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阅读答案

为学阅读答案(集锦8篇)

为学阅读答案(集锦8篇)



篇1:《为学》阅读答案

8、(6分,每空1分)回来 掉转(回转) 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

9、(2分)C

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篇2:《为学》阅读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

望桓侯而还走( ) 肉食者鄙( ) 去国怀乡(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吾欲之南海 B. 其一贫,其一富 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 其真无马邪 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4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2分)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昏 与 庸 无 以异 也。

篇3:《为学》阅读及答案

《为学》阅读及答案

蜀之鄙有二 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字词。

(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__________

(2)越明年 明年: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告诉,对……说

⑵第二年

2.C

点拨:C句节奏应划分为:僧富者不能至 /而贫者至焉

3.(1)多年来我想 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2)人立志,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

4.答案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

点拨:答出某一点并就某一点来谈即可。

篇4:为学阅读答案

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篇5:为学阅读答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

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3分)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吾欲之南海,何如?(2分)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3分)

篇6:为学阅读答案

8.(3分)C(A做/雕刻 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 C距离 D反而/转头看、看见)

9.(3分)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每处1分)

10.(5分)(1)(2分)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关键词“之”1分),“何如”1分)

(2)(3分)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关键词“恃”“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为学阅读答案]

篇7:为学阅读答案

为学阅读答案

《为学》阅读问题设计

一、文题是为学,文章为什么从天下事说起?

(天下事包括人之为学,由天下事引出人之为学,将两者相提并论,有突出为学之意)

二、文中两名吾欲之南海语气各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富和尚什么态度?

(前一句是疑问语气,表现了富和尚怀疑的态度;后一句是感叹语气,表现了富和尚嘲笑讥讽的态度。)

三、赏析吾一瓶一钵足矣

(两个一表现穷和尚对物质条件要求极低;足体现出穷和尚战胜困难的信心。这句话表现穷和尚在困难面前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心和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

四、富和尚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富和尚原以为自己条件优越,想去南海却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钵到了南海,这让富和尚倍感惭愧。)

四、学了本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事在人为。难和易可以相互转化,只要做难的.就变易;不做,易的也变难。

2、后天的努力比优越的条件更重要

3、在困难面前要志向坚定,勇于进取,保持向上的进取心

4、沉迷于幻想,一味空谈,最终会一事无成。

篇8:《为谁》阅读答案

1、“做菜”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并推动情节发展。(共3分。)

2、做菜、照管孩子两不误,做菜效率高,家务事安排有条不紊。(共3分。)

3、甲:塞 乙:送 丙:折 丁:冲 共2分。

4、①运用“大”“好几个”“紧扣”这一连串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做菜时的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突出了做菜动作的娴熟和做菜的乐趣,同时也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欣赏。(共2分。)②喻体新颖生动,突出了月亮的美好,传达出“我”观看儿子做菜时的愉悦之情。(共2分。)

5、作为父母,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爱生活;作为儿女,要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共4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