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俞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搜集体现温馨家庭氛围的学生照片。

②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一起走入莫怀戚的《散步》,去聆听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课件展示:

① 作者作品介绍。

② 写作背景。

③ 生字词。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记住知识点)

① 体裁:叙事散文-形散神聚

A、分析本文六要素。

B、一句话概括全文(教会学生技巧“某人+某时/某地+做某事”)

② 分析标题作用:“散步”是文章的中心事件,也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也是本文的线索,连缀起散步过程中,三代人互敬互爱的多个画面。

三、梳理全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板书展示。)

一(1)、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A、(2)散步原因

二(2-8)、散步经过 B、(3-5)田野春色和散步乐趣

C、(6-8)散步分歧及解决办法

根据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1、主题:本文通过祖孙三代四口人在田野散步的小事,反映了浓浓的亲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传统美德。

2、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

3、结构:总分

4、人物形象分析:(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5、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四、自主合作探究全文。

(多媒体展示:赏析全文)

本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分析能力,主要采用讨论法。教师有方向性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中的美,并总结赏析课文的方法。

1、欣赏字词。

2、景物描写。

3、人物描写手法。

4、句式长短。

5、大词小用。(课件展示)

6、对称句。(课件展示)

7、写作特色。

五、拓展提升。

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学生照片。引导学生关爱家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六、[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七、布置作业(课件展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