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邓小平重要论述导读
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导读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出生,1997年逝世,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在其功勋卓著的一生中,他“三落三起”的传奇式经历却更加引人注目,下面我就以其一生中“三落三起”的时代背景为线索展开“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导读”。
第一次:1933年-1935年。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撤职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并一度被关进监狱,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1950年2月22日,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领导西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剿匪、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生产。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对于人民的困难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采取办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加以解决。
邓小平:《当前西南工作的五个问题》(1950年7月31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1957年-1958年:到山西、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视察工作,宣传贯彻中共“八大”精神,作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决议的说明。
凡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应当和群众商量,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
邓小平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所作的说明(1958年12月9日),《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3页
第二次:1968年-1973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被剥夺一切职务,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他于1973年复出,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
●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全面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
第三次:1976年-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邓小平再度恢复工作后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当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
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做了《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当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我们党从指导思想上摆脱了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的羁绊,提出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全面的梭乱反正,实行伟大的转折,开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但是,林彪、“四人帮” 的破坏和影响还远未肃清,党内存在着作风不正,官僚主义,班子老化,少数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生活特殊化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的威信和群众情绪,不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阻碍着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这篇文章,就是针对于部中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存在的某些生活特殊化等问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
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报告,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4月至5月,多次谈话指出,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打仗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一个连队有百分之三十的党员,这个连队一定好,战斗力强。为什么?就是党员打仗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生活上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这样他们就成了群众的模范,群众的核心。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时指出,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家长制作风、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特权现象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弊端,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提出要建立退休制度,干部队伍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至今还有一些高级干部,所到之处,或则迎送吃喝,或则封锁交通,或则大肆宣扬,很不妥当。以上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事情,从中央到各级不许再做了。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页
●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强调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理论学习。
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1986年1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指出,不能不讲专政,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有力地对付那些破坏建设的人和事。
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1989年2月26日,会见美国总统布什。谈话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开放和搞经济建设。3月4日,同中共中央负责人谈话,指出中国不允许乱。十年来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4月,针对北京发生的**,两次发表谈话,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关于平息**、稳定局势的决定,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主张旗帜鲜明地反对**。5月至6月,在平息**前后提出,中国共产党要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新的领导集体要以江泽民为核心。在谈到当务之急时强调,要在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方面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常委会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新的领导要首先抓这个问题,这也是整党的一个重要内容。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314页
●1991年1月至2月,视察上海。同上海市负责人谈话时提出,抓紧开发浦东,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992年1月至2月,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最后,用邓小平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我的导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以上是我关于“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导读”,谢谢大家!
2014年3月21日
第二篇:《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导读(提要)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导读
党的十八大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配合这项工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一书。
一、编辑的目的和意义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一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论述,特别是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论述,包括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的论述,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格党的纪律等方面的论述,共340多条,7万多字。这些重要论述,是从大量经典著作中精选出来的,内容前后连贯,思想深刻,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现实针对性和可读性。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论述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14条)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三大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也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更加暴露出来)、工人运动的发展(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创建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不断形成发展的过程。
论述的主要内容:(1)人民群众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主人;(2)工人和农民要结成紧密的同盟;(3)群众运动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党;(4)要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5)无产阶级政党既要善于向群众学习,也要善于教育鼓动群众。
(二)列宁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39条)
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帝国时代来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新变化(19世纪中后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分裂,右倾机会主义在第二国际中滋长起来)、俄国特殊的国情(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垄断资本和农奴制残余相结合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工农大众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成为当时俄国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
论述的主要内容:(1)正确认识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是做好群众 工作的前提;(2)防止官僚主义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3)善于表达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4)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5)在实践中对群众进行教育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手段;(6)要学会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
(三)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70条)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的敌人过于强大(中国革命的敌人过于强大,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力量;党的使命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走群众路线成为可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群众路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艰巨(面临着国内外环境的双重考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新任务)。
论述的主要内容:(1)人民群众是主人,共产党干部是勤务员;(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一般号召和个人指导相结合,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6)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要对人民群众负责;(7)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8)坚持两个原则(自愿原则、领导群众前进的原则),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命令主义、尾巴主义);(9)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四)邓小平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66条)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一是跟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步伐,抓机遇谋发展;二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任务繁重而紧迫,必须走群众路线;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听取 群众的呼声,拨乱反正,解决群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是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逐步奔向小康社会;五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个别领导干部腐败日益加剧: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
论述的主要内容:(1)一个革命的政党,就怕听不到群众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3)一切以人民群众利益做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4)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5)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6)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7)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8)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五)江泽民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52条)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西方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苏东剧变、改革进入深水区、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引起了我们党对于执政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党的执政党角色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论述的主要内容:(1)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4)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5)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6)群众路线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六)胡锦涛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52条)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改善,发展矛盾突出;社会利益多元,群众诉求多样;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增多,群众利益受损,群体性事件多发易发;群众意识淡化,为人民谋利益观念树立不牢。
论述的主要内容:(1)坚持以人为本;(2)群众利益无小事;(3)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尊重人民主体地位;(5)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6)坚持执政为民理念。
(七)习近平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共49条)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群众工作的对象、诉求和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加剧,群众工作的任务复杂艰巨;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群众工作的主体也存在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随着党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了;随着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一些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论述的主要内容:(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群众工作的本质就是密切党群关系;(3)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5)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6)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
三、观点的形成与发展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作出了一 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群众路线思想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始终贯穿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主线。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路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群众路线,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形成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等一系列的重要思想理念,扎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当前,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组织带领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必须切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真正凝聚起深化改革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正能量。
四、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执政兴国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要深入学好该书,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努力。
1、掌握精髓,认识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把握群众路线的实质、内涵以及对党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刻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情况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党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群众路线是党的正确决策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深刻揭示了党的权力来源和本质,在党同群众的关系上,要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即共产党人如何看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力。群众路线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把群众路线化为党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以科学方法总结群众经验,以正确的领导方法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就会极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2、联系背景,明确时代性
我们要深入研读该书中收录的革命导师和党的领导人精辟论述,并借助适当史料理解和把握他们做出上所述论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深刻理解精辟论述背后的丰富内涵。
3、学以致用,增强自觉性
应把学习研读和自身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把书中论述、观点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南,作为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作为工作进一步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篇: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虹螺岘镇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课件
课件十一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1、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2、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3、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
4、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5、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4页
6、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列宁:《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1908年7月18日),《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 虹螺岘镇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课件
课件十一
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页
7、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列宁:《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1917年11月上旬),《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页
8、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9、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10、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1922年3—4月),《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5页
11、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12、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虹螺岘镇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课件
课件十一
13、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14、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15、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2页
16、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17、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18、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 虹螺岘镇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课件
课件十一
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19、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20、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21、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江泽民:《以人民群众为本》(1994年1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22、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江泽民:《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1995年12月5日),《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4页
2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虹螺岘镇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课件
课件十一
24、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
25、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26、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27、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2009年1月13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页
28、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采取临时抱佛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胡锦涛:《继续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2010年10月18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4—1015页
29、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虹螺岘镇党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课件
课件十一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第6页
30、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3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32、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
第四篇: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编者按: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配合这项工作,《党建》杂志摘编了论群众路线的有关重要论述,收入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的论述,特别是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论述,供党员干部学习。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
*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4页
*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列宁:《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1908年7月18日),《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页
*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列宁:《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1917年11月上旬),《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页
*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1922年3—4月),《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5页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2页
*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江泽民:《以人民群众为本》(1994年1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江泽民:《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1995年12月5日),《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4页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2009年1月13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页
*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采取临时抱佛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胡锦涛:《继续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2010年10月18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4—1015页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第6页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
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三)三、关于自觉贯彻群众路线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6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1013页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2页
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
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64年8月29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64年9月25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页
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
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219页
我们党对于群众路线历来的解释,正如毛主席讲的,无非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就是正确地反映群众的意见,然后正确地领导群众。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
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1961年10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288页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当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自由和纪律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
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1977年8月18日),《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真正学会运用党的群众路线,需要经历一个端正立场、改造世界观、锻炼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长过程,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做到。我们还要结合建设和改革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江泽民:《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1989年12月29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正是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才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出种种奇迹。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3年12月26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应该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加强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江泽民:《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94年9月28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页
我们党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越是改革攻坚,越是面临困难,越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江泽民:《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1998年12月7日),《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451页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
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江泽民:《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2001年8月2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胡锦涛:《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3年12月26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6页
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既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
胡锦涛:《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2007年1月9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74页
紧紧依靠和切实关心广大劳动群众,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最根本的体现。
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2010年4月28日
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1年2月19日)
第五篇:《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这个重大课题,要求全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选编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
本书摘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主要任务、基本要求等。运用于中国实践,形成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等。这些重要观点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通过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我们要牢固树立、自觉实践党的群众观点深刻认识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不能丢、不能忘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认真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有助于我们自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毛泽东同志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邓小平同志强调: “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江泽民同志提出: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和人民的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过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我们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要以高度政治自觉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实际情况和工作部署向群众讲清楚认真了解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群众工作使党群关系取得新进步新成果。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刻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通过对《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的学习我也认识到我们共产党员要做好本职服务群众。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
通过对《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进行系统地学习使我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改进作风、走密切联系群众路线、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全体党员应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做到秉公执政、勤政廉洁、情系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作为一名党员为了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自己不仅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还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深入到群众中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争取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