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第一篇: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欣赏乐曲《万马奔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3、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教学重难点

1、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

2、辨别马头琴音色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万马奔腾的场景)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给这段视频起一个名字,你觉得什么名字比较适合?(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来欣赏这首草原名曲《万马奔腾》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想象你坐在广阔的草原上„„)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2、复听乐曲《万马奔腾》(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

3、再次聆听,音乐中哪些部分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

1乐曲的最后一部分,好像有马嘶叫的声音,很形象。2.乐曲中间部分,好像看到千万匹骏马向前冲刺壮观场景。师 :同学们听得很仔细,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那么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一匹骏马向我们奔来会是什么声音呢?由远到近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先自主探究学习,探索两种不同的马蹄声,“有强到弱”,“由弱到强”)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种节奏型,大家一起来表演一下。大家用手拍打桌子,从第一排开始进入,跟着老师的手势,第二排进入,以此类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一群骏马奔来的场景)师:你们注意到这首乐曲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乐器? 生 :二胡、马头琴

师 :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马头琴,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三、介绍马头琴【展示马头琴的图片】 a、认识马头琴

师:播放课件介绍马头琴构造及演奏技法。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其实对于马头琴这件蒙古人非常热爱的乐器他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呀?那么好我就把这个非常感人故事带给大家听。b、马头琴的音色

师: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马头琴就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它像一位长者,用低沉的声音向我们诉说着一切。现在我们感受一下马头琴的音色,(播放马头琴音乐《鸿雁》),大家来说一说马头琴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自由回答)

师:刚才通过总结我们知道马头琴的音色:柔和、醇美、浑厚浓郁的草原特色。

师: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哪个是马头琴音乐? 【老师播放两个片段1是二胡的2是马头琴的】

3、作者介绍

师:下面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首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出示课件 :在《万马奔腾》的背景音乐下,配音介绍作者: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人。

师:同学们可能不知道 :《万马奔腾》这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乐曲,还有一段感人的创作背景呢? 大家想不想听? 师:在一次那达慕赛马活动中,齐.宝力高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向终点的时候,突然倒地而死„„就在2004年的维也纳大厅,中国的演奏家和外国乐团共同表演了这首《万马奔腾》让我们重温那壮观的场面!

四、回昧音乐,情感提升

师:同学们,我国有56个民族,今天我们只是学习了众多民族中的一种,在音乐类型如此之多的当代,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在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少年苏和偶然在雪地中发现一批美丽的小白马。他将白马带回蒙古包,通过细心的照顾,小白马茁壮成长,并与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友情。苏和每天和雪龙在草原上玩耍,某天他救助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而对方的真实身份是王爷的女儿。公主建议苏和带着雪龙参加那达慕的赛马大会,果然不出公主所料,雪龙一马当先,拔得头筹。然而贪婪的王爷却想霸占雪龙,甚至为此将苏和暴打一顿。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奶奶推门一看原来是小白马!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第二天便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他醒来后,按照小白马的话,拿它的腿骨做柱,头骨做简,尾毛做弓弦,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模型雕刻了一个马头,做成了琴。每当他拉起心爱的马头琴,就会想到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的情形时,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牧民的安慰,琴声伴随着他们忘却了疲劳,振奋了精神。马头琴悠扬婉转的旋律不仅表达了牧人的情感,在牧人的心目中,马头琴更具神力,当牲畜遭受瘟疫时,歌手们弹奏着马头琴,演唱古老的英雄史诗,希冀禳除祸殃。

第二篇: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万马奔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音乐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作品分析)《万马奔腾》是人音版六年级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一首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的一首马头琴独奏曲。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作者写了《万马奔腾》这首乐曲。至于作者有没有弦外之音,他自己没有叙说。不过,我们完全有理由展开更广泛的想象。

 齐·宝力高(1944~)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 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教学手段分析

聆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编创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辨别马头琴和二胡的音色。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3.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聆听《万马奔腾》,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教学难点

使学生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激发他们喜欢蒙古族音乐的热情。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教学方法

聆听、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编创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初始阶段:(感受)

1、游戏导入

(1)猜猜看,什么变了?(请出三位同学表演不同的速度、力度、音的高低)

(2)听听想想:像什么?(教师或者用双响筒、串铃发出不同的声响,想像声音像什么?)

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乐曲。

2、板书课题:民族乐曲

二、展开阶段:(鉴赏)

1、初听乐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感受)

设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2、复听乐曲。(ppt)(认识马头琴,听辨其浑厚、悠扬的音色。并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

设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哪个民族的特色?

(是哪种类型的乐器?——吹管、拉弦、打击、弹拨?有哪个民族的特点?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色?(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

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3、给乐曲取名,简介作者和作品创作故事。

——这是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并用马头琴演奏的一首《万马奔腾》。作者在一次赛马比赛场上,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它的主人飞驰向前。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向终点跑去„„他从马身上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他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创作了这首乐曲。

4、再听乐曲。ppt(认识旋律图谱,对照欣赏)

设问:a、请看这幅图,你能看懂吗?(议论)

——这是旋律图谱,根据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画出的一种图形。b、对照图谱欣赏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实践与活动:以四人小组,根据乐曲和自己的理解创编伴奏(用身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但要编配的和谐、有表现力。如哪些像马蹄声、马铃声„„)

(1)小组展示。

(2)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全体)

三、结束阶段:(演感受)

师: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不仅有万马奔腾,更有奶茶飘香;这里有诗人、歌手、有小舞蹈家、你是哪一位?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生:„„

我是一位记者,我想第一时间采访大家。

(1)这首乐曲为什么要叫《万马奔腾》,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2)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

(3)那幅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听着音乐画一幅吗?(4)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为什么叫马头琴?

小结: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首著名马头琴乐曲,请同学下去之后继续收集马头琴曲。收集关于马头琴的故事和知识。与大家共享!篇二:万马奔腾音乐教案

万马奔腾

【教学内容】聆听《万马奔腾》

【设计思路】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趣”上作了些安排:把握好音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适当的师生互动,把理性的音乐欣赏和非音乐因素的“趣味”结合起来,表现了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 感受和提高教学的新理念。【教材分析】

《万马奔腾》是马头琴弹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万马奔腾》是一首马头琴独奏曲,g羽调式四四拍,情绪热烈,节奏紧凑,主题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由于演奏速度较快,旋律音调在表现意义上不同于一般长调歌曲的意义,转化为动感很强的音流,对塑造万马奔腾的“视觉”艺术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乐曲的后半段,还出现了模拟马嘶的声音,表现手法直观、易觉。全曲自始至终都是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气氛热烈,表现了“马背民族”的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简单的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营造氛围,导人

听辨打击乐器,猜一猜像什么?(每个人想法不同,感受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

1、初听音乐

师:音乐(播放课件,大屏幕出示辽阔的大草原)你们想到了什么?是哪个民族的?

2、聆听音乐,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表现了马的什 么状态?

3、聆听音乐,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情绪热烈,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师:(播放音乐)同学们,在大草原奔跑一圈,你们有什么感受?(情绪、速度)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这种情绪是怎样通过 音乐元素表现出来的? 生:(自由)

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4、聆听音乐,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音乐吗?

5、师:聆听乐曲!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什么的特色? a.生:(马头琴)出示图片,介绍马头琴。

师:关于马头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同学们想听吗?

(故事展开)

b、再次聆听音乐,感受马头琴的音色。

生:声音低、粗(师适时补充: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

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6、让我们来模拟一下马头琴的演奏好不好?感受一下作者的心声?从这首乐曲中你体会到了蒙古人民怎样的性 格及精神?

(1)介绍作者(出示照片)

师: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2)乐曲创作背景

师:《万马奔腾》是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作者创作背景)

在刚才聆听乐曲当中,你听出了作者的心声了吗?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带来的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

7、再次聆听《万马奔腾》 ,画出图形谱。

这是旋律图谱,根据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画出的一种图形。对照图谱欣赏乐曲。

(2)同学们聆听《万马奔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 你能用声音或动作模仿这个场面吗?

8、聆听主题音乐

9、引导学生用“嗒”唱主旋律。

10、分组创编展演。

活动一:(根据乐曲和自己的理解创编活动,用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表现马的状态)

活动二:五组学生分别表演骑马、拉琴、声势、动作模仿,打击乐器伴奏。设计意图: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在欣赏、想象、表达、模仿、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能力。

设计意图:有了视觉、听觉的刺激,再加上让学生尽量地动起来,充分的参与活动。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验进而喜欢,对于学生们的创作与表演,不求完美精细,但求投入开心。篇三: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案例】 欣赏乐曲《万马奔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六年级

【主题背景】

《万马奔腾》是人音版六年级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是的一首欣赏曲目,是一首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的一首马头琴独奏曲。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3、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始阶段:(感受)

1、游戏导入

(1)猜猜看,什么变了?(请出三位同学表演不同的速度、力度、音的高低)

(2)听听想想:像什么?(教师或者用双响筒、串铃发出不同的声响,想像声音像什么?)

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乐曲。

2、板书课题:民族乐曲

二、展开阶段:(鉴赏)

1、初听乐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感受)

设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

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

2、复听乐曲。(ppt)(认识马头琴,听辨其浑厚、悠扬的音色。并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

设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哪个民族的特色?(是哪种类型的乐器?——吹管、拉弦、打击、弹拨?有哪个民族的特点?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色?(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

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3、给乐曲取名,简介作者和作品创作故事。

——这是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并用马头琴演奏的一首《万马奔腾》。作者在一次赛马比赛场上,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它的主人飞驰向前。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向终点跑去??他从马身上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他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创作了这首乐曲。

4、再听乐曲。ppt(认识旋律图谱,对照欣赏)

设问:a、请看这幅图,你能看懂吗?(议论)

——这是旋律图谱,根据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画出的一种图形。b、对照图谱欣赏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实践与活动:以四人小组,根据乐曲和自己的理解创编伴奏(用身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但要编配的和谐、有表现力。如哪些像马蹄声、马铃声??)(1)小组展示。(2)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全体)

三、结束阶段:(演感受)

师: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不仅有万马奔腾,更有奶茶飘香;这里有诗人、歌手、有小舞蹈家、你是哪一位?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生:?? 我是一位记者,我想第一时间采访大家。

(1)这首乐曲为什么要叫《万马奔腾》,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2)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

(3)那幅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听着音乐画一幅吗?(4)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为什么叫马头琴?

小结: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首著名马头琴乐曲,请同学下去之后继续收集马头琴曲。收集关于马头琴的故事和知识。与大家共享!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记感受——谈感受——演感受,力图将“五环·探构”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体现在各个环节,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1、初始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音乐课标》中的体验为核心,以兴趣为动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设计了游戏导入:“猜猜什么变了?”、“听听声音像什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他们的演、辨、想、猜等实践体验中,达到了“导”的目的。

2、展开阶段:聆听是很易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我没有单纯地“听”,而是运用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仿佛看到了什么?”“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具有哪个民族特色?”去思考,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和记录印象。使学生听中有想、听中有画,听中去品、听中去创。学生们学得自然、轻松、投入,达到聆听的目的。篇四: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及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认识了解马头琴的形制及独奏、齐奏的演奏形式。

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4、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5、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教学重难点: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一组画面,大家想一想,画面上展示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民族?老师展示画面,学生边看边讨论,得出结论:蒙古族。

2、请学生自由介绍有关蒙古族的知识,老师播放相关视频为学生简单介绍蒙古族,引出课题《万马奔腾》。

二、聆听《万马奔腾》。

1、介绍曲作者齐·宝力高。

2、第一次播放乐曲《万马奔腾》,感受:从乐曲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老师提示学生通过音乐的旋律、速度、节奏、情绪等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体会。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小结:全曲很好的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表现了“马背民族”豪放的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3、第二次播放音乐,感受:从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老师引导提示,学生自由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感受到音乐模仿了风声、马蹄声、马叫声。老师分别出示音乐中模仿风声、马蹄声、马叫声的音乐乐句,让学生进一步加以体会。

4、这首乐曲之所以能如此惟妙惟肖地表现出这样的画面和声音,完全依靠曲作者对马头琴精湛的演奏技法。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自由交流,师补充: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得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5、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视频)

6、乐曲创作背景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

7、第三次聆听作品,感受马头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把马头琴的声音和自己熟悉的乐器的声音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感受马头琴音色的特点:马头琴的扬长音色,带出一丝凄凉,又包含着些许感伤,还穿插着一份渴望的情绪,每每听到马头琴声,便让人有无限的遐想。马头琴声韵悠扬,音色优美,即深沉、深邃、深情,又如泣、如诉、如吟。

8、老师出示三首乐曲片段请学生听辨哪一首是马头琴演奏的。

三、创编

1、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不仅有好听的音乐,还有优美的舞蹈,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

2、老师教学生蒙古族舞蹈的几个基本动作,学生自由练习。

3、学生分小组为《万马奔腾》创编舞蹈动作。

4、随着音乐各小组分别展示。

四、课外拓展: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聆听二胡曲《赛马》

2、你更喜欢哪首作品?为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五、结束。

1、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下节课交流。篇五:《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4、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5、创编舞蹈动作表演《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创设环境:用凳子围成两层半圆圈,形似蒙古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在上课之前那,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我来做,你来猜》。(老师来跳民族舞蹈:(1)藏族舞蹈《》(2)维吾尔族舞蹈《大阪城的姑娘》(3)蒙古族舞蹈《》

二、聆听《万马奔腾》

1、说的不错,大家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为祖国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也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了解他们的音乐以及特有的民族乐器,咱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吧!看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告诉老师。播放乐曲(第一遍聆听)

2、这就是由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

3、说到马头琴,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生自由交流,师补充)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4、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视频)

5、现在知道蒙古族人民为什么喜欢马头琴了吧,让我们再回到《万马奔腾》这首曲子上来,介绍作者(出示照片)

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 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

6、乐曲创作背景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

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

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乐队带来的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第二遍聆听乐队)

三、创编

1、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表演

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

1、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下节课交流。

2、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4、你觉得马头琴的音色是怎样的呢?(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

关于马头琴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到网上找找资料,下节课交流。

4、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马头琴带来的《万马奔腾》。视频聆听(第三遍聆听)a、介绍作者(出示照片)

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 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课件出示:齐· 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b、乐曲创作背景

《万马奔腾》是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c、刚才我们聆听的是马头琴独奏,在聆听乐曲当中,你听出了作者的心声了吗?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乐队带来的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第四遍聆听乐队)d、你能比较一下马头琴乐队和马头琴独奏的《万马奔腾》有什么不同呢?

独奏——一气呵成 乐队——加入了引子部分

5、感受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万马奔腾》

同学们以前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就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齐·宝力高和80名马头琴演奏家以及40名舞蹈演员共同表演了这曲《万马奔腾》,相

信细心的同学应该还有印象,让我们重温那壮观的场面吧!播放课件(第五遍聆听奥运视频)

三、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1、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吗?

2、聆听二胡曲《赛马》

3、你喜欢哪首作品?(自由畅谈)

四、创编表演

1、创编

齐·宝力高用一把马头琴就可以展现万马奔腾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表演

随着音乐起舞

五、结束:

1、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同学网上查找有关马头琴来历的小故事,下节课交流。

2、让我们骑上自己的骏马,踩着音乐的节奏,离开教室,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万马奔腾》相关资料

赵 晗

《万马奔腾》这首曲子是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所创作。是他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一、介绍作者 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第三篇:《万马奔腾》

《万马奔腾》

《万马奔腾》是人音版六年级第二单元《草原牧歌》是的一首欣赏曲目,是一首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的一首马头琴独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2、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3、聆听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印象,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音乐特点,感受蒙古族风格的音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始阶段:(感受)

1、游戏导入

1)猜猜看,什么变了?(请出三位同学表演不同的速度、力度、音的高低)

(2)听听想想:像什么?(教师或者用双响筒、串铃发出不同的声响,想像声音像什么?)

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变化的因素,并能从不同的体验去发现。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通过你的观察,能发现许多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不同的感受,展开想像,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乐曲。

2、板书课题:民族乐曲

二、展开阶段:(鉴赏)

1、初听乐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和表现感受)设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这种场面?比如说:旋律速度非常快、急促。节奏紧凑、音乐中模拟了马蹄声、马铃声、马嘶鸣声„„)

小结: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场景。、复听乐曲。(PPT)(认识马头琴,听辨其浑厚、悠扬的音色。并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

设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声音有哪个民族的特色?(是哪种类型的乐器?——吹管、拉弦、打击、弹拨?有哪个民族的特点?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色?(用一些词来形容一下)

小结:这是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它是草原人民心中的神器。因他琴杆上雕饰有马头,因此而得名——马头琴。也是世界上唯一雕有动物的乐器。它的音色浑厚、苍凉、刚劲、悠扬、表现力丰富。

3、给乐曲取名,简介作者和作品创作故事。

——这是由蒙古族演奏家齐.宝力高创作,并用马头琴演奏的一首《万马奔腾》。作者在一次赛马比赛场上,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他它的主人飞驰向前。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向终点跑去„„他从马身上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他深深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创作了这首乐曲。

4、再听乐曲。PPT(认识旋律图谱,对照欣赏)设问:A、请看这幅图,你能看懂吗?(议论)

根据音乐的起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画出的一种图形。B、对照图谱欣赏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5、实践与活动:以四人小组,根据乐曲和自己的理解创编伴奏(用身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但要编配的和谐、有表现力。如哪些像马蹄声、马铃声„„)

(1)小组展示。

(2)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全体)

三、结束阶段:(演感受)

师:这里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不仅有万马奔腾,更有奶茶飘香;这里有诗人、歌手、有小舞蹈家、你是哪一位?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生:„„

我是一位记者,我想第一时间采访大家。

(1)这首乐曲为什么要叫《万马奔腾》,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2)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

(3)那幅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听着音乐画一幅吗?(4)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为什么叫马头琴?

小结: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首著名马头琴乐曲,请同学下去之后继续收集马头琴曲。收集关于马头琴的故事和知识。与大家共享!【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从记感受——谈感受——演感受,力图将“五环·探构”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体现在各个环节,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1、初始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音乐课标》中的体验为核心,以兴趣为动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设计了游戏导入:“猜猜什么变了?”、“听听声音像什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他们的演、辨、想、猜等实践体验中,达到了“导”的目的。

2、展开阶段:聆听是很易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设计时。我没有单纯地“听”,而是运用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仿佛看到了什么?”“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具有哪个民族特色?”去思考,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和记录印象。使学生听中有想、听中有画,听中去品、听中去创。学生们学得自然、轻松、投入,达到聆听的目的。

3、学生在记录感受的方式单一,只停留在语言的表述上,而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他表现因素,使得此环节没有达到一个高度。若此时趋势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文化,如:图画、美术、舞蹈、诗文等方式表现感受,学生的视野将更加开阔,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将会更加活跃。

第四篇:《万马奔腾》教案

《万马奔腾》教案

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 执教者: 刁俊澜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设计意图】:

在《草原牧歌》这一个单元,学生学习演唱蒙古族歌曲的时候,特别喜欢唱和特别想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基于此,我特意把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以及马头琴作为一个专题性的内容来学习,分几课时教授,让学生能真正深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人情、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我一直认为,当一首首优美的民歌、悠扬的马头琴曲响起的时候,也就是把最美的种子洒落在孩子们稚嫩的心房,扎根、发芽,将使他们更热爱本民族音乐,更愿意去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内容】:

1、认识马头琴,欣赏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独奏《草原恋》《苏和的白马》。

2、了解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及其创作的作品。【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优秀的马头琴乐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蒙古族乐器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促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初步能辩别出马头琴音色并体会马头琴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认识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热爱本民族音乐及伟大的艺术家。【教学重、难点】

1、认识马头琴并能辨别出马头琴音色;

2、了解著名的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欣赏《万马奔腾》、《苏和的白马》都是本课欣赏学习的重点。

【课型】欣赏综合课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音画结合视屏 【教学方法】

1、想象体验法(因为马头琴是表现蒙古族历史故事的作品,体验音乐音响,想象音乐形象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在体验中审美,在想象中理解音乐内涵。)

2、情景创设法(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解决重点和难点。)

3、提问法(乐曲采用聆听、视听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主体地位。)

4、对比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上课前模唱练习

(设计意图:开嗓音,让学生唱起歌来更舒服,对处在变声期的六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一、导入:

1、老师指挥学生无伴奏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设计意图:衔接上节课专题学习蒙古族歌曲的其中一首,既复习了歌曲,同时又能使学生从优美的旋律中,再次感受到蒙古族大草原的迷人的风光。)

2、老师演唱长调

(设计意图:学生的声音也把老师带到了蒙古大草原,老师不禁也唱起了长调,而长调〈学生已在专题学习过〉是最好抒发感情的,学生再次感受到长调魅力的同时会更想进一步了解蒙古族其它的艺术形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认识马头琴

1、聆听马头曲乐曲《草原恋》(1)、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给你的感觉怎样?

(设计意图:优美、动听,直击人心扉的音色,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马头琴。)

2、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课件出示马头琴图片)(1)、课件出示马头琴图片。

(2)、老师详解马头琴的弓毛与二胡弓毛的区别。(设计意图:了解认识马头琴的构造、特点)

3、马头琴的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往往对学生会有更深的记忆,同时也为让学生对马头琴由来有更深的了解。)

三、聆听马头琴乐曲《万马奔腾》

1、刚才的乐曲,它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谈感受,谈体验。

(设计意图:纯音乐的聆听,能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同时思绪随着音乐的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

3、再次视听《万马奔腾》

(设计意图:带有图象的视听,让学生在再次熟悉乐曲的过程中,更清晰地了解了马头琴模仿马的奔跑、嘶鸣等,在视觉、听觉上再次强烈感受到马头琴极尽张力的音色变化。)

四、介绍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及其作品

1、介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

(设计意图:由《万马奔腾》引出齐.宝力高。齐.宝力高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头琴演奏家,也是马头琴改良的先驱者。是他把马头琴推向世界的舞台,打动了挑剔的欧洲人,所以学生非常有必要了解、认识这样优秀的艺术家。)

2、齐.宝力高与乐曲《苏和的白马》的故事

3、齐.宝力高成立世界上第一支野马马头琴乐队并到国外演出。

4、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的即兴创作的过程。

(设计意图:生动的故事会让学生更深刻地领略到大艺术家的艺术魅力!)

5、视听《苏和的白马》(音画结合欣赏)

(设计意图:故事的铺垫,会让学生更愿意去视听,而齐.宝力高高超的演奏水平,马头琴深情、婉转的诉说必将深深地打动视听者。)

五、课堂小结

1、民族的东西永远是世界的。

2、热爱民族的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长调、马头琴、作为非物质遗产,我们不仅要了解、继承、创新、还要发展。作为当代的学生,需要了解、认识民族宝贵的遗产,保护好它,发扬好它。)

欣赏课《万马奔腾》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设计时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蒙古族丰富的音乐文化,我专门进行了几个专题的学习:

1、认识蒙古族歌唱家及歌曲的学习;

2、蒙古族长短调的学习;

3、认识马头琴乐器及演奏家的学习;学生通过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蒙古族丰富的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教法上,突出音乐本位原则,充分聆听体验音乐作品,我将聆听、视听以及与乐曲有关的生动的故事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认识、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学法上,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的,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会懂得听辨;会产生更多、更新的感受;会引发他们思想深处对艺术美的追求与思考:什么样的音乐才能直抵人心扉?艺术家对本民族的热爱才能即兴流淌出美的音乐等等……同时通过这几节课专题性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深入地感受到,优秀的、经典的作品都是扎根于民族音乐的沃土上,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浓厚的兴趣,更热爱民族音乐,更愿意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第五篇:《万马奔腾》教案[定稿]

《万马奔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4、对比欣赏二胡曲《赛马》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语:今天,让我们骑着矫健的骏马到大草原去尽情的驰骋吧!(播放课件,大屏幕出示辽阔的大草原)

2、在大草原奔跑了一圈,你有什么感受?

二、聆听《万马奔腾》

1、第一遍:想象自己坐在大草原上,聆听这首乐曲。

2、第二遍:想象这首乐曲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3、提问:你能听出来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答案:马头琴。出示图片)A、介绍马头琴

提问:你对马头琴有什么了解吗?(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历史较短,是朝尔革新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B、马头琴的音色

提问:你觉得马头琴的音色是怎样的呢?(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

4、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马头琴带来的《万马奔腾》。

5、介绍作者

这首马头琴曲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 宝力高所创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课件出示:齐•宝力高——马头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现任内蒙古歌舞团独奏演员。其演奏曲目有《草原连着北京》、《万马奔腾》等。

6、乐曲创作背景

《万马奔腾》是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

C、刚才我们聆听的是马头琴独奏,在聆听乐曲当中,你听出了作者的心声了吗?让我们再来感受马头琴乐队带来的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第四遍聆听马头琴和乐队的合奏)

D、你能比较一下马头琴乐队和马头琴独奏的《万马奔腾》有什么不同呢? 独奏——一气呵成,乐队——加入了引子部分。

三、结束:

通过欣赏《万马奔腾》让我们想象着草原的美景,踏着轻快的脚步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aoxue/9/23145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