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野外实习心得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班级:11级生态学学号:111350110 姓名:魏宝成
2012年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篇二:野外实习心得
野外实习心得
从8月23日起到28日,五天时间我们进行了大学的唯一一次野外实习。一直很期待这次实习,早在脑子里憧憬了无数次它的画面,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们也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知识。边玩边学习的方式让我们更深刻的记住了这些植物的名字。我们前两天是在学校及其周边进行的,后两天则去了金佛山实习。每天,我们都会带上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跟着老师的步伐,边走边听老师讲解每种植物的名字,科属,特征等,然后快速的把它们记下来。这次野外实习,我认识了许多身边天天见到却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当然也有非常多我没见过的植物的名字。比如:黄桷树,它属于桑科,桑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含乳汁。珊瑚树、九重葛、紫牙趾草(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紫罗兰)、龙爪槐(豆科,显著特点是花有环状的脱叶痕)、常青藤、广玉兰(又名荷花玉兰)、皂角树(豆科)、海桐、红叶李(蔷薇科)、金边吊兰(经常被养在室内,可净化空气)、天竺葵、紫薇(又名痒痒树)、日本女贞(又名毛丁香)、鸡爪槭、含笑、商奴、剑兰、石标板、扁竹根、法国梧桐、刺桐。我们还见到了何首乌,起先我们还有些不相信那路边不起眼的野草竟然是何首乌。另外我们还见到了田里种的瓜,一直都在吃的蔬菜我却步知道它们是什么科的,现在知道了原来是葫芦科的,例如丝瓜,南瓜,黄瓜··我们还在学校看到了许多裸子植物,有罗汉松(罗汉松科)、刺衫(衫科)、雪松(松科)、苏铁。
金佛山的植物非常丰富,几乎都没有见过。如:晞签草(菊科)、皂针草(菊科)、车轴草、辣蓼(蓼科)、厚朴(木兰科)、马桑(马桑科)、大蓟(菊科)、沙参(桔梗科)、荀子、救军粮、黄花、悬钩子、獐牙菜(龙胆科)、蜡莲褚球(虎耳草科)、荚迷(忍冬科)、川续断(川续断科)、虎杖(蓼科)、金樱子(蔷薇科)、牛茅子(菊科)、铁线莲(毛茛科)、蓝布裙(紫草科)、灰灰苋(葵科)、鞘柄木(山茱萸科)、麻枒(壳斗科)、石豇豆(苔苔科)、铜锤玉带草(桔梗科)、常青藤(五加科)。
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药用植物研究所,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植物园里的许多药用植物。平时经常在电视上或者书上听到看到的中药名字,这次都亲眼看到了它们的样子,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一真对中药感兴趣。
通过野外观察,我的收获有准确、熟练的掌握了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
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同时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虽然在金佛山实习的三天,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的路,每天中午在野外都是馒头下咸菜,但是更多的是我们难忘而美好的回忆!篇三:动物野外实习总结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心得体会
学号:094120 姓名:
班级:09级应用生物教育b班
2011年6月19日,我们开始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程——动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而具有特别的意义。而研究型动物野外实习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同时也为我们以后走上教育岗位更好的胜任教学。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生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参观,我们了解了动物进化的历程,尤其是侏罗纪恐龙时代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恐龙生活和前寒武纪生命起源与生命大爆发事件的认识。而通过观察标本,使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完成了这次野外实习的任务,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程。动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2.对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
(1)师范生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面向中小学学生,云南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对周围环
境中动物的识别具有现实的需要。
(2)野外实习的经验对于中小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课外兴趣活动具有很
大帮助。
强化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增加学生对宏观生物学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二、实习内容概要: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蛭纲,多毛纲)
节肢动物:(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
脊椎动物:鱼纲(软骨鱼类,硬骨鱼类)
两栖纲:(蛙类)爬行纲:(龟鳖目,蜥蜴类,蛇类,鳄类)
鸟纲:(游禽类,路禽类,猛禽类,鸣禽类,攀禽类)
哺乳纲:(灵长目,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长鼻目,鳍脚目)
三、野外实习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了参观和记录各种动物的特征,各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命形态,包括侏罗纪的恐龙和前寒武纪的化石群。
些动物的特征、习性、分布等,体现物种和生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次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的成员认真的做笔记,听讲解员的讲解,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
圆通山 :6月26日下午,我们到圆通山动物园参观并很详细地记录了各种很有代表性的各种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动物园饲养有猴、熊猫、犀鸟、狮子、亚洲象、金钱豹、斑马、孟加拉虎、孔雀、丹顶鹤等珍禽异兽500多种,还有孔雀园,鸟园,水族馆,陈列各种鱼类。我们认真观察记录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对于有些本土不分布的动物,我们观察动物的特征与常见的种类对比,对照课本内容,加深对各种动物的深刻印象。特别是在鸟园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种,包括黑天鹅cygnus atratus、银耳相思鸟leiothrix argentauris黄胸织布鸟baya weaver、金雕aquila chrysaetos等47个种的鸟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动物的展区,这已是我们这次参观的重点,通过我们小组成员的认真统计与记录我们了解到全园有动物140多种,大小近千只如大象、野牛、还有来自国外的袋鼠等等。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动物园中的动物都缺乏一种在自然界中的灵气。1.双脊龙 diclophosaurus 1999年12月在禄丰县金山镇黑龙潭村后山出土出土,身长6米,时代为晚三迭纪,距今1.8亿年前大型的兽脚类肉食恐龙。
2.新洼金山龙 jinshanosaunus xinwaenyis 1999年12月在禄丰县金山镇黑龙潭村后山出土出土,身长8.6米,高4.2米,时代为中生代晚三迭纪,距今1.8亿年前,大型原晰脚类恐龙。3.巨型禄丰龙 lufengosauvus magnus 1994年6月在禄丰县金山镇清凉山出土,身长8.2米,高2.5米,时代为晚三迭纪,距今1.8亿年前,属大型原晰脚类恐龙。4.禄丰龙 lufengosawrus huene 1989年在禄丰县大荒田恐龙山出土,身长为2.4米,时代为中生代晚三迭纪,距今1.8亿年前,标本为未成年个体。
5.许氏禄丰龙lufengosaurus huenei 1999年4月在禄丰县金山镇新洼村恐龙山发现,身长5.4米,高3米,时代为中生代晚三迭纪,距今1.8亿年前。
四 实习心得
通过此次实习,我在知识和技能上获得了丰收。在实习,我们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不仅使我以前所学的课本知识在自然界中得到了验证与加深,而且对各门各纲的动物的分类有了清楚的辨别,更通过与动物的近身接触了解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更对它们的存在价值有了新的反思与认识。其次,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动物学实习时间很短,但工作量不少。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记录名录时,大家互相协作,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将有利于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因为实验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
最后,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乏,这也对了我以后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起了警示作用。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篇:野外实习心得
野外实习心得
从8月23日起到28日,五天时间我们进行了大学的唯一一次野外实习。一直很期待这次实习,早在脑子里憧憬了无数次它的画面,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们也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知识。边玩边学习的方式让我们更深刻的记住了这些植物的名字。
我们前两天是在学校及其周边进行的,后两天则去了金佛山实习。每天,我们都会带上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跟着老师的步伐,边走边听老师讲解每种植物的名字,科属,特征等,然后快速的把它们记下来。这次野外实习,我认识了许多身边天天见到却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当然也有非常多我没见过的植物的名字。比如:黄桷树,它属于桑科,桑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含乳汁。珊瑚树、九重葛、紫牙趾草(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紫罗兰)、龙爪槐(豆科,显著特点是花有环状的脱叶痕)、常青藤、广玉兰(又名荷花玉兰)、皂角树(豆科)、海桐、红叶李(蔷薇科)、金边吊兰(经常被养在室内,可净化空气)、天竺葵、紫薇(又名痒痒树)、日本女贞(又名毛丁香)、鸡爪槭、含笑、商奴、剑兰、石标板、扁竹根、法国梧桐、刺桐。我们还见到了何首乌,起先我们还有些不相信那路边不起眼的野草竟然是何首乌。另外我们还见到了田里种的瓜,一直都在吃的蔬菜我却步知道它们是什么科的,现在知道了原来是葫芦科的,例如丝瓜,南瓜,黄瓜··我们还在学校看到了许多裸子植物,有罗汉松(罗汉松科)、刺衫(衫科)、雪松(松科)、苏铁。金佛山的植物非常丰富,几乎都没有见过。如:晞签草(菊科)、皂针草(菊科)、车轴草、辣蓼(蓼科)、厚朴(木兰科)、马桑(马桑科)、大蓟(菊科)、沙参(桔梗科)、荀子、救军粮、黄花、悬钩子、獐牙菜(龙胆科)、蜡莲褚球(虎耳草科)、荚迷(忍冬科)、川续断(川续断科)、虎杖(蓼科)、金樱子(蔷薇科)、牛茅子(菊科)、铁线莲(毛茛科)、蓝布裙(紫草科)、灰灰苋(葵科)、鞘柄木(山茱萸科)、麻枒(壳斗科)、石豇豆(苔苔科)、铜锤玉带草(桔梗科)、常青藤(五加科)。
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药用植物研究所,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植物园里的许多药用植物。平时经常在电视上或者书上听到看到的中药名字,这次都亲眼看到了它们的样子,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一真对中药感兴趣。
通过野外观察,我的收获有准确、熟练的掌握了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同时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虽然在金佛山实习的三天,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的路,每天中午在野外都是馒头下咸菜,但是更多的是我们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第三篇:野外实习心得
野外实习心得
为期六天的大连野外实习结束了,时光流逝,美好的光阴总给我以难忘的印象与回忆。旅顺历史的沉重、星海广场建筑的雄壮、滨海路风景的浪漫、老虎滩海洋公园的独具匠心、日本、俄罗斯风情街的特色、金石滩不拘一格的魅力、各个高校不同风格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大连独有的文化底蕴是让我在其他的城市找不到的。
炎炎夏日,漫步在海边沙滩听着海浪搏击海岸的声音,享受迎面海风袭来的凉爽,看游人嬉戏欢快的场景;当夜色弥漫,穿梭在万紫千红的霓虹灯下感受都市文化的成果,倾听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看广场上市民们轻盈的舞姿……这所有的情景都让我忍不住驻足用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瞬间。所有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的进步,现代文明的发展让我们体会到人的力量是如此之伟大,化腐朽为神奇似乎是习以为常。在感受大连时尚之都、浪漫之都的同时更多的是领略到了大连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
短暂的时光不能给予我太多的时间去感受这里的一切,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重新的认识,感念于老师的带领和全体同学的互帮互助让我们的实习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逝去,一切又将是一个重新的开始,来过,笑过,留下了我们青春的印迹,在这里书写下了属于我们光阴的故事。
第四篇:野外实习心得
野外实习心得
2014年4月21日至4月30日是湛江师范学院2013级生本班的时间。
4月21日举行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在会上袁长春院长说,野外实习对于老师来说是一年一度,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四年大学中仅有的一次。我很认同这句话,心里暗暗下决心:我要好好把握这仅有的一次野外实习。
4月22日钟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园识别常见的植物。在这第一天我就深深的感到自己真的很无知,那些植物虽然常见,可我却不知道它们的种名,更别说他们的科名了。因为平时缺少观察事物的习惯,所以虽然常见,但是对于它们的特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像我这样孤陋寡闻无疑是不及格的。以后一定要多学习,多观察才行。因此对钟老师能信口说出各种植物的科名种名和识别特征佩服的五体投地。哎,我这辈子都不能修炼到钟老师的这种境界了,但是至少也要也要学得老师一两成,要认得一些常见植物的科名种名和识别特征,才对得起自己。
这天我们花了3个多小时,但这3个小时就已经把我累的腰酸背痛了。野外实习真的够考验我们的体魄的,因为在后面的日子我们还陆续去了寸金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谢鞋山,每天都累得我累的够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锻炼身体保持强健的体魄,才不至于走几步路就累的气喘吁吁。
在这短短的十天植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 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它是 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 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十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 耐劳的精神,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自思考、团结合作、不停探索。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 业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天中,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为主,我们动手为辅 有时候时间自个掌握来实践。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 所属的科与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生怕记漏、听漏任何一个种名。几乎整 天我们都在路上走,这对人可真是一种考验,既考验我们的记忆力,又考验体力 还要靠耐性。有时候头晕得要命,因为科名与种名是在太多啦!但兴奋程度从来 没减,因为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寸金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园、森林公园和廉江谢鞋山。最让人兴奋的是去森林公园了,因为那里 有我们非常渴望见到的猪笼草。此时,我们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发挥了。大家按 出发前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工作。辨别、采集标本是我们的主 要任务。每次一见到一株陌生的植物,我们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都不停地 问“这是什么啊,这是什么啊?”对一株植物来说,我们一般要观察它的茎、叶 花、果实,有时候拿叶子对比一下,搓烂闻一下味道,同时也观察它所处在的生 活环境等,以此来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的。不懂 的用枝剪剪下合适大小和合适部位的植株,用标签做好标记,放入采集袋中,回 去再向老师请教。每见一棵植物,看了它的主要特征,都在脑袋里不停地收索有 关它的信息,每到此时都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野外实习就可以让我们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形象的记忆,加深我们的印象!
这十天,我们走的路非常多。我们看得多,听得多,问的更多。我们不停地 重复旧的知识,又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围着一堆标本,一边看着 标本,一边翻参考资料,不断讨论,以期给这种植物定科种名。有时候两种非常 相似以至你无法区分,这1
个时候我们就学会了从各方面细节来对各种不同的植株 所属的科属进行检索。当我们真能区分他们是,心里是多么有成就感。
这次的实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团体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比如说在采摘标本的的时候如果分配好哪些人摘哪些植物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做标本的时候两三个人合作做一份标本比一堆人挤在一起的效率要更高一些……..说道做标本,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第一次压标本,用了3个小时才压完。压标本只是第一关,压好后还要一天换三次纸,每天出去时前换一次,实习回来换一次,睡觉前还要再换一次!如果能好好的做成标本辛苦也值了,可是几天之后,原本枝繁叶茂的标本居然开始脱叶了!我的心那个疼啊。还不知能不能顺利的交作业呢!在这次的野外实习中因为组长的一些原因导致一些组员颇有微词,因此合作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懂得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有责任心,充分了解组员们的意见,不能只凭自己的喜恶行动,也要顾及组员们的感受,多与组员们交流才能合作愉快。这次的实习使我学会了很多,课本上的,课本外的,我们都达到了最佳的结 合。同时增大了我的见闻,扩大我的视野,更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 的经验
第五篇:地质野外实习心得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
地质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篇1
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
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
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
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
实习任务还回学校。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篇2
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20xx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
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
作。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习。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这也说明了今日事今日必须完成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习一天的功课,回顾一天的收获。无论是实习还是其它的学习,绝对不能再像有些学生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临时抱佛脚。
学习不能只是死读课本,如果只看
文字,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只有实际观察,配合书本上的理论,如此一来不但能加深印象,也能学到书上没有的东西、经验,说不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
一个实习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因此对实习报告的准备一点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讲的实习前的预习之外,还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每天整理的时候就应该标出来重点,绘出必要的图形,如此一来完成报告也就很轻松了。
一边写着文章,一边好像又回到了在北碚实习的时候,一切都历历在目。这次的野外实习,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书本转移到实际的操作,更能让我们掌握和领会到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而且同学之间的友情也更深了。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表现在男生对女生的照顾上,在爬山时,男生总是走在最前面。但是对于我,感觉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在于对自己的锻
炼上。这次出来实习,是对自己的一次很好的磨练,虽然被太阳晒黑了,人也瘦了,但是我更结实了,在意志上更强了。每一次对体能的突破,都是一次意志力的锻炼,这对于今后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