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填空。(10分)
1、“岁寒三友”是指( )、( )、( )
2、“文房四宝”是指( )、( )、( )、( )
3、“四大发明”是指( )、( )、( )、( )
4、《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以下三个人:( )、( )、( )
5、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佛”的是王维,“诗仙”的是( ),“诗圣”的是( ),。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的小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 》、、、《 》。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10分)
( )出洞——东张西望
( )王爷搬家——厉害
( )屁股——摸不得
( )拿耗子——多管闲事
( )拉车——连蹦带跳
( )吃辣椒——抓耳挠腮
亡( )补牢——为时已晚
洞里的( )——不知长短
盲人骑瞎( )——乱闯
( )八戒戴花——臭美
2、在下面( )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10分)
( )枪( )剑
袖( ) 旁 观
孤 ( ) 难 鸣
屈( )可 数
( ) 有 成 竹
得( )应( )
( )( )之 言
牵( )挂( )
促( )谈( )
一( )之 力
3、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5分)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① 流芳百世( )
A、遗臭万年
B、曾今沧海
C、千古绝唱
D、天经地义
② 指鹿为马( )
A、千钧一发
B、点石成金
C、一诺千金
D、一字千金
③ 精雕细刻( )
A、粗制滥造
B、藏污纳垢
C、天昏地暗
D、绝处逢春
④ 雪中送炭( )
A、扶危济困
B、落井下石
C、锦上添花
D、绝处逢春
⑤ 伶牙利齿( )
A、能言善辩
B、能说会道
C、巧舌如簧
D、笨嘴拙舌
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5分)
负荆请罪(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一字千金( )
破釜成舟( )
三、选择题(20分)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
A、《皇帝的新装》
B、《阿凡提》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3、下面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A、王安石
B、苏辙
C、王维
D、曾巩
4、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哪条河?(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鸭绿江
5、“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6、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 )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8、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9、“卧薪尝胆”说的是: ( )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10、“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四、古诗文运用(10分)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吗?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山外青山楼外楼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
④、山色空蒙雨亦奇。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⑥、万紫千红总是春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
1、当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有一些风格独特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总能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佳句:提到淡汝浓抹的西湖,我就想到“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2分)
3、看到浩浩荡东流的长江,我的脑海里会浮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2分)
4、同是描写春天的,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见解。贺知章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南宋诗人朱熹则认为“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2分)
5、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还知道哪些“借月抒情”的诗句?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课外阅读语段:(30分)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却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1、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叮咛--------( )
温馨----------
3、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4分)
①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②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却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
4、文中分别写了一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把这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 ”画出来。(2分)
5、文中的“我”指的是同一个人吗?两个“我”分别是谁?(3分)
第一个是( )
第二个是( )
6、“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母亲说的话?(2分)
答案
一 、填空
1、松、竹、梅
2、笔、墨、纸、砚
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4、刘备、关羽、张飞
5、李白、杜甫
6、略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
1、老鼠 、龙、老虎、狗、兔子、猴子、羊、蛇、马、猪、
2、唇舌、手、掌、指、胸、心手、肺腑、肠肚、膝心、臂
3、遗臭万年、点石成金、粗制滥造、锦上添花、笨嘴拙舌
4、廉颇、赵括、吕不韦、项羽、韩信
三、选择题
1、C A2、C B3、C4、D5、B6、B7、A8、B9、D10、A
四、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外青山楼外楼
3、天门中断楚江开,
4、孤帆远影碧空尽, 万紫千红总是春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五、
1、正确:霎、已、遗、清
2、( 叮咛 )—( 叮嘱 ) ( 温暖 )—( 温馨 )
3、, , 《 》:
4、老大娘,同事的母亲,马来西亚的母亲,我的母亲,我的女友
5、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分别是:作者和那篇母性文章中的“我”
6、略
篇2: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一、填空。(10分)
1、“岁寒三友”是指( )、( )、( )
2、“文房四宝”是指( )、( )、( )、( )
3、“四大发明”是指( )、( )、( )、( )
4、《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以下三个人:( )、( )、( )
5、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佛”的是王维,“诗仙”的是( ),“诗圣”的是( ),。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的小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 》、、《 》、《 》。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10分)
( )出洞——东张西望 ( )王爷搬家——厉害 ( )屁股——摸不得 ( )拿耗子——多管闲事 ( )拉车——连蹦带跳 ( )吃辣椒——抓耳挠腮
亡( )补牢——为时已晚 洞里的( )——不知长短 盲人骑瞎( )——乱闯 ( )八戒戴花——臭美
2、在下面( )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10分)
( )枪( )剑 袖( ) 旁 观 孤 ( ) 难 鸣 屈( )可 数 ( ) 有 成 竹 得( )应( ) ( )( )之 言 牵( )挂( ) 促( )谈( ) 一( )之 力
3、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5分)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① 流芳百世( )A、遗臭万年 B、曾今沧海 C、千古绝唱 D、天经地义
② 指鹿为马( )A、千钧一发 B、点石成金 C、一诺千金 D、一字千金
③ 精雕细刻( )A、粗制滥造 B、藏污纳垢 C、天昏地暗 D、绝处逢春
④ 雪中送炭( )A、扶危济困 B、落井下石 C、锦上添花 D、绝处逢春
⑤ 伶牙利齿( )A、能言善辩 B、能说会道 C、巧舌如簧 D、笨嘴拙舌
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5分)
负荆请罪(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一字千金( ) 破釜成舟( )
三、选择题(20分)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
A、《皇帝的新装》 B、《阿凡提》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3、下面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A、王安石 B、苏辙 C、王维 D、曾巩
4、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哪条河?(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鸭绿江
5、“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6、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 )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8、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9、“卧薪尝胆”说的是: ( )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10、“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
四、古诗文运用(10分)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吗?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山外青山楼外楼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 ④、山色空蒙雨亦奇。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⑥、万紫千红总是春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
1、当送别朋友时,你会想起古诗句: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有一些风格独特的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总能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与之相关的诗词佳句:提到淡汝浓抹的西湖,我就想到“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2分)
3、看到浩浩荡东流的长江,我的脑海里会浮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2分)
4、同是描写春天的,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见解。贺知章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南宋诗人朱熹则认为“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2分)
5、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你还知道哪些“借月抒情”的诗句?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2分)
五、课外阅读语段:(30分)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却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1、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叮咛--------( ) 温馨---------- ()
3、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4分)
①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②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却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
4、文中分别写了一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把这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 ”画出来。(2分)
5、文中的“我”指的是同一个人吗?两个“我”分别是谁?(3分)
第一个是( ) 第二个是( )
6、“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母亲说的话?(2分)
( )
古诗阅读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同一个诗人,他是) (2分)
2.《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的都是( )(2分)
3、《小池》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到了不同生长期的荷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这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一说喜欢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古诗里,还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4分)
( )
( )
答案
一、填空
1、松、竹、梅
2、笔、墨、纸、砚
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4、刘备、关羽、张飞
5、李白、杜甫
6、略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
1、老鼠 、龙、老虎、狗、兔子、猴子、羊、蛇、马、猪、
2、唇舌、手、掌、指、胸、心手、肺腑、肠肚、膝心、臂
3、遗臭万年、点石成金、粗制滥造、锦上添花、笨嘴拙舌
4、廉颇、赵括、吕不韦、项羽、韩信
三、选择题
1、C A2、C B3、C4、D5、B6、B7、A8、B9、D10、A
四、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外青山楼外楼
3、天门中断楚江开,
4、孤帆远影碧空尽, 万紫千红总是春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五、
1、正确:霎、已、遗、清
2、( 叮咛 )—( 叮嘱 ) ( 温暖 )—( 温馨 )
3、略
4、老大娘,同事的母亲,马来西亚的母亲,我的母亲,我的女友
5、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不是同一个人。
分别是:作者和那篇母性文章中的“我”
6、略
篇3: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
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
1.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①蒲松龄 ②苏 轼 ③杜 甫 ④岳飞 ⑤诸葛亮
B、①吴敬梓 ②苏 轼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C、①吴敬梓 ②辛弃疾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D、①蒲松龄 ②辛弃疾 ③杜 甫 ④岳飞 ⑤诸葛亮
【解答】D
2.我国古代作品中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的作品是( )
A.《窦娥冤》
B.《孔雀东南飞》
C.《桃花扇》
D.《西厢记》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
【解答】
A.《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窦娥冤》是中国著名悲剧之一.
B.《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C.《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D.《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故选:D.
一、人们通过长期的细心观察,发现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有各自的特征,于是创造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浯,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就会品出许多味道来。
仿照例子,根据词的不同意思,写出相应的问语。
例:狼藉(形容乱七八槽,杂乱不堪的样子:)
蜂 (形容人多,朝一个方向走去) 雁 (比喻守纪律,有秩序)
乌 (比喻无组织无纪律地在一起) 雀 (比喻活泼,蹦蹦跳跳)
蜂拥 雁阵 乌合 雀跃
二、根扒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1、“瓜出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出自《君子行》
2、传说水中有—种叫蜮(yù)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被喷着的人就会得病。
3、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4、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袄。
5、李白的《长干行》诗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
6.苏轼《春夜》诗中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
7.《论语》中有:“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
8.《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中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
1.瓜田李下2.含沙射影3.东山再起 4.集腋成裘 5.青梅竹马 6.春宵一刻
7.过犹不及 因小失大 欲速不达8.口蜜腹剑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①( )的居处---开门见山
②( )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③( )用兵---以一当十
④(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⑤(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⑥( )断案---铁面无私
⑦(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⑧(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愚公 林冲 孙武 曹操 诸葛亮 包公 孙悟空 诸葛亮
四、现在流行在网虫们中间的网络语言可真新鲜,很多原来普通的词被网友们赋予了新的奇特的含义。下面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1.尚文捷人还没到,她的大批粉丝却早围在了车站。 ( )
2.放假了,我们一家人和爸爸的驴友们一块去令山谷玩。( )
3.在这方面,你可是个菜鸟,我才是大虾呢!( ) ( )
粉丝:崇拜者 爱好者
驴友:自助旅游者
菜鸟:初学者
大虾:高手
五、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5分)
例:为(虎)作伥
哀遍野 管中窥( ) 噤若寒( ) ( )头微利 泥( )入海 一箭双( )
爱屋及() ( )目混珠 门可罗( )黔( )技穷
哀鸿遍野 管中窥豹 噤若寒蝉 蝇头小利 泥牛入海 一箭双雕 爱屋及乌
鱼目混珠 门可罗雀 黔驴技穷
六、仿照例子写出下列的意思的俗称
例: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领头羊 智多星 阶下囚 东道主 铁公鸡 糊涂虫 门外汉 三脚猫
七、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走投无路()、心心相映( )、惹事生非( )、变本加励( )按部就班( )、能曲能伸( )、一笔勾消( )、无原无故( )
心心相印 变本加厉 能屈能伸 一笔勾销 无缘无故
八、对下列成语的理解因望文生义出现了错误,请用修改符号改正过来
1、不速之客——跑得不快的客人。
2、后生可畏——后生下来的可怕。
3、身体力行——身体有力就行。
不请自来的客人。
年轻人,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九、写出相对的字、词
有()同享,有( )同当 ( )有所思,( )有所梦
()无双至,( )不单行 当局者(),旁观者( )
()则改之,( )则加勉 ()在天边,( )在眼前
()之即( ),( )之即( ) ( )枪易挡,( )箭难防
福 难 日 夜 福 祸 迷 清 有 无 远近招 来 挥 去 明 暗
十、习惯语填空:
__________,后人乘凉__________,必有一失
__________,后门进虎__________,必有近忧
__________,后车之鉴__________,必有一伤
__________,近墨者黑__________,败兴而归
__________,近在眼前__________,败也萧何
__________,焉知非福__________,皆成文章
__________,死而后已__________,绳锯木断
__________,败絮其中
前人载树 智者千虑 前门拒狼
人无远虑 前车之覆 两虎相争
近朱者赤 乘兴而去 远在天边
成也萧何 塞翁失马 嘻笑怒骂
鞠躬尽瘁 水滴石穿 金玉其外
十一、完成下列带有“春”字的诗句。
春潮:____________ 春江:
春风:____________ 春色:
春潮带雨晚来急 春江潮水连海平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色满园关不住
十二、选择题
1、鲁智深这一形象出自(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 )
A、洞庭湖的美丽景象 B、太湖的美丽景象 C、西湖的美丽景象 D、镜湖的美丽景象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
A、格列佛 B、汤姆·索亚 C、保尔·柯察金 D、海伦
4、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5、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是( )
A、小说 B、寓言 C、童话 D、散文
6、素有“诗佛”美誉的唐朝诗人指的是(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7、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开天辟地的是( )
A、盘古 B、女娲 C、夸父 D、后羿
8、《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
9、“围魏救赵”的事件发生在以下哪个时期( )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五代时期
10、春秋时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你知道以下哪个人物是儒家的代表
人物()
A、墨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老子
1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13、下面不属于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小说)的是( )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D、《西游记》。
14、《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
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15、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是()
A、北京 B、罗马 C、希腊 D、美国
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是指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春节
【解答】ACCDA BACCB DBCBA B
十三、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谈到太平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诗)的叹惋。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两句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停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天,乾隆来到京城有名的“天然居”店铺,他看到招牌上这三大字,随口念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有意思的是,对联的前半句倒过来读就成了对联的后半句。纪晓岚想了一会对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____________。同学们,你们能把纪晓岚的对联填全吗?
5.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用《敕勒歌》中的诗句填写)
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高适有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句诗意思和它相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朱自清说过:“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的话是针对李商隐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
10.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下面的诗句都表现了这个意思,请补充完整。
欲穷大地三千界,____________。
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 王之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11.下面两句诗都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能它们填全吗?
(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
【解答】
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寺佛大过人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须上高峰八百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作春泥更护花
附加:选择题
1、《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
2、“围魏救赵”的事件发生在以下哪个时期( )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五代时期
3、春秋时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你知道以下哪个人物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A、墨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老子
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6、下面不属于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小说)的是( )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D、《西游记》。
7、《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
A、孙悟空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美猴王
8、20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是()
A、北京 B、罗马 C、希腊 D、美国
解答C C B D B C B A
篇4: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
《论语》语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指要有长远的考虑)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处世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小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聪明的态度)
与月有关的诗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十分清澈,映照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中秋节各地风俗习惯:
广东——吃芋头
福建——女子穿行南浦桥
陕西西乡——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家宴
省份和聚居的民族:
广西——壮族
新疆——维吾尔族
内蒙古——蒙古族
宁夏——回族
西藏——藏族
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
伊犁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
川西高寒草原
那曲高寒草原
祁连山草原
各地手工艺品(或特产):
苏州——丝绸
龙泉——宝剑
蔚县——剪纸
北京——景泰蓝
景德镇——瓷器
有关收获的句子: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播下美德,收获名望。
没有付出,没有收获。
画家及作品:
米勒——拾穗
米开朗琪罗——大卫
达芬奇——蒙娜丽莎
梵高——向日葵
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
塞尚——一篮苹果
莫奈——日出印象
安格尔——泉
俏皮话: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独木桥上扛木头——难回头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遇仇人——冤家路窄;分外眼红
邮票别称:
老人头:邮票发行初期,大多采用帝王、总统的'头像图案,所以当时人们称邮票为“老人头”或“人头”。
矮脚鸡:为了节约纸张,降低印刷费用并使邮票形状多样化,一些国家曾发行过一种票形奇小的“迷你”邮票,国外集邮者给它一个绰号叫“矮脚鸡”。
猜地名:
船出长江口。(上海)
洙(赤水)
滚滚江水(热河)
不走对不起人的事(遵义)
千里戈壁。(长沙)
天无三日晴(贵阳)
两个胖子(合肥)
东、北、西三面堵(南通)
名曲作者:
二泉映月——阿炳
维也纳森林故事——约翰·施特劳斯
小夜曲——舒伯特
睡美人圆舞曲——柴可夫斯基
秋日私语——理查德·克莱德曼
致爱丽丝——贝多芬
卡门——比才
国家货币单位:
阿根廷——比索
埃及——镑
韩国——圆
印度——卢布
泰国——铢
美国——美元
猜谜语:
话说路不拾遗(讲道德)
拾金不昧记功一次(嘉义)
拾金不昧人称颂(交口称赞)
词语积累:
生财有道 财大气粗
财迷心窍 发财致富
和气生财 财运亨通
过路财神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猜成语: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最大的变化——翻天覆地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小的地方——弹丸之地
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
最小的胆子——胆小如鼠
最大的本事——开天辟地
最小的海洋——心潮澎湃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最小的事情——微不足道
形容目光短浅,带有小动物的典故:
鼠目寸光 井底之蛙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成语接龙:
雪兆丰年——年轻气盛——盛况空前——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来之不易——易如反掌——掌上明珠——珠联璧合
篇5:小学语文谦辞课外知识及答案
小学语文谦辞课外知识及答案
1、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你知道荆指的是什么吗?
2、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是出家人自叹贫穷吗?
3、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涂鸦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4、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你知道刍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吗?
5、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是卑鄙恶劣的意思吗?
6、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你知道补壁是什么意思吗?
7、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你知道忝是什么意思吗?
8、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可知道芹献一词的不多。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品谦称为芹献。你能说出它的来历吗?
9、古代君王以寡人自称,是指自己独身一人吗?
10、人们常把自己的文章称为急就章,意谓自己匆忙完成,难免粗疏。这里的急就二字,是急忙写就的意思吗?
11、在谦辞中,窃也常用于自称。如窃闻窃思窃以为。窃显然不是盗窃义,该怎样正确理解呢?
12、续貂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这一谦辞的由来,你能说出来吗?
答案:
1、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2、不是。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3、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4、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5、不是。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6、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7、忝,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忝列门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辱没了朋友。忝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
8、《列子杨朱》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认为大豆是美味,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还向乡豪夸赞。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乡里人都嘲笑、怪罪这个人,这个人很惭愧。后来人们就以芹献作为菲薄的礼品的代称。
9、古代君王自称寡人不是单独一人的意思,而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谦称自己的德行还有所欠缺。
10、急就章和《急就篇》有关。《急就篇》又名《急就》,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全书无一字重复。传为汉代史游作,魏晋时期颇为盛行。该书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因首句有急就二字,后因以为名。另有一说是遇到难字,缓急可就而求。后来人们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缺乏深思熟虑。
11、窃本义为盗贼。引申为偷盗,又引申为私下和私自。《辞海》对窃这一义项的解释是犹言私,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窃闻即我私下里听说,窃思也即我私自忖度,而窃以为则可以理解为我个人认为。与盗窃的窃没有关系。
12、续貂,也叫狗尾续貂。貂不足,狗尾续。貂,一种毛皮珍贵的动物。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晋代朝廷任官太滥,貂尾不足,以狗尾代之。因以讽刺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差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