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大全精彩1
我自己的未来会是么样子的呢?记得我刚迈入小学门槛成为一名小学生时,每当我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把知识无私传授给我们,把爱无私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时,我曾梦想长大了也能和老师一样,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之所以有那样的梦想,是因为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是那么的神圣,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浇灌着祖国的每一位花朵。因此,我向往教师这个职业,我崇拜教师这个职业,那时候我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的梦想也在不断的变化。
有一次,我跟随父母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亲戚。病房里的人很多,他们有的站在病人的床前表情沉重,有的在病房的外边偷偷的擦着脸上的眼泪。后来我从父母的谈话中才知道,生病的人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是我妈妈娘家里一个家族里的弟弟,已经是肝癌晚期。不久后,传来了那个亲戚去世的噩耗,他的去世给家里带来很大的打击,因为他去世时只有三十多岁,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年迈需要照顾的父母,下有年幼需要抚育的儿子,还有和他同甘共苦多年的妻子。失去亲人的家庭有多痛苦,虽然对我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体会还不是很深,但这件事却让我想到了很多,为什么科学这样发达的今天,还有这样多的病痛折么着人们,各种癌症、尿毒症、白血病,还有我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疾病,它们成了人类的大敌,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些人类的大敌让无数的患者受尽了肉体上的'折磨,让无数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让无数的人饱尝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每当此时,我多想我是一名科学家或者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医生。
我梦想自己成为一名科学家,那时我研究出了能预防各种不治之症的疫苗,那时预防各种不治之症,就像现在我们预防流感、麻疹那样简单。那个时候的人一出生就注定没有痛苦,每个人都又健康的体魄,人们不再经受病痛的折磨。
我梦想自己成为医生,那时,医生成了各种不治之症的克星,治疗不治之症就像治疗头痛感冒那样简单,每位患者经过医生的诊治都恢复了的健康的身体。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美满的,他们不再承受各种病痛的折磨,他们不再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虽然我还无法预知我的未来,但不管我的将来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还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还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懈努力,不断进取,我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将来人们不在经受病痛的折磨不是梦,人们都能健康快乐生活更不是梦。
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不断努力,不断加油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大全精彩2
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节目现场,TFBOYS宣读《少年自强宣言》:“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竹筠、刘胡兰这样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你们为了旧中国的解放,枪林弹雨中,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带着最后一丝微笑,献出了你们宝贵的生命!可是,我们知道:你们绝对不是漠视生命,而是你们心中装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你们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受灾受难的劳苦大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你们最宽广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你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神圣职责!
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有无数的后来者站了起来!你们的精神会为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来传承,并成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心理支撑!不论,现在国际环境如何的复杂,不论前进的道路还有多少坎坷,有你们这些榜样所赋予的力量,我们坚信: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面对和战胜一切我们面对的困难!
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虽然也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一定会学习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随时迎接困难和挑战。
扩展资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现场开讲。94岁的梁天文、99岁的胡正先以及104岁的秦华礼。
当年,红军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大半个中国,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现在,人们都爱用计步器来测算一天的运动量。那么两万五千里究竟有多远呢?节目组做了个换算,按每天走8000步来算,差不多要用七年才能走完。更何况当时条件之恶劣是难以想象的。一个震撼人的数据是:从开始的30万人到最后只剩3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人牺牲。
当年的铁军团长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父亲当年的故事。她带来了一双草鞋、一碗黄豆。穿着这些简陋的草鞋,当年的战士一天一夜要走240里路。“孩子们可能没有概念。你们学校的跑道如果是400米的话,绕着跑道走300圈,就差不多是240里。而这还不是平坦的路,是爬山越岭。”到了草地更糟糕的是没有粮食,耿莹介绍,当时光是尝试吃野草、野花、野菜,自己父亲的队伍就死了11个尝毒草的战士。她又拿出一颗黄豆,“一天吃一颗你们觉得能吃得饱吗?”得到孩子们否定的答复,耿莹动情地说,当年的红军真的一天只吃一颗黄豆。
《开学第一课》,到场年龄最大的红军是南京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爷爷。当天的他穿着红色上衣,在搀扶下走上台,坐在为他准备的椅子上,但是说起当年的经历,老人依然思路清晰、口齿伶俐。
秦华礼告诉观众,自己是四川穷山沟里的穷孩子。当年,红军入川,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于是他的妈妈就亲自送他去参军。组织部派他去通信学校学习,当通信兵。跟现在的舒适现代化的学生教室不同,那时候的通信学校既没有固定场所,也没有学习用品和学习教材,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野外的树林里学习,因此秦华礼叫它“三无学校”。
第一堂课就是学习如何削铅笔,只准削到木头,不准削到铅芯,要把铅笔来回转着用,用尖、用秃了才能再削,一点也不能浪费。那时候没有纸,就把土地抹得平平的光光的在上面写字,把牛皮用火烤硬了在上面画图。第二堂课学英语。对于当时的秦华礼来说,学英语很困难,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每个战士的背后背一块小木板,上面写上英文和翻译,这样后面的人就可以通过看前面人的后背一边走一边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后,秦华礼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1958年任南京邮电学院院长,任命书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
直到今天,南邮校庆还是会举行跑步比赛,因为他们说他们的第一任院长是用两条腿走完了万里长征,他们要将这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