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培养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3、使同学们理解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就没吃的了。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尾巴象把伞,机灵又可爱。松鼠是他家,森林它最爱。
2、对。它就是松鼠,它最喜欢吃松果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来学习《松鼠和松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3、板题:读题。
(二)认定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拼准字音。
3、检查自读效果: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不同形式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4、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小松鼠是个怎么样的动物?
5、标出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指名读课文。(分段读)
1、评议。
2、说说小松鼠是个怎么样的小动物?为什么?
(1)有的会说它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因为它想到了光摘松果不种松树,会使松鼠灭绝。
(2)有的会说它是个勤奋的小松鼠,它总是吃一个松果就种一个松果。
(3)有的会说它是个能干的小松鼠,你看它种了多少树呀?
3、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评议。(通过这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边读边划出不懂的地方,读完后,和同桌、小组互相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协助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5、同学之间质疑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6、重点理解:
(1)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就没吃的了。
a)教师补充:人类如果没有下一代,光是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几十年后,世界将会变得怎么样?
b)齐读第三自然段,看图理解“光秃秃”(两幅图对比)
c)理解:学生画图比较“蒙蒙细雨”与“倾盘大雨”。
d)学生用自己形体表演对“挺拔”的理解。(采取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加深印象。)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8、识记生字。出示11个生字。
A、开火车读生字。
B、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探究意识)
C、小组交流,汇报。
三、整合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以后要怎么做?
3、复述课文。
(四)达标测评
1、同桌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同桌复述课文。
(五)作业
复述课文。
附板书: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领养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卡片等。
【课时安排】本文分两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了,你能猜出这则谜语吗?(出示谜底为小松鼠的谜语,让学生猜。)
2、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课文录音朗读,边听边看画面。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生自由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认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做“摘松果”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出示与课文第一段相关的画面。问:“小松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a、指名读这一段,读出松鼠的高兴劲儿。
b、重点指导读: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c、指名读这一句。
d、全班齐读第一段,感受松鼠的快乐。
2、学习课文二、三段。
a、松鼠一直这么快乐吗?它担心什么呢?请你读读课文告诉我。
b、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c、读第三段,读出松鼠着急、担心的语气。
d、指名读、表演读、齐读,反复练读这段。
3、学习四、五、六段
a、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指名回答)
b、松鼠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c、老师挺喜欢这一段,谁愿意教我读?
d、生范读,师学读。
e、用动作演示五、六自然段,在实践中感悟文本,理解“挺拔、茂密”等词的意思。
四、美读课文,复述故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
2、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理清课文顺序。
3、学生按吃松果——想松树——埋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课文,教师指导。
五、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1、出示多媒体课件,以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
2、你想对小松鼠、小小松鼠说点什么呢?
六、课后练习
以后,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它们住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三)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需要游戏,喜爱游戏,教师借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基于此,我模仿“七星大擂台”节目,创设了展示台,在愉快的情境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6个汉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
写字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感悟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让我们再次走近小松鼠与他们交流,学习好吗?
1、打开学生自制的卡片,小组内坐火车,竞赛读。
2、集体做猜字游戏。
(1)教师出字卡,学生读字、组词。
(2)打哑谜,学生读字动口不出声,老师猜字。(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复习生字,再次强化上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开设展示台学知识。
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七星大擂台》节目吗?你想不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今天就把我们的课堂当成展示台,展示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写字水平、绘画水平、口语表达水平,好吗?
(这里把生活引入课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
1、以小组竞赛,配乐朗读等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评出“小小播音员”。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巩固生字读音,给生字组词找朋友。
(2)自学生字书写笔顺,逐个书写。
(3)交流学习心得,你记得了哪些字,把字法说给大家听,提醒大家哪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4)师指导写重点字。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人人动脑,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后延伸,动手实践。
(1)谈未来,续编故事。
同学们,这只可爱的小松鼠已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么等到将来小松鼠及这片树林会有哪些变化呢?谁愿意把故事接着讲下去?评出:“故事大王”
(这一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学生能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以)
(2)画未来。
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把自己想到的景象画出来。评出:“小小书画家”
(耳听美妙的音乐,身处这样的意境,学生怎能不联想,把们们的所思、所想画出来,使之自然的抒发)
(3)想未来。
你们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想怎样争做环保小卫士呢?
(学生各抒已见,感悟文意,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的小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将学校这个小课堂和生活这个大课堂“链接”起来,使语言如生活般丰富多彩。)
第二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松sōng 是平舌,鼠shǔ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一)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二)汇报交流。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3.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5.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教学反思:在上课之前,我以一个松鼠的谜语导入,再书写板书的过程中,我顺势讲了“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我觉得及时解决一个问题比后来单独拿出来讲效果会好些,之后我让他们看着题目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再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之后我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比平常有兴趣的多。在后一阶段的朗读中,我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出生字词,在朗读前必须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有目的性地去听朗读,而不是盲目为之。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初步感知。
1.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2.自由认读,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3.同桌之间检查。
(二)巩固练习。
1.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2.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3.游戏:
(1)编、猜字谜。
(2)“智慧博士送信”: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一)示范引导。
1.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二)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2.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个人自我感觉最好的环节便是游戏巩固的环节,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我在黑板上贴上所有的生字,再找两个学生,让他们以比赛的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我说一个字,让学生尽快在黑板上找到,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后来的一个游戏便是“智慧博士送信”,我让学生听我说的词语,并把相应的卡片送还给我,气氛显得特别高涨。
第三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者:李吉祥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聪、话”等11个二类生生字,并会拼读由它们组成的词语;会写“以、后”等6个一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这个童话的内容。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学习重点:
会认“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我会写的字。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小动物和一种四季常青的树种。同学们看!(课件出示松鼠和松树以及松果)
2.出示课题:学生齐声读。强调松鼠(shǔ)的声调。
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能准确认识11个一类字的读音,并会拼读由它们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这个童话故事的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
三、复习巩固
1.出示二类字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出示用生字组成的词语,叫“小老师”上台读。cōng míng huó po hūrán zhǎ yǎn jīng 聪 明 活 泼 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òu zhǔ yì
如 果 总 有 以 后 主 意
四、学习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感受小松鼠的高兴劲儿。
2.用“那么……那么……”说话。
(1)出示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2)练习说话。
每个西瓜都那么,那么。每颗糖果都那么,那么。每棵小树都那么,那么。
3.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二、三段 1.老师范读。
2.出示句子“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生思考: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呢?理解词语“光秃秃”的意思。
3.“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分别指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三)学习四、五、六段 1.指名同学读前两段。
2.借助图片理解“蒙蒙细雨、挺拔”的意思。3.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堂小结:
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这是谁的功劳呀?(学生答:松鼠)
老师升华文章主题:所以,我们要学习松鼠植树造林的行为。
六、课堂练习
1.连线。
聪明活泼的 光秃秃的 挺拔的 茂密的 2.指导书写。
观察“主”、“意”、相对位置,练习书写。
松树林 松鼠 山 小松树 “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
第四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反思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学生分析:
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他们。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方法多样,朗读有层次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345货源网 http://www.feisuxs 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从前一课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提些什么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第一组 聪明 活泼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第二组 忽然 眨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做动作猜谜语。)第三组 以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讲解“以”字字形、笔顺,并书空。)第四组 主意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编儿歌记忆生字。主字王上加一点,立日加心变成意。)
345货源网 http://www.feisuxs(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练习,选一个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段朗读。
4、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
5、一句一句开火车练习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指名读。(小黑板出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尝试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五、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2.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一画。
345货源网 http://www.feisuxs(反思:教学后,我有几点感想,首先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表演读.....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引领学生去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注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摘了一个又一个),理解摘松果之多、(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体会松鼠很爱吃松果,进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兴心情,也丰富了语感。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本课在教学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与本人自身能力有关,特别是低年级朗读指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还有如果在课堂上加以展示有关环保重要性的资料,学生能更真切、更实在地感受到松鼠担忧的必要性。更能让孩子们了解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345货源网 http://www.feisuxs
第五篇:《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实验教材小语第二册课文
陕西省西乡县城北小学 陈国艳
[教材简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大量识字是本册教材的一大特点,如何让同学们更好的识记生字呢?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由句到段,层层推进,不断复现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读准字音。并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根据记忆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本课的生字。
[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内容,会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激发学生参加植树,美化
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以读代讲。
2、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讨论。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媒体说明]本节课使用的是电子白板课件,首先呈现的是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然后出现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词语让学生加深印象。另外使用了课文动画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小松鼠的爱护树木的行为。通过白板课件圈出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目了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好朋友是松鼠。(出示松鼠图片)知道它最爱吃什么吗?(松果)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松鼠和松果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吗?他又和我们见面了,赶快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上节课大家读通了课文,想不想看看这只可爱的小松鼠?(听课文动画朗读)认真听,然后说说这是只怎样的小松鼠?(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2、你们猜这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要去干什么呢?
3、(摘松果)①谁能找到哪一段写小松鼠摘松果?指名读一读。②这时小松鼠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高高兴兴)
(试说一说)。③那么,我们也来带着高高兴兴的心情读一读。④松果的味道怎么样?(哪一句)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可喜欢吃了。(用“那么…那么…”说话)
4、小松鼠吃着可口的松果多开心啊!可吃着吃着,小松鼠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请看课文2、3自然段,把小松鼠心里想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想松树)
①小松鼠想到什么问题了?(光摘松果,不栽松树,…着重强调“摘”与“栽”的读音)
②会怎么样呢?(想象说话)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森林了,光秃秃的。
③看“光秃秃”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没有水,没有树。那小松鼠想到了什么呢?吃什么?住哪儿呢?它会死的。
④嗯,大家说得很对。课文里有一段话,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想一想松鼠的心情怎样?(难过,担心,害怕)是啊,请同学们带着不安、担心、难过的心情来读读松鼠的话。(老师从你们的声音里感到了不安、难过,还从小朋友的脸上看到了难过。)
⑤不过请大家不要太难过了,因为这只小松鼠可不是那只找不到花生的小松鼠,它碰到了困难,马上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它真是一只 的松鼠啊!它想出了什么好主意了呢?找到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
5、(埋松果)想到这个主意,松鼠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它会做什么动作呢?请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
6、(长松树)①小松鼠这个主意有用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老师。(读出来)③出示句子。是一棵吗?一棵棵(很多)。
④请同学们都来做一棵小松树。(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有好多的松树!)小松树想不想快点长大?(好了,小松树们在阳光雨露下快乐地成长吧)听音乐,自由做动作。
⑤真是一些挺拔的小松树,老师也希望你们快快长大。请再读这段话。
7、小松树长啊长,终于长大了。这么多小松树都长大了,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茂密的松树林)
①“茂密”是什么意思?“更”是什么意思?(长得多,长得密,„)教师讲解“更”就是比原来还茂密。是啊,这片茂密的松树林谁会来住呢?
②你看,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都来到松树林,他们会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散步、玩耍、做游戏、摘松果吃„)
③课文里的小松鼠们“他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学生接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小松鼠在森林里生活得那么快乐,那么开心。它们会对这只聪明的小松鼠说些什么呢?
8、孩子们,我们今天认识了这只聪明活泼的小松鼠,你喜欢它吗?喜欢它什么呢?我们来夸夸它。(爱护森林,保护环境)(板书)
四、课外延伸。
1、你知道小松鼠为什么要埋松果植树吗?树木的作用你知道吗?
(出示拓展资料)
2、学了这一课,小松鼠都懂得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你打算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松鼠和松果
吃松果 想松树 种松果 长松树
[课后评议]
这节课陈老师上的很成功。课堂40分钟集中高效的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在本课中,陈老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手段理解重点词语,“高高兴兴”“可口”“光秃秃”“一棵棵”“挺拔”“茂密”等,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朗读教学如何能做到扎实有效呢?而且课文较长,陈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如“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吗?”“春天,几场„„挺拔的小松树”。最后总结学习时,抓住问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让学生结合课件的图片说一说,效果很好。
[教后反思]
爱护森林 保护环境
本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课文,采用比赛认读的方法让学生巩固识记生字。然后通过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从而体会小松鼠的环保行为,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同时,从对语言的情感到积累、运用,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让学生体会“更茂密”中的“更”这一问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太难了。另外,拓展树木的作用时,应用一些直观的图片,这样学生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