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需掌握的内容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重点)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重点)

3.熟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懂得比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慢

4、会解释一些声现象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南音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被誉为中华艺术瑰宝,在闽南民间广泛流传他的主奏乐器琵琶,弹奏时那缠绵深沉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3、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以后,他用牙齿咬住一特制的硬棒触到钢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4、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5、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是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7、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快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课后练习

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声音可以在、、传声;但无法在传声。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3、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

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通过

传播(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引起鼓膜。

5、如图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渔网,这是利用_______传声,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这“土电话”是利用了_______传声的原理制成.(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6、如图所示,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B、锣面的温度升高了

C、锣面停止了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拨打放在真空中的手机,手机显示呼叫号,却听不到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8、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9、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

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10、、如图12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此实验说明了。

(2)、某同学利用音叉实验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①当用音锤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产生的;

我们可以听到音叉声,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处的。

②我们在音叉边上摆放一个小球,实验时,可以看见小球被反复弹开!这个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