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省培研修心得体会(5篇模版)

省培研修心得体会(5篇模版)



第一篇:省培研修心得体会

省培研修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省培计划”远程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课程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省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省培已近尾声,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省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省培中成长。

第二篇:省培研修总结

更新观念,潜心教学

渭南市华县铁中

吕雪峰

2016年19月至2016年3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商洛学院举办的陕西省高中物理教师省级脱产研修班。这次培训有学院领导的专题报告、专家的专题讲座、观摩教学、教学考察、圆桌论坛等内容,可以说内容十分的丰富,而且在每一项活动中都能让自己获得收获,真可谓是收益匪浅。短短的十天培训,使我的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电,尤其是在思想上让我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这十天的培训总结如下: 开班的第一天,我们就聆听了学校纪委书记王思怀教授的《高中教师职业素养漫谈》的专题报告,整个报告生动、精彩。报告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同时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又怎样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让我深刻的知道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感染、影响我们身边的学生。再次,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浓浓的爱心,再次就是有渊博的知识,也就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要是这个职业。

其次,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聆听了《人为关照下的生态教学》、《物理教学设计及建议》、《物理教师的视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科技创新》、《思维呈现下习题教学的研究》等专题报告。通过这些报告,让我的教育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成长。这些报告,让我最大的认识就是教育要发展,必须进行新课改,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另外,让我感受较深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给我们做报告的要么是大学的教授,要么是中学的优秀教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很多且较高的荣誉,当然这一切都和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教育理论是分不开的。我觉得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在“圆桌会谈”上我们也接触到了其他各校的优秀教师,了解到他们学校的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带回去,应用到我们的实际中去。另外,在学校安排的观摩教学和教学考察也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一方面,让我们开拓了视界,另一方面,在专业知识、教育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成长,在此同时,我们也带回了一些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感受深刻、受益匪浅,真可谓是不虚此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此次培训的感受为动力,将获得的经验、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争取工作有新的突破。

第三篇:省培心得体会

河北省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

对于能够参加这次小学语文培训,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的精彩讲座,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了时代的紧迫感。对此,我的感受有很多:

一、聆听专家讲座,受益无穷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如:牛玉玺老师的专题讲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让我走出了形式化教学的误区,知道如何去改正自己的教学设计,明白了课堂可以丰富多彩,各种各样交流。还有在《新课标解读》讲座中,穆倩老师告诉我们,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特有的游戏生活、身边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只有追求儿童的需求,营造儿童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高晓熠老师的讲座《是幸福的云游还是永恒的苦役》,让我们明白了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孙海燕老师的《教师的礼仪》讲座,为我们示范了许多在教学中,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礼仪,收获颇丰。

在《小学语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中,裴元庆老师在谈到教师压力时,详细地解说了教师压力的来源,给我们很好的解决压力的方法。我们要做一个快乐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负担带入课堂,甚至带给学生。

二、与学员互动,从中进步

这次培训,我们去观摩了四次课堂教学,并且在李老师和刘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两次分组讨论交流。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班级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这次学习虽然有些忙绿,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

除了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们还进行了网络的学习。虽然培训接近尾声,但是我的心却不能再平静,我要把所学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和校本研修中去,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四、精心总结,不断反思

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使生命的礼花得到尽情的绽放。

走进培训,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觉得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培训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第四篇:省培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省培体会

郴州市第十五中学 于伟

7月20日到29日,我有幸参加了邵阳学院组织的湖南省省培项目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我深知领导的重托,也深知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培训期间,我能克服高温酷暑等困难,坚持出满勤,全身心投入学习,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积极与学员互相交流,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本次学习培训,我们零距离的倾听了十几位专家、教授、能手的精彩报告和讲座,领略了四五位教学能手的教学风采,他们有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也有精湛的理论阐述,对我这位刚任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贫瘠,学习逐渐使我变得充实和干练。这次学习,让我广交了朋友,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自己有了不少收获。

一、提高了自己的师德水准和师德水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作为任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灵魂和高尚品德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张先友教授的《师德规范与践行策略》一课,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加深了对其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加深了对爱的教育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坚守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水准,用自己的职业良心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战胜职业倦怠,追求全新的职业理想,继续努力工作,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尽心尽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学生的好教师,做家长的好朋友,奉献教育,服务学生。

二、充实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我毕业不久,任教思想品德课才三年年,对思品课教材学习不够,对思品课程标准研究不多,通过听严伯霓教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一课和胡益良专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动态》一课,我逐步熟悉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标准中所介绍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评价、课程编排的整体框架、课程的管理与实施,更明确了课程体系中各内容的关系,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材,处理教程。特别是胡益良专家的课,我特深刻,他以站在教改第一线教改实践者的身份,介绍了我国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历史,详解了新旧课程标准,更给我们提出了进行新课改的几个观点,即坚定新课改理念不动摇;领会新课改的基本内涵;部门配合,老师协调,群策群力,坚持不懈。

三、提高了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学习期间,我们感受了魏颖华、肖博、王琼、金武军等教学名师的优质课、理论课,通过听课,我们知道了如何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去收集资料,如何更好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面临的问题,这些知识的获取,是对我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的一次很好的充实,我获益匪浅。

这次培训虽然短暂,但是带给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是打开我陈旧思想,是释放无限思绪的钥匙,它像一盏明灯,指引我更加努力去探索、奋斗。回校后,我将结合本次学习所获,认真反思,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争取真正成为一位青年骨干教师。

第五篇:省培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临汝镇四中 马朋格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汝州市教育局举行的《河南汝州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班》,非常感谢学校及中心校对我的信任,非常感谢局里对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鼓励与支持,我们带着不辜负领导与同事对我们的期望的心情在4月29日到了有着“雾都”之称的重庆,来到了美丽的西南大学,进行为期12天的学习,经过这些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大家的风范以及自己学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现在我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通过李达武教授的《快乐国学与师德师风建设》讲座,让我看到了一个人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看着这位60多岁的老人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讲了4个小时的国学,不禁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对她心生崇拜,同时让我看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自己一直以来觉得乏味的文学竟然是如此的生动形象。除此外还让我意识到一个人怀着“心存感激,奉献爱心”的态度,按照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顺应自然”、佛家的“修身养性”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就会达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境界。

朱福荣院长的“教人读书的人应该首先是读书人,应该终身是读书人。”让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的:“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让我知道了一个老师的终身学习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一个老师只有时刻提高自身的修养,并与时俱进的更新增加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更新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而他说的“忙忙碌碌教书一辈子终成教书匠,边教边思一二十年方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毫无价值”,让我知道了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反思是多么的重要——经验是量的积累,经验是质的飞跃,而成长应该是经验加上反思。

饶英校长的经历告诉我,“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一个人只要有能力,无论他所处的环境如何,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学生,总有一天成功会来到,而且收获的远比荣誉的头衔还多。而她说的“一名成功的数学老师,首先是能带领学生面对应试,最终又能超越应试。”也让我们值得思考。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人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考力,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多的是去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按照我们的思维去控制、束缚学生。应该在教学中放时间给学生思考,只有他自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短期来说,能把这个解题过程记的更清楚;长远来说,是在让他形成一种思考的习惯,让他有时间去形成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无论有多急,都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不应该总是直接说答案,把学生该做的事全做了。让他们无法享受独自解决一道数学问题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这种快乐的过程。

我很赞同张廷艳等教授的“搭建思维的梯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应该采取“分层学习,分层作业”,每个人对于数学都有自己的认知程度,我们不能“一刀切”,不能用同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所以对于作业的设置方面我觉得设置不同的梯度,按照“易、中、难”的格式去检测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清自己,并激励他们向上层发展,而不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渐渐减轻对数学的恐惧之感。让学生玩数学,而不是让数学玩学生。再次感谢学校的信任,感谢教育局对我们的鼓励与支持,感谢西南大学在培训期间对我们的关心与照顾,给我们一个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短短的十几天学习是我们的学习、教学生涯的一个加油站,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将以此为契机,将此次所得学以致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