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2《我是什么》优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2《我是什么》优课教学设计



2

我是什么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课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把知识性、科学性融于趣味性之中,文中多处运用短长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拟人化的词句增强了画面感,充满情趣。比如“有时候……有时候……”“落”“打”“飘”体现了用词准确、严谨的特点。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围绕“水会变”这一显著特点,讲水变成汽、云、雨、冰雹、雪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过程;第3自然段讲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第4自然段讲水对人类做的好事与坏事;第5自然段用疑问句的形式与课题照应,鼓励读者找到答案。

文中的科学知识呈现清晰。重点讲了“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汽”升到天空变成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変成“云”。“云”降温后变成“雨”或“冰雹”或“雪”从天而降。“雨”“冰雹”“雪”变回“水”汇入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水”就是这样,在不同的条件下变换不同的形态,在天地间永不停歇地旅行着。

【教学目标】

1.

认识“晒、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极”等10个字,会写“天空、傍晚”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晒、极、傍、越、滴”5个生字,会写“极、傍、海、洋、作、坏、给”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用词的准确,简单说出水的变化过程。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课前播放有关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动画视频。

2.导入新课: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神奇本领,真厉害呀!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课里藏着一位“魔术师”,它也很会变呢!孙大圣也想和它交朋友,可这位“魔术师”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它到底是谁呢?相信会读书的你一定能找到答案,帮助孙大圣交上这个朋友的。

3.板书课题“我是什么”,学生书空。

4.指导用疑问的语气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最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抓住学生们的心理,轻松把他们带入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本课生字,拼读生字的音节,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注音,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指名读,相机纠正读音。

3.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4.游戏分组识字。

引导: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孙大圣想把他最喜欢吃的桃子送给大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这些桃子里藏着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

(1)出示第一组生词“水滴、小溪、海洋、淹没”。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你们发现这组词语中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它们都有三点水,都与水有关。

教师讲解:这些字都和水有关。一滴滴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就成了小溪,小溪汇聚成河流,流向广阔的海洋。“水滴、小溪、海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谁知道“淹没”是什么意思?(大水漫过,盖过)

开火车认读词语。

教师:这组词语你们都读对了,看,桃子长大了一点。如果你们继续挑战,这些桃子会长得更大。

(2)出示第二组词语“太阳一晒、奔跑、冲毁、猜猜”。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思考:这一组词语又与什么有关?

学生交流:都与动作有关。

学生试试边做动作边读,开火车认读。

(3)教师:看,桃子快成熟啦,大家加油啊!(出示第三组词语“极小、傍晚、越来越低、坏事、房屋”。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教师:同学们太厉害了,一下子收获了这么多桃子,还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

5.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6.分组开火车读,比赛读字词,读得不准的词语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7.给生字找朋友,用学会的词语说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识字,在拓展中应用,目标指向语言的构建,提升识字的教学价值,同时这样的教学环节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云 雨 冰雹 雪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3.动动脑。

教师:同学们,我们给每一组词语起个题目,好吗?

例:

“我会变”“我的家”“我的活动”“我的脾气”。

板块四 品读感悟,了解变化

1.朗读、感悟第1自然段。

(1)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好,请你们边读边想:课文中的“我”到底是什么呢?“我”都能变成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回答)

学生交流:“我”就是水,“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相机板书)

教师:水有这么多变化,真是太神奇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同桌说说水是怎么变化的。

(2)学习变成“汽”的部分。

课件出示: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①指名读。出示两组图片,学习生字“晒”。(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语)

第一组图:晒太阳、晒被子、晒谷子……

第二组图:干枯的河床、流汗的运动员、清晨阳光下的露珠……

②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上的语境说句子,体会“晒”的意思。

预设:太阳一晒,河里的水都变成了汽,河床干枯了。清晨,草地上的露珠被太阳一晒,都不见了。

(3)学习变成“云”的部分。

①课件出示描写云的句子和对应的图片,细细地品读。

②认识“极”:认读“极小极小”,仿照说词。

指导朗读,学生在读中体会其表示程度加深的意思。

③观察“云”的图片,教师引读,引导学生体会“云”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

教师引读:有时候……有时候……早晨和傍晚……

④借助熟字“旁”,认识“傍”。

先出示熟字“旁”,再出示“傍”,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傍”。

出示日落至天黑时段的图片,了解“傍晚”对应的时间段。

⑤“云”多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啊!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

课件出示: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⑥比较句子: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有时候我是白云,有时候我是黑云……”,你们觉得好不好?

学生交流:不好,换了之后句子不生动,课文中的原句把云当作人来写,人才会穿衣服,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课文内容更加生动!

⑦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美的小姑娘吧!(课件出示白云、乌云、朝霞、晚霞)穿白衣服的云叫什么云?(白云)那穿黑衣服的呢?(乌云)早晨把红袍披在身上的叫什么?(朝霞)晚上把红袍披在身上的又叫什么?(晚霞)

这么美丽的小姑娘你们喜欢吗?(喜欢)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它的喜爱吧!

学生自由读,齐读,教师指名读。

【设计意图】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字词和文段的形象理解,使学习事半功倍。

2.品读、学习第2自然段。

(1)飘浮在空中的云还会变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练习说话:我是云,我会变成(

)、(

冰雹

)和(

)。

(2)“雨、冰雹、雪”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雨是小水滴,冰雹是小硬球,雪是小花朵)

谁能根据它们的样子到黑板上画一画?(指名在黑板上画一画)

(3)同学们,它们从天而降的样子一样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重点理解“落、打、飘”)

课件出示:

l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

l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l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①小雨滴落在了哪里?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想象:有的落在森林里,有的落在庄稼地里,有的落在……体会小雨滴在“落”的过程中自由自在的形象。)

②为什么没有说冰雹落下来,雪花落下来呢?(学生交流:冰雹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是打下来;雪花很轻,所以是飘下来。)

(4)对比读句子,想一想:“落”“打”“飘”可以调换位置吗?

你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吗?指导读出雨落时的温柔,冰雹打时的野蛮,雪花飘时的轻逸。(出示课件,用这三个词填空)

(5)你还能用“落”“打”“飘”这三个词说句子吗?也要像课文中那样用得恰当哟!

(6)学生借助板书讲讲水的变化过程。试着用学过的词语将变化说清楚。

(7)三个不一样的动作,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变化,雨落下来,冰雹打下来,雪花飘下来,它们还会变成水的模样,水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多么有趣的水呀!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的变化吗?

(学生说后,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

l

山谷中总是弥漫着——(

)。

l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都有一层——(

)。

l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

彩虹

)。

l

夏天的早晨,荷叶上会有——(

露珠

)。

l

冬天很冷,河水会结——(

)。

(8)水娃娃这么可爱,如果你是水,你喜欢变成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教学既要依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假如你是水,你喜欢变成什么?引出学生对云、雨、雪、霜等的喜爱,能够很好地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

板块五 书写汉字,评价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左右结构的字:极、傍、海、洋、作、坏、给。

指导观察,归纳特点: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示范书写“海”,边示范边讲解:“每”的第三笔竖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的竖向左下稍斜再折向右,第四笔横折钩的横短,折向下时稍向左斜再出钩,竖折和横折钩围起来呈上窄下宽,第九笔横左右出头。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展评。

4.指导写好其他左右结构的字,选取部分学生的书写成果进行展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溪、奔、洋、坏、淹、冲、毁、屋、猜”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变、带、片”3个字。

2.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图片,回顾复习

1.出示水汽、云、雨、冰雹和雪的图片,学生借助图片说说“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2.出示关键词语,复述水的变化过程。

课件出示:

点儿

小水滴

太阳一晒

极小极小

飘浮

白衣服

冰雹

黑衣服

小水滴

小硬球

小花朵

红袍

3.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变化,尝试着用边提问边读书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是什么》,我们一定会对水有更多的了解。

板块二 研读课文,感悟表达

1.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水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它平时生活在哪里吗?自己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吧。

(1)指名读,学生交流读的感受。

教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预设:睡觉的时候很安静,如果声音大了,会吵醒它的,所以要读得轻。

散步的时候很悠闲,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儿。

(2)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气读好第3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②出示相关的图片,结合图片,带着感受读。教师指名读,学生分组读,齐读。

(3)认识“奔”: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奔跑”。

(4)练习朗读句子,进一步感受语气、语速。

(5)指导背诵。

①现在有几个调皮的词语藏起来了,你还能读得那么好吗?

课件出示:

平常我在池子里________,在小溪里________,在江河里________,在海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在,藏起来的部分更多了,你还记得怎么读吗?

课件出示:

平常我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

(6)出示图片,看图背诵第3自然段。

(7)学用句式:谁在哪里干什么。

启发思考:你还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

l

下课后,我会在教室里听音乐,在走廊上极目远眺,在花园里闻花香,在操场上舒展筋骨。

l

星期六,我有时在看书,有时在看电视,有时在玩游戏,有时在学习拉小提琴。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交流。

2.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朗读让我觉得这些水好像都有了生命一样,可是它还有一点儿小脾气呢!

(1)请自由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①谁来介绍一下水的脾气?(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②这句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呢!你能找到吗?(温和—暴躁)

(2)那么,“我”什么时候很“温和”?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指名回答)

说得真好!看来水的脾气的确时好时坏,温和时,它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是人类的好朋友;可发起脾气来却也无情,给人们带来灾难。(课件出示资料)

课件出示:

某国家在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人数达十六万六千人,全世界在此次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竟高达二十二万五千人。

(3)结合语境,认读多音字“没”。

(出示图片展)结合图片,认读词语:淹没、冲毁。

同学们,了解了水的脾气后,你想对它说点儿什么呢?

(4)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说:用上刚刚学到的四字词语,联系洪水来临时的情景,用上“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练习说话。

(5)读一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看看人们是怎样管理水的。

交流:人们都想出了什么办法来管理水?

(出示课件)修建水坝,排洪,蓄水,发电;修建水渠,合理利用水资源。

(6)谈话小结。

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面对世界上水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你想说什么呢?

(节约用水)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滴水,争做节水小卫士吧!

【设计意图】每节语文课上,都要适当地找准语言训练点来练一练。我选择本课的语言训练点是“在……在……在……在……”“有时候……有时候……”。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理解语言。同时,我采取了由易到难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让学生尽快掌握。

板块三 总结写法,拓展迁移

1.水真的有脾气,有喜怒哀乐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拟人)

2.你能模仿本课的写法吗?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不说这样东西的名字,只说这样东西的特点,并用上拟人的手法。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在拓展中应用,既有利于理解课文,又有利于语言的构建。

板块四 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变、带、片。

2.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特点,交流:这三个字分别是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独体字。

3.教师范写,并提示这三个字的书写要领。

(1)变:第四笔书写时不带钩。下面的“又”要写在横中线的下侧。

(2)带:中间的秃宝盖最长。“巾”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片:第一笔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侧,第二笔短竖在竖中线的右侧,比竖撇起笔稍高,第三笔横接上竖后再向右写出,横折起笔稍向上斜并在短竖的正下方垂直向下折。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结合具体的书写情况进行展评。

板块五 拓展阅读,链接课外

拓展阅读——绘本《一滴水的旅行》。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简笔画说)看,太阳一晒,水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又变成云,有时候变成雨落下来,有时候变成冰雹打下来,有时候又变成雪飘下来,回到了大地。这样,水在天地间不断地循环,就像进行了一次旅行。听老师再来讲《一滴水的旅行》这个故事好吗?

2.教师范读,生动地朗读故事。

3.学生思考:水在这次旅行中,最后变成了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水的变化吗?(学生举例子,交流)

霜:秋天到了,我家菜地里的蔬菜上布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儿。

露珠:夏天的清晨,草地上会有许多晶莹透明的露珠,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雾:冬天的早晨,有时候会出现白茫茫的雾,整个城市都笼罩在雾气之中。

冰:冬天下雪后,房檐上会出现一串串冰锥。

5.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们了解到水很神奇,很有趣,会变化,今天老师和你们上完这两节课,老师也发现,你们很聪明,很好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中理解并初步掌握文本的知识点,这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因此,我设置了一个问题: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水的变化吗?这样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重新构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雨、冰雹、雪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科普文章,但它的描写形式很有童趣,是一篇既让人有知识的收获,又有美的感受的好文章。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理解,又要抓住朗读训练,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现象,同时又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课我试图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图画、动作演示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注重通过语言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感悟朗读的技巧,比如在指导朗读“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这一句时,我先带着学生欣赏美丽的云图,让学生自己感受云的变化、云的美。

在加强朗读训练时,我还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个性化阅读。例如在教学水变成雨、冰雹和雪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理解动词“落、打、飘”,通过读、说、演等形式,充分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连一连。

cāi

yuè

shài

ɡuǎn

yān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bànɡwǎn

dài

,妈妈

去公园散步。好多的花呀!五颜六色的。我置身

hǎi

yánɡ

biàn

chénɡ

ɡěi

于花的

中,这时,我真想

一只小蝴蝶,

花儿们传播花粉,让花儿尽情地开放。

三、选词填空。

1.

老师的态度很(

)。

温暖

温和

2.

同学们亲切的话语让我感到很(

)。

3.

妹妹像(

)一样,早早来到学校。

4.

),我最喜欢散步了。

往常

平常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洁白的

纷纷扬扬地)

我变成洁白的小花朵纷纷扬扬地飘下来。

太阳升起来。(火红的

缓缓地)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水变成(

)升上天空,然后变成(

),遇到冷风变成(

);有时变成(

);在冬天变成(

)。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有时候我很温和(hé

huo),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méi

mò)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1.

从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2.

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括号里。

)-(

)-(

3.

这段共有

句话。主要写的是

“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是“我”做的

;“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是“我”做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飘浮

温和

灌溉

答案

一、略。

二、傍晚

带我

海洋

变成

三、温和

温暖

往常

平常

四、火红的太阳缓缓地升起来。

五、汽

冰雹

六、1.hé

2.温和

暴躁

3.

3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好事

坏事

七、示例:望着天空飘浮的一缕白云,爸爸温和地对我说:“人们的头脑都需要知识的灌溉,谁也不例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