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中医个人业务工作总结(最终版)

中医个人业务工作总结(最终版)



第一篇:中医个人业务工作总结(最终版)

任主治中医师以来个人业务工作总结--**********镇中心卫生院 ****** ******,男,****年*月**日出生,中共党员,中共******镇中心卫生院支部书记。****年*月**日毕业于达县地区中医学校,先后在*******镇卫生院、平昌县******医院(原******镇卫生院)工作,分别于****年*月**日和****年*月**日任******医院副院长,院长、院党支部书记,主持全院行政及党务工作至今。****年*月**日来一直从事中医内作诊疗工作,****年*月**日被聘为主治中医师。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时任主治中医师的20年间,本人始终坚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卫生知识,手笔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能以及管理要领,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并于****年*月**日独著《******》一文在县医学会年学术会交流中获得与会者好评。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能指导业务工作,熟练掌握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能,熟练诊断处理中医内科的各种急症、重症。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了误

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诊断治疗准确率在确98%以上,零差错事故。注重临床科研工作,撰写论文3篇(**********)。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其中****年*月**日发表于******论著获全国医学优秀成果征集办公室、全国医药优秀成果编纂委员会授予2012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获时代丰碑——中国医学2012年优秀论文“特等奖”,注重人才的培养,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带教实习医生和指导下级医师113名,提高了各级临床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真实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临床工作中,严格遵循中医辨证主张,同病异治的治疗方案。如:一胆囊炎病人前后三次前来就诊,第一次(****年*月**日):主诉右上腹剧烈疼痛6小时,体温39度,莫菲征(+),症见口干苦烦渴,面红目赤,神昏失眠,大便干燥,舌红,舌尖芒刺,舌面无苔,脉洪数无力。结合上述症状及体征,明确诊断为胆痹,少阳、阳明合病型。当以疏肝泄胆、攻下阳明、清热生津予治。故方选大柴胡汤加减,石膏60g(先煎20分钟)、知母30g、麦冬30g、地龙30g、芒硝10g(融化分3次兑服)、柴胡20g、黃芩20g、栀子20g、玉竹20g、大黄15g(后下)、甘草20g,每次服200ml,患者服药4次后症状缓解。第二次(****年*月**日):主诉右上腹痛5天,加重3天,患者缘于5天前因生产劳作,汗出衣薄所致,来时右手按贴右上腹,弓背屈腹,莫菲征(+),疼痛向右侧肩胛骨内下缘放射,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诊断

为胆痹,少阳中寒、寒凝胆道型。当以温经散寒、疏经利胆,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甘汤予治,附子15g(先煎15分钟)、白芍30g、麻黄10g、威灵仙20g、柴胡20g、郁金20g、甘草6g、细辛10g,1剂治愈。第三次(****年*月**日):患者反复右上腹慢性疼痛3月,查莫菲征(+),右胁、右上腹部闷胀不适,高脂饮食时常诱发,平素厌油,舌苔薄白腻,脉濡。诊断为胆痹,脾湿郁胆型,选三仁汤加减予治,苡仁30g、杏仁20g、滑石30g、威灵仙20g、郁金20g、虎杖20g、败酱草20g、白蔻15g、厚朴15g、法夏15g、淡竹叶15g、山楂15g、栀子15g、通草10g。用药5剂,于1981年6月16日复诊,症状消失,守方10剂,随访3年未见复发。

特别注重并发症的处理。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一般情况下,不会触犯内部重要脏器发生生理性改变,但一部分人,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易因感冒累及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犯病,特别是心、肾、脑及全身病理性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但发生,后果将十分严重,所以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尤其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如患者,男,71岁,2天前因劳作大汗,随后身凉、恶寒、无汗,头晕头痛,肢体僵痛,伴心悸2天,脉迟代,舌淡紫苔白腻。查体温36.5度,脉搏5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20/80mmhg。胸正位片无异常,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杂音,心电图示:心动过缓,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断:阳气虚弱、外感寒湿。治以温阳益气、解表散寒。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川芎茶调散加味,麻黄15g、黑附子10g(先煎15分钟)、细辛10g、红参20g、川芎20g、荆芥20g、防风30g、白芷20g、枣皮30g。1剂后药物减量,守方2剂后外感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心率62次/分,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在疑难重症的救治方面,成效突出。任现职以来治疗疑难重症465例,尤其是对中风病的治疗独树一帜,由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阶段、传变复杂,治疗程序也区别甚大。根据中医理论之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总结出一套中风病有效的中医临床治疗路径(即闭开、脱固、壅化、潜摄、滋养、通络)。如:闭症失语者宜开闭通气,用搐鼻取嚏法、针刺水沟、合谷透劳宫法;闭症口禁不开者宜用乌梅肉擦牙法;闭症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者当潜阳镇逆,降气化痰;闭症口眼歪斜、手足不遂者宜镇肝养阴,后期以通络为主。脱症阳气脱散者宜回阳救逆;脱症元阴告匮、真气不续者宜恋阴益液、潜镇虚阳;脱症痰涎涌塞者宜潜镇摄纳、化痰开窍;脱症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手足不遂宜镇肝养阴、通经宣络佐以化痰。

注重疑难重症鉴别和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治,如:****年*月**日收治一类中风病人邓某,男,68岁,退休干部,白衣镇龙凤村人。患者于11年前突然昏倒,在当地中心卫生院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经中医治疗(重用鲜参及真武汤等)逐渐好转。自2008年起,平素口服输补心丹。2011年初,再次出现突然昏倒,全身颤抖伴左侧半身不遂(轻),下肢麻木,查左上肢肌张力尚可,在当地中心卫生院治疗20 余天后好转。而后自觉头晕目弦,时有四肢颤抖,甚则全身动摇,不能动步,伴耳鸣、流涎,咯痰不咳嗽,视物模糊,口苦不渴,时有心慌,食欲不振,无饥饿感,昏昏欲睡多梦,小便少,大便不畅。于2011年5月19日前来就诊,来时查其体丰面赤,舌质暗红苔白腻,脉象两寸口微,至数不明,有散乱之象,两尺沉迟。综述,其肝肾真阴虚,真阳浮越,肝风将动之象。此属虚症不可作实火治,治从肝肾,宜益阴潜阳。处方:生龙牡(冲)各30g、石决明(煅)30g、灵磁石20g、生玳瑁(冲)20g、生龟板(冲、醋炒)20g、红参10g、熟附片10g、酸枣仁15g、远志6g,连服3剂,每剂三煎,文火煎2小时,取300ml分5次温服。5月23日复诊,其头昏减轻,痰涎减少,时有微渴,小便增多,大便正常,脉象如前,守方去磁石加山萸肉15g现服4剂。5月30日三诊,上述症大见好转,眩昏基本消失,四肢及身体不颤抖,左侧半身不遂消失,食欲转佳,二便调和,唯有气力尚差,六脉沉缓有力,舌正苔减,乃回阳之象,续守上方再进3剂,后以原方去生玳瑁加杜仲20g、破故纸10g,以5倍量浓煎,去渣入蜂蜜为膏,每日早晚各服10g,白开水冲服,以缓稳固。按:患者旧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曾服参附等治愈,但过劳则有昏倒,全身颤抖,甚则动摇,耳鸣目眩心慌等,皆五志过劳,肝肾阴虚阳越于上,空为阴不潜阳下虚之故,故以育阴潜镇之品为主,佐以附子回阳(意在引火归原),人参益气,俾阴固阳回而眩渐消,震颤肢麻、半身不遂平息而愈,此病虽见耳鸣、目眩、口苦、面赤,不可误作实火、真中风篇二: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业务工作总结(业务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6年6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即到========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于2008年12月聘任为主治医师。现将聘任以后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被聘任为主治医师以后,我知道这并不是我事业的终点,我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脾胃病科中医主治医师所需的知识和素质。一方面我重新学习中医基础知识,重点对脾胃病基础理论及古代文献进行学习与研究,并于2011年参加《四川省中医药人员学习四部经典著作》学习和考试。2009年度在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期间,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胰瘅”单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在2011年度医院脾胃病科申请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同时,我再次对脾胃病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技术理论进行学习,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消化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充分掌握。结合全国“无痛医院”活动的开展,我也主持建立了消化内科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的诊疗流程、制度和规范。我不但在工作上自我学习,还结合专业期刊订阅、外出学习等机会,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收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从华西医院进修回医院以后,创制了“七消散”协定处方用药,普遍用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静脉炎等中药外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正在申请院内制剂的申报工作。二、一切以病人为重,为工作为重。我于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晋升主治医师以后仍然参与科室一线值班。每天都参与收治病人、查房等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并带领自己的团队每天查房,组织科室内疑难病例、急危重症病例的讨论。对于本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如胃镜检查、腹腔穿刺、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胃管安置、骨髓穿刺活检等技术能熟练操作。能够熟练的处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中毒等疑难、危急重症。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聘任为主治医师后,我不断的学习,并不断的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每个工作日均在临床一线上工作,并上专科门诊。每年平均亲自诊治住院病人320人次,门诊病人1000人次,并承担医院内消化内科专业会诊,每年平均会诊240人次,参加医院内全院多科会诊每年20余次。

四、悉心指导、身体力行。每个工作日我都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查房,对于每一个新病人都要全面重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指导完善辅助检查。针对诊断提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依据,阐述中医诊疗辨证思路,用药特点等。主持科室内病历讨论。每年带教实习生10余名,带教新入医院住院医师2-3。每年参与“基层全科医师培训”讲座。从2009年起每年任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

五、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虽然我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但我仍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中医药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并于2006年开始参与我院省级科研项目“泌尿系统结石规范化非手术综合诊疗方案”的研究,于2010年4月完美结题。先后在发表文章3篇。《=======》发表在《西部医学》2011年1月第23卷第1期;《==========》发表在《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6月第9卷第23期;《==================》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9月中旬刊。均受到专家的好评。

综上所述,本人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篇三:中医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中医主治医师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刘慧,男,1968年10月出生,本科文化,于1989年获中医师职称,1997年12月21日获中医主治医师,2003年获得医师资格,1990年参加社区医疗工作,现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卫生院院长。

自2008年1月被聘任为保合少卫生院院长以来,紧紧围绕卫生院中医药工作重点,认真学习和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有关医药法规,不断加强自身医德修养,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为宗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自任职以来,始终坚持工作质量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加强对医疗质量的控制把关,工作学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以医疗法规为准则,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决纠正和杜绝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使本人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达到了副主任医师的水平。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与任务指标,认真做好门诊日志登记,认真对待处方的书写、审核、保存工作,严格遵守处方调配制度,严格把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规格等注意事项、严格规范中医理疗技术操作,近三年来,诊治患者45000余人次,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为患者提供了快捷、准确、优良、价廉的诊疗服务。同时,积极主动地向患者宣

传中医药保键知识,提供技术指导、咨询以及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熟练掌握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医疗技术,尽可能为患者提供简单、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视患者如同亲人,施医术妙手回春”是我们行医的宗旨。同时,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项活动,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学术新动向,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利用中医药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

随着医药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师职能的转变,积极参加临床医学咨询和新中医疗法的研究工作,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新动向,及时向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医疗信息资料,并与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同时开展新医药咨询监测工作,使诊断、用药更科学、更合理,以适应患者的需要;在学术方面,能够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丰富个人知识,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先后温习了《黄帝内经》、《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学》、《针灸甲乙经》 等医学专著及文献,做读书笔记近30万字。每年还订阅一定数量的医学刊物如《临床荟萃》、《中国医药指南》等,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医学新进展、新动向,积极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近几年来,利用中医药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治疗卵巢囊肿65例、肾结石52例、肾病综合症8例、脑中风27例、消渴病35例、过敏性紫癜23例等,都取得了满意的医疗效果。努力钻研、刻苦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注意加强医药信息沟通。任职以来,先后

有两篇论文分别在《家庭医药》、《中国医药指南》上发表、一篇论文在“全国中医药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优秀论文。

任职以来,积极培养指导下级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工作,自2008年以来,长期担任大、中专实习生进修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先后在区、镇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上担负《中医药》授课任务,培养了30余名合格的业务技术人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热情关怀下,经过个人的积极努力,于2003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被新城区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列为中医药发展论坛特邀嘉宾。

通过近几年的刻苦努力,个人在专业技术等方面已具备副主任医师资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刻苦学习,创新开展工作,力争把专业技术水平再提高,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篇: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全县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13名,其中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卫生技术人员47人(其中包括参加市级培训11人),村卫生室中医卫生技术人员66人。按计划应培训113人,实际培训109人,培训率为96%。经过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4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处方也有所增长,比开展培训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太白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政股全面负责推广工作,并明确了各股室的具体职责。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医院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中医内、外科、理疗科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县基层推广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引起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了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采取多种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县中医院依托市中医医院的对口帮扶支援积极利用下乡、义诊等活动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查房等业务培训,并且深入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共指导基层20余次,工作总结《中医业务技术工作总结》。同时,市级培训结束后,县中医院及时承担了培训人员为期15天的临床实践操作实习,充发发挥了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

2.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我县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从9月1日起,各乡镇医院陆续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确定主讲老师,制定培训课程表、准备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地点、教室等各项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专人负责技术培训全过程的考勤,以督促教学和培训效果。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均集中对本单位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20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闭卷考试,真正确保了培训效果。鹦鸽、桃川、靖口中心卫生院还在培训期间为学员统一安排了食宿,准备了学习用具,各医疗单位还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再培训,从而保证了医务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100%。

(四)落实措施,保障中医药培训工作得到落实。

卫生局将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纳入了全年目标任务考核,并在年终检查时,对各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各医疗单位对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和落实。各镇卫生院也加强了对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的目标管理,督促各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并把培训学习纳入对村卫生室的目标管理中来。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虽然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发现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个别中医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2、中医技术操作性强,每项技术用一天时间学习很紧张,实践教学由卫生院统一组织实施,病种单纯,病源少,操作练习少,不利于技术的巩固;

3、全县中医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普遍较弱,短时间内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层次不齐,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4、个别乡镇卫生院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个别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不认真,学习流于形式,并有缺席现象;有些老中医不愿意学习,不愿了解当前医学科学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医的发展方向,对现代中医药新知识疏于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今后,我们要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扬成绩,总结成功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医务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视,并积极培养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和中级职称以上中医药人员,从而提高全县中医药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推动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中医医师业务工作总结

中医医师业务工作总结

本人XXX,男性,现就职于XX市XXX医院,从14岁开始随父亲从医至今。1977年5月毕业于XXXXXI学校中医专业,后分配在XXX卫生院工作,1982年调到XXX城关医院,受领导厚爱,于1984年进入XX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士专业学习,于1986年6月毕业。为今后的从医之路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屈指算来,从少年时随父从医至今,本人一直在临床诊治一线接受各类疑难杂症的挑战和考验,几十年临床实践的磨砺,极大的丰富了我的临床诊断经验,成为单位不可多得的中坚技术骨干。作为一名医者,本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呕心沥血的服务意识、精益求精的技术要求,为单位尽职尽责,在政治思想方面,一如既往地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在工作实际中,一如既往地顾全大局服务单位,以近二年来的工作量为实例:2011年,本人全年接诊病患者4600人次,日平均接诊患者人数为17人。截至2012年7月底止,本人接诊病患者人数为3576人次,日平均接诊人数为23人。最大效能地为医院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专业技术方面,一如既往

地坚持钻研业务,拓宽知识面,除在自己主治的儿科方面对小儿麻疹、水痘、疳积、黄疸、不明原因高热、腹泻、咳嗽等病症、内科方面对各类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诊治效果外。对皮肤科的常见的湿疹、顽癣、丘疹、过敏性搔痒、脱发、疥疮等顽症也有令人惊喜的治疗效果。

作为一名从医几十年的中医医师,本人坚持服务患者的主导意识,以为病患者解除疾病痛苦为已任,用一个医者的努力和敬业为广大病患者服务,用一个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广大病患者的支持信用和厚爱。

总结人:XXXXXX医院:XXX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中医的个人业务自传

中医的个人业务自传

下面是由教师范文吧整理的中医个人业务自传,欢迎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个人业务自传,请继续关注本栏目。

【中医个人业务自传一】

从事中医工作40多年,精通中医理讼,应用于临床。自16岁开始至今,自幼热爱中医本行,认真钻研中医理论,从黄帝经金匮伤寒等经典著作、汤头歌决,药性赋都流下不少汗水。由于基础理论扎实,所以日常门诊量多达一百多人次也能应付自如。

吸收名老医师精华,充实专科知识,曾业师于市名老中医**及省名老中医**,随他们在临床第一线,学习临床经验与技术,替老师开处方,学习了在

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创造良好的条件。

到专业学校学习理论,在县卫校和**中医学院学习中医,将在临床第一线学习到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中医的专业水平,各科成绩优秀。

从基层到农村,从门诊部到城市大医院逐步树立较高的群众威信。在门诊、病房岗位上值班,治好了数以万计的病人,也积累了治疗经验,提高了群众威信。从中医士、中医师、中医主治医师到现在的副主任医师,由于对技术精益求精,良好的医疗效益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医院成立至今,年年获医院特等奖,门诊量月月超千人次以上,本院门诊量及月收入、年收入均排行前列,在全市卫生战线也屈指可数。

医德高尚,为病患者带来福音,长期为不少病患者家庭病床上门服务,门诊上有十年如一日的家庭病床病人,精心治理,例子不胜枚举,不向患者索取

钱物,深受病者好评。

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由于刻苦钻研业务、医技,学术与临床经验丰富,多年来治好了数以万计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一些疑难病症也有其独到见解。如广西钟山县烟厂女工于某患不育症,经多处大医院屡治不效,后经我治疗产下一子。又香港刘x患癫间病,经治疗十多年未见复发,送来横匾“妙手回春”表示感谢。1999年为台商母亲钟x治愈胆结石病,病人排出结石,使我的知名度传到台湾、香港等地。

大力推广中医科普知识,使中医的科普知识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几年来在端州报、西江报发表中医科普39篇,深受群众欢迎,由于知名度传遍全市,不少病人写来书信打来电话询问病情,萦取方药,我也不厌其烦一一作答,受到群从的赞扬。

认真总结医疗经验,多年来在成绩面前不停步;不断认真总结治疗经验,写出不少质素高的论文,先后发表在国家

级刊物《新中医》上,有些则发表在**科技、端州医药、西江杏林上,受到行家好评,有些论文则在有关的学术会议上交流。

积极培养接班人,在院内在科室作为学科带头人,积极指导门诊部的危重病、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人抢救工作,使不少危重过敏反应的病人转危为安。积极参予中医接班人的培养带教工作,先后带教中医学院进修生、新分配到我院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医生等,言传身教,把中医事业的杏林成果传授给下一代。

工作突出,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表彰。由于贡献大,群众威信高及知名度高,医德医风高尚,多年来受到党组织和政府的表彰,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生产者,区、宣教战线、卫生战线、本单位优秀党员,并获得区劳动模范的最高荣誉。

【中医个人业务自传二】

1993年3月获针灸主治医师资格,1998年12

月获副主任中医师资格,11月年获针灸学主任中医师资格。早期有幸侍诊于**省针灸学会原副会长、本院原院长、针灸名家**主任医师身旁,不仅尽得梁老针挑疗法真传,而且受梁老崇高医德所陶醉,对病人态度和蔼,关心病人疾苦,疗效较佳,深受病人称赞。《端州新闻》以《好医生黄柳和》为题长篇报道了我长年上门义务为自梳女梁俊航婆婆诊治疾病的事迹,同时配发了《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评论员,随后省、市电视台、南方网及《西江日报》等亦多次报道。

在临床工作中,我既认真学习、整理**主任医师针挑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和同事一起将其升华为多项科研成果,又注重针灸科常用的毫针、火针、电磁疗法、穴注、花针、火罐、离子导入、颈腰椎牵引等的临床操作技巧,并就本科常见病种如中风、头痛、颈腰痛、痹症、痿症、面瘫、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疾病、慢性胃肠疾病等深入钻研相

关中西医理论,经常阅读大量书刊杂志,以更新知识观念,并虚心请教。现能精通中医针灸经穴理论及各家学说,掌握现代针灸学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熟练掌握医学专业英语及电脑应用技术,熟练掌握针挑疗法15种术式的操作方法、毫针补泻、电针、火针、电磁疗法、穴注、花针、火罐、离子导入、颈腰椎牵引等以及其适应症,能运用中、西医理论正确诊治本科各种疾病,专于诊治中风、头痛、颈腰痛、痹症、痿症、面瘫、强直性脊柱炎、甲状腺疾病、慢性胃肠疾病,尤其擅长运用针挑皮部、微针导气、火针、电磁疗法、穴注、割脂埋线等治疗奇难杂症,疗效较佳,并参与负责全院有关针灸科和神经专科的会诊工作。病员甚众,遍及市区内外及北京、石家庄、佛山、云浮、**、台、港、澳和海外华侨等。

科研方面,我勤奋好学,善于发现、总结临床经验,系统地继承、发展了**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先后

在《中国针灸》、《新中医》等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著论文40余篇,各级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多次。主持、参与市、省中医药科研课题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重点科研课题共11项,均已通过鉴定并获省中医药、**市及端州区科技进步奖。其多中心、大样本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重点科研课题《岭南挑筋法规范整理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已于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和科技鉴定,获**市科技进步奖。我积极参加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现已成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我还受聘为第二、三届**市医药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市科技评审专家、**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市中医执业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等。

教学方面,我受聘为**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副教授、教授多年,一方面指导本科医生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对

年轻医师实行传帮带,指导护士辨证施护,另一方面认真带教各医院及多家大学、中专实习进修生。1998年6月至6月,我和本科其他同事一道,协助指导**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开展的硕士毕业论文临床研究工作,6月完成研究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6月下旬,我在**主持并主讲了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省针挑疗法临床应用及成果推广学习班》,学习班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并结合现场针挑操作演示,使来自全省各地近百名临床医生学到了系统的针挑疗法。月日1月,**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生课程课程**教学点在我院开学,学员主要来自我院优秀年青医生。另外,我还多次在市、区卫生局组织的中医科研等学习班上讲学、介绍经验。并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超额完成自身的继教任务。

管理方面。我于1988年作为负责人创立医院针灸病区,任针灸科副主任、主任以来,致力于科室专科建设,除想

方设法加大硬件投入外,重点抓好科室内涵建设,使本科成为医院重点专科,为医院上等达标作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本科通过市专家评审确定为“**市针灸针挑治疗中心”,6月我任针灸科主任时,我院针灸科通过了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验收,成为“**省中医重点专科”。以本科为中心成立端州针灸学会,我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学会学术气纷活跃,深受省级学会及主管部门表扬。7月,我通过竞岗,被任命为医院业务副院长,分管医务科、护理部、经济管理科、门诊、住院部、医疗保险及信息化管理等业务工作,虽然行政事务繁忙,但我仍坚持针灸临床工作,每年的门诊量、业务收入、针灸费等均居全院较前位置。

由于以上成绩,任职以来连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职工、医院特殊贡献特等奖、一等奖,1997年被评为**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中医药大学优秀兼职教

师,被**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评为**城区志愿者之星、**市优秀共产党员。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名中医”荣誉称号。

今后,我决心戒骄戒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人民信赖的、医德高尚的、技术过硬的好医生,并协助院长力争早日把我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浓厚、中西并举、深受群众信赖、在当地亨有盛誉、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中医名院。

第五篇: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业务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6年6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即到========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于2008年12月聘任为主治医师。现将聘任以后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被聘任为主治医师以后,我知道这并不是我事业的终点,我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脾胃病科中医主治医师所需的知识和素质。一方面我重新学习中医基础知识,重点对脾胃病基础理论及古代文献进行学习与研究,并于2011年参加《四川省中医药人员学习四部经典著作》学习和考试。2009在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期间,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胰瘅”单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在2011医院脾胃病科申请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同时,我再次对脾胃病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技术理论进行学习,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消化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充分掌握。结合全国“无痛医院”活动的开展,我也主持建立了消化内科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的诊疗流程、制度和规范。我不但在工作上自我学习,还结合专业期刊订阅、外出学习等机会,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收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从华西医院进修回医院以后,创制了“七消散”协定处方用药,普遍用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静脉炎等中药外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正在申请院内制剂的申报工作。二、一切以病人为重,为工作为重。我于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晋升主治医师以后仍然参与科室一线值班。每天都参与收治病人、查房等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并带领自己的团队每天查房,组织科室内疑难病例、急危重症病例的讨论。对于本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如胃镜检查、腹腔穿刺、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胃管安置、骨髓穿刺活检等技术能熟练操作。能够熟练的处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中毒等疑难、危急重症。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聘任为主治医师后,我不断的学习,并不断的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每个工作日均在临床一线上工作,并上专科门诊。每年平均亲自诊治住院病人320人次,门诊病人1000人次,并承担医院内消化内科专业会诊,每年平均会诊240人次,参加医院内全院多科会诊每年20余次。

四、悉心指导、身体力行。每个工作日我都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查房,对于每一个新病人都要全面重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指导完善辅助检查。针对诊断提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依据,阐述中医诊疗辨证思路,用药特点等。主持科室内病历讨论。每年带教实习生10余名,带教新入医院住院医师2-3。每年参与“基层全科医师培训”讲座。从2009年起每年任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

五、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虽然我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但我仍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中医药科研选题、2 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并于2006年开始参与我院省级科研项目“泌尿系统结石规范化非手术综合诊疗方案”的研究,于2010年4月完美结题。先后在发表文章3篇。《=======》发表在《西部医学》2011年1月第23卷第1期;《==========》发表在《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6月第9卷第23期;《==================》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9月中旬刊。均受到专家的好评。

综上所述,本人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14459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