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铭记历史 传承文明 弘扬民族精神
铭记历史 传承文明 弘扬民族精神
——千灯中心小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铭记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口号:铭记历史,强我中华
三、活动理念
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做好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活动目的
1、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此项工作将作为本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重点工作。
2、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少先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3、与我们AA本地实际相结合,以具体实在的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AA、兴南充、强中华的爱国情怀,立志做弘扬民族精神的小小实践者。
五、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第一周 活动内容:
1、开展“四个一”活动
⑴开好第一次校会:向全校学生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⑵搞好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⑶唱好第一首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⑷开好第一次队会。
2、庆祝教师节活动“四个一”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⑴给老师写一封慰问信
⑵给老师说一句祝福语
⑶给老师送一片心意
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3、以开展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为契机,观看两部爱国影片、阅读两本爱国书籍、四——六年级写一篇心得体会和举办一次“铭记历史,强我中华”演讲活动(此项活动将贯穿精神月的全过程)。
活动形式:通过宣传、学习、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第二周 活动内容:
1、寻访红军的足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结合我们AA特色,通过走访红军街、参观红军树、听老红军讲故事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2、良好行为展自我,继续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活动。
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行为规范达标月活动。让队员从自身做起,以良好的行为展示自己,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通过评选“行为规范小天使”,开展“我做一天行为规范示范员”、“校园中美的寻访”、“校园礼仪现状”调研等活动,以“规范在行为、规范在语言、规范在学校”三方面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队员们由“他律”到“自律”,自觉地把友善、微笑待人、遵守行为规范等道德目标付诸实践。
活动形式:以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结合学校的各项评比,以中、小队为活动单位,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社会服务、劳动体验、社区实践、生存训练、防范训练等形式,体会怎样做一个中国人,从小立志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三)第三周
活动内容
1、在队员生活中开展阅读图书、参观展览、查询资料、了解AA名人——司马相如(词赋家)、伍容眉(爱国才女)、吴玠(抗战英雄)、王白与(诗人、烈士)、开国少将唐青山、航天科学家邹利鹏等活动,寻找素材收集资料,从中挖掘感受体现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并召开主题中队会“弘扬民族精神,展现红领巾风采”,要求上交活动资料并通过评比选出最佳队会上报。
2、开展民族精神“四个美”的活动:美在文中、美在画中、美在行动、美在歌声。
活动形式: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等了解我们身边的名人,学习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身上的民族精神。通过征文、绘画、唱革命歌曲等体验民族精神。
(四)第四周 活动内容:
1、喜看AA新变化,我们中国了不起。
开展“我为家乡打分”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过的平凡小事中,感受其体现着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探索和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时空,遵循关注AA——关注四川——关注中华——关注世界的主线,开展“设计自己的未来”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畅想民族未来,共话美好的小康生活。
3、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作品创造比赛。
通过阅读图书、参观展览、走访名人、为家乡打分等活动,寻找素材收集资料,从中挖掘和感悟体现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发动队员创作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
⑴一、二年级为一首爱祖国爱家乡的诗歌配画。
⑵三—六年级办一张反映本次活动月中学习生活的手抄报,出一期宣传民族精神的黑板报。
活动形式:通过访问、座谈、讨论、交流等方式,畅想小康,畅想未来,从小立志做民族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六、活动要求
1、各中队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在队员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结合“三个了不起”,即“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特别要关注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落实,做到班班有特色,有活动方案;队队有特色,有活动成果。
2、开展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组织引导队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得民族精神的真切感受。
七、活动评价
1、制定中队、小队活动量化标准,评选出本次活动中有特色的优秀中队、有成绩的优秀小队,并举行中队观摩活动。
2、少先队员们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对本次活动中的优秀少先队员,颁发“爱国章”。
铭记历史 传承文明 弘扬民族精神
——千灯中心小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发奋学习,健康成长,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我校将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以我校的礼仪教育为基点,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
三、活动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参与。在开展活动期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能力得到锻炼。
2、以活动为主线,重在实践。要把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融合贯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同民族精神,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3、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为主渠道,相互配合。要运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支持配合,做好教育活动,共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推进深入。
四、活动目的
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以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和诚信教育为重点,努力营造江西特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引导教育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个人素质。
五、活动安排
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要贯穿全年,做到有声势、有实践、有效果。要在纪念日、节假日,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开展一些参与面广的重点活动,形成氛围。同时,又要在面上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展一些特色活动,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感染和熏陶。
具体活动如下:
一、利用升旗时间,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周讲话主题安排如下:
9月3日:以实施教育部新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将行为养成教育、文明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增强守法、守规、守纪的意识。
9月10日:以庆祝教师节为主要内容,安排《教师礼赞》为主题 的国旗下讲话。9月17日:以“九·一八”事变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
9月24日:公民道德宣传日,举行诚实守信千人倡议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旗下讲话:《诚实守信,从我做起》。
10月1日:以喜迎国庆为主题,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题作国旗下讲话。
二、团委向全体学生发出 “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由学生会组织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1、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史,向学生介绍民族器乐,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欣赏反映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学习革命先烈的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3、配合教育教学,利用学校多媒体,观看优秀影片;利用校广播站资源,播放爱国主义歌曲。
三、课外活动
1、开展各项“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
①“行为习惯文明班”评比,召开主题班会等。
②缅怀先烈,进行革命英雄故事演讲比赛。
③规范升旗仪式,教育学生爱国旗、爱国徽、爱祖国,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活动。
2、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作品创造活动
①出好一期反映民族精神的黑板报
②反映民族精神的手抄报评比。
3、捕捉教育时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9月10日教师节,开展“尊敬老师”教育活动,结合教师节,每班出版一期以“庆祝教师节”为主题的板报,在全校掀起尊师重教的新高潮。每班还要结合教师节,制作贺卡献给老师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
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校园文明用语征集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文明用语并制成标语牌,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10月1日前开展迎国庆系列活动,结合国庆节,各班出版一期以“庆祝国 庆节”为主题的板报,表达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一次《我为祖国自豪》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再一次感受祖国的伟大,让学生充满爱国豪情!
五、校园环境陶冶
1、精心制作校园宣传栏,介绍民族精神、展示学生优秀书画作品,介绍学校的各项活动;
2、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美化校园;
3、教师节少先队组织学生为教师献花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感情。
六、活动的预期成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活动使全体教师增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历史责任感,让全体学生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帮助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深入了解近代以来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激发报国之志
第二篇:铭记历史_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弹指一挥间,数十载春秋,已悠悠而过,再次想起北平,再次想起北大,再次想起一二•九。那个1935年的十二月,令人难以忘却它的雄壮。任凭历史的风刀肆虐,记忆却从未模糊,反而更加清晰。重新翻开那段历史,思绪万千,不仅仅是哀叹和心痛占据我们的心灵,还有一种精神和情节孕育其中,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
回看1935年的中国,满目疮痍。九一八的枪响犹在耳边,东北沦陷的情形犹在眼前,气焰嚣张的日本又向东北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妄图的是我整个中华。懦弱无耻的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竟顺应日本提出的各种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胜心切,眼看他国铁蹄步步紧逼同胞兄弟水深火热。失地丧权,国难当头,亡国灭种,间不容发。
危急时刻,是学生,是手无寸铁的学生,是稚气未脱的学生,是北平的六千爱国学生。侵略、压迫、蹂躏,这一切的一切始终浇不息我们对祖国的信念,对民族的信心。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这一目标的实现,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危急时刻,是学生,是手无寸铁的学生,是稚气未脱的学生,是北平的六千爱国学生。
12月9日,他们走上街头,他们振臂高呼,他们不怕强权的威慑,他们不畏流血的子弹。高扬的标语,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从未低下的头颅;飘扬的纸单,是爱国信念生生不息的相传;怒吼的口号,带着长夜无息的响雷,洞穿炽热胸膛,叩问灵魂悲壮。一声声喊出的是青年血性,一声声喊出的是民族的觉醒与尊严。前面的队伍倒下了,犹有后者;一个北平倒下了,更有揭竿而起的上海广州长沙武汉。一二九,他是中华民族摆渡的灯塔,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学会抗争,一个蹂躏不屈的民族从此苏醒。一句一二九,铭记心头.面对他们“我真横刀向天昊,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面对他们“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面对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一二•九”因学生的冲天怒火而惊醒了国人。催促他们从愚昧的混沌中觉醒,从荒凉的枯焦中复苏;启示了勇敢的斗士,激励他们在沙场上与郐子手搏斗,启示了赤子把满腔的热血,一滴滴注入祖**亲的心脏,使祖**亲得以永生。
“一二•九”运动早已注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它的事迹,它的精神也早以铭刻于我们的心中。“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历史。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
同为青年,前辈们付出的是生命代价,而我们还在抱怨着作业好多课业好重;同为青年,前辈们思考的是民族兴衰,而我们还在惦记着那本青春小说和电视剧的结局;同为青年,莫为那些无谓的小事牵绊,明确方向,我们有更大的理想;同为青年,我们又该如何把握今天的时光,才对得起前辈们的热血头颅?同为青年,或许有人感叹生不逢时,和平的年代我们再也无法把一份对于民族的感怀演绎得如同战火纷飞时那样精彩,可是如果我们真的能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心有他人,胸怀天下,并且时时刻刻都坚守贯彻着,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精神呢?
2010年9月 7号上午,日本渔船在中国的钓鱼岛相关海域撞击并捉扣中国的渔民和渔船。经过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日方于13号放回了中国的渔民及渔船,但仍非法捉扣渔船船长。直到9月19号,才被放回国。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中日钓鱼岛事件发生绝不是偶然,这是日本抢夺钓鱼岛主权的又一次公开对华挑衅。钓鱼岛的问题跟日俄的北方四岛问题和日韩的“竹岛”问题很相象,这些国与国之间的领土问题主要来自于历史原因,军事原因,政治原因,民族间的情绪。但是钓鱼岛的的争执的核心是主权问题,日本妄想强行行使日本国内法,使非法侵占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的卑劣行径变成既成事实。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当代学生眼中是如泰山中还是如鸿毛轻那?是抱着此事不关你我他的态度吗?醒醒吧!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啊!你们担负着社会的责任!担负着历史的使命!担负着国家的希望!我们应勿忘国耻!勿忘那中华民族走过的艰辛历程!国家需要你们去保卫、去建设、去富强!未来等待你们去更新、去创造、去打拼!
记得古罗马哲学家维吉尔曾经说过“命运始终厚爱勇敢的人”。让我们在文化学习中,勇做一个汲峭攀登的人;在业余生活中,敢做时间的主宰者;在社会实践中,争当一个活雷锋。同学们,让我们勇敢地站起来,高举着“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旗帜,向着祖国的繁荣,经济的腾飞,民族的振兴而奋勇前进吧!
第三篇:抗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
抗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
抗战纪念日国旗下讲话: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民族精神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叫“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共圆美好中国梦。”
今天是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个日子,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9·3”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终于取得百年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7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胜利属于人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9月3日,它是以伤亡3500万骨肉同胞、人民英烈的代价,取得的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正是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这个日子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誓死抗战的勇气,这个日子是中华民族的血铸之魂!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
已经过去了70年的抗日战争,在今天依然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十九世纪开始,日本侵略者就开始不断地、肆无忌惮地欺辱中国。日本为何能以小欺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国力、军力强大,而中国虽大却是积贫积弱,国力单薄,一时难以和日本抗衡。所以,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只有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陆海空三军,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才能让某些对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领海觊觎已久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让某些企图依仗着某大国“撑腰”,非法侵占我国岛屿并企图“国有化”或永久化的国家,其痴心妄想彻底破灭。
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责任重大的一代,你们沐浴在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中,肩负着21世纪的强国之梦。你们的今天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明天。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牢记抗战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时刻准备着,做文明少年,圆梦使者,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
第四篇:铭记长征历史 弘扬长征精神
铭记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工商管理学院连锁1401班的庞奕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竖毅执着的脚步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因其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而流传至今。伟大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历史变革和物质产生的强大动力,鼓舞和激励千百万群众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因此,长征精神一直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也会“永不过时”。
今天,我们沉浸在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的喜悦之中,做为成长在新世纪的一代,做为成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我们更要用新的意志来弘扬长征精神、用新的行动来继承新的长征!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现在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机枪的威胁,匪徒的追赶,我们没有必要重走长征路、学长征精神。
是啊,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但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听课不到半节课就开始翻看手机,聊天、看电影;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有的同学因为受到各种游戏的诱惑,计划还没坚持一半就抛之脑后;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开始怨天尤人,不是我不努力克服,是因为上天的安排。这些情景在我们身边不乏少数,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了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应该能够想到,现在我们平静安稳的生活,正是红军老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走来的,是战士们用血和汗水换来的,扪心自问,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来辜负现在美好的生活?
我们今天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新时代的长征精神,是让我们始终满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崇高理想信念,是始终弘扬不怕艰险,敢于奉献的牺牲精神,是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到底的奋斗精神。
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亟需的正是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对待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动力,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党员,我们应该时刻把革命先烈的长征精神作为自己修身磨炼的镜子,要严格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切实提高党性修养,立足岗位,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放下架子、仆下身子、挑起担子,认认真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实现自我升华,努力争做合格党员。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青年学生,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然后实际行动起来,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将牢记历史,坚定信念,担当责任,奋勇当先,用忠诚干净担当弘扬传承长征精神的辉煌!
第五篇:铭记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铭记历史,弘扬长征精神
千山万水,谱写壮丽史诗;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于10月19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整场晚会以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综合运用了音乐、舞蹈、戏剧、情景表演、多媒体等舞台手段,晚会上《突破封锁线》、《十送红军·映山红》、《血战湘江》、《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遵义会议放光辉》等节目气势磅礴,震人心弦。各个节目突出表现了红军将士们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浴血奋战的战斗生活,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追求理想、敢于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彰显了长征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挽救民族危难的历史担当和引领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作用,凝聚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与力量。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七律·长征》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正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迎来结束。诗中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辛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长征胜利80周年了,八十年前那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程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十分久远的一段历史,可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段历史却是永不遗忘的英雄岁月。也许,现在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那些长征途中的感人事迹,但在那样的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那样一个外忧内患的年代,我们的红军战士毅然踏上了长征的道路。回顾长征之路,战士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一路上爬雪山,过草地,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长驱二万五千里。至今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
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拼搏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血脉,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历史,铭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