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阅读答案

《寄家人》的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0篇)

《寄家人》的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0篇)



篇1:《寄家人》的阅读题及答案

《寄家人》的阅读题及答案

14.阅读下面的清代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释】①沈绍姬,浙江钱塘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②前劫事,前世事。

(1)颔联是如何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阐释。(2分)

(2)请对颈联加以赏析。(3分)

(3)有人认为,尾联写得绝妙。你如何看待?请简要分析。(3分)

试题答案:

14.(1)作者选用两个典型细节,把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交代清楚。用“乍疑前劫事”来形容诗人离乡已久,回忆往事,有恍如隔世之感;(1分)用“才得去年书”说明诗人漂泊他乡,止无定处,去年书信辗转今日才到手,家中近况不得而知。这样写,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中亲人。(1分) 【2分,每个典型细节叙述、分析正确,得1分】

(2)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前一句用飘飞不定的柳絮来比喻没有着落的恋乡梦,后一句用紧裹的、不舒展的'芭蕉叶来比喻内心积郁已久的恋乡之愁。(1分)整联形象地写出了长年客居他乡的诗人因思念家人而梦牵神往,但无所着落、无比愁苦的心情。(1分) 【3分,每个要点占1分】

(3)①绝妙。诗人借物抒情(以小见大),(1分)作者惦念生长在家园里的红药,即是表明惦念故乡、亲人了。(1分)这样写来,使得作者思乡、念亲之情表现得更加形象、含蓄(委婉)。(1分) 【3分,评分时,要斟酌考生答案,言之有理皆要给分】

②一般。【3分,评分时要慎重!仔细斟酌考生答案,其分析要有理、有据,才能给分】

篇2:《寄家人》阅读答案附赏析

《寄家人》阅读答案附赏析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①沈绍姬: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此诗作于其客游淮左之时。 ②前劫事:前世事。

(1)颈联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柳絮和芭蕉二物?(3分)

(2)在这首诗的尾联,作者不问别的,只问他亲手种在小园中的一栏红芍药的情况。有人说这样写是绝妙的一笔。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写柳絮和芭蕉二物是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写法,1分)

前一句用飘飞无定的柳絮来喻没有着落的恋乡梦;后一句用紧裹的、不舒展的芭蕉叶的心来喻在内心积郁已久的不得舒展的.恋乡之愁苦。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长年客居在外的诗人为思念家人而梦往神游,无所着落,无比愁苦的心情。(结合文本阐释运用此种写法的作用,共2分,意思对即可)(3分)

(2)此笔绝妙。(只有观点而无分析,不得分)诗人以小见大。(写法,1分,意思对即可)红药联系(/勾连)着故乡、亲人。(1分)惦念红药即是惦念着故乡、亲人。(1分)(结合文本阐释写法,共2分,意思对即可)这样写使得思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现得形象而含蓄。(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4分)

注意:诗歌鉴赏题作答时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评分时务必再三斟酌考生的答案,言之有理皆应赋分。

赏析:

“写法”部分,答到以下的内容都应赋分:

以小代大/以少总多/寓巧于朴/以红药象征故乡、家人/以红药作为故乡、家繁多事物的借代/借物抒情,借红药来抒发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托物言志,托红药言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

“结合文本阐释写法”部分的赋分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步答“写法”的时候扣的是什么帽子,二是要结合文本来阐释这种写法,考生要对尾联两句的句意有准确的理解,意思对即可。比如考生未答到“惦念红药即是惦念着故乡、亲人”而是答到“诗人以询问红药的近况来代替向故乡、家人问好”或 “关心红药的近况就是关心故乡、家人的近况”等也是应当赋分的。

“作用”部分的赋分要注意:“作用”与前头答的“写法”是否对应。言之成理皆应赋分。比如考生未答到“形象而含蓄”而是答到“形象而委婉”或“含蓄而深厚”或“质朴平淡、富有生活情致,而又诗味浓郁,耐人咀嚼回味”等也是应当赋分的。

篇3:寄小读者阅读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

一月十九晨,是雪后浓阴的天。我早起游山,忽然在积雪中,看见了七八朵大开的蒲公英。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我回到楼上,用条黄丝带将这几朵缀将起来,编成王冠的形式。人家问我做什么,我说:我要为我的女王加冕。说着就随便的给一个女孩子戴上了。

大家欢笑声中,我只无言的卧在床上--我不是为女王加冕,竟是为蒲公英加冕了。蒲公英虽是我最熟识的一种草花,但从来是被人轻忽,从来是不上美人头的,今日因着情不可却,我竟让她在美人头上,照耀了几点钟。

蒲公英是黄色,叠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虽有时不免喜欢玫瑰的浓郁,和桂花的清远,而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的成粪土。在我心情恰悦的一刹那顷,高贵清华的菊花,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来占夺位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碌。即使这一切都能因着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碌了。

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的小朋友,有谁知道?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加(冕)_____    (璀)璨____    (雏)菊____    羞(涩)____

2.在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两句话。

3.文中主要写了哪两种花?它们都各有什么特点?

4.真不知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和今日因着情不可却,我竟让她在美人头上,照耀了几点钟,这两句中的竟字含义和作用都相同吗?请分别加以说明。

5.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僧一句中的不能与不肯能互换吗?为什么

6.文章结尾处的有谁知道?是什么句式?把它变为陈述句后比较两句在语气上的差异。

参考答案:

1.miǎn Cuǐ chú sè

2.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增。

3.主要是写了两种花。 ①蒲公英:黄色、叠瓣、耐寒,带有菊之神意,但局促羞涩,被人轻忽。 ②菊花:耐寒、高责清华、富丽堂皇。

4.基本意义相同,两句的竟字都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但作用是不一样的,前句写出我为蒲公英这一平凡草卉具有耐寒特性而钦佩的感情;后句写出了我要为从来被人轻忽的蒲公英加冕,要引起人们对蒲公英关注的心情。

5.这是不能互换的。不能是指不能够,主客观都不允许。不肯只是主观上不乐意、不同意。不能比不肯语意重得多,用在偏爱上,更能突出作者的博爱之心。

6.是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是:没有谁知道。反问句的语气比陈述句强。

篇4:寄黄几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寄黄几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8.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5分)

答:

9.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8.对比(对照、映衬)手法,(1分)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1分)后一句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想念。(1分)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各1分)(答对偶手法无分)

9.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无奈,(1分)颔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1分)颈联尽显对黄几度的赞许、期待,(2分)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度的同情,也有对友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2分)(答出“思念”“关切”“赞许” “同情”“哀怨”“牢骚”这些词语中的四个即可得3分,能结合诗句稍加解说的再给3分,共6分)

篇5:《秋暮寄友人》阅读题及答案

贾 岛

寥落关河暮,霜风树叶低。

远天垂地外,寒日下峰西。

有志烟霞切,无家岁月迷。

清宵话白阁,已负十年栖。

1.对本诗的有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一句,与此诗首联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颈联写自己虽有心吟赏烟霞,过着萧散自在的生活,但漂泊流离的现实生活,却让内心迷惘。

C.诗歌紧扣题意,前四句重在写景,表现“秋暮”特征;后四句意在抒情,体现于友人的情谊。

D.本诗体现“岛瘦”的艺术风格,意象清癯,意境缺乏杜诗的磅礴大气,语言平实,明白如话。

2.周汝昌先生认为“远天垂地外”是本诗“最奇的`一句”,请作具体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D (“语言平实,明白如话”错)

2.贾岛独独看出那天穹是垂于地“外”的,一个“外”字已经打破亿万年来人们总是说天在地“上”的观念。(1分)在地平线上望去,那天是低垂在大地外边的,而不是相“连”相“粘”的——大约贾岛早已悟到,地是随那些“远天”而逐渐低垂下去的,不是平面,而是圆弧,(2分)充分表现了诗人“察物之精”。(2分)

篇6:《寄李儋元锡》阅读题及答案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请赏析首联中“又”字的妙处。(2分)

(2)这首诗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参考答案:

12.(8分)(1)“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1分)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1分)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2分)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2分)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2分)

篇7:寄题刁景纯阅读理解答案

寄题刁景纯阅读理解答案

寄题刁景纯①藏春坞①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 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②外, 春在先生杖屦③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 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 共访襄阳庞德公。

[注]①刁景纯:宋仁宗、英宗两朝任职馆阁,藏春坞是他晚年所筑居室号,坞中有石冈,种松,称万松冈。②陶甄:制作陶器、瓦器,借喻培育人才。③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8.简要赏析诗句春在先生杖屦中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5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 (5分)含义:先生拄杖漫步,欣赏(或享受)着春天的美景。(2分)蕴含的哲理:一个人只要心无挂碍,不为俗务拘束,就自然能够领略大自然之美(或春天的.美景)。(3分)

9. (6分)(1)对刁景纯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1分)首联写友人种松,喻指友人的高尚品德;颔联写友人陶甄,赞其培育人才之德;(1分)颈联以杨柳、樱桃衬其美好品德;尾联以德高望重的庞德公喻其品德。(1分)(2)对刁景纯扶杖著屦、优游自然的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颔联写刁景纯拄杖漫步、享受美丽春景的生活;(1分)尾联写自己何时能与友人一起去拜访刁景纯,均隐含着作者对刁景纯扶杖著屦、优游自然的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

篇8: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

1、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5分)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了“齐人三鼓”、“ ”和“ ”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

②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③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答案

1“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5分)

2.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6分)

3.( 6分)①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篇9:寄远阅读答案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篇10:寄远阅读答案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