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黄洞中心小学防踩踏事故工作总结

黄洞中心小学防踩踏事故工作总结



第一篇:黄洞中心小学防踩踏事故工作总结

黄洞中心小学防踩踏事故工作总结

为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关于严防校园踩踏事故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

紧急通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我校就此做了非常细致和周密的工作,现将我校现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在楼道、楼梯要靠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总务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各班班主任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四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

值日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班主任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班主任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出校门。并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或放学前的安全指导、管理、教育工作。

2、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了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A、疏散应急方案:

(1)早操、集会及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按照规定的楼梯上下楼,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2)发生突发情况,任课老师应稳定学生情绪,维持本班秩序,不要让本班学生随便离开教室。

(3)校领导应长期对各教学楼、专用教室进行安全检查,保持能正常使用。

(4)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向值周、值日教师及学校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5)学校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安定工作。B、依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各班级疏散路线(除底楼的班级)如下:

(2)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教导处及体育老师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3)疏散时体育老师配合政教处的工作

(4)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三、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周值日教师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 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文明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负有责任且情节严重的,由教育局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的行为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6、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如何预防踩踏事故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3、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4、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6、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7、若自己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8、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第二篇:防踩踏事故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二(6)班

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认真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2010年11月29日19时,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还有1人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院检查。看着这些鲜花般生命受到威胁,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为这些无辜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的惋惜,为何拥挤踩踏事件在校园频频发生?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今日的主题班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的资料。1、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2、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3、2006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4、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三、交流讨论

班主任:这么多的事故简直触目惊心,到底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拥挤踩踏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大家交流要讨论一下。

1、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

学校楼道、超市活动现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

2、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遇到拥挤踩踏的情况怎么办 面对踩踏事故时候应该做到以下10点:(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四、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拥挤踩踏事故只是众多安全事故中的一种,我们只有时时做到心中有安全,安全在我心,才能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测的,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希望同学们把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提高安全意识,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快乐健康的生活学习。

第三篇:防踩踏事故

安全教育专题

防踩踏事故

一、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1、人群较为集中时,由于拥挤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导致踩踏。

2、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尖叫声、爆炸声、其它刺耳的声音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导致踩踏。

5、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搡、突然停留和开玩笑等。特别在人多时,有上述情况发生,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二、预防踩踏事故方法:

1、在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都应该举止保持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靠楼梯的右边缘行走。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慌乱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宋营小学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请各班班主任今日放学前进行专题教育)案例一:

中新网2013年2月27日消息,当日上午6时15分左右,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事件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伤者正在救治。案例二:

2013年3月28日13时许,西工大附小组织学生到曲江海洋极地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由于正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站立者稠密,导致小学生发生踩踏,致16人伤。点评:

教育部三令五申要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对避免学生踩踏事故更是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踩踏事故应该引起教育部门与教育者的反思。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预防为主。事实上,如果学生平常接受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与演练,如果学校安全负责落实到人,实现精细管理,踩踏事故应该可以避免。学校一方面要对不喑世事的孩子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掌握自护自救、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另一方面更要实现科学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

中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对于出行举止不是很注意,尤其是在完成了一天的紧张学习后,往往就隐含着不安全因素。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上下楼注意秩序,深入地进行安全教育,保持理智而不惊讶,进而避免盲目逃脱的错误判断,不至于因为蜂拥欲逃,加剧拥挤,最终酿成人祸。还要对学生进行公共场所安全教育。中小学校建筑事关学生生命安全。其建筑标准的安全系数应该更大一些,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如果不是教学楼楼梯过于狭窄,楼道光线过于阴暗,怎么会轻易就发生踩踏事故呢?彻查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放过任何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学校建筑标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亡羊补牢,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防踩踏尝试与防范应急措施

拥挤是指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2017.2.13

第五篇: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防踩踏事故安全教育

首先,给大家读几则近年来校园踩踏事故的新闻报道: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009年11月25日,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下午放学时,学生流在一楼、二楼楼梯口发生拥堵、踩踏,造成5名学生严重受伤,数十人轻伤。

2009年11月3日,衡阳常宁西江小学在准备做课间操时,由于人多拥挤,学生下楼时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6人受伤。

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一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2006年12月22日,河北永年县第一实验学校中午放学时,位于三楼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蜂拥而出,拥向楼梯口,引发1名学生死亡,2人受伤的惨剧。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晚自习结束后,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8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2005年10月1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2003年1月5日,陕西省宝鸡县虢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时,一名学生不慎踩空,撞倒前面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13名学生轻伤。

听了以上的报道,心里不禁也有几分惧怕吧?老师现在来给大家讲解《防踩踏尝试与防范应急措施》,只要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就一定是安全的。

首先,拥挤是指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下面,跟大家分析:

1、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2、防拥挤踩踏常识:(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9)学生必须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老师经常讲,学生要引起高度重视。

3、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8821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