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想起了鲁迅一段话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人们在揭批歪理部说时,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如此荒诞的东西为何能在短短几年里蒙骗了那么多的人?我想,其中原因之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迷信命运的传统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早在65年前,鲁迅在《运命》一文里剖析了这种迷信命运的“国民性”。他指出:中国人确是迷信“命中注定”的“定命论者”;但是,无论“命凶”或“命硬”,总有法子想,这就是“禳解”。也就是说,“这运命是有方法转移的”,只要舍得花钱,或拜神求佛或画符念咒或看风水旅法术,便能把“命中注定”的改变了。因此,鲁迅说中国人对命运的迷信,虽然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同时用来改变命运的手段仍是迷信的,即“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时至今日,面对“法轮动”泛滥一时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惊叹鲁迅的深刻的洞察力。
(1)(有不少人之所以拜倒在他的脚下,(2)就迷信命运又认为仰仗“大法”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3)或长寿或消灾或发财).他们中有的一开始对此也有点怀疑,然而却抱着“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心理接受了这样的迷信,结果陷溺其中不能自拔。这些和鲁迅所揭示的迷信命运的传统不正是一脉相承吗?
改造这样的“国民性”,就应当“用正当的道理和实行——科学来替换了迷信,那么定命论的思想,也就和中国人离开了”。鲁迅当年的这番热切呼唤,道出了我们今日的职责。我们不能让鲁迅失望。
篇2:想起了鲁迅一段话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______。
2.第二段加点的“信”是指________,“很少‘坚信”’是指_______,“用来改变命运的手段”具体指_________。
3.第二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第________三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4.下面对第三段画横线的复句的第一层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因果_____________选择
C.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并列_____________因果
5.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不让鲁迅失望”
篇3:想起了鲁迅一段话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歪理邪说在短短的几年里蒙骗了那么多人,原因之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迷信命运的传统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2.迷信“命中注定”“命凶”或“命硬”,总可以“捷解”(运命是有方法转移的)或拜神求佛或画符念咒或看风水施法术
3.讲道理(引证法)摆事实(例证法)
4.A
5.用科学来改造某些人对命运的迷信思想
篇4:节的联想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⑴丰富多彩的节日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引发了我们许多的联想。
⑵节者,接也。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有节有序,走走停停,走过一节,再拔一节,这是一个生命动态的过程。这首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因所处位置不同,就分出二十四个节气。从春到冬节节递进,就这样走过了一年。人的成长也有“节”,从孩童时节、学生时节、工作时节、直到退休后的晚年时节,所以社会规定了儿童节、青年节、老人节,从小到老就这样一节一节度过了一生。植物的生长也有“节”,最典型的是竹子,竹管中空外直,美则美矣,但每隔尺许必得有一停顿,然后接着长,是为一节,如果一直到顶,就不成材,就不堪为用。务过农的人都知道玉米拔节,夏季的夜晚浇过一场透水,你在玉米地旁听吧,劈啪作响,那是田野里生命的交响。
⑶节者,结也。古人在无文字之前就发明了结绳记事。顺顺溜溜的绳子上打了一个结,必是有事要记住,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规定了一个节日,必是有事值得纪念。值得纪念的有好事也有坏事,好事如“八一五”日寇投降纪念日,坏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好事纪念,是为发扬光大;坏事不忘,是为警惕小心。节是一个社会运行中的坐标。一 个国家规定国庆节,是让国民知道立国不易,忘了国庆日就是忘国;一个民族用最典型的风俗礼习来过自己的节,是提醒同胞不要忘祖。节,是在时间的长绳上打了几个结,叫我们一步一回头,积累过去,创造未来。
⑷节者,截也。它专截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再以这日子为旗帜,去选择截取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从而强化生活中不同的个性。青年人有青年节,老年人有老人节,妇女有妇女节,__有自己的圣诞节。节有最小者是每个人自己的生日,最大者是全地球人每365天过一个元旦节。我有时突发奇想,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宇宙大爆炸诞生的那一日,如果找到了那一天,又找到了外星人,大家同庆宇宙的元旦节,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⑸知道了节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就会格外地珍惜它。节既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流失。我曾发问,是谁发明了“年”这个东西,直将我们的生命寸寸地剁去。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生命,勿使岁月空度;另一方面又要承认节序难违,不强挽流水,而要重在享受生命的过程。节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就是要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群、多少民族、国家和组织就有多少个节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生日。它提醒我们每当节日来临时不要忘了相互庆贺,邻国国庆要发个贺电,亲友生日要送束鲜花,青年人不要忘了父亲节、母亲节和重阳节 。节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互相联系的纽带,是一个爱的纽结。
(选自《先方后圆》,有改动)
篇5:节的联想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文章第⑵段是从哪三个方面阐明“节者,接也”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对“结”和“截”进行解释。(4分)
示例:节者,接也。是连接的意思。指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来源:学科网]
答:节者,结也。____________ 节者,截也。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第⑸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剁”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
4、请根据文中“节的联想”三个方面的内涵解读“端午节”。(4分)
答: ____________
篇6:节的联想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是从宇宙运行的规律、人的成长、植物的生长三个方面阐明“节者,接也”的。
(评分说明: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2、是记住的意思,是指记住有事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截取的意思,是指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
3、“剁”就是用刀向下砍的意思(1分),“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用刀将我们的生命一截一截地砍掉(1分),警示人们岁月的流失与无情,要珍惜时光,勿空度岁月(或者:突出了时间流失的不复返和触目惊心。或者:写出了人们对岁月流失的无奈;或者:警示或提醒读者积累过去,珍惜时间,面向未来。(1分)
(评分说明:解释“剁”的意思1分,修辞1分,效果1分,警示1分,意对即可)
4.(4分)从“接”的方面看,端午节是一年中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它连接着其他节日。从“结”的方面看,端午节在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其他纪念意义:纪念孝女秦娥是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个恶日,相传这一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纪念女诗人秋瑾;其他作“记”的意义的说法若能确认有这种说法也可得分)从“截”的方面看,端午节是我国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截取了五月五日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意对即可)(评分说明: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篇7: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
3.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
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2分)
篇8: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我们要敬业(2分)
2.道理论据。(1分)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意近即可)(1分)
3.不好。(1分)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1分)
4.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举例正确1分,评价合理1分)
篇9:给自己定位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①著名画家叶浅予80岁生日自写寿屏分发乡人,云:“总结我的一生,有人指出谨慎处是儒家,豁达处是道家,而我的灵魂深处是俗家,所谓俗家,乃貌似清高,实则利己。”敢于说自己是一肚皮“利己”、“世俗”、毫无卓然建树的地地道道的“俗家”,是需要一定胆识的。
②鲁迅的弟子李霁野读完其恩师回忆性散文杰作《朝花夕拾》后,以为先生生活经验丰富,建议适时写一部自传时,鲁迅立即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我有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时时随风而逝,固然似乎可惜,但其实,亦不过小事情而已。”读着这样的信,不由不让人想,像鲁迅这样包括他的“论敌”也不得不承认是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总结自己一生,竟以“太平凡”、“小事情”概括,不是在公共场合的“作秀”,而是跟自己的学生吐露肺腑之言,那么从容、真切、平静,真个令人肃然起敬。
③立德、立功、立言是得讲究“份儿”的。没到那“份儿”上,硬要摆出不可一世的形象来,反倒“跌价”。【甲】
④吾生常显张狂状,没写出一两篇像样的东西,即已造出显赫辉煌“名片”,涵盖一切溢美之词,给人的感觉是比著名还著名,比伟大还伟大,了不得啦,神仙下凡了,巨星出现了。这类现象层出不穷,令人不屑。实际腿脚相当稚嫩,基本功还没有练好,还只能在栅篱、茅檐间盘桓。【乙】人家老舍都说自己是个“写家”,孙犁只说自己是个年轻作者可以跨过去的“低栏”,巴金向不承认自己是“文学家”,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作家”,你还有什么可炫耀的!
⑤ 实事求是给自己定位,安然、泰然、淡然地对待自己的一切,【丙】是成熟的标志,自信的标志,有希望的标志。
篇10:给自己定位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 “份儿”在词典中有“地位”、“程度”、“派头”的意思,请结合第①、②段的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份儿”指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鲲鹏就是鲲鹏,燕雀就是燕雀。
②有好些事是求之不得的,你扯着嗓子声嘶力竭般叫嚷,人家就是不买你的账,奈之何!
③失意莫悲观沮丧,得意莫忘形失态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3.文章第④段列举了一些现象,说说作者列举这些现象意在表明什么?(2分)
篇11:给自己定位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示例:叶浅予到了别人称为是儒家、道家的程度了,却能谦逊的评价自己是“俗家”;鲁迅到了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地位了,却还能够从容、平静、淡然地对待自己的一切。像叶浅予、鲁迅这样令人敬重的的胆识、成就、品德就是“份儿”。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甲】②【乙】①【丙】③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3.我们要实事求是给自己定位
篇12:读书人是幸福人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7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4.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5.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2分)
引文:
思考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