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XXXX学校

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利用学校资源有效解决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切实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避免监管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服

务至上,竭诚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认真解决学生放学

后无人照管的难题,填补学校课外教育空白,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推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家长自愿原则。学生是否参加托管,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主动告

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及收费标准,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登记。

(二)校内实施原则。托管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三)原本分担原则。我校公开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费用标准等事宜。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做法,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托管对象

在籍在校就读且确有需求的学生。

四、托管时间

(一)每周安排4天

(二)下午放学后开始,服务时间按2课时计算。

(三)夏季时间时段(6月1日至9月30日),课后服务到18:15结束。

(四)非夏季时间时段,课后服务到17:45结束。

(五)在托管期间,实施弹性离校,为家长接孩子提供便捷。

五、托管模式及内容

课后托管活动形式及内容由学校会同家长委员会协商确定。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在托管时间主要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青少年的影片等课外活动。

不得将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

以学校教师为主,组织开展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作业等服务。

六、实施措施

(一)成立托管工作领导小组

1.成立学校课后校内基本托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职责:全面负责托管工作,统筹安排。

副组长:XXX

职责: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全面推逬托管工作。

组员:XXX

XXX

全体班主任教师及其他托管教师。

职责:具体实施托管工作。

2.成立校外培训机构入校托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X

(家委会主任)

职责:全面负责托管工作,统筹安排。

副组长:XXXX

(家委会秘书长)

职责: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并协助家委会开展各项工作。

组员:全体校级家委会委员。

XXX(德育主任)

职责:具体负责本班托管工作的上传下达及答疑解惑。

(二)具体措施

1.调查摸底。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通过冋卷调杳,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送的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托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托管服务申请书》,并确定参加特色服务的培训项目。

3.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托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能够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志愿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托管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托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重新组班。将不同班级的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数重新组班,按每班45人编排“托管服务班”;根据兴趣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30人的“特色服务班”,并分别建立班级花名册,制定班级负责人。

6.活动接送。各班要统一集队将学生统一送出校门。

七、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

1.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创新思路,制定学校课后托管方案,建立健全课后校内服务各项规章制度。

2.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准入条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在学校公示栏和微信平台上公布。

(二)强化监管。

1.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将做到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学校将做好托管过程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评价机制,每日做好巡查记录,定期进行评价。

3.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提高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水平,鼓励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课后校内托管服务有关工作的监督。

(三)保障安全。

1.学校将功实完善学校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托管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教育。

2.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3.切实做到托管服务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