线,并从A点向下量取值在垂球线上得到a点,然后过a点向待设腰线巷道两帮拉线,线之终端应位于待测腰线起点位置.于线之中间部位挂半圆仪,当其读数为0°时,于线之终端处做上标记,此即为新设腰线点之位置,然后设法将此点位予以固定(钉钉或用水泥筑点).同法在另一帮与该点相对应的位置再设一点,这两点即为一对腰线点,如图附1—18中之1,1 所示.将测绳一端挂在1点铁钉上,在测绳上挂半圆仪,然后将另端在斜巷的同一帮上做上下移动,使半圆仪上倾角为设计巷道的倾角,此时于绳端做上标记,然后在该标记处固定腰线点,此点即为第二对腰线点中的一个,打上铁钉编为2点,此点也为腰线点.在巷道另一帮,自1 点,以同样方法,于2点相对应部位,再测设一腰线点2 ,与《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点成一对.在1,2两点间拉线,沿线用油漆在帮上画线,以利于施工应用.(2)在水平巷道标定腰线
1点为平巷的腰线点,在1点上挂测绳,绳上再挂半圆仪,将另一端拉紧并上下移动,使用半圆仪上倾角为0°于绳之终端处做上标记2.然后用皮尺量出1和2 点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巷道的设计坡度,计算出2 点和1点的高差为: 然后过2 点垂直向上量取值便得2点,在2点处将腰线点固定.在1,2点间拉线,沿线以油漆画出腰线.巷道另一帮可用同样方法,给出腰线.《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习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工程测量实习持续了一个月,先后进行了数据整理,仪器检校,和现场放样三个阶段。此次实习不仅提高了自己专业水平,也使得我清楚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自己也从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平交路口的实习使我认识到测绘的计算理论很简单,都是初高中所学到的几何关系,但由于自己所接触实际工程有限,总是现实与理论联系不到一块儿,不能灵活的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比如数据提取的过程中,正余弦定理的运用,在X老师的指导下才恍然大悟,才知道有些地方可以用到这些知识。测绘工作是一项细心才能干成功的活,没细心两个字做前提,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与命运,还会给公司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从现在起培养自己的细心是很必要的。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作为大四即将毕业的我们,把握好每次在学校实习的机会,从中学到东西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此次实习感觉一个学生只学好自己本身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土木方面的知识和矿建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之中才能独挡一面,总是立与不败之地。
5.致谢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在此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和X老师的耐心教导,同时感谢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共同完成此次实习。6.实习数据附(见下)
第五篇: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工 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号: 指导教师:
测 量 实习报 告
目 录
前言
二、实习要求
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际作业能力。
三、实习任务
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
①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记录及计算表
②碎部测量记录手簿
③地形图
④测设草图
⑤指定实习范围的一幅图幅为40*40,比例尺为1:500地形图。2.个人上交成果及资料
①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记录手簿
②建筑测设数据计算表
③实习报告 3.实习时间
2012-11-12至2012-11-23
器安全的影响。
实用性:点位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便利性:导线点选好后须做好标记,便于寻找。
控制测量点已给出,碎步测量点自定。(一般选择能够反映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a.在瞄准水准尺之前,先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b.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c.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尺子的影像清晰,并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d.消除视差为了检验对光质量,可用眼睛在目镜后上下微微晃动,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移动,则须重新进行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而水准尺上读数不变为止.④精确整平、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测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
四、水准测量检核
本次测量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检核。在测站上按前述方法读取前,后视读数,求出两点高差后,变更(升高或降低)仪器的高度再重复测量一次高差(仪器的变更高度应大于10cm),两次高度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6mm。满足要求时则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高差。否则,需要检查原因,重新观测。
五、导线水准测量原始数据记录(见表格)
二、水平角测量 1经纬仪的安臵
经纬仪的安臵,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内容 安臵方法: ①用三角架架腿对中
使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标志,先在适当位臵踩实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另外两条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从光学对中器的目镜中观察,使对中器的十字丝中心对准测站标志为止。②用三角架腿粗平
伸缩三角架的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使基座圆水准泡居中,使照准部大致水平。
③用脚螺旋精平,平移基座精确对中
④照准部大体水平后,可旋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使照准部精确水平,检查仪器是否对中,如不对中,则平移基座,精确对中,在调脚螺旋进行照准部精平,如此反复直到精确对中和照准部精确水平为止。2.测回法测水平角
①经纬仪安臵好后,先将经纬仪竖盘放在盘左位臵,松开水平制动扳扭,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大致瞄准A点上的标杆,然后,拧紧水平制动扳扭,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精确的瞄准A点(一般瞄准标杆的底部)读取水平读盘读书a1,记入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内 ②松开水平制动扳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上述方法精确瞄 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1,记录,即完成半个测回。③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盘右位臵,这次用望远镜先精确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记录
④松开水平制动扳扭,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精确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记录。完成一个测回。
⑤进行 7. 计算全长闭合差及其相对误差: 8. 精度满足后,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 9. 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10.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五、注意
在进行导线测量计算时,角度的改正数往往不能整除,所以改正数就不能平均分配,我们遵守的原则是大角度配大改正数,小角度配小改正数。
比较近的距离直接用钢尺量取水平距离。记录员算出水平距离、高程并报告给绘图员。绘图员根据数据绘出碎部点位臵。3.及时将所测碎部点,连接绘成地物。对照实地进行检查。4.按地形图图式的要求,描绘地物和地貌,并进行图面整饰、清洁。
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耳红面赤,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None is perfect!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且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完善自己,形成良好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同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对以前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充分加强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我相信这一次实习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在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