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精品学案-《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精品学案-《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周围常见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了解晶体用途。

2.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

3.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放大镜下的各种晶体特点。

2.教学难点:制作晶体。三、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动手册。

2.演示材料: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上节课我们借助放大镜探索了昆虫王国的奥秘,那么,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些什么呢?

2.观察: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和雪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赏。

3.小结:这些物质,虽然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它们叫做晶体。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过去我们在“岩石和矿物”一课也曾经接触过一些晶体。在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观察晶体

1.谈话:白糖、食盐、碱面和味精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今天我们来仔细观

察它们。

(出示图片: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2.观察: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或碱面,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播放视频:放大镜下的晶体)

3.汇报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4.学生自主阅读第8

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各种晶体的图片。

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播放视频:美丽的晶体)

(三)制作晶体

1.在自然界里很多物质都是晶体,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产生的,比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石的晶体。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些晶体,你们想试一试吗?

2.制作晶体通常有两种方法:减少水分、降低温度。今天我们就利用第一种方法——减少水分法,你们认为这个实验怎么操作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出示图片:制作晶体)

实验步骤:先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然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加热时玻璃片离火焰要远一些。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摸它。

3.分组制作晶体:学生用白糖、食盐或碱面溶液在玻璃片上制作晶体。

4.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自己制作的白糖、食盐或碱面晶体,并画图记录。

(出示图片:碱的晶体、食盐的晶体)

(四)晶体用途

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你们搜集到有关晶体用途的资料了吗?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教师介绍:

l

红宝石晶体激发后能发出激光,叫做激光晶体。

例如,激光电视、激光彩色立体电影、激光雷达、激光手术刀等都是激光晶体的成功运用。

l

半导体晶体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

我们今天的随身听、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使用了半导体晶体。此外,光纤通讯技术也离不开半导体晶体。

(四)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晶体是一种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质,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不仅是晶体,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去认识和发现新世界!

2.拓展活动:课后同学们可以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尝试制作一个大的晶体。

(出示图片:制作大的晶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aoxue/9/23034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