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客优秀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
课时:2
知识目标: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悟他的品格和精神。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直无私的品格。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的品质。
重点难点:感受本文的语言。抓取人物的品格。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请大家回想一下,有什麽职业是过去有而现在已逐渐消失了的?为什麽?(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们了。或者他们已经落伍了。)那麽,我么今天要讲的《信客》,也正是这样一种职业。大家就来看一下,“信客”到底是做什麽的?
二、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就不读了,提前让大家回去预习了。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快速浏览一下本文,并且找出信客是做什麽的?这行职业有何特点?
(这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出来,但是概括的语言并不是很简练。但是,对于职业的特点,却总结的不好。好像学生还摸不着门路。)
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2)、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3)、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4)、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但是信客的阅历又让他增长才干。
2、从上面大家的总结可以看出,信客的为人如何?(或信客这一行所需要的品质是什麽?)
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洁身自好、恪尽职守、善良厚道等。
(学生基本上能说个差不多。但有时专业语言运用的还是不好。口头语比较多一些。)
3、那麽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事例来!
都能对号入座。只是语言繁琐,不凝练。
4、可是,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麽作者再写信客之前,还写了一个老信客?
险些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路途艰苦;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惕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他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这个问题,孩子的回答却不甚好。老是靠不到主题上来。)
5、那麽,信客成长起来后,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麽事迹?为何要重点写?
重点写了两个事迹: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6、总结信客这一生,他在哪里是一个转折?
回乡教书。
7、他这一生正好验证了那一句话?
好人有好报。
社会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人们常送些关怀与温暖。发财的同乡回来道歉,并请他代办邮政事务,后来大家又推举他当老师,当校长等等。等到临死时,又来纷纷吊唁。
8、信客死后,为什麽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9、请写出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这道题开放性很强。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
现摘抄几则如下:
马茜茜:信之子,众之父,仁义之人,大公无私,为吾敬之人某某。
王彬:我们永远的信客,你是夜晚照亮我们的月亮,你是寒冬温暖我们的火光。你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支柱!
徐云龙:村中之翼。
嵇姗姗:您的功劳是为我们的奉献,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您的身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您奉献出了青春,却换来了无限的美好。
于刚:尊敬的校长,您像一把熊熊烈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全体同学向您致敬。
杨一帆:一支蜡烛,奉献默默。一生之中,忍辱负重。一人只为,仁义热心。光芒四射,蜡烛已尽。
10、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信客》:质朴典雅;警辟而畅达。
《背影》:朴素平实。
《台阶》:十分口语化。
原因:题材不同,作者个性气质语言习惯不同。
三、作业。
1、把课后词语加意思写一遍,并且背过。
2、把自己的墓志铭整理在本子上。
课后记:虽然这是一篇描写信客的文章,大家都没有接触过信客。但是学生在理解起来还是不困难的。可是,有个别的地方还需要老师话语上的精彩引导
第二篇:信客(优秀教学设计及学案)
10、信客(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备:刘杰
一、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3)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4)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2)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三、教学难点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 预习指导:
1、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2、扫除字词障碍。
(二)、课中
1、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两幅图片(图片展示),10年来,“溜索姑娘”——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的邮递员尼玛拉木,就行走在邮路上,行程10万公里。她,被当地藏族同胞称为“太阳 仙女”。她说:“人家把信交给我来送,其实就已经把心交给我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把信件送到对方手中,因为我捧着的是一颗颗滚烫的心啊!”这是令人敬佩的乡村邮递员,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余秋雨先生给我们讲述的另一个关于邮递员的故事——《信客》。
2、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灰黯(àn)
落魄(luò pò)
济济(jǐ jǐ)
猝然(cù)
噩耗(è)琢磨(zhuó)
焦灼(zhuó)
颠沛(pèi)
吊唁(yàn)(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灰黯:黑暗无亮光。
落魄:潦倒失意。济济:形容人多。
猝然:突然,出乎意外。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琢磨:喻指使文章里的句子精美。
焦灼:非常着急。
颠沛:穷困,受挫折。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戚容:忧愁悲哀的面容。
3、导学讲练
(1)快速阅读课文后,小组合作解决
①全文按小标题形式已分成四部分,请归纳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A、写年轻人做信客的缘由。
B、写年轻信客怎么做信客。C、写年轻信客为何不做信客。D、写人们推荐信客当教师。
②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明确:全文紧紧围绕信客“诚信”这个主题来展开,用老信客的没落来引发信客艰难的一生。这样写既突出了重点,又表现了老信客对信客的深远影响。
③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明确: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后宽厚待人的事迹。这些都说明信客职业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所以重点写。
④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明确:因为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⑤从文中可以看出“信客”有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阅历丰富、值得钦佩(2)语言品味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你对哪些词语和句子最感兴趣,请勾画出来。
明确:本文的语言典雅而又精辟。
①典雅精练的词语,如:“破烂灰暗”“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
②精辟的句子如,“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形象地表现了身居穷乡僻壤 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关注。“都市里的升降荣辱,震撼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表现信客是联系城乡的纽带。
(3)目标与检测(《同步导学》课堂练习部分)(4)课堂小结
信客这种职业靠的是一个“信”字,其实,任何人都要讲诚信。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职权多大,只要他真正为老百姓做过实事,老百姓就会记他一辈子。把声誉和诚信刻在老百姓心上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三)课后(1)配餐练习A组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bá()涉 私shú()颠pâi()吊yàn()焦zhuó()文zhōu zhōu()
2、解释下列词语 诘问—— 噩耗—— 焦灼—— 参考答案:
1、跋 塾 沛 唁 灼 绉绉
2、诘问:追问,责问。噩耗:指近亲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焦灼:非常着急。B组练习:
1、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式。
A、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
B、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C、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2、当信客受到死者家属的大声呵斥时,“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你怎样理解他的这一做法? 参考答案:
1、A、神态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2、这些做法体现了他宽以待人的人格美。(2)教学反思:
《信客》学案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对文章的生字词进行充分的识记。
2、这篇文章的各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3、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4、文章所要突出的主题是什么?
二、讲学导练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4)、从文中可以看出“信客”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目标检测
《同步导学》课堂练习部分
四、学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篇:《信客》的优秀教学设计
《信客》的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客》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客》的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一一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一一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
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一一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信客》的`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设计: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佬都同样受到赞誉。
第二课时
1、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2、完成课后习题。
3、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信 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教学后记】
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
第四篇: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哈尔滨宋丽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课文重要的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理解人物性格; 3.感悟余秋雨散文的质朴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学生自主合作质疑探究、感受语言,揣摩文中人物形象,感知课文质朴、感人的情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学习信客诚信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悟信客的品格和精神,关爱、敬重和学习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2.难点:揣摩质朴、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你的父母出差在外,你想他们了或有事情请教他们,你会采取哪种联络方式呢?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没有邮局,人们该如何与远方的亲朋沟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信客》这篇课文,了解一下在讯息技术很不发达的过去曾经存在的一个职业——信客。这是一种怎样的职业?在他们身上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见上)
三、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字音字形:
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 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
四、初读感知——信客
活动一:在余秋雨的笔下,信客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职业,有着哪些遭遇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文章,完成“我所了解的信客”内容,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身体状况收入情况工作内容最高兴事最痛苦事性格为人
此活动旨在让学生直奔主题,突破重点,紧扣二三部分的阅读,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感知文意,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活动二:你能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信客的人生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信客人生和品格的概括:
苦:工作劳苦:终年跋涉;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信: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默默奉献
过渡语:同学们回答很好,同学们不仅充分认识到了信客这一职业特点,更从这个“小人物”平凡经历中,感悟到了其高贵的精神品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感动。(出示幻灯片10)
五、自由赏析(12分钟)
教师过渡:在同学的交流中,我不仅为信客的精神而感动,他们挑着一幅生死祸福的重担,以自已的诚信无私,为人们默默奉献着。“他们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下面请同学们在自由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交流,然后推荐优秀者全班朗读交流)
明确:语言----质朴、典雅而又警辟
(让学生在朗读中,切实感受信客的精神和品格,达到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目的,同时让学生在语言品味中,领悟余秋雨散文质朴、典雅而又警辟的语言,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六、质疑解疑:
教师过渡:我们解读了信客,领会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针对本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本问意在让学生自主提问,生成课堂信息,在教师筛选中重在解决:(1)、作者为什么在写信客之前,要先写一个老信客?(2、)作者为什么在结尾要写信客死后人们的吊唁?
本环节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意识,同时课堂的学习,不应是教师设下的圈套,而应是学生主动生成课堂信息的过程;另外,也让学生对信客的人生有着更为深入理解(他们虽然劳苦一生,最终会获得人们的敬重和感激)
七、拓展延伸:
教师过渡: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人类永恒的财富。不过老师有两个疑问:
(1)、过去了一个世纪,作者为什么还要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呢?文章有无现实意义?
(2)、在现实生活中,你能列举出像信客这样默默为人们奉献的人吗? 在学生回答中,教师适时出示多媒体:感动中国的新一代信客---王顺友
通过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的不良现象,使学生认识到“诚信为做人之本”;也帮助学生感悟到关爱他人,助人自助的一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八、课堂小结:
结束语:信客的人生充满了坎坷磨难,但他们的“信”字人生却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了不朽的丰碑,也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诚信是做人之本,人人的生活不一定轰轰烈烈,只要你奉献助人,你的人生虽然平凡却也能伟大;愿天下诚信无私、宽厚善良、默默奉献的人一生平安。
请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九、板书设计:
信客 余秋雨
工作劳苦:终年跋涉诚信无私 苦生活贫苦:收入微薄信任劳任怨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待人宽容
第五篇:《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整体把握文,掌握的中心。从精妙的语言中揣摩的写作用意。
2、过程和方法:
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前后对比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设计】
1、导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有各的行业规范。诚信不仅应该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更应该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我们应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哪些品格。(引出题)
2、整体感知:让学生速读文,理清脉络。
从业缘起
脉络信客生涯
转行之后
⑴从业缘起:
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⑵信客生涯:
①新老信客叙谈从业之苦。(总领)
②工作极其繁忙,除收发信、物,捎带口信,还须听凭顾主絮叨;遇有噩耗,自然承当发泄幽怨的出气筒;传递遗物,难免遭受无端的猜疑;代人读写书信,每与人同生悲切;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
③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终于无奈卸却差事。
⑶转业之后:
①人们终于想到他的好处,在生活上接济他。打过他的人,幡然醒悟,在乡里设了代办处,并向他道歉。信客以代人写书信为生,后来当了小学教师、校长。
②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3、依据情节,归纳信客品格。(任劳任怨、诚心无私、待人宽厚、通达事理)
4、研读结构:
⑴在结构上,作者是怎样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⑵怎样理解作者对老信客的态度?老信客对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
⑶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你对哪些句子感兴趣?读一读,议一议。
5、深入探讨:
⑴作者为什么要为信客树碑立传?
⑵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客这种职业早已消失,但诚信永远是做人之本。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6、后拓展:
试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