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动物体检》教学设计
逊克县“国培计划(2016)”送教下乡
《小动物体检》教学设计
逊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艳艳
【教材简析】
《小动物体检》是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节口语交际。教材编写者在本课设计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两幅插图描绘了小动物们参加体检的情景;二是通过一段文字交待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并让学生想一想,因为小松鼠家远来得晚,排在了体检队伍的最后,小动物们都十分关心它,让它先量了体重,猴子医生和其他小动物会说些什么?而且要求分角色演一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本课教学应侧重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交流,以达到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想象故事、表演故事,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学会关心他人。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会话在表演中要注意说话得体,符合角色身份,要注意文明礼貌。【教学重、难点】
1.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分角色表演故事。2.进入角色,说话得体,符合身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几天动物王国里真热闹啊!你们还记得发生了哪些事儿吗?
(先是梅花鹿和金丝猴比了本领,接着孤单的小牛犊贴出征友启事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2.为了让小动物们能够和谐相处,昨天,动物王国里召开了以“做有爱心的小动物”为主题的动员大会。瞧,动物代表们都纷纷赶来参加,老虎大王要求各路代表在三天内,寻找身边最具爱心的小动物。
老师也接到了老虎大王的邀请,让我们全班同学做小评委。你们能完成这项任务吗?今天是小动物们一年一度体检的日子,我们赶紧去那里找找看吧?(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解图意、明确要求、感悟主题
1.观察图片
(1)出示第一幅图片
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事件、人物、地点、心情、表情、动作)
(2)出示第二幅图片
这幅图与第一幅有什么不同呢?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大的变化,就是小松鼠的位置。)2.自由阅读文字提示。小松鼠为什么愁眉苦脸,又是什么原因使他第一个站在体检台上呢?
3.汇报交流:
(1)小动物们在体检的时候,到底发什么了什么事?(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书中的文字提示,你们感知到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了吗?)
(2)这次“你说我说”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三、多种形式、充分练说
1.小组练说。
根据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组内说一说吧!2.汇报评说。
四、课堂演练、强化交际。
接下来,我们看看表演时的要求。
1.确定自己喜欢的角色。2.小组内合作表演。3.汇报表演。
我们分不清他们是谁?看,老师这里有一根魔法棒,能帮他们变身。
4.师生共评。
五、拓展话题、德育渗透。
1、推荐“有爱心的小动物”,并说明理由。
2、渗透德育思想教育。
(1)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做呢?(填空补白)
(2)生活中,你是不是一个团结互助的人呢?说说你是怎样关心别人的?
六、课堂总结
“一颗理解宽容的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小动物们都能和睦相处,何况是我们人类呢?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文明、有爱心的人。就像歌声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声中结束)
板书设计:
小动物体检
团结互助 关心他人
第二篇:小动物教学设计
“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让学生观察动物,积累素材;以“我”口说“我”心,盘活心中积累;后自主完成习作。这种教学流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旨在体现生活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自愿作文的能力。教学要求:
1.抓住特点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使其善于观察小动物。
2.能按一定顺序介绍小动物某方面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重难点:
通过具体实例将特点介绍清楚,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准备: 观察小动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朋友。1,播放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它们讨人喜欢吗? 2.教师引导:
谁来说说小动物哪方面讨人喜欢? 样子 性格 吃相 玩耍 睡态、、、、、、二,明确习作要求,师指导。
1,打开书78页,自读口语交际习作要求,边读边用笔画出本次习作要求。2,生归纳习作要求。
3,教师出示要求。请看大屏幕,小声自读。4,谁愿意读读习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谢谢我喜欢的小动物!板书:我喜欢的小动物 三,交流指导。
1请想一想:你喜欢的小动物它哪一方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想完后,指名说。
谁愿意为我们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
你们觉得通过他的描述能体现她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 板书:抓特点 表真情
3,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让同学知道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现在四人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想法把你心目中的小动物的特点说给其他同学,组员说时,其余三人要认真听,并提出你的宝贵意见。说完后,推荐一名说的最好的同学到全班说。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四,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
(a,可以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脖子、腿等,各有什么特点?b,可以说说动物的叫声,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C,还可以说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2,师生评议。
五,范例引路,指导习作
同学们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我,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两篇佳作片段请同学们来欣赏
1,点击课件: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的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谁来为我们读读?
你认为这段对松鼠的描写怎样? 再来看下一个片段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老舍的猫,又带给你什么感觉? 2,学生作文。
动物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位同学的心中,现在我们就把各自喜欢的动物写下来好吗?
出示写作要求:请同学们再看看写作要求,看完后动笔写下精彩内容。同学们,动物有这么特点,那么我们在介绍它时,是不是每方面都必须说?一定要注意,你认为它哪方面最吸引人,你最想说,就可以抓住这一两方面说说,不必面面俱到。
(2),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找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习作,师点评。结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狗,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他们的生活习性,了解他们对人类的用处,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第二课时讲评习作
1、修改习作,交流评价。
1、小组修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对修改自己或别人文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2、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力求从: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谴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等方面进行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为修改好的习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各自把修好的习作工整抄在习作本上。
3、评出优秀习作三至五篇投到校文学社,以给学生充分鼓励。板书设计:
样子
我喜欢的小动物 脾气 抓特点
吃相 表真情
玩耍
睡态
第三篇:小动物教学设计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这是一次读写结合的练笔。具体要求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它的外形、生活习性及特有的技能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里介绍你最喜欢的动物。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推荐大家认为最优秀的动物到全班参评,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在全班评选会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评选动物明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留意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水平。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理念。
2、能按一定的顺序描述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学习怎样抓住特点,具体有序、有趣地描写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充分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搜集资料。
2、教师:课件。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动物。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近的朋友,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温馨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如果同学们认识可以叫出这些动物的名字。(教师播放各种动物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识的动物可真不少,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呢? 师:大家说的小狗的忠实或者小猫的可爱就是它们的特点(教师板书“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或者这样的形式,概括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的()
如果让你写小动物,你想写些什么?根据学生板书:描外形,说习性,举事例 师:老师也写了喜欢一种小动物,猜一猜? 师范读自写的小短文。
这些螃蟹扁圆的身体,全身青绿,背上有一个大大的硬壳,活像一个身披铠甲的武士。它的眼睛很小,像两颗黑色的米粒,一碰就缩回去。嘴巴一张一闭的,屋里特别静的时候还能听到螃蟹嘴里不住的嘶嘶声。最引人注目的部位要属它的腿了,八条腿均匀分布身体两侧,最厉害的还是那两个锋利无比的大钳子,如果你用草棒逗它玩,它就发怒了,两只 “钳子”举得老高老高,像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的铁沙掌,可厉害呢!
师: 1.老师介绍了小螃蟹的什么?板书:(外形特点)
2.是抓住那几个方面介绍的?
生:先写了身子,最后写腿,是按顺序介绍的。板书:有顺序
3.哪部分介绍的最具体?生:腿。
5.为什么腿介绍地最具体?生:因为腿最好玩。
师:是啊,小动物的最引人注目的外形特点要重点来写。板书:抓特点
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喜欢它什么呢?同桌轻轻地来说说。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其余同学仔细听: 1.他介绍的顺序合理吗?
2.他介绍的小动物外形抓住特点了吗?
3、你觉得他什么地方介绍得很好?
生说生评
师:同学们介绍得都很不错。你们家的小动物还有什么特别让你喜欢的,它还有什么特别?(指名说)
师: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怎样把他们的活动介绍得更具体呢?
师读: 我准备和我的小螃蟹开个玩笑,用小木棍轻轻地捅了捅那白肚皮。它这下可急了,不停地转动着突出的小眼睛,挥动着一对大钳子向我示威,突然死死地夹住了木棍,居然让我带出了水面。等我把它放入水中,他嘴里立刻冒出一连串的气泡,飞快地跑到一边,摆好了架势,看它那斗志昂扬的样子,我不禁笑出声来。晚上,睡觉前,我又去看看我的小蟹。坏了,小螃蟹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儿看看,那儿找找,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我呆呆地望着脸盆,心想:小螃蟹是不是因为我白天开的玩笑,生气了?妈妈走过来安慰我:“孩子,算了,去睡吧!”“不,妈妈,我要等我的小蟹回来!”我摇了摇头说。忽然,我发现水盆里的贝壳旁边好像有什么东西,掀开一看,啊,原来,这小家伙就藏在那儿呢!
师:我的小螃蟹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出来?
生1:它很贪玩,捅捅肚皮,就向我示威。
生2:它很可爱,嘴里冒出气泡,还摆好架势,不知道我在和它开玩笑。
生3:小螃蟹很不甘心。
师:是啊,通过一些动作描写,用拟人的手法把非常顽皮、可爱的一只小螃蟹写出来了。
师:那又从哪里看出小主人很喜欢小蟹呢?
交流评议,师板书: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师:作者通过蟹的动作,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把喜欢的小动物写具体了。
师:想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也介绍给人家吗?自己试写。
师:谁来介绍一下
生上台出示习作,读
师:哪里介绍得特别好?
3.归纳总结,完善目标
师:刚才大家讲得特别好,特别棒,这都是大家细心观察的结果。那么,要想写好本次作文,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生1: 写外形时要按一定顺序。生2: 可以运用反语或者对比的手法。
生3: 比如写吃食、捉鼠时要会用有关动词, 要生动地描述。生4:书写要认真,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师:对呀,条理清楚、语言规范、标点正确、书写认真、修改认真等都是我们写好作文应该做的。
三、明确要求 独立成文
师:以上我们共同讨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老师进行了归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本次习作的目标。这样我们不但明确了习作的目标,还构思了自己的作文,现在请同学们开始把我们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受到的喜欢的动物写下来(板书‘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下一节课我们将要根据目标一起来评改自己的作文。自己修改,师巡视辅导。
师:经过自己的修改,谁再来读读。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
师:把小组里谁的好文章推荐出来。把你听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
师:哪里写地特别好?
生1:一连串的动作用得特别精确。
生2:这件事很有趣。
四位同学上台朗读优秀习作。
师: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都充满着爱,因为有了爱,才把你的小动物写得那样招人可爱。如果给你的文章取题目,取什么呀?
师:我们还可以去写写别的动物,老师期待着同学们。
第四篇:小动物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制作动物头饰。
2、查阅、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地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课件展示:秋风扫落叶的画面,秋风刮起的“呼呼”声。)
小动物们怎么过冬呢?(课件展示3个小动物。)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课文2-8节。教师指导角色分配:一生读燕子的话、一生读蜜蜂的话、一生读青蛙的话、一生读叙述和提示语。
2、组内交流:三个小动物分别怎样过冬?为什么要这样过冬呢?
三、理解感悟。
1、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听者随时纠正补充。
生:燕子到南方过冬。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
师: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你真聪明!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
生读第二节。
师: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如果不知道,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叫候鸟。)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
生1:大雁也到南方过冬。
生2:我知道布谷鸟也是候鸟。还有„„
2、师生配合读4-5节。
师:老师做小燕子,谁来读青蛙的话,和老师配合一下?
师生合作朗读。
师:青蛙哥哥,你睡一个冬天不饿吗?可别把身体饿坏了!
生:不会的,我先吃得饱饱的,在泥土里睡觉,一点儿也不会饿。
师:哦,这我就放心了。对了,这好像就叫做——冬眠。
生:对,对!
师(面对大家):还有那个小伙伴和青蛙哥哥过冬的方式一样呢?
生1:我,大狗熊。
生2:我,小乌龟。
生3:还有我,大蟒蛇。
4、谁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请两个学生读6-7节,理解冬天没有鲜花,蜜蜂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板书:青蛙冬眠
小燕子候鸟
小蜜蜂巢穴里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中朗读,准备参加全班竞赛。引导:与好朋友说话怎么说?他们是用什么口吻说的?“商量”是什么样的口气呢?
2、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及时评议。
五、戴头饰表演。
1、引导:燕子说话时会做什么动作?蜜蜂说话时会怎么样?青蛙有怎样?蜜蜂和燕子扇动翅膀样子一样吗?小伙伴们告别时会说些什么?(无需回答,可以师生同做。)
2、戴头饰分角色表演。
3、你们喜欢这三个小动物吗?为什么?(有礼貌,如称呼“哥哥”、“姐姐”;相互关心。)
六、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阅读童话故事。
第五篇: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萨东二小 崔波
教材分析: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课文还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设计理念: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我以电子白板为教学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感悟”的教学思想,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练读中体会词句的意思。
2、了解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小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19《小动物过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哪些小动物?
2、白板出示: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指名到前面找朋友,运用神奇魔水显示)
3、这三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干什么?
二、学习3—7自然段
1、过渡: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你们的书中,请朋友小心地把书打开,自由轻声读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学生反馈,感受小燕子过冬的方式(出示相应课文句段,笔标记批注)
(1)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先找到哪个小动物过冬的句子?(2)指名读出句子。
(3)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飞到南方。
(4)再读这段话,试着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说。
(5)教师小结:同样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6)过渡:是呀,南方暖和,小燕子要到南方过冬。出示词卡“暖和”,学词指导读好轻声、识记字形、换词、说句。
(7)过渡:南方不仅暖和而且可美啦。(出示春暖花开画面:点击图片逐幅后置)你们看到了什么? ①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词。②这么美的画面你还会想到哪些词? ③指导朗读(朗读词、句子和段落)
4、感受小青蛙过冬的方式
(1)过渡:我注意到了,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燕子,就请你接着和青蛙哥哥商量商量。(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读)
(2)小燕子商量了几句话自己再读读,找找,做上记号。(简单感受反问句和疑问句,并指导朗读)
(3)过渡:是呀,小青蛙到底怎么过冬,谁能把你刚才画的句子再读一读。(指名学生朗读)从这些句子中可以告诉我们青蛙的过冬方式其实是—
—冬眠。
(4)复习识字5中的冬眠动物。(5)出示青蛙冬眠画面。
(6)针对这部分学生质疑问难:理解来年春天是什么时候。
4、感受小蜜蜂过冬的方式
(1)过渡:看到大家商量得这么有意思,老师和小动物们商量商量。(出示6、7自然段)师生分角色商量.(2)了解小蜜蜂的过冬方式。(3)课件认识蜂巢。
(4)教师小结:这个蜂巢太神奇了,它可以储存很多蜂蜜,让小蜜蜂无忧无虑地过一个冬天,难怪小蜜蜂那么自信地说——(学生朗读小蜜蜂的话)
5、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过渡:三个好朋友商量以后知道了各自的过冬方式,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他们还商量好了,有一个美丽的约定呢,这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全体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三个好朋友是怎么约定的,小燕子说…小青蛙说…小蜜蜂说…(2)第二年春天很快就到了,小青蛙首先从——(泥土里钻出来)早早来到约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接着小蜜蜂从——(蜂巢里飞出来)和青蛙见面了:不久一,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三个好朋友又见面了,它们会说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五、作业
收集介绍有关其他动物过冬方式的知识,准备下一节课开一个交流会。
反思
本课内容非常浅显,动物过冬的方法都是通过小动物间对话交谈的方式交待的,学生只要通过读书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可是课文不像讲述一个道理故事类的童话,这类科普知识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识课。在设计教案时,既要让学生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又要把训练语言作为重点,教学中真的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一、以读代讲,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通过充分地读自主获得情感体验。如新课伊始以“燕子、青蛙和蜜蜂是怎样商量的又是怎样过冬的?”这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讨论。这样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又如通过美读第三自然段中的“春暖花开”和燕子说的话,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让学生体会到燕子准备到南方过冬,到明年春天再飞回来;通过指导学生读好第4自然段的问句,让学生体会到燕子对青蛙的关心。
二、设置情境,训练说话
凭借情境,可以强化学生已有的感知,充分利用情绪加深内心体验,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能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丰富课文的内涵。利用拓展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直观演示,加深体会
白板演示既直观又有趣,十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主识字的能力,把识字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分析来识记生字,并当堂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每次备课之前都会问自己:这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上完这堂课学生会学到什么?但每每都觉得这两个问题回答起来简单,实施起来真难。到底一堂扎实的语文课要怎么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