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说声“谢谢”》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第3个活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有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他们也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说声“谢谢”》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调查,进一步体会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
设计理念(思路)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新课程强调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更重要的是要动手操作和走进社会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人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选择适合本年龄段儿童特点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儿童探究的积极性。本课是一个教育性较强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就无法达到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共生共存的依赖关系的理解,更无法达到从认识到生活中需要感谢到真正的学会感谢的目的。基于此,围绕教学目标,我首先请唱歌唱得好的一个同学进行表演,优美的歌声将学生带人一个美的气氛中,顺利的谈话式的导人话题,就此推而广之,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说谢谢?在后面的环节中,老师也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亲身感受人手,向社会延伸,通过课前活动的指导,让学生从调查和采访中来感受劳动者的辛酸,为后面的采访奠定情感基础,使整节课层层推进,一气呵成。老师只是学生的一个谈话对象,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学习中始终是积极主动的角色。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注重让学生通过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参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形成合作的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使之能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到心中有他人。
2通过调查等方法,激发学生尊重并感谢劳动者的情感。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准备
1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
2准备相应的课件。
教学设计
激趣导入,引出谢谢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放松放松吧,唱首歌怎么样?咱们班谁唱得最好呢?(同学们推荐一个学生进行表演。)
(学生的表演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2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掌声送给她呢?(学生回答:她给大家带来美妙的歌声,带来快乐,带来美的享受„„)
3师:是呀,当别人为我们带来优美的歌声、带来快乐的时候,我们要用掌声向她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要说谢谢呢?谢谢这两个字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问题.(出示课题:说声“谢谢”)
活动一:交流感悟.体验谢谢
为了同学们能更好地学习,请看自学提示:
1.根据图片内容说说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怎么表达谢意?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说谢谢了吗?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的?
(学生自学交流,指名解决问题。)
师:是呀,当别人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后要说声谢谢。(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帮助一一需要谢谢)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当你受人恩惠时,哪怕是非常的微不足道,你也应该说声“谢谢”。
活动二:调查采访.感悟谢谢
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自学提示: 1.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调查的人在什么岗位,他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当时心情怎样?
(四人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我们心中会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谢谢”不仅是一句感谢的话语,它更是你内心的一种感受,是做人应具有的基本礼节。这一声“谢谢”,就充分表明了你对别人付出的劳动的一种肯定,一种尊重。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肯定 尊重一一学会谢谢)
联系实际生活,理论升华
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给过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很多,比如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老师诲人不倦把我们教育成人,同学对你的细心照顾等等,他们或在生活上,或在学习上给了我们许多无私的帮助,请你们回忆一下,你能讲一件让你最受感动的事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学生交流。)
当堂作业
(音乐)同学们,学会感谢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礼仪,更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此时,你最想对帮助过你的人说点什么呢?拿出你们准备的感谢卡,写上你们真诚的话语,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谢谢他们吧,(学生制作感谢卡,交流,可以当场送的就当场送。)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节课。“谢谢”是最普通、最常用、最基本的礼貌用语,也是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时时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板书设计
说声“谢谢”
服务 帮助一一需要谢谢
肯定 尊重一一学会谢谢
第二篇:说声 谢谢 教学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第三课《说声“谢谢”》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你会表示感谢吗”、“小记者在行动”、“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学会表达自己的谢意。懂得对他人的尊重。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小学生,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有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或者只能够做到口头上的“谢谢”,而并不理解和真正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教学目标:
1.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帮助、关心后,要表示感谢。
2.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3.对他人给自己的帮助关心和服务心怀感激之情。会表达自己的谢意,愿意用行动珍惜别人的劳动。教学重点: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2.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学难点:
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教学准备:
1、课件
2、音乐:《感谢你》《我献上感谢-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谢谢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 生:喜欢。师播放歌曲《感谢你》。
师:这首歌曲中,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词? 生:感谢。
师:是呀!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上课前,老师的书掉在地上了,我们班的----同学帮老师捡了起来,大家猜猜我对他说了什么?
生:说声“谢谢”。师板书课题:说声“谢谢”
二、活动一:回忆生活,说声“谢谢”
(一)你谢谢过谁?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为我们提供服务与帮助,你们看: 课件出示
图一:服务员为我们倒水 图二:医生为我们治病 图三:老师给我们上课
师:在上面几个画面中,我们应该对谁说声谢谢?
生:我们要对服务员说声谢谢,她为我们提供服务。(板书:服务员)生:我们应该对医生说谢谢,因为他为我们治病。(板书:医生)
生:我们应该对老师说谢谢,因为他教会我们做人,教给我们知识。(板书:老师)
生:师:其实,在家里、在学校、在生活中,关心帮助我们,真诚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太多了,你对他们说过谢谢吗?给大家说说吧!
生:有一次,妈妈帮我买了本书,我对妈妈说声“谢谢”。(板书:父母)生:有一次,警察叔叔帮助我过马路,我对他说声“谢谢”。
生: 有一次,我上课没有带书,是余柳借给我,我对她说声“谢谢”
(板书:同学)„„
师: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家人的关爱,请一定不要忘记对他们说声——谢谢。
(二)谁谢谢过你?
师:是呀!一声声谢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像一座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同学们,有人对你说过谢谢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实话实说。(课件:实话实说)聊聊别人对你说过谢谢的事吧!生:我曾借笔给王敏,他对我说谢谢。
生:我有一次把座位让给小妹妹,他对我说谢谢。
生:一天下雨,李琳没带伞,我把她送回了家,她对我说了声谢谢。师: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有什么感受?(快乐、激动、幸福„„)
师:同学们帮助别人,看到别人快乐,自己感到快乐,这让我想到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三)及时说声“谢谢”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帮助别人而别人没有对你说声谢谢的事? 生:有一次,我教宁静做题,他没有对我说谢谢,师:你心情怎样? 生:有点不舒服。
师:是有点不舒服,你帮助了他,他连声谢谢都没说。
生:有一次,一位叔叔的文件掉了,我帮他捡起来,他没有对我说谢谢。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不高兴
师:如果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一声谢谢,心里是有点不好受,将心比心,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没有及时说声谢谢,人家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及时说声——谢谢。有时没有来得及说出感谢会让人非常遗憾,请听小故事(课件出示):
一个尿毒症患者因没钱治病准备放弃治疗时,一位素不相识的外地人,给他无私的援助。在这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的病有了转机。他想当面致谢,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这个心愿。两年后,他专程按照汇款地址找到恩人家,没想到恩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他后悔万分,悔不该一拖再拖,使这句没有说出口的“谢谢”成了自己精神上永远的负担。他含着眼泪在白纸上写下一万个谢谢,点燃在恩人的坟前„„
师:多么催人泪下的故事呀!听完这个故事,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我感到很难过。师:为谁感到难过?
生:为尿毒症患者感到难过,因为他没有及时对恩人说声谢谢恩人就去世了。
三、活动二:真情播放,送出谢谢
师:当你接受别人的帮助,一定要及时说声谢谢。在学校里给我们帮助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们觉得老师辛苦吗? 生:辛苦!
师:我们只是看到老师上了几节课而已,背后辛苦地付出我们是看不到的。老师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大家去采访一下身 边的老师,看看老师是如何工作的。
师:小记者们,通过采访老师,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老师工作很辛苦,老师每天要改几套本子,还要上课、备课。生:老师很爱我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生:老师利用休息的时间辅导后进生,他们很辛苦,我们应该感谢老师
师:是呀!老师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成长的道路,他们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头发白了,皱纹多了,嗓子哑了,让我们全体起立,面对听课老师,真诚地说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师:你们还有哪些谢谢没有及时送出去?今天借这个机会把它送出去吧!
生:我想对妈妈说声谢谢,是她把我抚养大。师:孩子,对妈妈说声谢谢吧!她一定能听得见。
生:我想对曹玉说声谢谢,上次她帮我把文具盒捡起来,我没来得及说谢谢。师:这位同学在吗?那就到他跟前去说吧!
师:一声谢谢让我们懂得老师的辛苦、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情,一声谢谢传递着我们的情感,同学们,这儿有几个小同学也在说“谢谢”,可他们真得懂得感谢吗?
四、活动三:表里如一,行动谢谢 课件录像
师:看了他们的行为,听了他们说的谢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生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生:借书的小朋友不懂得感谢,自己把书翻得乱七八糟,光嘴上说谢谢,行动上没感谢图书管理员。生:丢纸屑的小朋友也不懂感谢,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值日生把地扫干净,他却把纸扔在地上。师:是呀!真诚地感谢劳动者,不仅要学会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来感谢。(板书:行动)珍惜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师:对父母、老师、服务员、医生等等这些帮助关心我们的人,你想用怎样的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呢? 生:上课认真听讲,不用老师操心来对老师感谢。生:不乱扔纸表示对清洁工的感谢,生:遵守交通规则不给警察叔叔带来麻烦来表达对警察叔叔的感谢。„„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表示心中的感谢。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些能力所能的事就是对父母的感谢,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对老师的感谢,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就是对劳动者的感谢
五、活动四:总结升华,心存谢谢
师:感谢是一种美德,学会感谢,心中有爱,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丽,让我们一起学会感谢吧!请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说,一起做。
(课件出示: 配乐诗歌《我感谢》)师生一起大声朗诵: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感谢清洁工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在美好的环境中成长; 感谢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让我们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感谢所有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为我们服务的人。
师: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服务员、感谢医生,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让我们把感恩的心化为实际行动,做父母的好孩子,做老师的好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师完善板书)
师:下课铃声响了,此时此刻,我要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感谢所有评委,所有的老师给我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要对你们说声“谢谢”。
六、作业布置
感谢他人不仅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用自己的行动来尊重他人的劳动,这才是真正的感谢。请同学们回到家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篇:说声谢谢 教学设计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年级品德下册 《说声“谢谢”》48—51页。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让学生明白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学会感谢。
2、懂得对劳动者的感谢不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
二、情感目标
学生心存感谢之情。
三、行为目标
学生会表达自己的谢意,愿意付诸自己的行动去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歌曲《感谢你》
感谢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感谢,并用行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感谢他人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谈话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在上课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文具盒丢在家里了,一根笔都没有,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稍微思考一下,然后举起你的小手。生答:跟同桌借一支笔。
师:哦,跟同桌借一支笔,那同桌借给你了,这时候你该说什么呢?(生答 谢谢)对,遇到这种别人给予了我们帮助的情况,咱们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一句“谢谢”。
那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说声“谢谢”(板书 题目)
二、探究新知
首先找学生读学习目标。
师:知道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我们先来进行第一个小活动。活动一:回忆生活 说声“谢谢”
1、说“谢谢”的故事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要说“谢谢”。你说过“谢谢”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你说“谢谢”的故事呢?(假如学生不举手老师可提示,预设
1、对帮助的人说谢谢;
2、对为我们服务的人说谢谢)
生答 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出示幻灯片图片,教师适当讲解。学生分角色表演幻灯片中的对话。
2、师小结
师:刚才呀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就是原来同学们在接受别人帮助或者服务的时候,大家都会礼貌的说一声“谢谢”。(板书
帮助 服务 谢谢)
这一声声的谢谢太神奇了,它使人跟人之间多了一份关爱和理解,多了一份尊重。现在请大家继续看一看大屏幕,还有很多你不认识的人在关心你、帮助你,默默的工作为我们提供服务。(出示各行业劳动者图片 交警 消防员 收银员)请大家在享受他们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由衷的说一声“谢谢”。活动二 得到感谢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对别人表示感谢,那么你得到过感谢吗?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呢?给大家讲一讲你被感谢的小故事。
(假如学生不举手老师可提示,预设
1、帮同学捡书,听到一句谢谢;
2、在大街上帮助路人指路,听到谢谢)
生答
教师评价(可适当问一下学生得到感谢时的心情)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发现啊咱们小朋友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都得到过别人的感谢。这让老师想起了一句话“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那小朋友们,可能还有一种情况,你为别人做了一些事,可是却没有得到感谢。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答:不高兴。
师评价
师:如果我们付出了,可没有得到谢谢的话,我们的心里肯定会很难过。所以当别人帮助了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说一句“谢谢”。活动三
谢谢大行动
1、送出感谢
师:咱们现在知道了“谢谢”的重要性,下面咱们一起来一个 谢谢大行动。老师相信,在咱们平常学习中,大家肯定都有想要谢谢的人,那趁着这次机会行动起来,大声的说一句“谢谢”吧。(老师提示,可以对同学说,对父母,对老师等)
2、小组交流展示
师:老师给大家点时间,前后桌交流一下,你想对谁说,想说点什么。等一下咱们勇敢的展示自己。学生展示
教师适当评价
师小结:说出了谢谢,大家心里是不是都感觉到很舒畅,很高兴。这每一声谢谢真是太神奇了,它能带给人感动和快乐。可是我们在快乐的同时,老师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感谢仅仅是口头上说一声谢谢就行了吗?老师前几天到书店买书,看到了这样一幕。活动四
辨析谢谢
出示课件(老师顺便讲一下,一位同学到书店买书,把书架翻的乱七八糟,售货员还得重新整理。但是付钱的时候,他却对收银员阿姨说了一句谢谢)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个小朋友,做的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生答:做的不太好,不应该把书架翻乱。
师小结:是啊,这位小朋友,他只是把谢谢挂在嘴边,他把书架翻乱了,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不是真正的感谢。感谢不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行动上表示感谢,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那我们怎样能做到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呢?比方说“清洁工阿姨 农民伯伯 妈妈”。
生答 :不乱扔垃圾,珍惜粮食,妈妈洗的衣服我们尽量的不弄脏。
感谢卡
师:看来,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咱们小朋友都已经拥有了一颗懂得感谢的心。那现在还有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做一张“感谢卡”吧。写上你想说的话,送给你
最想感谢的那个人,可以写给你的老师,父母,家人等等。(同时播放 歌曲 感谢你)【总结】
这节课就要过去了,但感谢的话题是永恒的。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那些帮助我们,为我们服务的人,用真诚的心灵去感受,用诚挚的行动去感谢!谢谢大家让老师度过愉快的40分钟!下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声“谢谢”帮助
谢谢服务
谢谢尊重
第四篇: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说声“谢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第三个活动。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有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他们也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说声“谢谢”》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查,一步步体会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从而树立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态度。【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强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既注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又选择了适合本阶段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观察、汇报、认知、表演、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谢谢”;“感知谢谢”;“辨析谢谢”。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得到快乐,情感得到升华。整个课堂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材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 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2、使学生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4、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70%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一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服务后说声“谢谢”,但他们不能做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谢。不懂得感谢别人不仅是口头上说声“谢谢”,还要理解和尊重别人以及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学重点】
理解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谢意。【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身边的老师的工作情况。
2、学生准备制作需要的彩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谢谢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放松放松吧,请欣赏歌曲《感谢你》。
(播放歌曲《感谢你》)
师:这首歌曲中,你听到最多的是哪个词? 生:感谢。
师:是呀!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我们都会衷心的说声“谢谢”。(板书:说声“谢谢”。)
二、活动一:回忆生活,说声谢谢
(一)、你谢谢过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画面。
师:当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我们要对他们表示感谢。
师:我们会对服务员说声谢谢,因为„„(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评价。)
(板书:服务 帮助 关心 需要帮助)
师:说的真好!在生活中关心帮助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你对他说过谢谢吗?给大家说说吧!
师: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时,请一定要及时说声“谢谢”。
(二)、谁谢谢过你?
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做过很多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现在就来说说别人对你说过谢谢的是吧!(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有什么感受?
师:的确,帮助别人,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三)、及时说声“谢谢”
师: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你热心的帮助了别人,而他却没有对你说“谢谢”?
师:这时,你的心情怎样?
师:如果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一声谢谢,心里是有点不高兴,将心比心,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及时说声——“谢谢”。
三、活动二:真情播放,送出谢谢
(一)、小记者在行动
师:老师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大家去采访一下身边的老师,下面哪位同学说说通过采访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是呀!老师就想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同学们前进的道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对老师最真实的写照。我提议,让我们全体起立,向天下所有默默耕耘,无私 奉献的老师说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二)、情景表演 辨析谢谢
师:这儿也有两个同学在说“谢谢”,他们是真的在感谢吗?请欣赏两个情景剧,想一想:小主人公真正懂得感谢吗?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所表演的小主人公的行为,你们赞同他的做法吗?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师:是啊,我们要真诚地感谢他人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学会说“谢谢”更要的是— 生:(齐)用行动表示感谢!
师: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
师: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
(板书:尊重他人 珍惜劳动 学会感谢)
四、活动三:总结升华,心存感激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师: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我们的世界会多一份绚丽的色彩;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我们的人生会多一份美丽的情怀。感谢是一种美德,心存感激,学会感谢,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师稍微停顿片刻)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感谢谁?让我们伴着歌声把你最想说的话 写下来,画上美丽的图画,做成感谢卡送给你想感谢的人。师:没有做完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制作你的感谢卡,做好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感谢卡。(学生进行展示,并送出感谢卡)
师:今天的的可就要结束了,但感谢的话题是永恒的。老师最后也要对你们说声“谢谢”,谢谢同学们认真听讲,谢谢同学们积极发言,谢谢你们让老师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下课!
五、作业设计:把制作的感谢卡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
六、板书设计:
说声“谢谢”
服务
帮助
关心——需要谢谢 尊重他人
珍惜劳动——学会谢谢
【教学反思】
一、活动形式:
这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通过听歌曲、观察图片、情景表演、讨论交流、制作感谢卡、汇报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谢谢,说声谢谢,行动谢谢,心存谢谢。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感悟,在体验中加深认识,在实践中情感得到升华。
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拨动学生们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导行。例如:在观看图片时,让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体验和分析,深刻感受到有礼貌地尊重他人以及谢意所换来的结果。最后伴着歌曲《感恩的心》制作感谢卡,把学生情感推向高潮,教师有感情的小结,深深触动了孩子心灵,拨动了孩子的情感,指导孩子的言行。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时感情投入不够,缺少教学激情。
2、时间把握不够合理,课堂上时间分配不够好。
第五篇: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主题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姑田中小
罗红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难点: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谢谢”。
1、创设情境:师播放歌曲《感谢你》,这首歌曲中,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词?是呀!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上课前,同学的书掉在地上了,我们班的----同学帮捡了起来,大家说说要对他说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说声“谢谢”
3、齐读课题。
二、谈话交流,感知“谢谢”。
1、导语:上课前,门卫叔叔将一份老师订阅的《闽西日报》送到了老师的手中,瞧,老师打开报纸就可以了解到当天的新闻,多方便啦!同学们,老师能读到这份报纸,还要感谢哪些人呢?(记者、编辑、印刷工人、邮递员……)
2、是啊。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都有许多人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他们的劳动,是他们的劳动,带给我们许多便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
3、小结:是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板书: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三、回忆生活,体验“谢谢”。
(一)你“谢谢”过谁?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为我们提供服务与帮助,你们看:课件出示 图一:演员为我们表演 图二:医生为我们治病 图三:服务员为我们倒水
师:在上面几个画面中,我们应该对谁说声谢谢?(学生回答)其实,在家里、在学校、在生活中,关心帮助我们,真诚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太多了,你对他们说过谢谢吗?给大家说说吧!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服务,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家人的关爱,请一定不要忘记对他们说声——谢谢。
(二)谁“谢谢”过你?
导语:是呀!一声声谢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像一座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同学们,有人对你说过谢谢吗?今天,我们就来实话实说。(课件:实话实说)聊聊别人对你说过谢谢的事吧!
1、学生讨论后反馈。
2、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有什么感受?(快乐、激动、幸福……)
3、小结:同学们帮助别人,看到别人快乐,自己感到快乐,这让我想到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三)及时说声“谢谢”。
1、同学们,你有没有帮助别人而别人没有对你说声谢谢的事?
2、学生回答。
3、小结:如果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别人的一声谢谢,心里是有点不好受,将心比心,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没有及时说声谢谢,人家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当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及时说声——谢谢。(教师板书:肯定、尊重--学会“谢谢”。)
四、辨析导行,感悟“谢谢”。
导语:感谢是一种美德,学会感谢,心中有爱,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丽,让我们一起学会感谢吧!请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说,一起做。
(课件出示: 配乐诗歌《我感谢》)师生一起大声朗诵: 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感谢清洁工的默默付出,让我们在美好的环境中成长; 感谢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让我们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感谢所有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为我们服务的人。
师: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服务员、感谢医生,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让我们把感恩的心化为实际行动,做父母的好孩子,做老师的好学生,做社会的好公民让我们传递出我们的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传递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
五、全课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六、课后延伸:自己亲手制作的感谢卡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主题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姑田中小
罗红梅
2012.3.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主题 《说声“谢谢”》说课稿
姑田中小
罗红梅
一、说教材
《说声“谢谢”》是《品德与生活》学科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第三个活动主题,《说声“谢谢”》这一课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自己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调查,进一步体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生活中的意义,在社会的价值感受到他们给社会带来的方便,以及人们之间依赖的关系,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对他们怀有感激之心。从而树立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态度,达到在孩子们心中懂得爱的回报的真谛。
二、说课标
《品德与生活》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说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他们在享受着来自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服务,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他们并没有留心观察这些人是怎样为他们付出劳动的,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正是这些劳动给他们带来了方便。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中劳动者的观察,认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人们之间互相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
四、说目标、重难点
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以及年龄、心理特点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3、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难点: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五、说教法学法。
(一)注重教学方法趣味性
本课伊始,教师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感谢你》这样不仅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引发思考使得课题在孩子们的思考与交流中很自然地引出。
(二)注重教学素材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所以我们所选择的素材都是取决于生活,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生活化的社会。
(三)注重体验与活动相结合体验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分以下环节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出“谢谢”。
1、创设情境:师播放歌曲《感谢你》,这首歌曲中,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词?是呀!生活中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上课前,同学的书掉在地上了,我们班的----同学帮捡了起来,大家说说要对他说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说声“谢谢”
二、谈话交流,感知“谢谢”。
三、回忆生活,体验“谢谢”。
(一)你“谢谢”过谁?
(二)谁“谢谢”过你?
(三)及时说声“谢谢”。
四、辨析导行,感悟“谢谢”。
五、全课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六、课后延伸:
自己亲手制作的感谢卡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主题
《说声“谢谢”》说课稿
姑田中小
罗红梅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