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



第一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苏东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的展现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正值苏联社会面临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苏联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在政治领域,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官僚主义严重,腐化和特权问题十分突出。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十分僵化,同时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群众思想十分混乱。在国际上,由于长期的军备竞赛和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处境极为孤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苏共二十七大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经济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则开始有了激进的改革思想。

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他对苏联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要对苏联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其中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变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1990年苏联开始政治体制改革与对外战略调整,政治上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级属性、地位作用和组织原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上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改革不仅没有取得成果,反而造成社会生产的全面停滞,危机更加严重。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民族分裂、社会秩序混乱接踵而来。

经过八一九事件和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表面上来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内部进行改革和西方长期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导致了苏联解体,但从深层次上来说看主要还是由于苏联领导集团在改革中推行的错误政策和苏联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等综合因素所致。

因而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教训:

1、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使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政治上必须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宗旨上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创新中创造先进的文化。

3、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严于律己,并注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防止特权的产生,对于腐败行为决不姑息。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在低潮中艰难复兴,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社会主义将在曲折与苦难中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第二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

教师《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观后感

(二)近日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倾听并记录了苏东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全景式的展现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正值苏联社会面临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苏联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在政治领域,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官僚主义严重,腐化和特权问题十分突出。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十分僵化,同时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群众思想十分混乱。在国际上,由于长期的军备竞赛和推行霸权主义,苏联处境极为孤立。

在这样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苏共二十七大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经济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则开始有了激进的改革思想。

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与新思维”,他对苏联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要对苏联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其中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提出全面民主化纲领,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变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1990年苏联开始政治体制改革与对外战略调整,政治上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级属性、地位作用和组织原则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上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改革不仅没有取得成果,反而造成社会生产的全面停滞,危机更加严重。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民族分裂、社会秩序混乱接踵而来。

经过八一九事件和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表面上来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内部进行改革和西方长期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导致了苏联解体,但从深层次上来说看主要还是由于苏联领导集团在改革中推行的错误政策和苏联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等综合因素所致。

因而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深刻的教训:

1、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使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政治上必须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宗旨上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创新中创造先进的文化。

3、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严于律己,并注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防止特权的产生,对于腐败行为决不姑息。

第三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精选)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观后感

看完《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祭》,感慨颇多。苏联,在列宁领导下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戈尔巴乔夫掌权时期的1991年12月26日解体,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唯一可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超级大国逐步走向衰落、解体呢?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成立,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在位期间,由于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对恢复经济、巩固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1924,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73年,苏联的工业产量超过法、英、德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有利于完成工业化建设、建立强大经济实力,也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长期停滞。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压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在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斯大林模式让苏联由弱变强的同时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祸根。

1956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开始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知识,只作小修小补,无法在根本上突破旧模式,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前期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改革后期,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最重要的一位也是纪录片中着重讲的一位——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刚刚上任踌躇满志。20世纪80年代仍是一个超级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仍能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但在当时,由于彻底背叛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为着极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官僚特权集团的最终形成与恶性发展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来生产的倒退和停滞不前,当时苏联的科技人才发明占世界文明的三分之一,但这些发明不能得到推广,在生产中应用缓慢。但戈尔巴乔夫不熟悉经济工作,他热衷于空谈,并常常忽东忽西、舍本逐末甚至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从1987年开始,国家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1986至1988年还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戈尔巴乔夫

第四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

绵阳实验高中第五支部 谌登贵

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多么的正确。古语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苏联的解体是苏联自身内部问题激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腐败,失去执政根基,是导致苏联党衰国亡的政治原因。苏联各级干部的特权现象早就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执政党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

苏共党内自身的腐败、堕落已渗透到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苏共及其各级各类官员所作所为完全为全苏人民所痛恨,实际上苏共已失去其执政根基—人民。

其次,接班人失去共产主义信仰、无产阶级基本政治立场、共产党党性,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组织原因。

选用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干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苏共选人用人没有真正选到用到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来执政,从中央到地方接班人出了政治上的问题,“党的组织是由党员构成的,党的权威是靠领导干部树立的”。苏共在选人、用人、培养人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培养选拔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为代表的一批失去共产主义信仰、失去基本政治立场、失去党性的、丢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领导干部,这实际上宣告苏共组织上已经垮台,这些人上台为苏共亡党内部埋下了定时炸弹,表明苏共为自己准备好了掘墓人,而实践证明他们最终成为苏共自己的掘墓人,埋葬了苏共。第三,自动放弃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苏联解体的思想原因。

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民主化、公开性,骤然间打破了多年封闭的国门,使人们看到了外部世界,看到了苏联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普遍希望通过一次激进的改革使苏联迅速成为“民主的、人道

1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质就是以攻击执政党自身的合法性、丑化苏共历史、妖魔化苏共前领袖,讨好西方为目的,没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致使苏共完全处于被动,所以必然倒下。

解除共产党人对思想舆论的领导权,主动把思想舆论阵地拱手交给资产阶级代理人,思想舆论阵地被资产阶级占领,大众媒体成为攻击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急先锋,成为丑化共产党、丑化苏联历史、妖魔化苏共领袖和革命先烈的竞技演讲平台,指导思想多元化,从而使广大人民没了精神支柱,导致人民失去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失去了执政的指导思想和灵魂、失去了执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整个苏联的核心价值体系轰然坍塌,这是苏联解体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因。

第四、脱离群众、失去群众支持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毛泽东主席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人命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苏共失去了的信赖,失去群众就是去了执政的基础。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它在特殊环境下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其成就的取得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但为什么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呢?这是由于苏联实行的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渐渐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没有真正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苏共没有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整个政权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苏联共产党就是戈尔巴乔夫之流带领的一伙党的高级领导人一起一步步脱离群众、一步步腐化堕落、一步步葬送掉的。

以苏联为镜子,真的可以知道,如果中国没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没有始终紧握并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没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如果我们没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物质基础,就不会在国际社会拥有目前大国地位这样的实力,就不会有连续三十多年平均8%增长的发展势头,就不会有嫦娥工程、天宫一号,也不会有航空母舰,更不会有农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以支配收入的连年稳步增长,当然也不会有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稳步迈进。

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坚持正确的道路向前,永远保持这个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诚意的支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如何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在现阶段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多么必要,多么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重大举措。让我清楚的认识了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什么要解决”四风”问题,为什么要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发展、改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领导人民建设家园,使人民享受到的实惠有目共睹。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社会分配不公、民生保障等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继续

通过改革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但是,在有8200万成员的这个大党中,不先进,不廉洁的人和事也不少,有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四风问题”比比皆是,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严重的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很大的缝隙,有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走向了人民的反面,执政党面临着异常严峻的考验。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如何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否则,亡党亡国的危险不是没有,而是很大。

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让我更加认识到“打铁需要自身硬”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认识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苏联共产党,走向亡党亡国的不归路,虽然,不能排除西方敌对势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但是,怨不得别人,只怨自己,讨好西方、丑化自身,献媚于敌而妖魔化于党,迎合西方敌对势力、不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自己放弃了自己,最终人民被抛弃了。苏共背离了这个伟大的党自己确定的正确的东西,背离了人民。“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正如美国前国家安全局局长威廉.奥多姆中将说的:苏联共产党同它们的将军们手挽手,肩并肩的走向灭亡。”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以苏联亡党亡国的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因为我们坚持了,我们得到了什么,因为苏联放弃了,苏联损失了什么。普京说:“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俄罗斯人民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提出了在全国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是切中要害;“打铁需要自身硬”,这是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扎实党的执政根基,就可以使我们党长期依靠群众,取信于民,永葆青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定稿)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这部教育片诉说了苏共亡党及苏联解体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苏共执政70多年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的历史教训。

(一)苏联的解体和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改革”直接联系。片中说道,戈尔巴乔夫在童年时就不赞同苏联的共产党,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上台执政后,极力推行多党制,迫害了许多原来的共产党员,使国家政权涣散,各个大小党派林立,最终促使了苏联走向灭亡。而在我们中国,毛泽东同志以及历代领导人,自1921年建党后,不管经历什么社会动荡,始终如一的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一直到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形成及生长,是需要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和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的正确引导才能够得以实现的。

(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野心家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心,所以不顾国内的情况,极力推崇和效仿西方的经济模式,我觉得他们的这一举措颇有一点“东施效颦”的味道,忘了自己的根本,一味的模仿照搬别人的经验,反而丢失了自己的立根之本,最后搞得民心涣散,国内经济萧条,损害了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导致了社会动荡。片中说,那一段时期,大约每5分钟就有一条生命流逝。我被这个数字深深地震撼了。联想到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也曾一味的盲目追崇毛主席,尊崇两个“凡是”,导致我国的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下降,优秀先进的文化得不到发展,许多优秀的党员,国家领导人遭受迫害,给了“四人帮”可乘之机。不过,在这个全国陷入黑暗之际,邓小平同志点亮了人民前进道路上的那盏灯。他所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报告,纠正了党内和人民的错误,在这之后,中国的发展渐渐进入正轨。所以一个国家的发展绝对不能盲目跟风,要实事求是,讲求实际。

(三)另外,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不力,发展方向不清,导致经济私有化,通货膨胀。就比如戈尔巴乔夫刚上台时颁布的禁酗酒令,演变到后来居然变成了禁酒令,这个禁令对于苏联人民来说就是一种不切实际,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的酒铺就关闭了三分之二,导致后来人们去医院哄抢医用酒精,并且给那些能弄得到酒的人创造了一条能牟取暴利的途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得全国的经济只增长了2.8%,远远低于改革前的增长率。而回过头看我们国家的改革,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直沿用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世界上的威望越来越高等等,这些都证明了一个正确的改革方案,并且持之以恒的实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总之,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09451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