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执法局局长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报告
综合执法局局长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报告
XX区委组织部:
根据XX区委组织部《关于对XXX等同志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的要求,XX区审计局对XX区综合执法局原局长XXX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审计评价
XXX同志任职期间(20XX-20XX年),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党和国家城市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XX区区委、政府的部署。任职三年期间,按照“网络化、数字化、法制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先后开展占道经营、夜市烧烤、户外广告、建筑渣土、项目建设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月对XX区城乡市容环境卫生检查及数字化城管事部件办结综合情况进行考评检查,并落实考评奖惩制度,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但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资产管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一)重大政策决策方面的问题
本次审计,根据综合执法局提供的财务资料、业务资料,内控制度等相关资料,对单位20XX年以来重大经济事项进行了梳理,重点关注XXX同志任职期间决策内容的合法性,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审计结果表明,存在以下问题:
1.大额资金支出决策程序、决策内容不规范。通过查阅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资料,发现综合执单位5000元以上大额支出,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但无实质性内容,主要事项均未明确。
2.聘用临时工不规范。XX市XX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综合执法局编制X名,其中:行政X名,事业X名。实际在岗X名,其中:行政X名,事业XX名,缺少事业编制X名。截止20XX年X月末综合执法局在无任何依据情况下自聘临时工X人。
上述问题,不符合《中共XX区委办公室XX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财务工作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办法>等文件的通知》(银兴党办法〔20XX〕87号)中“《关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不直接分管财务工作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第五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为。
3.与临时人员签到劳动合同不规范。综合执法局截止20XX年3月末自聘临时工X人,大包干临时人员X人(政府常务会议同意招收),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六款、第七款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规范合同条款。
上述1-3项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人事管理方面没有严格执行XX区委、XX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相关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主管责任。(二)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方面的问题
1.应未缴财政XXX元。综合执法局20XX-20XX年列收个人违反工作纪律罚款XXX元未上缴XX区财政,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不符合《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及时足额上缴应缴财政款XXX。
2.收入XXX元,支出XXX元未入账。综合执法局20XX-20XX年收单位职工购买饭票款XXX元;支出XXX元。审计期间,执法局已将结余XXX元上缴单位账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及时将未入账的收入、支出纳入单位账户进行管理。综合执法局已在审计期间进行了整改,审计不再进行处罚。
3.应记未记收入XXX元,支出XXX元。综合执法局20XX-20XX年在其他应付款中列收工作经费、独生子女费等款XXX元,同时列支单位自聘临时人员工资等支出XXX元,截止20XX年末结余XXX元。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其他应付款、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的相关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调整有关会计科目,规范财务核算。
上述1-3项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在资金收支管理中没有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及第二十七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领导责任。
4.公务车运行费超标准列支XXX元。综合执法局20XX-20XX年度预算批复公务用车运行费为XXX元,实际支出XXX元,超标准支出XXX元。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七条和财政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财行〔20XX〕9号)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进行整改,加强预算资金管理。
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在公务车运行费管理中没有严格执行XX区财政下发的《XX区部门预算批复表》的预算批复数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主管责任。
5.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问题。
(1)固定资产未入账问题。截止20XX年末综合执法局固定资产账面共有各种车辆XX辆(详见《XX区综合执法局20XX年12月末车辆情况表》),经对车辆进行盘点,实有车辆XX辆,帐外有9辆车未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不符合《XX回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宁财(资)发〔20XX〕738号)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按照上述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理,并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2)两轮摩托车入账金额账实不符。截止20XX年末综合执法局固定资产账面共有两轮摩托车XX辆,其中:XXXX元价值的XX辆、XX元价值的XX辆,经了解调查XX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在调拨固定资产时,将XX辆XX元价值两轮摩托车按XX元价值调拨,差价XXX元,形成账实不符。不符合《XX回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宁财(资)发〔20XX〕738号)第十二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积极与XX区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协调,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规范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领导责任。
6.挪用专项资金XXXX元。综合执法局20XX年至20XX年在卫生整治等专项资金中列支临时工工资、办公费等XXXX元。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鉴于综合执法局实际归还原资金渠道难度较大,责令综合执法局整改,杜绝以后再次出现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对财政预算的管理不够规范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领导责任。
7.违规发放各项奖金XXX元。综合执法局20XX-20XX年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违规发放单位自聘临时工各项奖金XXX元。不符合《六项禁令》第四款的规定。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第四款的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对违反规定发放补贴的行为予以纠正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XX区审计局。
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六项禁令》相关规定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主管责任。
8.延伸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XX区XXX乡政府、XX乡政府、XXX镇政府、XX镇政府、XX路办事处、XX街办事处六个单位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延伸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1)挪用专项资金XXX元。XXX乡等四个单位20XX-20XX年在综合执法局拨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城市管理长效考核资金等专项资金中列支乡政府网络费、牛场补助费款等XXX元,其中:XXX乡政府XXX元,XX乡政府XXX元、X路办事处XX元、X街办事处XXX元。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第六十三条的规定。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督促上述相关单位调整有关会计科目,归还原资金渠道。
(2)未进行招投标,涉及项目3个,涉及金额XXXX元。
①XX乡政府20XX年在综合执法局拨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中列支禾众通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保洁费费XXX元,没有进行招投标,没有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列支该款项时继续沿用20XX年XX市XX区政府建设工程中标通知书和20XX年XX乡政府与XXX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的《XX乡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环境卫生整治服务合同》。
②XXX镇政府20XX年在综合执法局拨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中列支X广告设计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制作费XXXX元,没有进行招投标。
③XX镇20XX年在综合执法局拨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中支付XX劳务公司、XX劳务公司、XXX园林绿化公司、XX保洁劳务公司、XX众和劳务公司环境卫生保洁费XX(其中:列支XX元、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XX元),未进行招投标,没有签订劳务合同。
上述问题,不符合《XX市XX区政府工程招标及货物采购工作有关事项改革的通知》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督促上述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3)支出挂账XXX元。XX镇20XX年1-12月以借款形式列支XX劳务公司、X劳务公司、XXX园林绿化公司、X保洁劳务公司、XX众和劳务公司环境卫生保洁费XXX元,截止20XX年3月末依然在其他应收款中挂账。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条第五款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督促XX镇政府规范支出。
上述(1)-(3)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没有起到监管责任所致。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领导责任。
(三)内部管理情况
XXX同志任职期间,单位机构人员的编制按照相关规定,在岗编制数为XX名(其中:行政X名、事业XX名),实际在岗在编X名(其中:行政X名、事业X名),缺少编制X名(事业X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基本合法合规;但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漏洞,审计发生以下问题:
1.自聘人员逐年增加。经查阅会议记录、调查了解,单位自聘临时人员,无依据,随意增加,从20XX年X人,增至20XX年末的X人。
2.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经对综合执法局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审计,发现该单位有X辆车未入账,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资产的领用、退回手续不够完善,固定资产未责任到人等问题。
3.上缴财政款存在个别人员延期上缴现象。
4.执法管理存在不足。如:20XX年综合执法局某执法人员因执法伤人,致使单位支付医疗费及各项赔偿费用约XXX万元。
上述问题,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责令综合执法局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执法管理,规范财务行为。
以上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XXX同志对上述事项应负主管责任。
本次审计,通过检查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业务资料及对单位XX%以上干部进行谈话,未发现XXX同志个人存在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审计建议单位在今后的管理中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度;加强预算资金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第二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关于原国家××局局长L同志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报告
××组织部: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和你部的委托,我署派出审计组,于200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对原国家××局局长L同志1998年1月至2001年2月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组以3年来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为基础,调阅了××局党组会议纪要、局办公会议纪要及重要工作报告等有关经济决策文件,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司局级干部和处级干部三个层次的座谈会,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并对××局的内控制度进行了测试。审计组围绕与经济责任相关的重要事项,延伸调查了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集团公司、中国××晶体研究所等12个关联单位,重大问题追溯到了以前。审计组在××局已经撤消,原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已赴新工作岗位的特定情况下,得到了L同志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工作进展顺利。审计结束后,我署依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就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分别征求了L及原××局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审计评价
L同志任职期间,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经济政策努力实施国务院“三定方案”所确定的职责,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制定行业发展战略、指导所属企事业单位改革、促进所辖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淘汰技术落后小企业及使所辖行业扭亏增盈等方面目标明确措施有利,为所在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撤销××局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保持了工作的稳定、国有资产的安全划转;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L同志注意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并通过局党组会议或局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审计中未发现违反民主决策程序或个人擅自决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问题;这次审汁,没有发现该同志个人经济问题和违反廉政规定方面的问题。
审计中发现××局三年来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和经济决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L同志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二、主要业绩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深化行业改革
1.贯彻政企(事)分开原则.推进所属单位脱钩改制工作。L 同志任职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政企分开、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履行管理职责,先后完成了中国××新型集团公司、中国××工业总公司、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晶体研究院等40个局属高等院校、公司、科研、设计等单位的脱钩改制工作,实现了政企(事)分开、权力下放。
2.淘汰技术落后“五小”企业,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五小”企业,是L同志任职期间××局的一项重要工作。1998年至2000年,××局成立了清理整顿“五小”办公室,核定下达了各地区淘汰“五小”的任务,并向部分省、区、市派驻了联络员,加大了整顿力度。三年间,自行或联合建设部、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和法规30个,截止200O年10月末,全国共关闭、淘汰技术落后的“五小”生产线3295条,压减落后生产能力8929万标吨,基本上实现了制止重复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的目标。
3.促进了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脱困目标的实现。为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局组织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脱困工作领导
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各项脱困政策,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债转股及企业资产重组工作;另一方面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学习邯钢活动,对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收节支及提前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发挥了重要作用。
4.组织制定了我国“十五”行业发展规划,勾画出了“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蓝图及远景规划,为所在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确立了发展方向及总体目标。
(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效果良好
1.成立资金管理机构,避免借款单位逃废银行债务。1986年至1992年,为解决行业基建项目储备资金及技改项目资金不足,××局向中国建设银行以统贷统还的方式为企业筹款,对促进当时一些项目的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1995年之后.行业连续出现亏损,企业还贷困难,造成××局欠银行的债务与日俱增,截止审计之日,××局欠中国建设银行(1999年第四季度债权人变更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贷款本息6.8亿元(本金2.2万亿元、利息4.6亿元),××局应收借款单位本息9.1亿元(本金4亿元、利息5.1万亿元),这些资金分布在全国23个省、区、市的132个单位,其中,省、市行业局22家,借款本息3.4亿元,占37%;原局属单位29家,借款本息2亿元,占22%;其它单位81家,借款本息
3.7亿元,占41%。L同志任职期间,为确保××局资产权益的完整性,在财务人员编制较少的情况下,专门成立了相关资金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清欠工作,虽收款甚微,但对原有的借款合同全部进行了确认与续签,避免借款单位逃废银行债务,确保了国有资产权益的完整性。
2.实施“拨改贷”资金委托管理,确保了中央资产的延续性。1984年至1986年,中央投入××局行业的“拔改贷”资金累计42亿元,经国家计委同意××局作为出资人。1998年××局机构改革后,为管好这部分资产,局党组研究决定,将42亿元“拨改贷”资金转为资本金的工作及相应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中国××新型集团公司等四家中央企业或作为出资人或经营管理。委托方案得到财政部和国家计委批准,确保了中央资产的延续性。
3.落实撤局改革方案,确保干部队伍的稳定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划转。2000年以来,L同志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撤销××局的机构改革方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做好撤局的各项工作,包括撤局过程中加强纪律教育,防范发生违法违纪问题,保持了稳定的工作局面,行政职能、财政拨款顺利移交,公务员得到了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撤局任务。同时,为最大限度地盘活××局的现有资产,按照财政部文件要求,对产权属国管局的固定资产及××局自有资金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债权按规定分别划转给机关服务中心、离退休干部局和中国××协会,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划转。
(三)加强内部管理,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L同志任职期间,按照《预算法》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要求,预算资金和其它资金基本上做到了按照批准的预算、财务收支计划和实际进度及时地拨付给用款单位。预算外收入与其它收入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支出较为严格。l998年初结转上年资金余额0.9亿元,1998年至2001年2月,收入合计11.5亿元,其中,预算拨款11亿元;支出合计12.3亿,L其中,预算拨付11.2亿元,余额0.1亿元。
三、主要问题
(一)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1998年至2000年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L同志任职期间,××局本部违纪违规资金1.4亿元,其中累计滞留科技三项费0.5亿元、挤占挪用科技三项费1.3亿元、其它违纪违规资金0.6亿元.除国债投资382.7万元未执行审计决定外,其余违纪违规问题均依据审计要求进行了纠正。
(二)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
所对××局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检查,发现××局内控制度不完善,在资产管理与
会计核算方面存在脱节现象。经审计核实,山东休养所、江苏休养所、离退休干部楼、花天职工住宅等固定资产0.5亿元,长期未纳入××局财务核算,形成帐外资产。
(三)未及时终止结外担保,形成或有损失
1984年8月,中国××成套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贷款1.8亿元,××局为此贷款进行了担保。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一律不,得为国内企事业单位间的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已经提供担保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给以纠正,××局未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1999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将所拥有的中国××公司借款的债权转移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并向××局发出“担保权利转让通知”,××局未按国务院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终止担保事项。2001年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判决××局对此担保无效的同时,判决××局对中国××公司逾期本息承担赔偿责任。
(四)越权处置资产及权益
1999年3月,××局发文,将已授权且经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批准由中国新型××集团公司管理的福建省××厂中央级“拨改贷”资金本息余额0.8亿元,自行授权福建省××总公司经营管理。对上述四个问题,L同志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审计机关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三篇: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书面材料
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书面材料 新妙镇党委书记
李国荣
根据市审计局《关于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宜申经责通(2005)2号)的要求,现将我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任职期间的职责范围和分管工作
根据镇党委新发(2004)第40号文件“关于明确镇领导成员分工的通知”,我主要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是: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侧重抓工业经济。
二、任职期间直接决定或参与决定的重大经济决策及执行情况
自2000年12月到新街镇任职以来,我能积极围绕富民强镇这一工作目标,突出了主体经济工作,统筹好方方面面工作。把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本文章属www.feisuxs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现根据上级要求将本人2003-2004年任职以来经济工作情况总结回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磨头镇由原场南、场北、磨头两乡一镇合并合成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55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468户总人口82648人其中农业人口75282人全镇共有101个基层党支部中共党员3050名
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4239万元比2002年增长22.1%其中农业增加值11912万元增长8.2%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17411万元增长35.3%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6万元增长10.6%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6.9:39.4:33.7
2004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4627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一产增加值13039万元增长9.5%二产增加值23980万元增长37.7%三产增加值17605万元增长15.3%三次产业比例为23.9:43.9:32.2二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逐步趋于合理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从2003年以来磨头镇民间资本流动加快广大农民经营理念不断更新民营经济活力倍增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形成了食品、废旧轮胎回收加工、酒业、卫生香、绗缝绣品等五大特色经济板块2003年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1157家其中个体工商户938家私营企业219家2004年全镇又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597家私营企业227家 磨头镇一个劳务输出大镇
2003年全镇转移劳动力27487人劳务收入16164万元;
劳务收入占到全镇农民人均2004年全镇转移劳动力28639人实现劳务收入23286万元纯收入65%以上
二、2003年-2004年我镇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7837万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4524万元比上年增长56.9%销售收入12599万元比上年增长54.2%,实现利润114万元比上年增长56.2%完成税收282万元比上年增长25.3%200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23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利用市外资金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9 %合同利用外资153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5万美元累计完成项目投入7155万元 比上年增长78.5%;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入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79%
200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5650万元比上年增长54.4%;其中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5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7%销售收入34019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实现利润456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完成税收768万元比上年增长172.3%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为27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68%全年利用市外资金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1%合同利用外资70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7.6%实际到帐外资7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9.6%累计完成项目投入18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3.1%;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入12931万元比上年增长148.7%由于2004年全市实行乡镇企业属地管理如皋市花神糖业有限公司划入磨头镇管理所以全镇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全面上调
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2544.95万元比上年增加56.65万元增长2.28%其中:预算内收入11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25.6%;预算外收入1411.37万元;完成国税收入464.84万元(剔除退税部分)比上年增长132%;地税收入309.6万元比上年增长40% 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2190.33万元
其中:预算内收入1027.09万元;预算外收入1163.24万元;完成国税收入447.63万元(剔除退税部分);地税收入380.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96%2004年比2003年预算内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农业税率大幅下降少征农业税215万元;预算外收入下降主要多万元
由于教育收费统一上收管理单此一项就减少收入300
一直在稳步增长
总
来说剔除统计口径变化因素两年来我镇财政收入通过开源节流两年内我镇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财政状况良好
(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教育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全镇共撤并7所小学新建校舍2905平方米改造危房706平方米启动镇初级中学1890平方米学生公寓工程;2004年全镇新建教学楼2710平方米办公楼800平方米学生公寓2477平方米学生餐厅1140平方米新建或改造运动场地15340平方米新增校园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顺利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和磨小省级实验小学验收
两年来,按照“完善北区发展南区开拓西区”发展思路进一步调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两路一区详细规划为我镇今后发展提供
2、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整完善了镇区总体规划了规划依据镇区重点实施了卓吾南路拓宽改造工程征地68亩拆迁16户将卓吾南路拓宽为35米宽镇区中心大道树立了镇区南大门新形象;实施了环镇西路绿化美化工程新建绿化带2400米添置广告灯箱58个;启动了金磨综合市场和明达世纪新城建设工程拆迁5户征地58亩全面拉开了卓吾南路开发建设序幕
3、群众文化有声有色2003年通过整合资源将镇兽医站闲置一幢楼房改建成一座500多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材
2004年成功举办了磨头镇第四届文化艺术节占地6000多平方米“飞来磨”文化广场也顺利开工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丰富镇文化站被评为南通市“十佳”文化站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98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幅为11.6%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03元比上年增加605元增幅为16.8%2004年末全镇
2004年全镇有线电话用户已发展到14560部手提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501万元电话6000部小灵通突破2000部
2004年全镇改水收益人口达85121人普及率达到99.62%2003年全镇有线电视铺设电缆25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4500户比2002年翻了一番2004年有线电视铺设电缆400公里开通光接点27个通村率达到100%通组率达到80%有线电视用户突破10000户比上年翻了一番被评为南通市有线电视先进镇些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具体体现
这
5、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3年全镇落实低保对象552 户1765人发放补差生活费69562元;2004年全镇落实低保对象502户1140人发放补差生活费63287元做到了应保尽保卫生医疗事业长足发展全镇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22个群众日常医疗卫生得到保障大病补助参保率达90.34%2003年全镇实施草危房改造64户筹集和补贴草危房改造资金21.8万元;2004年全镇实施草危房改造130户筹集和补贴草危房改造资金39万元
6、通达工程取得成效2003年全镇通达工程共投资580万元用招投标方法先后完成了
2004年通达工程又完成了29.9公里10条全长33.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危桥3座省标任务和8公里市标任务完成了如海运河2处撤渡建桥工程改造危桥3座通过两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真正实现了全镇村村通公路彻底解决了农村行路难问题
三、我镇经济运行正朝着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一)基本思路和基本估价
2003年-2004年我镇经济工作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党委、政府头等大事把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政府重要任务把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全镇工作最终目标紧紧围绕把我镇建设成为全市“中心重镇、中心强镇、中心名镇”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实现我镇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
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乡镇合并带来优势互补努力将南区工业优势迅速向东北区延伸着力协调工农业发展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
2003年我镇全年经济作物面积累计达到
38000亩2004年又新增花木面积3245亩新增外向果蔬5040亩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全镇定报企业为7家规模工业产值为14524万元2004年定报企业为9家规模工业产值达到35828万元剔出如皋市花神糖业有限公司属地管理因素规模工业增长了56.5%
总来说两年来通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巩固了农业经济基础;通过鼓励投入和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了工业经济规模;通过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提升了服务业发展水平我镇经济社会正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二)管理制度制定及其执行情况
加强财经管理为了切实加强财经管理镇党委、政府认真讨论制订了《磨头镇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账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农民负担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经济管理制度对涉及财务、经济方面问题都一一作出了明确规定严格审批手续
镇财政方面严格按预决算执行由财政所长把关镇长一支笔审批大额支出由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通过财政所内部审计一季度一次由所内各岗位实行推磨式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抓好收支管理镇属行政事业单位厉行《报账制制度》使预算外资金管理做到了两个百分之百并且实行了预算外资金并轨运作做到收支两条线
执行负担政策乡村统筹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精神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两年来农民负担稳步下降2003年全镇农户合同内负担877.52万元合同外负担51.26万元合计负担928.78万元人均合同内外负担123.38元人均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43%2004年全镇农户合同内负担719.28万元合同外负担50.29万元合计负担769.57万元人均合同内外负担102.22元人均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43% 坚持政务、村务公开政务方面凡涉及组织人事工作公开;涉及经济管理工作
在镇党委会、镇村两级干部会议上
逐级向群众公开;涉及农经热点、焦点问题直接公开到户、到人;对重要政务活动一律民主议事在前决策公布在后必要时召开人代会广泛征求并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对涉及到各类财务收支
一律审计理财在前核实公布在后另外村村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对村务公开内容和要求都作了明确规定镇上组织定期不定期检查通过以上举措使村务公开基本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民负担及村级财务支出做到如实公布让群众放心
(三)镇融资负债任期内变化情况
2003-2004年我们始终把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和村级债务化解作为工作难点和重点 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收2003年共清收投放款102.41万元年末资金投放余额为1307.85万元;农户股金余额由年初693.78万元下降至586.56万元下降幅度为15.5%2004年共清收投放款81.95万元年末资金投放余额为1225.9万元;农户股金余额由年初586.56万元下降至505.16万元下降幅度为13.9%
两年来我们坚持努力化解积累性历史矛盾逐步推进基金会清收工作主要采取以下三条措施:一行政推动突击清收短期内组织机关干部充实到清收人员队伍当中协助搞好突击清收工作;二安排专线常年清收将合作基金会一条线人员划区包干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定期结账;三配合法院依法清收
村级债务化解2003年年初村级债务为1400.94万元当年化解684.01万元当年新增103.62万元年末村级债务余额为820.55万元;2004年当年化解村级债务234.12万元当年新增173.91万元年末村级债务余额为760.34万元两年内全镇累计化解村级债务640.6万元化解幅度达到45.73%
四、任期内履行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
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两年来我始终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坚持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富民强镇这个根本目标积极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实现全镇经济稳步增长、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1、确立税源意识能确立以税源为中心发展观千方百计发展税源经济一
出台了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放水养鱼着力培植重点骨干企业和项目壮大主体财源支持个体私营大户增加投入培育新
财源加快发展创税农业稳定基础财源
二
结合“四五”普法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和个体工商户增强法制意识使之依法纳税三协调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加强个体私营税收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2、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身为党委书记我深知聚财、理财重要性为了保工资、保吃饭、保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我们采取了行政引导行政推动和强化考核等办法加大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组织力度强化统功能推行财政资金集中管理、集中支付和统一调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突出工作重点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生产上狠抓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使农民群众富起来;工业生产上狠抓定报企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和技改投入;城镇建设上狠抓投资环境改善促进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使全镇工作这个中心
4、狠抓班子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能征善战干部队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
兴奋点始终紧扣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对少数思想僵化、责任弱化“软、懒、散”基层班子进行了必要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后进村转化
同时加强了定报企业和规模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这些企业领导班子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们政治业务素质
5、坚持民主决策当好班长能团结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去开展工作
领导班子内部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言堂”充分发扬民主维护班子团结经常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领导集体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团结同志不搞特殊不脱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更加切实合理基础
经济政策打下坚实
6、廉洁自律树立好自身良好形象本人能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始终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在勤政廉政方面自己首先以身作则无论
在工作中还
在生活中我始终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系列规定时刻检点自己言行始终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传统保持高尚纯洁
人格追求树立良好
个人形象
同时坚持做到了看好家门、管好家人从没有在下属单位报支过任何费用 两年来我镇经济工作及本人所做
一
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党
要求和人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农业结构调整步子还不快农民收入增长依然不够快;二工业经济总量偏低技改投入不足规模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比不高;三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市场化程度不高;四
本人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太强烈敢闯敢干精神不够遇事过于求稳求全在今后工作中我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正
本人在上面述职中如有尚未总结到地方或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全镇干部群众给予批评和帮助
第四篇:关于城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关于城东村委会成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根据《辉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辉政办函[2013]11号)文件精神,由县农经局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审计组,于2013年3月11日至3月25日以就地审计方式对城东村村干部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东村隶属于辉南县朝阳镇,有3个社,604个农户,1736人,耕地面积1300亩,水田500亩,旱田800亩。该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土地、山林、房屋发包收入。本届村委会成员为:书记(村长)左玉财,报帐员李艳英,治安村长吴忠孝,妇女主任马华。任期内:(1)累计债权账面余额2183479.00元,比上任减少3243.00元。(2)累计债务帐面余额20646290.16元,比上任增加19863202.90元。主要是占地补偿没全额拨付。(3)累计固定资产账面余款1223587.49元。
二、审计事项
村财总收入对比情况:3年村财总收入378274.00元。3年村财总支出477156.00元,收支相抵赤字98882.00元,具体事项如下:
1、村财总收入378274.00元。(1)上级补助经费2400.00元。(2)利息收入49875.08元。
(3)土地、山林、房屋发包收入325998.92元。
2、村财总支出477156.00元。
(1)修田间路83390.00元。(2)承包地租金11980.00元。(3)管理费支出:381786.00元。
截止3月份底:现金账面余额借方257823.16元。
三、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是票据抵库存较多.对于遗留款项票据应组织人力调查核实,确属呆死账的经相关程序给予核销,冲其相关账户;属未及时入账的应抓紧入账结算。二是结账不及时。造成会计账目不能真实反映村账实际情况,如:任期内累计债务1634954.90元,比上任期增加1478096.50元,实际情况是增加这部分为归集体所有的土地补偿款没有按时结转到积累科目,造成债务虚增。
四、评价与建议
评价:朝阳村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村干部任职期间:一是本届村委会成员基本能履行村账乡代管、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村务公开等管理制度,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款项达100%。二是财务管理方面,村干部基本能够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内容、票据基本清楚。三是本届村干部能较好地完成区政府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区政府领导干部的好评.但是,依然存在用票据抵库存的行为,违反了现金管理制度的要求。
建议:一是今后在现金管理上应按现金管理制度及其它相关规定执行,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二是村务都督委员会应切实发挥村务监督作用,协同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要及时做好村级账目的结算工作。对上述虚增债务要及时冲转相关目。
审计组成员: 组 长 付宝峰
成 员 韩凤梅
孙成义
2013年3月12日
第五篇:关于XX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关于XXX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定稿)
根据《XXX乡村级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施方案(X政[2009]17号)文件精神,由乡纪检、经管财政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审计组,于2009年5月19日至6月12日以送达审计和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XX村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范围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的财务收支账目。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拥有7个村民小组,260个农户,农村人口1059人,耕地面积1065亩,山林面积25364亩,人均收入5307元,比上任期增收1003元,比增23.3%。该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林价、林地使用费、林权转让费以及上级补助收入。村组享受集体补贴共12人(其中村两委干部7人).2006年4月至今由XXX担任村委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主任、法人代表)。2006年4月至今由XXX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本届期内:(1)累计债权账面余款305598.74元,比上任期增加152346.67元,主要是投入XX公路275873.70元,未冲账。(2)累计债务:内部往来165641.03元+信用社贷款9244.59元+应付款253524.84<其中债务化解216759.70元>,共428410.46元,增加211782.10元,主要增加的是债务化解款。(3)累计固定资产账面余款164750元,比上任期减少34604.30,主要是核减林区公路水毁等工程。(4)为民办实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件:XX自来水,XX水泥路,XX自来水,闭路电视联网,XX自来水水坝,一、二组水泥路改造,XX公路的投入以及小型水利,共投入资金368453元。
二、审计事项
村财总收入对比情况:3年村财总收入1200281.12元,比上届增加收入837311.23元,比增230.7%。3年村财总支出1032571.84元,收支相抵结余167709.28元,其收入详细情况如下:
1、村财总收入1200281.12元
(1)经营收入合计943696.72元,其中林地使用费82697.7元,林价收入552407.02元,林权转让费308592元。
(2)财政拨款及上级补助收入合计225184.40元。其中财政拨款30724.40元,上级补助收入194460元。(组织部11000元、乡村建设办公室36000元、乡村公路养护站补助3000元、民政办4000元、线路补偿6500元、林业集团补助55000元、烟草回成33960元、专项补助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资金45000元)。
(3)其他收入31400元(其中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减债收入25300元)
2、村财总支出1032571.84(1)经营支出179008.90元。其中:①农业81536.90元含烤烟费用补助72863.4元,水利补助7470.50元,畜牧1203元;②基础设施支出32281元;③XXX自来水56299元;④电视联网4000元;⑤林业费用4892元。
(2)管理费:248253.24元。其中会议费(纪念品、误工补贴)22560.20元,报刊费17368.72元,培训费3700元,其它14036.90元,办公费19589.49元,邮电费3936.93元,车旅费28655元(三年来小车费用14160元,其中计生用车3830元),干部工资及奖金132446,其它人员工资5960元。
(3)其它支出总计220997.20元。其中其它支出46954
元,赞助支出10770元,购修费33870元,活动费用14082,赔偿款5750元,村两委会议用餐、招待费累计金额109571.20元(其中会议用餐40377.80元,林业用餐16843.50元,计生用餐17649.90元,其他用餐34700元)。
(4)应付福利合计38138.80元。其中卫生2037元,文教4362.90元,计生费用15089.40元,其中零星费用及车费10851元,车旅费4238.40元,困难补助11330元,低保配套资金2000元,其它3319.50元。
(5)债务化解支出70300元。
(6)XXX投入款275873.70元。
截止3月份底:现金账面余额借方723.35元,银行存款3800.82元,其中农财中心账面余款3087.90元,信用社存款712.92元。
三、主要问题与分析
1、长期投资中1600元原国库券尚未落实去处,信用社股金1500元据查在XXX手中,应抓紧落实冲其内部往来账户。
2、本任期审计中会议费、招待费、计生伙食费严重偏高,年均支出33520元,占总收入10%。
3、本期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未实行投标承包和签订协议,缺乏工程质量、资金的透明度。4、2009年3月6凭证村主干奖金计5860元,8凭证所谓降温费1200元,合计7060元属突击发奖金,因村主干基本工资13凭证经乡纪委审核测算内,应予退回村财。
5、在争取上级资金财物等费用过大,以后应予纠正。
6、民主理财小组未发挥其作用,监督不力造成村资金支出失控。
###
四、评价与建议
评价:XX村2006年4月至2009年3月村干部任职期间:一是能积极筹措资金抓收入,争取上级补助收入,比上任期增加收入83.73万元,比增230.7%,也是历届收入最高的。二是本届村主干基本能履行乡政府规定的村财乡代管制度,进入农财中心款项达92%。三是所筹集村财收入能积极投入为民办公益事业,如XX自来水,XX自来水,一、二组村水泥路,XX电视联网、自来水等。四是在XX公路建设项目上也投入27.50万元,获得乡政府领导和村民的好评。五是财务管理方面村干部基本能够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内容、票据基本清楚。但是。依然存在村主干向外收取现金抵支发票代行报账员权利,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要求。
建议:一是今后应在工程投标建设项目上应按乡纪委规定执行,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二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特别是招待费、会议费要认真按规定用餐限额支出制度。三是要认真推选出有文化、有责任心、懂业务的村民代表组成2-3人的民主理财小组,充分发挥村务监督作用,协同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村主干突击发奖金5860元、发降温费1200元,合计7060元要追缴。
XXX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小组2009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