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规设计注意事项
安规设计注意事项-PCB的安规要求 之一
(1)交流电源进线,保险丝之前两线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6MM,两线与机壳或机内接地
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8MM。
(2)保险丝后的走线要求:零、火线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3MM。
(3)高压区与低压区的最小爬电距离不小于8MM,不足8MM或等于8MM的。须开2MM的安全槽。
(4)高压区须有高压示警标识的丝印,即有感叹号在内的三角形符号;高压区须用丝印框住,框条丝印须不小于3MM宽。
(5)高压整流滤波的正负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2MM。
1.零件选用
(1)在零件选用方面,要求掌握
o:p>
a.安规零件有哪些?(见三.安规零件介绍)
b.安规零件要求
安规零件的要求就是要取得安规机构的认证或是符合相关安规标准;
c.安规零件额定值
任何零件均必须依MANUFACTURE规定的额定值使用;
I 额定电压;
II 额定电流;
III 温度额定值;
(2).零件的温升限制
a.一般电子零件: 依零件规格之额定温度值,决定其温度上限
b.线圈类: 依其绝缘系统耐温决定
ne> Class A ΔT≦75℃ ne> Class E ΔT≦90℃ Class F ΔT≦115℃ Class H ΔT≦140℃ c.人造橡胶或PVC被覆之线材及电源线类 o:p> 有标示耐温值T者 ΔT≦(T-25)℃ 无标示耐温值T者 ΔT≦50℃ d.Bobbin类: 无一定值,但须做125℃球压测试; e.端子类: ΔT≦60℃ f.温升限值 I.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耐温值(Tmax),则 o:p> ΔT≦Tmax-Tmra II.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温升限值(ΔTmax),则 o:p> ΔT≦ΔTmax+25-Tmra 其中Tmra=制造商所规定的设备允许操作室温或是25℃ (3).使用耐然零件 /FONT> a.PCB: V-1以上; b.FBT, CRT, YOKE :V-2以上; c.WIRING HARNESS:V-2以上; d.CORD ANONORAGE: HB以上; e.其它所有零件: V-2以上或HF-2以上; f.例外情形: 下述零件与电子零件(限会在失误状况下,因温度过高而引燃的电子零件)若相隔13mm以上,或是相互间以至少V-1等级之障碍物隔开,则其耐燃等级要求如下: I.小型的齿轮,凸轮,皮带,轴承及其它小零件,不须防火证明; II.空气载液的导管,粉状物容器及发泡塑料零件,防火等级为HB以上或HBF以 上 g.下述件不须防火证明: I.胶带; II.已获认证零件; III.密封于无开孔且体积小于0.06m 金属壳内之零件; IV.仪表壳,仪表面,指示灯或宝石,置于至少V-1等级的PCB上的IC,晶体管,光耦 合 器及其它小零件的外壳.安规电容的安规要求有哪些? 根据IEC 60384-14,电容器分为X电容及Y电容, 1.X电容是指跨于L-N之间的电容器, 2.Y电容是指跨于L-G/N-G之间的电容器.(L=Line, N=Neutral, G=Ground)X电容底下又分为X1, X2, X3,主要差別在于: 1.X1耐高压大于2.5 kV, 小于等于4 kV, 2.X2耐高压小于等于2.5 kV, 3.X3耐高压小于等于1.2 kV Y电容底下又分为Y1, Y2, Y3,Y4, 主要差別在于: 1.Y1耐高压大于8 kV, 2.Y2耐高压大于5 kV, 3.Y3耐高压 n/a 4.Y4耐高压大于2.5 kV X,Y电容都是安规电容,火线零线间的是X电容,火线与地间的是Y电容.它们用在电源滤波器里,起到电源滤波作用,分别对共模,差模工扰起滤波作用.安规电容是指用于这样的场合,即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安规电容安全等级 应用中允许的峰值脉冲电压 过电压等级(IEC664)X1 >2.5kV ≤4.0kV Ⅲ X2 ≤2.5kV Ⅱ X3 ≤1.2kV —— 安规电容安全等级 绝缘类型 额定电压范围 Y1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 250V Y2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150V ≤250V Y3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150V ≤250V Y4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 <150V Y电容的电容量必须受到限制,从而达到控制在额定频率及额定电压作用下,流过它的漏电流的大小和对系统EMC性能影响的目的.GJB151规定Y电容的容量应不大于0.1uF.Y电容除符合相应的电网电压耐压外,还要求这种电容器在电气和机械性能方面有足够的安全余量,避免在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出现击穿短路现象,Y电容的耐压性能对保护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滤波电路上有X电容,就是跨接L-N线;Y电容就是N-G线.在安规标准上有按脉冲电压分X1,X2,X3电容;按绝缘等级来分Y1,Y2,Y3来分.(这些都不是按什么材质来分的,以后多学习.)至于安规标准各个国家有一些差别,但额定电压无非就是250和400.各大厂家做的安规电容就是要满足这个安规标准的需求,一个安规电容可以满足Y电容的要求,也有可以做成满足X电容要求.所以就有的安规电容上标X1Y1,X1Y2...火线与0线之间接个电容就是是X,而火线与地线之间接个电容像个Y.由于火线与0线直接电容,受电压峰值的影响,避免短路,比较注重的参数就是耐压等级,在电容值上没有定限制值.火线与地线直接电容要涉及到漏电安全的问题,因此它注重的参数就是绝缘等级,正如 james bai所说的,太大的容值电容会在电源断电后对人对器件产生影响. 安規認證:安規認證其實是一種技術壁壘,世界各國為了限制別國的產品進入本國。都對安規有 不同要求,而且是帶有強制性的。常見的安規認證如下; UL—美國 TUV,VDE,GS—德國 CCC—中國 PSE—日本 CE— 歐盟 KETI—韓國 DEMKO(D)--丹麥 NEMKO(N)--挪威 FIMKO(FI)--芬蘭 SEMKO(S)--瑞典 另外,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安規認證的申請流程: 1向安規機構遞交申請資料; 2安規認證機構會在承諾的時間內給予是否接受申請的答覆; 3安規機構接受申請後,申請人開始送樣接受安規測試; 4如果樣品通過安規測試,安規認證機構安排工廠檢查(UL叫IPI),如果未通過測試,則退回申請人,申請人對未通過測試的項目進行改善,然後再重新送樣測試,如果第二次未通過,則需要重新申請。 5工廠檢查通過,安規認證機構頒發認證證書或安規標誌使用授權書,申請人可以在獲得認證的產品使用認證機構的標誌。如果工廠檢查未通過,認證機構會給申請人一段時間進行整改,整改結束後進行複查,複查若未通過,則須重新申請。 6以後認證機構對獲得認證的產品轉入跟蹤檢查,UL一般是一年四次,CCC是每年一次,其他認證機構的週期也大都為1年1次。跟蹤檢查主要檢查產品的一致性,但像CCC、TUV等還對品質系統進行審查。 安規驗廠時常見問題: 1標誌不當(包含零部件、外包裝及最小包裝) 2安全說明(安全說明書、警告標語或提示語) 3絕緣距離 4資料和元器件不符(原材或材料供應商、供應商名稱) 5安規測試 6設計更改和生產一致性不符PCB Layout圖提供不對,只提供了器件裝配圖,沒有走線圖。 选择 1.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并经考试合格,经(B.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认可,方可参加工作。2.各类作业人员有权(B.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3.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A.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4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A.1000)伏及以上者。 5.倒闸操作的基本条件之一: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行政副职或(A.总工程师)批准。 6.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入(C.调度)管辖范围。 7.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必须满足有关(B.技术条件)。8.室外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不得接近故障点(C.8.0)m以内。 9.工作票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签发,也可由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审核且经批准的(C.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 10.工作负责人、(B.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11.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B.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12.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运行人员可在工作票未交回的情况下合闸送电,但应先通知工作负责人,在得到(C.工作班全体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可以送电)的答复后方可执行。 13.在显示屏上进行操作的断路器(开关)和(C.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相应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以及“禁止分闸!”的标记。14.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A.电源),越快越好。 15.以下所列的安全责任中,(C.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是动火工作票负责人的一项安全责任 16.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C.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距明火10m以外 17.在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及自动化监控系统屏间的通道上搬运试验设备时,要与(B.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 18.六氟化硫配电装置发生大量泄漏等紧急情况时,人员应迅速撤出现场,开启(A.所有)排风机进行排风。 19.装设接地线应(C.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20.装、拆(A.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 21.高压室的钥匙至少应有(A.三把),由运行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22.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必须满足有关(B.技术条件)。23.室外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不得接近故障点(C.8.0)m以内。 24.倒闸操作要求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C.复诵)制度(单人操作时也必须高声唱票),宜全过程录音。 25.工作负责人、(B.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26.(B.工作票制度)是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之一。 27.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B.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28.许可工作前,工作许可人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B.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29.一个(A.工作负责人)不能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30.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A.第一种)工作票。判断 1.工作许可人应是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运行人员或检修操作人员(进行该工作任务操作及做安全措施的人员)。(√) 2.未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刀闸手柄、阀厅大门和网门,应加挂机械锁。(√) 3.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手工或电子签名,然后经运行值班负责人(检修人员操作时由工作负责人)审核签名。(√) 4.二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者或做安全措施者,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5.工作票一份应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工作许可人收执,按值移交。(√) 6.工作票有破损不能继续使用时,应补填新的工作票,不需重新履行签发许可手续。(×)7.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临时监护被监护人员工作。(×)8.雨雪天气时,应做好必要安全措施进行室外直接验电。(×) 9.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应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10.因工作原因必须短时移动或拆除遮栏(围栏)、标示牌,应征得工作负责人同意,并在工 作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 11.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规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12.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13.户外110kV(中性点接地系统)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的安全距离为1.65米。(√) 14.运用中的电气设备,是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15.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及对面运行设备间隔的遮栏(围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遮栏(围栏)上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 16.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应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填空 1.第一、二种工作票和_带电作业_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批准的检修期为限。2.用计算机开出的操作票应与手写票面统一;操作票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__任意涂改______。 3.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__绝缘靴______,并不准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4.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__程序操作______完成。 5.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__设备相色______等。 6.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_技术措施_______。 7.送电合闸操作应按照__电源侧隔离开关(刀闸)______—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断路器(开关)的顺序依次进行。 8.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之一:工作现场布置的__安全措施______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 9.一般安全措施要求,各生产场所应有逃生路线的___标示_____。 10.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____三____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变电安规:1.4.2》 11.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____电气指示____、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运行中的高压设备其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应视作带电体,在运行中若必须进行____中性点接地点断开____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13.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____程序操作____完成。 14.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____设备相色____等。 15.一张工作票上所列的检修设备应同时停、送电,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应____一次完成____。 16.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停电;验电;___接地_____;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17.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____有关设备____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18.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总工作票的工作班成员栏内,只填明各分工作票的负责人,不必填写____全部工作人员____姓名。简答 1.电气设备按电压分为哪两种?它们的电压值如何界定?《变电安规:1.7》1)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2)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2.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变电安规:3.1 》 1)工作票制度;2)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护制度;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3.工作票签发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变电安规:3.2.9.1》 工作票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情况、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具有相关 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书面公布。 4.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疑问,应该怎样做?《变电安规:2.3.6.4》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待发令人再行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5 进入生产现场有何安全要求?《变电安规:13.1.1》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6 安规对工作许可人规定的安全责任有哪些?《变电安规:3.2.10.3》 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2)工作现 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3)负责检查检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4)对工作票所列工作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电源的EMC及安规设计 开关电源不需要沉重的电源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优点,且市场上已有成品开关电源集成控制模块,使电源设计、调试简化许多,所以,在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电视机及各种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开关电源自身产生的各种噪声却形成了一个很强的电磁干扰源。这些干扰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输出功率的增大而明显地增强,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只有提高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才能使开关电源在那些对电源噪声指标有严格要求的场合下被采用。 开关电源产生噪声的原因 开关电源的种类很多,按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可分为串并联式和直流变换式两种;按激励方式可分为自激和它激两种;按开关管的组合可分为桥式、半桥式、推挽式等。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开关电源都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开和关工作的,并以开和关的时间比来控制输出电压的高低。由于它通常在20kHz以上的开关频率下工作,所以电源线路内的dv/dt、di/dt很大,产生很大的浪涌电压、浪涌电流和其它各种噪声。它们通过电源线以共模或差模方式向外传导,同时还向周围空间辐射噪声。图1给出了一种典型的开关电源电路的简图,下面以此为例分析其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 一次整流回路的噪声 在一次整流回路中,整流二极管D1~D4只有在脉动电压超过C1的充电电压的瞬间,电流才从电源输入侧流入。所以,一次整流回路产生高次畸变波,形成噪声。 开关回路的噪声 一是电磁辐射。电源在工作时,开关管T处于高频率通断状态,在由脉冲变压器初级线圈L、开关管T和滤波器C构成的高频电流环路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空间辐射噪声。如果C的滤波不足,则高频电流还会以差模方式传导到交流电源中去。二是感性负载引起的浪涌电压。在开关回路中开关管T的负载是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线圈L,是感性负载,所以开关管在通断时,在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会出现较高的浪涌电压,很可能造成与此同一回路的电子器件(尤其是开关管T)的损坏。二次整流回路的噪声 一是电磁辐射。电源在工作时,整流二极管D也处于高频通断状态,由脉冲变压器次级线圈L、整流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构成了高频开关电流环路,可能向空间辐射噪声。如果电容C滤波不足,则高频电流将以差模形式混在输出直流电压上,影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二次整流回路的噪声 二是浪涌电流。硅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PN结内的电荷被积累,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积累的电荷将消失并产生反向电流。由于二次整流回路中D在开关转换时频率很高,即由导通转变为截止的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要让存储电荷消失就产生反电流的浪涌。由于直流输出线路中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的存在,使因浪涌引起的干扰成为高频衰减振荡。控制回路的噪声 控制回路中的脉冲控制信号是主要的噪声源。分布电容引起的噪声 一是Ci的作用。散热片K与开关管T的集电极间虽然有绝缘垫片,但由于其接触面较大,绝缘垫较薄,因此两者之间的分布电容Ci在高频时不能忽略。因此高频电流会通过Ci流到散热片上,再流到机壳地,最终流到与机壳地相连的交流电源的保护地线PE中,以产生共模辐射。二是Cd的作用。脉冲变压器的初、次级之间存在的分布电容Cd,可能会将原边高频电压直接耦合到副边上去,在副边用作直流输出的两条电源线上产生同相位的共模噪声。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抑制开关电源的噪声可采取三方面的技术。 一、是减小干扰源的干扰能量; 二、是破坏干扰路径; 三、是采用屏蔽。减小干扰源能量 由于开关电源的干扰源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减小干扰源的能量就显得非常必要。一般采取的措施有:(1)并接RC电路。在开关管T两端加RC吸收电路;在二次整流回路中的整流二极管D两端加RC吸收电路,抑制浪涌电压。 (2)串接可饱和磁芯线圈。在二次整流回路中,与整流二极管D串接带可饱和磁芯的线圈,可饱和磁芯线圈在通过正常电流时磁芯饱和,电感量很小,不会影响电路正常工作;一旦电流要反向流过时,磁芯线圈将产生很大的反电势,阻止反向电流的上升,因此将它与二极管D串联就能有效地抑制二极管D的反向浪涌电流。目前已有超小型非晶型磁环成品,可以直接套在二极管的正极引线上,使用方便。 破坏干扰路径 一是针对开关电源中分布电容引起的电场噪声采取措施。主要抗干扰措施有: (1)减少开关管集电极和散热片之间的耦合电容Ci。选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作绝缘垫,加厚垫片的厚度,并采用静电屏蔽的方法。 一般开关管的外壳是集电极,在集电极和散热片之间垫上一层夹心绝缘物,即绝缘物中间夹一层铜箔,作为静电屏蔽层,接在输入直流0V地上,散热片仍接在机壳地上,这样将大大减少集电极与散热片之间的耦合电容Ci,也就减少了它们之间的电场耦合。 (2)减少脉冲变压器的分布电容Cd。在一次侧和二次侧间加静电屏蔽层,屏蔽层应尽量靠近发射极并接地,这样将耦合电容Cd也分成Cd1和Cd2的串联形式。 减少了一、二次侧的电场的耦合干扰。二是针对开关电源通过电源线向外传输噪声的特点采取措施,即采用滤波技术破坏干扰。采用的滤波技术有: (一)交流侧滤波。开关电源的交流电源线输入端插入共模和差模滤波器,防止开关电源的共模和差模噪声传递到电源线中,影响电网中其它用电设备,同时也抑制来自电网的噪声。交流侧滤波器,其中LD、CD用于抑制差模噪声,一般LD取100~700μH,CD取1~10μF,对抑制10~150kHz的噪声比较有效。LC、CC抑制共模噪声,一般LC取1~3mH,CC取2000~6800pF,对抑制150kHz以上的共模噪声有效。对于具体的开关电路要对其上述元件的参数进行调试确定。 (二)直流侧滤波。在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出侧插入电源滤波器,它由共模扼流圈L1、L2,扼流圈L3和电容C1、C2组成。为了防止磁芯在较大的磁场强度下饱和而使扼流圈失去作用,扼流圈的磁芯必须采用高频特性好且饱和磁场强度大的恒μ磁芯。 屏蔽 抑制辐射噪声的有效方法是屏蔽。用导电良好的材料对电场屏蔽,用导磁率高的材料对磁场屏蔽。为了防止脉冲变压器的磁场泄露,可利用闭合磁环形成磁屏蔽,对整个开关电源要进行屏蔽。在屏蔽时应考虑散热和通风问题,屏蔽盒上的通风孔最好为圆形,接缝处最好焊接,以保证电磁的连续性。 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考虑的因素还很多,如印制板的制作、元器件的布局以及各种电源线、信号线的捆扎、配置等,有许多工作要做。全面抑制开关电源的各种噪声会大大提高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使开关电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EMI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在开关电源中,主要的EMI骚扰源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动作产生的dv/dt和di/dt,因而电磁发射EME(Electromagnetic Emission)通常是宽带的噪声信号,其频率范围从开关工作频率到几MHz。所以,传导型电磁环境(EME)的测量,正如很多国际和国家标准所规定,频率范围在0.15~30MHz。设计EMI滤波器,就是要对开关频率及其高次谐波的噪声给予足够的衰减。基于上述标准,通常情况下只要考虑将频率高于150kHz的EME衰减至合理范围内即可。常用电源滤波类型 通常有四种技术可进行电源滤波,以便抑制干扰噪声。在实际使用中,经常是混合使用其中的两种,甚至多种技术。它们是: 正负极电源线之间添加电容,即X电容; 每根电源线和地线之间添加电容,即Y电容; 共模抑制(两根电源线上的抑制线圈同向绕线); 差模抑制(每根电源线有它自己的抑制线圈)。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基本电路 电源噪声是电磁干扰的一种,其传导噪声的频谱大致为10kHz~30MHz,最高可达150MHz。根据传播方向的不同,电源噪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电源进线引入的外界干扰,另一类是由电子设备产生并经电源线传导出去的噪声。这表明噪声属于双向干扰信号,电子设备既是噪声干扰的对象,又是一个噪声源。若从形成特点看,噪声干扰分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两种。串模干扰是两条电源线之间(简称线对线)的噪声。共模干扰则是两条电源线对大地(简称线对地)的噪声。因此,电磁干扰滤波器应符合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也必须是双向射频滤波器,一方面要滤除从交流电源线上引入的外部电磁干扰,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本身设备向外部发出噪声干扰,以免影响同一电磁环境下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此外,电磁干扰滤波器就对串模、共模干扰都起到抑制作用。电感量范围与额定电流的关系 基本电路及其典型应用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该五端器件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和一个接地端,使用时外壳应接通大地。电路中包括共模扼流圈(亦称共模电感)L、滤波电容C1~C4。L对串模干扰不起作用,但当出现共模干扰时,由于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经过耦合后总电感量迅速增大,因此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过,故称作共模扼流圈。它的两个线圈分别绕在低损耗、高导磁率的铁氧体磁环上,当有电流通过时,两个线圈上的磁场就会互相加强。L的电感量与EMI滤波器的额定电流I有关,参见表1。需要指出,当额定电流较大时。共模扼流圈的线径也要相应增大,以便能承受较大的电流。此外,适当增加电感量,可改善低频衰减特性。C1和C2采用薄膜电容器,容量范围大致是0.01μF~0.47μF,主要用来滤除串模干扰。C3和C4跨接在输出端,并将电容器的中点接地,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C3和C4亦可并联在输入端,仍选用陶瓷电容,容量范围是2200pF~0.1μF。为减小漏电流,电容量不得超过0.1μF,并且电容器中点应与大地接通。C1~C4的耐压值均为630VDC或250VAC。图2示出一种两级复合式EMI滤波器的内部电路,由于采用两级(亦称两节)滤波,因此滤除噪声的效果更佳。针对某些用户现场存在重复频率为几千赫兹的快速瞬态群脉冲干扰的问题,国内外还开发出群脉冲滤波器(亦称群脉冲对抗器),能对上述干扰起到抑制作用。 EMI滤波器图 EMI滤波前后的波形比较 计算EMI滤波器对地漏电流的公式为: ILD=2π×f×C×Vc(3) 式中,ILD为漏电流,f是电网频率。以图1为例,f=50Hz,C=C3+C4=4400pF,Vc是C3、C4上的压降,亦即输出端的对地电压,可取Vc≈220V/2=110V。由(3)式不难算出,此时漏电流ILD=0.15mA。C3和C4若选4700pF,则C=4700pF×2=9400pF,ILD=0.32mA。显然,漏电流与C成正比。对漏电流的要求是愈小愈好,这样安全性高,一般应为几百微安至几毫安。在电子医疗设备中对漏电流的要求更为严格。 使用条件 : 使用条件包括两方面内容: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以前只注意可靠性,现在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必须注意电磁兼容性。高频电源EMC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具体的使用条件下,高频电源变压器能正常工作到使用寿命为止。一般使用条件对高频电源变压器影响最大的是环境温度。有些软磁材料,居里点比较低,对温度敏感。例如:锰锌软磁铁氧体,居里点只有215℃,其磁通密度,磁导率和损耗都随温度发生变化,故除正常温度25℃外,还要给出60℃,80℃,100℃时的各种参考数据。因此,将锰锌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工作温度限制在100℃以下,也就是环境温度为40℃时,温升只允许低于60℃,相当于A级绝缘材料温度。 与锰锌软磁铁氧体磁芯相配套的电磁线和绝缘件,一般都采用E级和B级绝缘材料,采用H级绝缘的三重绝缘电磁线和聚酰胺薄膜,是不是大材小用?成本增加多少?是不是因为H级绝缘的高频电源变压器优化的设计方案,可以使体积减少1/2~1/3的缘故?如果是,请举具体实例数据。作者曾开发H级绝缘工频50Hz,10kVA干式变压器,与B级绝缘工频50Hz,10kVA干式变压器相比,体积减小15%到20%,已经相当可观了。本来体积就比较小的高频100kHz10VA高频电源变压器,如次级绕组采用三重绝缘线,能把体积减小1/2~1/3,那一定是很宝贵的经验。请有关作者详细介绍优化设计方案,以便广大读者学习。高频电源EMC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是指高频电源变压器既不产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又能承受外界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包括可闻的音频噪声和不可闻的高频噪声。高频电源变压器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磁芯的磁致伸缩。磁致伸缩大的软磁材料,产生的电磁干扰大。例如,锰锌软磁铁氧体,磁致伸缩系数λS为21×10-6,是取向硅钢的7倍以上,是高磁导坡莫合金和非晶合金的20倍以上,是微晶纳米晶合金的10倍以上。因此锰锌软磁铁氧体磁芯产生的电磁干扰大。 高频电源变压器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还有磁芯之间的吸力和绕组导线之间的斥力。这些力的变化频率与高频电源变压器的工作频率一致。因此,工作频率为100kHz左右的高频电源变压器,没有特殊原因是不会产生20kHz以下音频噪声的。既然提出10W以下单片开关电源的音频噪声频率,约为10kHz~20kHz,一定有其原因。由于没有画出噪声频谱图,具体原因说不清楚,但是由高频电源变压器本身产生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必要采用玻璃珠胶合剂粘合磁芯。至于采用这种粘合工艺可将音频噪声降低5dB,请给出实例与数据以及对噪声原因的详细说明,才会令人可信。 屏蔽是防止电磁干扰,增加高频电源变压器电磁兼容性的好办法。但是为了阻止高频电源变压器的电磁干扰传播,在设计磁芯结构和设计绕组结构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只靠加外屏蔽带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因为它只能阻止辐射干扰,不能阻止传导干扰。电子产品安规要求 安规的含义 以法规的形式实现电在应用中的安全;是安全规范(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简称。执行安规的目的 降低电气产品对人身和财产的各种伤害,包括电击、起火、过热、机械伤害等,降低公司运行的风险。 电子产品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 1)电击; 2)能量危险(如电池的正负极短路); 3)着火; 4)与热有关的危险; 5)机械危险; 6)化学危险; 7)辐射危险。电子产品安全的基本原则 设备在正常使用及单一故障条件下,防止引起人身伤害和着火等危险; 制造商应提供足够的资料,说明一切必须具备的条件,以保证用户在按制造商的规定使用设备时不会引起危险; 涉及安全的元器件,应经公认的试验机构认证,或作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有关试验; 如果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设备在操作、安装、维修、运输或储存时引起维修,则制造商应提供必要的说明。与安全有关的说明书和设备标记应使用客户识别的文字和标识。安全防护的基本思想 危险位置与人之间提供双重防护 防护的途径为采用合理的绝缘措施: 1、工作(功能)绝缘(F) 2、基本绝缘(B) 3、附加绝缘(S) 4、双重绝缘(D) 5、加强绝缘(R) 6、保护接地(PE)电击对人的伤害 人类对电的感应 1、皮肤阻抗:人的皮肤阻抗根据皮肤的湿度改变,干的时候达到3兆欧姆,潮湿时大约500欧姆,皮肤的阻抗也会随周围环境温度、疲劳情况空气湿度、惊吓、焦虑及其它因素改变。 2、研究表明:99%的健康男性的心脏能通过的极限电流的时间为:(即致命电流与时间)。 危险电压 1、IEC 60950-1 办公室环境60Vdc,42.4Vpeak,30Vac 2、IEC 60950-22户外环境30Vdc,21.2Vpeak,15Vac 安规器件的要求——X、Y电容 X、Y电容必须满足使用的电压要求; X、Y电容必须满足温度要求 用于AC/DC一次侧的X、Y电容必须是安规电容,必须有欧洲和UL认证; 简答题 1、现场勘察的内容包含哪些? 现场勘察应查看检修(施工)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装设接地线的位置、邻近线路、交叉跨越、多电源、自备电源、地下管线设施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影响作业的危险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什么是配电线路、设备故障紧急处理? 配电线路、设备故障紧急处理,系指配电线路、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恢复供电或排除故障的、连续进行的故障修复工作。 3、放线、紧线时出现卡、挂现象时,应如何处理?需注意什么? 放线、紧线时,遇接线管或接线头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处有卡、挂现象,应松线后处理。处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线处外侧,采用工具、大绳等撬、拉导线。禁止用手直接拉、推导线。 4、测量带电线路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的距离以及导线与导线的交叉跨越距离时,禁止使用哪些工具? 禁止使用普通绳索、线尺等非绝缘工具 5、安全工器具使用前的外观检查有哪些内容? 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绝缘部分无裂纹、无老化、无绝缘层脱落、无严重伤痕等现象以及固定连接部分无松动、无锈蚀、无断裂等现象。对其绝缘部分的外观有疑问时应经绝缘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在配电线路和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 (1)现场勘察制度。(2)工作票制度。(3)工作许可制度。(4)工作监护制 (5)工作间断、转移制度。(6)工作终结制度。 2、什么情况下可使用一张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 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对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型、相同安全措施且依次进行的数条配电线路上的带电作业,可使用一张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 3、与带电线路平行、邻近或交叉跨越的线路停电检修,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误登杆塔? 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挂好地线后,工作负责入方可宣布开始工作。在该段线路上 工作,作业人员登杆塔前应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名称、杆号无误,并设专人监护,方可攀登。 4、简述在作业现场开断电缆前,作业人员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开断电缆前,应与电缆走向图核对相符,并使用仪器确认电缆无电压后,用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扶绝缘柄的人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并采取防灼伤措施。 5、机具哪些装置应完好? 机具的各种监测仪表以及制动器、限位器、安全阀、闭锁机构等安全装置应完好。 1、若专责监护人要临时离开时,应如何办理? 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通知被监护人员停止工作或离开工作现场,待专责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专责监护人若需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被监护人.2、如何办理工作票延期手续? 办理工作票延期手续,应在工作票的有效期内,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给予办理;不需要办理许可手续的配电第二种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票签发人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给予办理。 3、在土质松软处挖坑,应采用哪些措施防止塌方? 在土质松软处挖坑,应有防止塌方措施,如加挡板、撑木等。不得站在挡板、撑木上传递土石或放置传土工具。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每基杆塔上都应有线路名称、杆号。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名称、杆号无误,4、简述在开启电缆井井盖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1)开启电缆井井盖时应注意站立位置,以免坠落; (2)开启电缆井井盖应使用专用工具; (3)开启后应设置遮栏(围栏),并派专人看守;(4)作业人员撤离后,应立即恢复。 5、对二级动火工作票的签发、审核和批准有何要求? 二级动火工作票由申请动火的工区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发,工区安监人员、消防人员审核,动火工区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 1、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应如何验电? 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验电,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禁止作业人员越过未经验电、接地的线路对上层、远侧线路验电。 2、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需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需如何办理? 工作负责人若需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应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工作班成员及所有工作许可人。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履行必要的交接手续,并在工作票上签名确认。 3、杆塔基础附近开挖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杆塔基础附近开挖时,应随时检查杆塔稳定性。若开挖影响杆塔的稳定性时,应在开挖的反方向加装临时拉线,开挖基坑未回填时禁止拆除临时拉线。 4、简述电缆通道非开挖施工的安全措施。 (1)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前,应先探明地下各种管线设施的相对位置。(2)非开挖的通道,应离开地下各种管线设施足够的安全距离。 (3)通道形成的同时,应及时对施工的区域采取灌浆等措施,防止路基沉降。 5、动火工作完毕后,检查现场有哪些要求?工作如何终结? 动火工作完毕后,动火执行人、消防监护人、动火工作负责人和运维许可人应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是否清洁等。确认无问题后,在动火工作票上填明动火工作结束时间,经四方签名后(若动火工作与运维无关,则三方签名即可),盖上“已终结”印章,动火工作方告终结。 1、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装设接地线顺序是什么? 装设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接地线,应先装设低压、后装设高压,先装设下层、后装设上层,先装设近侧、后装设远侧。 2、什么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 (1)事故紧急处理。(2)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 (3)程序操作。(4)低压操作。(5)工作班组的现场操作。 3、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时有何要求? 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主牵引绳、尾绳、杆塔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下端部应固定牢固,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并由有经验的人员均匀调节控制。抱杆应受力均匀,两侧缆风绳应拉好,不得左右倾斜。 4、电网管理单位与分布式电源用户签订的并网协议中,在安全方面至少应明确 并网协议至少应明确下述内容: (1)并网点开断设备(属用户)操作方式。 (2)检修时的安全措施。双方应相互配合做好电网停电检修的隔离、接地、加锁或悬挂标示牌等安全措施,并明确并网点安全隔离方案。 (3)由电网管理单位断开的并网点开断设备,仍应由电网管理单位恢复。 5、起重设备的操作和指挥人员上岗有哪些条件? 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实际操作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其合格证种类应与所操作(指挥)的起重设备类型相符合。 1、何情况下工作票可“双签发”?如何实行“双签发”? 承、发包工程,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2、何谓双重称号? 双重称号指线路名称和位置称号。 3、放线、紧线与撤线时,对人员站位有何要求? 放线、紧线与撤线时,作业人员不应站在或跨在己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内角侧,展放的导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 4、若在有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低压配电网上停电工作,至少应采取哪些措施之一防止反送电? 可采取下列措施之一防止反送电:(1)接地。(2)绝缘遮蔽。 (3)在断开点加锁、悬挂标示牌。 5、起吊重物前工作负责人应做哪些检查? 起吊重物前,应由起重工作负责人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确认可靠后方可试行起吊。起吊重物稍离地面(或支持物),应再次检查各受力部位,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起吊。 1、在配电线路和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2、工作负责人在接受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时有何要求? 工作负责人在接受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前,应与工作许可人核对停电线路双重称号无误。 3、采用以旧线带新线的方式施工有何要求? 采用以旧线带新线的方式施工,应检查确认1日导线完好牢固;若放线通道中有带电线路和带电设备,应与之保持安全距离,无法保证安全距离时应采取搭设跨越架等措施或停电。牵引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跟踪新旧导线连接点,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停止牵引。 4、施工机具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有何要求? 施工机其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施工机具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应保持其润滑。 5、安全带在使用时应如何悬挂? 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并应采用高挂低用的方式。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1、什么是配电设备? 配电设备系指20kV及以下配电网中的配电站、开闭所(开关站)、箱式变电站、柱上变压器、柱上开关(包括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环网单元、电缆分支箱、低压配电箱、电表计量箱、充电桩等。 2、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航、封路、在路口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等。 3、在继电保护、自动化监控系统屏间的通道上安放试验设备,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不能阻塞通道,要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事故处理时通道不畅。(2)搬运试验设备时应防止误碰运行设备,造成相关运行设备继电保护误动。 4、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保管要求有哪些? 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应统一编号,专人保管。入库、出库、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禁止使用损坏、变形、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机具和安全工器具。 5、梯子的支柱应能承受哪些重量? 梯子应坚固完整,有防滑措施。梯子的支柱应能承受攀登时作业人员及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的总重量。 三、问答题 1、为了防止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误登有电线路,应采取哪些措施? 1)每基杆塔应设识别标记(色标、判别标帜等)和线路名称、杆号。 (2)工作前应发给作业人员相对应线路的识别标记。 (3)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线路名称、杆号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挂好接地线后,工作负责人方可宣布开始工作。 (4)作业人员登杆塔前应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线路名称、杆号无误后,方可攀登。 (5)登杆塔和在杆塔上工作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监护。 2、带电断、接低压导线有哪些安全要求? : 带电断、接低压导线应有人监护。断、接导线前应核对相线(火线)、零线。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相线(火线),后断开零线。搭接导线时,顺序应相反。禁止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线头。禁止带负荷断、接导.3、起重机作业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起重机作业时,起重机应置于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不得在暗沟、地下管线等上面作业;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超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配电安规》表6-1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小于表6- 1、大于表3-1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应制定防止误碰带电设备的安全措施,并经本单位批准。小于表3-1规定的安全距离时,应停电进行。 4、某供电公司需要在连接有低压分布式电源的低压线路上进行更换导线工作(工作地段内无邻近、交叉的其他线路),该低压分布式电源与电网通过400V/IOOA的空气开关并网。为保证施工安全,工作前应采取哪些防止倒送电的安全措施?(1)工作票签发人组织现场勘查,制定作业方案。(2)填用低压工作票。 (3)提前告知分布式电源用户停送电时间,与用户相互配合做好电网停电检修的隔离措施,将停电隔离点的空气开关锁住,并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 (4)将待更换导线的低压线路停电,将停电操作的开关(或刀闸)操作把手锁住并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在停电操作的开关(或刀闸)的用户侧装设一组低压接地线。(5)在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用户停电隔离点的空气开关电网侧装设一组低压接地线。 5、高处作业如何防止落物伤人?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他人不得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遮栏(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若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如铺设木板等。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上下传递材料、工器具应使用绳索。 1、根据工作票制度,在配电线路和设备上工作,按哪些方式进行? 在电力线路上工作,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1)填用配电第一种工作票。(2)填用配电第二种工作票。(3)填用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4)填用低压工作票。(5)填用配电故障紧急抢修单。 (6)使用其他书面记录或按口头、电话命令执行 2、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1)正确组织工作。(2)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 (3)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任务、安全措施交底和危险点告知,并确认每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签名。(4)组织执行工作票所列由其负责的安全措施。 (5)监督工作班成员遵守《配电安规》、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以及执行现场安全措施。(6)关注工作班成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出现异常迹象,人员变动是否合适。 3、为了防止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误登有电线路,应采取哪些措施? 1)每基杆塔应设识别标记(色标、判别标帜等)和线路名称、杆号。(2)工作前应发给作业人员相对应线路的识别标记。 3)经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线路名称、杆号无误,验明线路确已停电并挂好接地线后,工作负责人方可宣布开始工作。 (4)作业人员登杆塔前应核对停电检修线路的识别标记和线路名称、杆号无误后,方可攀登。(5)登杆塔和在杆塔上工作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监护。 5、高处作业如何防止落物伤人?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他人不得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遮栏(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若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如铺设木板等。高处作业应使用工具袋。上下传递材料、工器具应使用绳索。 1、进行遥控操作,如何通过间接方法判断设备位置? 配电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应通过间接方法如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设备位置。判断时,至少应有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的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定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方可确认该设备己操作到位。检查中若发现其他任何信号有异常,均应停止操作,查明原因。若进行遥控操作,可采用上述的间接方法或其他可靠的方法判断设备位置。对部分无法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位置检查的配电设备,各单位可根据自身设备情况制定检查细则。 3、安全工器具试验合格证如何粘贴?哪些安全工器具应进行试验? 安全工器具经试验合格后,应在不妨碍绝缘性能且醒目的部位粘贴合格证。应 试验的安全工器具如下:(1)规程要求试验的安全工器具。(2)新购置和自制的安全工器具。(3)检修后或关键零部件已更换的安全工器具。 (4)对安全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产生疑问或发现缺陷时。(5)出了问题的同批次安全工器具。 4、对一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有哪些要求?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离开作业现场,恢复动火有何要求? 一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各级审批人和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均应到现场检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是否合格,并在监护下做明火试验,确无问题后方可动火。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同时离开作业现场,间断时间超过30min,继续动火前,动火执行人、监护人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3、带电作业何种情况下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 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送电。禁止约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1、配电倒闸操作票的填写有哪些要求? 作票应用黑色或蓝色的钢(水)笔或圆珠笔逐项填写。操作票票面上的时间、地点、线路名称、杆号(位置)、设备双重名称、动词等关键字不得涂改。若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补充时,应使用规范的符号,字迹应清楚。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操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 2、高压架空绝缘导线作业有哪些安全规定? 架空绝缘导线不得视为绝缘设备,作业人员或非绝缘工器具、材料不得直接接触或接近。架空绝缘导线与裸导线线路的作业安全要求相同。在停电检修作业中,开断或接入绝缘导线前,应做好防感应电的安全措施。 4、工作人员进行继电保护装置传动试验,请简述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如果传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如何处理? 1)在做继电保护装置传动试验前,应通知运维人员和,有关人员,并指派专人到现场监视后,方可进行。 (2)检验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不得操作运行中的设备、信号系统、保护压板。在取得运维人员许可并在检修工作盘两侧开关把手上采取防误操作措施后,方可断、合检修断路器(开关)。在传动试验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器(开关)跳闸时,不论是否与本工作有关,都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确认与本工作无关时方可继续工作;若异常情况或断路器(开关)跳闸是本工作所引起,应保留现场并立即通知运维人员。 5、安全工器具试验合格证如何粘贴?哪些安全工器具应进行试验? :安全工器具经试验合格后,应在不妨碍绝缘性能且醒目的部位粘贴合格证。应试验的安全工器具如下:(1)规程要求试验的安全工器具。(2)新购置和自制的安全工器具。 (3)检修后或关键零部件已更换的安全工器具。 (4)对安全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产生疑问或发现缺陷时。(5)出了问题的同批次安全工器具。 案例1 2012年8月25日上午,××供电公司集体企业下属送电分公司l10kV高铜线改造工程项目部经理郑××与××县供电公司 (1)姚××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单人到现场进行操作。(2)没有得到操作许可,未确认开关已断开,即进行刀闸操作。 (3)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单人操作还进行登杆操作,在发生电弧的情况下,未采取防止接触电压伤人的措施下杆下地。 案例2 ××供电公司检修工区试验班在l10kVX×变电站进行出线电缆耐压试验。 (1)因为电缆是一种大电容设备,当撤出所施加工作电压后,电缆中仍存有大量剩余电荷,该剩余电荷需要反复、多次放电才能放尽。在进行电缆预防性试验时,需要在电缆上施加大于工作电压的电压,如果试验后不按规定对电缆多次放电,将电缆中的剩余电荷放尽,则电缆上将存有很高的电压,工作人员一旦接触此高电压就可能造成人身触电。 (2)在该起事件中的违章行为有: 1)工作班成员张××严重违章。张××在更换试验引线时未戴绝缘手套,未对试验电缆进行充分放电、短路接地。 2)工作负责人李××违章,未能有效实施监护,未及时发现、制止张××的严重违章。3)另一工作班成员王××未能做到互相关心工作安全。 案例1 2006年6月30日,××供电局××供电分局装表计量班、线路检修(1)放、撤导线未设监护人。(2)未采取措施防止与低压带电线路接触。 (3)违反《配电安规》规定,在有同杆(塔)架设的10(20)kV及以下线路带电情况下,进行另一回线路的停电放、撤线施工作业。 案例2 ×日,×供电公司计量班班长李×安排王××(死者)、张×和刘××前往×× l)高压计量柜没有安装防误入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且在计量柜送电后未在柜门上加挂机械锁。 (2)工作前未进行现场勘查,未弄清楚一次设备带电情况。 (3)在带电运行的高压计量柜上安装表计,没有填用工作票。 (4)现场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此项工作需要进入计量柜高压部分,工作前应采取将高压设备停电、验电、接地等安全技术措施。 (5)王××在无人监护情况下,一人打开高压计量柜的柜门,并将头伸进柜内。 案例1 2012年6月15日,××电业局××农电局,作业人员张××为消除设备隐患,(1)作业前既未得到相关人员同意,又未使用工作票。(2)作业人员未验电、接地即登杆。(3)杆上作业未使用安全带。(4)工作负责人监护不到位,没有制止严重违章。(5)高压套管击穿的设备缺陷未能及时发现,造成漏电。 案例2 2007年8月19日,一座l10kV变电站10kV河桥Ⅱ线314线路发生单 (1)变检工作负责人龙××在电缆中间头制作而解开的电缆头未恢复、工作班人员未离开现场情况下,即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并向调度汇报工作结束,且汇报内容不全面、不具体。 (2)王×在完成隔离开关更换后,未经电缆工作票负责人同意,擅自拆除了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上要求的、安装在3147刀闸电缆侧接地线;且明知接地线已拆除还擅自上杆进行作业。(3)县调调度员段××接受工作负责人工作终结的汇报不严 肃,在工作负责人汇报内容不全情况下,没有与工作负责人确认现场是否已拆除安全措施、是否具备送电条件,盲目向维操队下达送电指令。 (4)王×更换隔离开关所使用工作票的票种错误。当时更换变电站外电杆上的3087、3147两组隔离开关属于设备消缺工作,按规定应使用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案例1 2011年10月15日,××供电公司××供电所进行10kV黄昏峪522(1)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擅自登杆进行撤线。 (2)人在杆上,在没有安装临时拉线的情况下,自行解开9号杆南侧拉线上把,随后又放下9号杆北侧三相导线,导致电杆失衡倾倒。 案例2 2010年9月26日8时30分,应业扩报装客户要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 1)用户没有经供电公司同意,擅自将尚未验收的箱变送电。且在箱变送电后没有在箱变及计量箱上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2)计量中心李×到现场后,未经工作负责人许可,在无人监护情况下擅自开始工作。(3)李×在明知计量柜门被闭锁情况下,未经许可擅自解锁打开计量柜箱门。案例1 2005年6月18日,××供电分公司配电修理值班室接用户报修,配电修理班工 (1)王××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无票作业。 (2)王××自我保护意识差,擅自进入带电区域,又未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工作负责人未有效履行监护责任,制止违章行为,使王××失去监护 (4)工作班成员未尽到“互相关心工作安全”的责任,制止违章行为 案例2 2014年4月8日9时左右,××县供电公司所属集体企业××工程公 (1)设备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线路图纸与实际不符,设备运行状态不清。(2)工作票签发人、许可人在未掌握现场相邻设备是否带电的情况下,错误签发、许可工作票。(3)现场作业人员未验电就装设接地线。(4)当接地线连接桩头脱落与接地极脱离时,监护人未停止杆上人员接地操作,造成接地顺序错误。(5)杆上人员接地时感觉手部发麻,说明接地线绝缘杆存在问题或握杆部位不正确。案例1 2012年8月25日上午,××供电公司集体企业下属送电分公司l10kV高铜线改造 1)姚××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单人到现场进行操作。(2)没有得到操作许可,未确认开关已断开,即进行刀闸操作。 (3)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单人操作还进行登杆操作,在发生电弧的情况下,未采取防止接触电压伤人的措施下杆下地。 案例2 2013年4月12日9时40分,×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工作负责人焦××、工作班 (1)工作班成员刘×在工作中擅自移开围栏,擅自解锁开启开关柜后柜门作业。 (2)10kV罗屯线开关柜(1997年产XGN2-10型开关柜)五防闭锁不完善。开关柜在断路器停电而线路带电的情况下,无法闭锁开关柜后柜门。 (3)工作负责人焦××监护责任不落实,焦××在与叶××研究进一步解决机构卡涩问题的方案时。注意力分散,造成刘×失去监护。 案例3 2010年10月13日下午,××供电公司宋庄供电所运行人员向带电班班长王××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擅自摘下绝缘手套。(2)安全措施布置不到位,遮蔽不严。(3)作业人员同时接触接地体与带电体。(4)监护人员监护不到位,对监护内容没有针对性 案例2 2005年8月2日,×省××电力承装综合公司外线班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在×× (1)现场工作负责人(吊车指挥人员)违规操作,仅参加培训未取得合格证就指挥吊车作业。(2)作业前未有效设置围栏、悬挂警告标示牌,导致作业中私家车进入作业区。(3)起吊重物前,负责人未检查起吊所用钢丝绳是否绑扎牢固。(4)起吊过程中工作班成员谢×违规进入驾驶室。 案例2 ×日,×高试班在×220kV变电站进行新建2386线开关均压电容电容量试验,工 (1)工作负责人参与工作,造成试验工作无人指挥、无人进行安全监护。 (2)郑××在试验操作人员未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放电、短路接地的情况下,进入试验区域变更试验接线。 (3)试验操作不规范。试验操作人在再次加压时未通知所有人员离开被试设备,未得到试验负责人许可;加压过程中未按规定高声呼唱。第二篇:安规验厂一般注意事项
第三篇:2010安规
第四篇:电源的EMC及安规设计
第五篇:安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