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我的伊豆阅读答案
我的伊豆
(日本)川端康成
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
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
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廓,还可以这么说。
整个伊豆半岛是一座大花园,一所大游乐场。就是说,伊豆半岛到处都具有大自然的惠赠,都富有美丽的变化。
如今,伊豆有三个入口:下田,三岛修善寺,热海。不管从哪里进去,首先迎接你的,是堪称伊豆的乳汁和肌体的温泉。然而,由于选择的入口不同,你定会感到有三个各不相同的伊豆呢。
北面的修善寺和南面的下田这两条通道,在天城山口相会合。山北称外伊豆,属田方郡,山南称内伊豆,属贺茂郡。南北两面不仅植物种类和花期各异,而且山南的天空和海色,都洋溢着南国的气息。天城火山脉东西约四十四公里,南北约二十四公里,占据着半岛的三分之一。海面的黑潮从三面包围着半岛。这山,这海,便是给伊豆增添光彩的两大要素。倘若把茶花当作海岸边的花,那么,石楠花就是天城山上的花。山谷幽邃,原生林木森严茂密,使你很难想象这原是个小小的半岛。天城山是闻名的狩鹿的场所,只有翻过这座山峦,才能尝到伊豆旅情的滋味。
开往热海的火车时髦得很,称为“罗曼车”。情死是热海的名产。热海是伊豆的都会,它是在关东温泉之乡中富有现代特征的城市。倘若把修善寺称为历史上的温泉,那么,热海便是地理上的温泉。修善寺附近,清静,幽寂;热海附近,热烈,俏丽。伊豆到伊东一带的海岸线,令人想起南欧来,这里显示着伊豆明朗的容颜。同是南国风韵,伊豆的海岸线多像一曲素朴的牧歌啊。
伊豆有热海、伊东、修善寺和长冈四大温泉,共有二三十个喷口,仅伊东就有数百处泉流。这些都是玄岳火山、天城火山、猫越火山、达磨火山的遗迹。伊豆,是男性火山之国的代表。此外,热海的间歇泉,下加茂峰的吹上温泉,拍击着半岛南端的石廊崎的巨涛,狩野川的洪水,海岸线的岩壁,茂盛的植物……所有这些,都带着男性的威力。
然而,各处涌流的泉水,使人联想起女乳的温暖和丰足,这种女性般的温暖与丰足,正是伊豆的生命。尽管田地极少,但这里有合作村,有无税町,有山珍海味,有饱享黑潮和日光馈赠,呈现着麦青肤色的温淑的女子。
铁路只有热海线和修善寺线,而且只通到伊豆的入口,在丹那线和伊豆环行线建成之前,这里的交通很是不便。代之而起的是四通八达的公共汽车。走在伊豆的旅途上,随时可以听到马车的笛韵和江湖艺人的歌唱。
主于道随着海滨和河畔延伸。有的由热海通向伊东,有的由下田通向东海岸,有的沿西海岸绵延开去,有的顺着狩野川畔直上天城山,再沿着海津川和逆川南下……。温泉就散缀在这些公路的两旁。此外,由箱根到热海的山道,猫越的松崎道,由修善寺通向伊东的山道,所有这些山道,也都把伊豆当成了旅途中的乐园和画廊。
伊豆半岛西起骏河湾,东至相模湾,南北约五十九公里,东西最宽处约三十六公里,面积约四百零六平方公里,占静冈县的五分之一。面积虽小,但海岸线比起骏河、远江两地的总和还长。火山重叠,地形复杂,致使伊豆的风物极富于变化。
现在,人们都这么说,伊豆的长津吕是全日本气候最宜人的地方,整个半岛就像一个大花园。然而在奈良时代,这里却是可怕的流放地。到源赖朝举兵时,才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幕府末期,曾一度有外国黑船侵入。这里的史迹不可胜数,其中有范赖、赖家遭受禁闭的修善寺,有掘越御所的遗址,有北条早云的韭山城等。
请不要忘记,自古以来,伊豆在日本造船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正因为伊豆是大海和森林的故乡啊。
1.这篇散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妙处。
(1)拍击着半岛南端的石廊崎的巨涛。
(2)温泉就散缀在这些公路的两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散文一开头写的“伊豆是诗的故乡”,“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伊豆是南国的楷模”,“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廊”,怎样来理解这几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篇散文作者倾注心血加以描绘的是什么?是不是伊豆的山容水态,伊豆景物的形貌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拍击”这个拟人化的动词,不仅给人以亲切的嬉戏之感,而且显示出被拍击的石廊崎的浪涛之大。
(2)“散缀”不仅具有不可移易之妙,而且能引起读者对沿途泉水之多的想象。
2.世人说“伊豆是诗的故乡”,是说伊豆本身就是壮丽而婉约的诗,它也最能触动诗人的创作冲动。历史学家说“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是说伊豆从流放地转变成旅游胜地,它的巨变昆示着日本历史的发展,岛上又有不可胜数的史迹。作者说它是“南国的楷模”,是因为它集中了南国风光之美。“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廊”,是说伊豆的海岸线很长,沿岸的景色秀丽。作者把这些对伊豆的不同感受,排比并列,彼此彰显,互相映衬,突出了伊豆超乎人们想象的美和非凡的气韵,同时叉起着统领下文的作用。
3.不是。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倾注心血加以描绘的是伊豆的神韵。它秀丽而豪壮,温淑而威重,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作者摄取伊豆富于变化的美丽和特有的风景:或以轻灵俊逸的笔调,加以绘形写神的描述,或以率真热烈的感情和拟人的手法加以礼赞,从而使伊豆的美富于个性化和诗意。
篇2:明年我还来阅读答案
明年我还来阅读答案
暑假里的一天,我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北海银滩。北海银滩果然名副其实,远远望去,犹如北国雪原,白白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软绵,绵的,走在上面还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细细的,如果你捧起它,就会①喜爱得舍不得放下。银滩的景色太美了,引来许多中外游客。瞧,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太阳伞像一朵朵盛开着的花儿。伞下,男女老少或喝着饮料,或极目远眺,或风趣地说笑着。伞外,一群群顽皮的孩子,有的挖螺,有的抓蟹,有的追逐嬉戏,有的睡在沙滩上,尽情享受阳光,拥抱大海,其乐无穷。
银滩渐渐地、不知不觉地融入大海,海水如同轻纱一层层地抖动,扑向海岸,把热情洒向海滩,洒向游客。我在银滩漫步,不仅可以看见海的踪影,闻到海的气息,还可以听到海的呼吸、海的吟唱。
我第一次真切地看见蔚蓝的大海,②十分小心地踏进海水。浪花像顽皮的宠物一簇簇撞击着我们的脚腕,轻轻触摸着我们。一群群小鱼在腿游来游去,我居然还抓到一条,把它“囚禁”在我的.沙堡里。
我凝视远方,湛蓝的海面,浪花汹涌扑来,卷起一堆堆白雪,又悠悠地散去,来得快,去得又是那么慢,像无数的碎钻散落在洁白的软缎上。
回来的路上,我③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地大声喊——
“再见,北海银滩!明年我还来!”
1.用“V”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久负盛名:①背;②担任;③具有。
(2)其乐无穷:①贫困;②穷尽;③极为。
2.用成语概括短文中画线语句的意思。
①②③
3. “伞下,男女老少或喝着饮料,或极目远眺,或风趣地说笑着。”这一句中的“或”可以替换成词语。
4.你觉得到北海银滩旅游,最大的乐趣是什么?用“”画出有关语句。
参考答案:
1.(1)③(2)②
2.①爱不释手
②小心翼翼
③情不自禁
3.有的
4.最大的乐趣是不仅可以看见海的踪影,闻到海的气息,还可以听到海的呼吸、海的吟唱
篇3:《我不是懦夫》阅读答案
《我不是懦夫》阅读答案
术后的并发症像事先约好似的轮番袭击我,使我一次次出于绝望和崩溃的边缘。以往依赖仅存的一线希望与病魔抗争,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
1995年3月5日,只一天是助残日。医院大厅里挂满了写着标语的横幅,病人们聚集在大厅里看演出。我躲在病房里,面向窗户,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大厅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鹏儿,下去看看吧,听说来了好几位你喜欢的歌星。”妈妈已经催促了好几遍了。
我摇摇头,对妈妈说我不想去。
“妈妈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去看看演出也许会好些。”
我一个字也懒得说,满脑子都是“我完了”、“今后怎么办”这些念头。
往日的欢乐已离我而去。看着手中的课本,想想自己每天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不就是盼着手术后能出项奇迹,重返校园吗?克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到一旁。
“我想一个人到二楼平台上待一会儿。”
没等妈妈回答,我已将轮椅划出病房。
“鹏儿,帽子”妈妈撵了出来,给我戴帽子时,一滴晶莹的泪珠落到我的手上。
寒风瑟瑟,在平台上形成一股旋风,发出悲怆的呜咽,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在家人、医生和病友们眼中,我一直是个勇敢、听话的好孩子,然而此时,我憋闷的心绪几乎就要爆炸。在这空寂的平台上,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为我失去的美好岁月,为我无法面对的将来,为我那可怜的妈妈……我只能用哭声向苍天倾诉心底的痛苦和无奈。
一楼大厅里的演出仍在进行,欢乐的歌声越发使人伤感。
背后传来一阵哭声,是妈妈。妈妈把我的头搂进怀中,哽咽地说:“鹏儿,妈妈会照顾你一辈子。”
妈妈每天照样推着我去做各种训练,晚饭后仍和小白哥哥一起扶着我在大厅里训练走路。那些日子,我寡言少语,总在想:我苦苦训练究竟为了什么?还有练的必要吗?
一个多月过去了,妈妈在小本子上记录密密麻麻的数据像是定了格,唯有小腿的数据发生了些微的变化——肌肉仍在继续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变成了一种机械、麻木的行为。
我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脊髓损伤后的小便失禁。很多时候,在训练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裤子湿了。每当此时,我的自尊都会受到深深的伤害,只好停下训练,焦急地向门口张望。只要看见这个动作,妈妈便很快来到我身边。每天,妈妈都寸步不离地守着我,随时接受我发出的需要她的信号。
转眼又到了春天。不知不觉间,医院门前那排玉兰树的枝头已绽放出一朵朵洁白的花朵,花园里黄色的迎春花也在向人们发出春天到来的信息。
星期六的下午,妈妈说哥哥在招待所做了我最爱吃的菜,五点多钟,妈妈推我来到医院大门口,正赶上学校放学。医院附近南北各有一所学校:马家堡小学和角门中学。马路上,背着书包的学生三三两两地走过。我停住轮椅,执拗地对妈妈说:“咱们先回医院。”没等妈妈同意,我已掉转方向往回滑去。
“你怎么了?哥哥在等你呢”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活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如今,原本属于我的正常生活已发生了质的改变,轮椅成了我的代步工具,坐在轮椅中的我自卑而无奈。妈妈每次说带我出去活动一下,都被我坚定地否决。我意识到我已无法回到正常人的群体之中。残疾像一个黑色的幽灵,吞噬着我的心灵。如今我已习惯于把这座到处都能看到残疾人的医院当做自己的避风港。
妈妈无言地立在我身后。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当医院门前马路上再也看不到一个学生的身影时,我擦去眼中的泪水,对妈妈说:“现在可以走了。”
为了这顿丰盛的饭菜,哥哥担惊受怕地在房间里“偷”用电炉,整整忙活了一个下午——一旦被服务员发现,必罚无疑。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菜都凉了。”哥哥问。 妈妈苦笑了一下。我看着满头汗水的哥哥,心中有说不出的歉意。
一天晚上,我想往常一样推着步行器一点点向前挪动。哥哥要求我目视前方,脚踩在地板中央的直线上。可我的脚不听使唤,一迈步就不由自主地向两边甩去。哥哥毫不留情地把我抱回原位,重新开始,折腾到十点半,才走了半圈。病人们都已回病房休息,只剩下我一个人再空荡荡的大厅里怪模怪样地练习走路。“站住!”空寂的大厅里响起哥哥低沉有力的声音。我停下脚步,等着他更严厉的训斥——哥为我制定的训练计划严苛到近乎残酷的程度,我想这与他当兵时从事过看押犯人的职业有关。他的严苛使我吃尽苦头。果然不出所料,哥哥一字一顿地命令道:“不、许、甩、脚!”
我又艰难地挪出两米远,哥哥一步跨到我身边,不由分说把我和步行器一起拖回原位。委屈的泪水在我的眼眶里直打转儿,回头去看铁青着脸的哥哥,不知怎的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抗冲动,愤愤地想:你是正常人,怎么能体会到我走路时的痛苦?又怎么能断定我没有尽最大的努力?我推起步行器径直向前挪去。身后没有动静,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
突然,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猛推出去,我重重地摔倒在地板上,步行器借惯性一直冲到走廊尽头,发出激烈的撞击声。
我惊呆了,趴在地上回头狠狠地盯着哥哥。灯光下,哥哥的面孔由于过度气愤而扭曲,脸上的肌肉抽动着,咬牙切齿地与我对视……
“王嘉鹏,我告诉你!如果不是看你这么小就成了这样,我才不留在这里陪你活受罪!你只知道自己苦,就没想想你妈妈比你更苦!你好好想想吧……”
哥哥连珠炮似的说完这番话,把步行器提到我面前说:“你想永远坐在轮椅上?!那就不用练了,懦夫!”大厅里响起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之后又渐渐远去。
我艰难地扶着栏杆,借助步行器慢慢爬起来,又一次咬紧牙关,推起步行器一步步向前挪。走完半圈,已十一点了,上电梯时遇见妈妈来接我,我假装擦汗,悄悄拭去眼中的泪水。
“你哥呢?”妈妈用狐疑的目光看我,平时每天都是哥哥送我回病房。
“我让他先回去了。”
“鹏儿,你真懂事。” 躺在床上,哥哥的话不是在我耳边回响:懦夫!懦夫……
第二天晚上,哥哥才从招待所过来。妈妈问:“是不是不舒服,吃饭了吗?”哥哥说:“没什么,就是有点头痛。”我歉意地对哥哥说:“带我去训练好吗?”哥哥提来步行器,把我抱上轮椅。我知道哥哥已原谅我了。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篇4:我选我阅读答案
李丽是我们班上的劳动委员,前几天她转学了。
今天的班会课上,刘老师让大家补选一个劳动委员。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大家都愣住了。
刘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丽是好朋友。她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她那样,热心为
大学网大家服务……”王宁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1.填空。
(1)短文共有_____小节。
(2)王宁选______当劳动委员。
2.用横线画出第四小节中王宁说的话。
3.说说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1)四;(2)自己;
2.我和李丽是好朋友。她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她那样,热心为大家服务……
3.王宁要向好朋友李丽学习,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
篇5:《我和书》(节选)阅读答案
①我觉得,我是伴着书来到这个世界的。
②不是吗?听说在我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像许多年轻父母那样,把我放在床上,让我去抓床上的东西,想“预测”一下我的将来。我呢,没有抓五光十色的糖果,没有抓漂亮的玩具,也没有抓好吃的点心,我抓的是一套精美的《看图说话》……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书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我爱书,书使我着了魔。一本书看完,只觉得余香满口,细细回味,真是滋味无穷。小说那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精彩的对话,杂文那精辟的议论,深刻的哲理,还有散文的清新隽永,诗歌的明丽流畅,这一切都使我如痴如醉。为了书,我也免不了常常挨父母“骂”。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读书时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吃饭睡觉都是次要的。妈妈有时会嗔怪道:“你干脆去和书过日子吧,也省得天天吃饭睡觉这些事来麻烦你……”每当此时,我总会撒娇地说:“妈妈,那您就和书说说去,看它同不同意,要是真能那样,我才高兴呢!”
④我爱书,也谢谢书,因为它给了我那么多的知识!
⑤在我灰心气馁的时候,书告诉我:“振作起来,相信自己的力量,坚信‘上帝就是我们自己’。”
⑥在我高兴的时候,书告诉我:“生活是一种匆忙的追求。恬静安逸是对匆忙追求的报答。”
⑦在我自卑的时候,书又告诉我:“自卑,是心灵的`自杀,只要举步前进,成功之路就会在脚下延伸。”
⑧在我忘乎所以、洋洋自得的时候,书又告诉我:“人生本是无穷无尽没终点的赛跑,你的路程还长着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1.根据文意,说说第②段中爸爸妈妈“让我去抓床上的东西”想“预测”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品味第③段中“嗔怪”一词的含义,联系文中妈妈和“我”的对话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母女之间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从味觉的角度写读书感受,这样写好不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四段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用哲理性的议论和抒情写出了书给作者的影响。请用最简明的话分条概括出这些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我和书》(节选)阅读答案
1.“预测”我的兴趣爱好。
2.写出了母女之间的亲情和相互理解。
3.形象地表达了“我爱书,书使我着了魔”这一层意思。
4.①树立了自信心;②懂得高兴是来自追求的报答;③不再自卑;④不再骄傲。
篇7:《我来了》阅读答案
《我来了》阅读答案
我来了 南屿
①我老家的东面有一座山,也许,是因为远远看去那山头形似一面大铜鼓,所以它的名字叫铜鼓帐。
②小时候,常听村里的大人说,肉眼看到的铜鼓帐只是一个圆圆的山头,其实上面大得很,比村里的打谷场大好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山头上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一座响石有一间房屋那么高大,只要用石头或者铁器敲打,它就发出“当当当”的声音,方圆几十里都能听见。阳光晴好的时候,站在山顶还可以看到茫茫的大海上白帆随风飘荡。在大人们口口相传的描绘下,铜鼓帐在我们小孩子的心目中真是一座神奇的山。
③记得我五六岁时,有一天,我听见比我大几岁的姐姐跟她那帮姐妹说,等采完竹笋后再到铜鼓帐上面去看大海。我就央求姐姐带上我,姐姐就瞪着眼睛说:不成!我说为什么不成?我自己会走路,不要你背我。姐姐口气更坚定地说,没有为什么,不成就是不成。姐姐上山后,我就尾随她们而去,但还没走多远被她们发现了。我又哭又闹死活不肯回去,我姐姐就吓唬我说,你去!竹笋山里有很多青竹蛇,藏在竹叶底下你根本看不见,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就咬死你。姐姐伸出一根指头模仿青竹蛇的模样,撮圆了嘴巴“嘘”的一声,把手指捅在我的脸上,我一听青竹蛇就害怕了,也不敢哭了。
④我读小学一年级时,重阳节就要到了,据说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登高,地点就是铜鼓帐。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好兴奋。那些天我天天盼望重阳节快点到来,但是,重阳节那天早晨,校长突然宣布说,二年级以上的班级才能参加登高。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那一整天,我都失落地坐在家门口,呆呆地向铜鼓帐的方向眺望。登山的队伍在弯弯的山道上时隐时现,最后只看见一个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在铜鼓帐上慢慢晃动。太阳下山的时候,姐姐她们才从山上回来,她没有一点疲劳的样子,还从衣袋里掏出活动奖品向我炫耀。我不知那来一股邪乎劲,抓过那些糖果全撒到地上,并用脚狠狠地踩踏,然后哇哇地大哭起来。姐姐知道我发泄的原因,她一边捡拾地上被我踩扁了的'糖果,一边气急败坏地责骂我说,又不是我不给你去登高,是校长不给你去的,你有能耐去找校长说去啊!
⑤我登上铜鼓帐是在四年级的时候。那天,我和村里的十几个放牛的伙伴,把牛群赶到铜鼓帐去放牧。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牛赶到了铜鼓帐。登上铜鼓帐时,简直让我们惊呆了,连绵起伏的山头一望无际,山顶上绿草如茵,有的如足球场上的草皮平坦如毯;有的草长到了脚脖,我们那帮顽童欢喜若狂,打滚,奔跑,叫喊……让我更加惊异的是,原来以为只有铜鼓帐是最高的山,但登上山头后,才发现远处群峰叠嶂,真是山外有山。不知谁大叫一声,你们看那是什么?我们顺着手指的方向,目光的极处,只见天边涌动着白茫茫的一片, 哦,那就是传说的大海吗?我们手搭喇叭,向着传说的大海呼喊。直到喊累了,个个都睁着惊奇的目光呆坐在山头上。
⑥那个被大人们渲染得神乎其神的响石,就屹立山顶的最高处,它足有一座房子那么高大,它的另一边是悬崖,脚下是万丈深渊。我们用随身带的柴刀猛烈地敲打响石,响石立即发出当当当的响声,那声音洪亮悦耳,随风飘向很远很远。
⑦太阳慢慢西坠,我们的牛也吃饱了,牛角挑着散淡的阳光,牛脖下的木梆轻轻地发出沉闷和舒慢的声音,显得飘渺和寂寥。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用柴刀在响石上“嚓嚓嚓”地刻下三个歪歪扭扭的字:我——来——了。这才恋恋不舍离开铜鼓帐,离开了响石,呼唤着那些调皮的牛儿向山下走去。
⑧三十多年前,我从乡村走进了城里,从一个放牛仔变成了一个城里人。除了那次以后,我再没有登上过铜鼓帐。那么多年过去了,那三个字不知是否在岁月的风雨打磨下蚀去?过了知天命的年龄,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无数的高山,我扪心自问,你什么时候真正攀上去了,你儿时只是攀上了家门前的一座山,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来——了?记得许多年前,我曾读到一个关于德国大诗人歌德的一段轶事,说年轻的歌德心高气傲,他曾在一座城堡的墙壁上写下了他的名字。很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故地重游来到了那座城堡,他看见墙上歌德二字依旧清晰如昨,他记起了年轻时的轻狂,为年轻时的冲动感动脸红,然后轻轻在擦掉了自己的名字。
⑨是啊,远离故乡的我,有时真想回去,重新登上铜鼓帐,把刻划在响石上“我来了”那三个歪歪扭扭的字擦掉。但愿那三个字早已在岁月里蚀去!(本文有删改)
11. 简析文章第二段的作用。(3 分)
12. 文中画线句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4分)
(1)我不知那来一股邪乎劲,抓过那些糖果全撒到地上,并用脚狠狠地踩踏,然后哇哇地大哭起来。
(2)太阳慢慢西坠,我们的牛也吃饱了,牛角挑着散淡的阳光,牛脖下的木梆轻轻地发出沉闷和舒慢的声音,显得飘渺和寂寥。
13.文章前七段与后两段,“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概括说明。(4分)
14.文章第8段为什么要插入歌德的故事?(4分)
15.联系全文解读题目“我来了”的内涵。(5分)
参考答案:
11. 写出了铜鼓帐在小孩子心目中的神奇,引出“我”两次渴望登山都未能成行的经历,与下文“我”登上铜鼓帐后看到的风景形成照应。
12.(1)一系列动作描写,反映了“我”对姐姐去铜鼓帐登高并炫耀奖品的羡慕嫉妒恨。
(2)环境描写,渲染了美好而又飘渺寂寥的气氛,暗示游玩已接近尾声,表达了“我”铜鼓帐之游尽兴后的一种满足感。
13. 文中的“我”,从一个年少轻狂但同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懂得谦卑、反思的成年人。
14.①与“我”在响石上刻字的行为作类比,表达了“我”对自己曾经年少轻狂行为的反思;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15.“我来了”刻画了我登上期待已久的铜鼓帐之后满足和骄傲的心情,象征着对童年的美好时光怀念;“我来了”还意味着作者人生路上登上山峰实现理想开阔眼界的一次经历,象征着作者的成长;“我来了”还包含着作者晚年对人生的思考和反省,象征着作者的成熟和智慧。
篇8:《我村》阅读答案
龙应台
①香港仔是“我村”。“我村”的意思就是,在这一个小村里,走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生活必需事务办完。
②早上10点,先去银行。知道提款机在哪个角落,而且算得出要等多久。两三个月一次,你进到银行里面去和专门照顾你的财务经理人谈话。坐在一个玻璃方块内,他把你的财务报表摊开。他知道你什么都不懂,所以用很吃力的国语认真地对你解释什么是什么。有一天,他突然看着你说,“我走了,你怎么办?”好像一个情人要去当兵了,担心女朋友不会煮饭。原来他要跳槽去了。
③11点,到二楼美容院去洗头。长着一双凤眼的老板娘一看到你,马上把靠窗的那张椅子上的报纸拿开,她知道那是你的椅子。她也知道你的广东话很差,所以不和你聊天,但是她知道你若是剪发要剪什么发型,若是染发用的是什么植物染料;在你开口以前,她已经把咖啡端过来了。
④12点,你跨过两条横街,到了邮局,很小很小的一间邮局。你买了二十张邮票,寄出四封信。邮务员说,“二十文。”“二十块”说“二十文”,总让你觉得好像活在清朝,但是还没完,他的下一句是,“你有碎银吗?”没有,你没有“碎银”,因此他只好打开抽屉,设法把你的五百大钞找开,反倒给了你一堆“碎银”。
⑤带着活在清朝的感觉走出邮局,你走向广场,那儿有家屈臣氏,可以买些感冒喉片糖浆。你准备越过一个十字路口,不能不看见十字路口那个小庙,不到一个人高,一公尺宽,矮墩墩地守在交通忙乱的路口。蹲下来才看得见小庙里头端坐着六个披金戴银的神像,香火缭绕不绝。出租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挤来挤去,庙口的信徒拈香跪拜,一脸虔敬,就在那川流不息的人潮车阵里。矮墩墩的庙却有个气势万里吞云的名字:大海王庙。庙的对联写着:“大德如山高,王恩似海深”。信徒深深拜倒。
⑥广场,像一个深谷的底盘,因为四周被高楼密密层层包围。高楼里每一户的面积一定是局促不堪的,但是没有关系,公共的大客厅就在这广场上。你看过鸽子群聚吗?香港仔的广场,停了满满的`人,几百个老人家,肩并肩坐在一起,像胖胖的鸽子靠在一起取暖。他们不见得彼此认识,很多人就坐在那儿,静默好几个钟头,但是他总算是坐在人群中,看出去满满是人,而且都是和自己一样白发苍苍、体态蹒跚的人。在这里,他可以孤单却不孤独,他既是独处,又是热闹;热闹中独处,彷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
⑦最后一站,是菜市场。先到最里边的裁缝那里,请她修短牛仔裤的裤脚。二十分钟后去取。然后到了肉铺,身上的围裙沾满血汁肉屑的老板看见你便笑了一下,你是他练习国语的对象。第一次来,你说,要“蹄膀”,他看你一眼,说,“台湾来的?”
⑧“怎么知道?”
⑨他有点得意:“大陆来的,说肘子。广东人说猪手。只有台湾人说蹄膀。”
⑩嗄?真有观察力,你想,然后问他:“怎么说猪手?你们认为那是他的‘手’啊?你们认为猪和人一样有两只手,两只脚,而不是四只脚啊?”
⑾他挑了一只“猪手”,然后用一管蓝火,快速喷烧掉猪皮上的毛,发出滋滋的声音,微微的焦味。
⑿花铺的女老板不在,一个脑后梳着发髻的阿婆看着店。水桶边有一堆水仙球根,每一团球根都很大,包蓄着很多根。“一球二十五文,”阿婆说。我挑了四个,阿婆却又要我放下,咕噜咕噜说了一大串,听不懂;对面卖活鸡的阿婆过来帮忙翻译,用听起来简直就是广东话的国语说,“阿婆说,她不太有把握你这四个是不是最好的根,所以她想到对街去把老板找回来,要老板挑最好的给你。”
⒀阿婆老态龙钟地走了,剩下我守着这花铺。对面鸡笼子里的鸡,不停闪动翅膀,时不时还“喔喔喔”啼叫,用最庄严、最专业的声音宣告晨光来临,像童话世界里的声音,但是一个客人指了它一下,阿婆提起它的脚,一刀下去,它就蔫了。
11.文章以“我村”为题,请写出其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析文中加点短语“一堆‘碎银’”、“停了满满的人”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赏析第⑥段划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的叙述人称有何特点,试作简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节,请作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