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上《九寨沟》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 >
10《九寨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将奇异的景观准确而又形象的写了出来,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认识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诵第三、四自然段。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4.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学习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九寨沟美景所采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写九寨沟美景的语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联系课文内容阐述你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课文从哪两方面来描写九寨沟的神奇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用“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的好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还有的恰似。”的句式概括湖泊特点。【需学习的表达方法】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学习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九寨沟美景所采用的方法写一处景物 【拓展阅读】
一篇描写九寨沟美丽风光的文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二.教学新授
(一)细读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a.九寨沟的地理位置——读原句。b.九寨沟名字的由来——读原句。
c.一进入景区,象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童话世界 过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课文第二段为我们做了介绍。
(二)细读第二段
1.学生快速朗读,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介绍的。师相机板书:自然风光珍禽异兽
2.师配乐朗诵该段,让学生闭眼想象九寨沟的美景。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二.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品读词句,抓住特征,感受其美)
(学习方法:读—找—想—读—讲)
1.自由练读,整体感悟
师: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美景,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
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汇报结果(师随机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师:(课件出示文中好词)请大家边读课文边想一想这些好词分别是什么的? 插入云霄 清澈见底 银光闪闪 雪峰插云 白练腾空 色彩斑斓 森林遍布
蔚为壮观 银花四溅 五彩缤纷 大大小小 高低错落平湖飞瀑 古木参天
3.展开评读讨论,抓住文中具体词句,启发自悟,发挥想象,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选择重点理解下列句子:
预设一雪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师点拨:它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这里的雪峰只有一座吗?(“一座座”——雪峰多)这么多的雪峰你该怎么读出来呢?
②“插入云霄”(雪峰高)你能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吗?
③峰顶为什么会“银光闪闪”呢?(因为雪峰很高,积雪终年不化,很亮,所以银光闪闪。)
预设二 湖泊 A.“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师点拨:湖泊多吗?(“大大小小”“颗颗”——湖泊多)这么多的湖泊像什么呢?(宝石)想象一下,还像什么呢?
(师出示句式: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的好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还有的恰似。)
学生讨论,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其发散思维,加深情感体验,同时又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学活用比喻句,从而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目的。】
师过渡: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听你们说着说着,我也仿佛来到了这彩带般的河谷中,你瞧,我的脚边就是那„„(师故意省略:湖水)
B.“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师点拨:①这里的湖水清吗?清到什么程度?可以看见水底吗?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清澈见底”——湖水清)生齐读,个别读。
②既然湖水清澈见底,那么我们能在湖底看见什么呢?(石块)这些石块是什么颜色的呢?(生想象讨论并发言)文中用了哪个词来描写这么多颜色的石块呢?(“色彩斑斓”——湖石色彩多)
师过渡:清澈见底的湖水,再加上色彩斑斓的石块,真是美不胜收啊!文中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湖水的清澈?
C.“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师点拨:湖泊的颜色多吗?为什么湖水会有这么多的颜色呢?(师出示画面和句式:因为 的石块,的天空,的云朵,的雪峰,的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
学生讨论,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句展开深度想象说话,可以使学生的想象由朦胧变得具体由简单变得丰富,由变形变得逼真。丰富和充实了他们的想象,发展了语感。】
师点拨:除了这些颜色,你还知道什么颜色?文中用了哪个词来描写这么多的颜色呢?(“五彩缤纷”)
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颜色丰富的词语吗?(色彩斑斓,五颜六色)【设计意图:处于此学龄段的学生短时记忆力较强,但还不善于总结归纳所学的零碎知识,老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温故一下以往的相关内容,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精彩词语,使其短时记忆变为长时永久记忆,不断地积累语言,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师指导朗读:(指图)蓝天白云绿树花朵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斓的湖石,使湖泊变得格外美丽。大家看,这就是五彩池,五花海的美丽景色,怎么样,美吗?谁愿意把这番美景读出 来呢?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是强化朗读感悟的催化剂。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潜力,有活力,他们对课文的主体感受和感悟理解才会更真切,更深透,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师过渡: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森林。预设三森林:“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师点拨:森林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遍布”——森林多)(出示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如此迷人的景色吗?(生自由说)师指导朗读:森林遍布,古木参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绿色的人间天堂吧!(生齐读)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 伟。”从读入手,以读为本,在读中使学生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架起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这要比在课堂上进行繁琐分析而限制学生的思维来得简单而有效多。】
师过渡:欣赏完美丽的原始森林,我们继续前进,接下来大家又看见了什么?(出示瀑布图片)
预设四 瀑布:“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 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师点拨:①看着这幅图,你觉得远看瀑布像什么?(白色绸缎飞流直下)因此叫白练腾空。走近一些,水流拍打着岩石,溅起的水花又像什么?(那绽开的银色花朵)所以叫银花飞溅。想到哪句诗描写瀑布?
②这么多,这么长的瀑布从山顶直泻下来,你能想象当时的声音吗?让我们倾听一下瀑布的声音,感受一下瀑布给我们带来的激情震撼吧!(师配瀑布图播放声音)
学生模仿瀑布的声音
③假如此时,你就站在这瀑布前,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师指导朗读:(适当煽情)同学们,那瀑布冲进谷底,瀑声如雷,卷起千层浪花,向东奔去,蔚为壮观。你能读出它的壮观吗?(生齐读)【设计意图:以情激情,即以老师本身的激情来感染和打动学生,通过富于激情的话语、神情、动作等激发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与教师形成一种“心理相融”。】
4.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生自由读,思考:课文描写了四种珍稀动物,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金丝猴,羚羊(出示投影图片),大熊猫,小熊猫(学生用资料分辨)(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该小节。A.出示学习方法。
a.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读一读,并划出表示它主要特点的词语。b.说说怎样读就能读出喜欢的感觉。B.学生学习,教师巡视点拨。(3)交流学后成果。
喜欢金丝猴的有哪些同学,交流。
金丝猴——体态粗壮,攀吊,眨巴,窥视(是什么意思:偷偷的看)。朗读。指名几生读。
羚羊——突然窜出来,又消失了。朗读。指名几生读。
大熊猫——翰态可掬(是什么意思:朴实可爱)朗读。指名读,要读的慢一些。小熊猫——行动敏捷,美滋滋照镜子。朗读。指名读。(4)齐读该小节。
(5)同桌互读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句子。
师述: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大家都很爱这些动物,愿和它们成为朋友。
(三)细读第三段
师述:如此美妙瑰丽的九寨沟,令人热切向往。难怪作者在最后一小节动情地赞叹道„„ 齐读第五小节。三.总结全文
师叙述: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的自然风光与各种异兽珍禽的完美结合,九寨沟真不愧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相机板书:人间仙境 四.小导游活动 同学们,这么美的地方真得去看看。可惜现在不行。那我们就先找个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饱饱耳福吧。——小导游解说。五.作业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选择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或者你们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 2.配乐朗读3-5小节,感受九寨沟的美 3.完成习题
()的雪峰()的森林()的湖泊()的瀑布()的金丝猴()的羚羊()的大熊猫()的小熊猫 作者在文中也用了一句话来集中表达了他对九寨沟的赞美之情,是哪一句?请画下来。(出示句子“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益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齐读。)
5思考,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在这个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里,你最喜欢哪?根据学生的叙述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读出美感。
①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同时出示九寨沟地理位置的图示)
②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四、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县:里面是两横。
3、范写:善、窜、捷、禽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第二篇:四上《九寨沟》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0九寨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沟”、“县”等10个生字,绿线内的“潘”、“镶”等8个生字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语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敏捷”、“珍禽异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4.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难点:通过感受九寨沟的神奇,体会到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的美好,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九寨沟去游览一番。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思考提出的三个问题。
2检查预习。出示:
镶嵌、攀吊、窥视、咀嚼、敏捷、窜出来、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异兽珍禽、憨态可掬、诗情画意、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指名读教师出示的词语,理解“镶嵌”、“若无其事”、“异兽珍禽”、“憨态可掬”,指导“捷”、“禽”的写法,然后齐读这些词语。
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同学继续思考提出的三个问题,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师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交流并板书:自然风光、异兽珍禽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哪个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那个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异兽珍禽?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
2.交流:
一二自然段回答了第一、二个问题;第三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第四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异兽珍禽;第五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
3.师:如果把这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你想怎么分? 交流: 一、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第四自然段为一部分,第五自然段为一部分。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细读第一部分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九寨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九寨沟? 2.交流:
(1)解决第一个问题
生:九寨沟在四川省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
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四川,找出九寨沟的所在地。(2)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神奇的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叫九寨沟。3.童话世界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 神奇、美丽
五、布置作业
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2.摘录词语。
描写色彩的:
描写山峰的:
描写瀑布的:
描写动物神情的:
3.再读课文,感受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六、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初步理清了课文的顺序,感知了九寨沟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2.交流:雪峰、湖泊、森林、飞瀑,并相机板书
3.师:雪峰,湖泊,森林,飞瀑„„这般童话世界中的美妙景象,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处?赶紧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圈圈划划,写写你的感受,并试着用朗读展现这动人的画面。
4.交流:(学生说到哪种景物,教师就相机出示相关句子。)(1)雪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①说说读懂了什么?(从一座座感受到雪峰的多,从插入云峰感受雪峰的高,从银光闪闪感受雪峰的亮。)
② 师出示图片,并语言描述:这里的雪峰海拔3000米以上,高耸入云,峰顶上终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这么雄伟壮丽的景象,能读好吗!指名读;评价(雪峰真多啊;真高啊;真亮啊!);齐读。
③师:你看这插入云霄的雪峰,你看这银光闪闪的云峰,置身其中,就像置身在——生接(美丽的童话世界)。
(2)湖泊:“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① 说说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的多、亮、清、美的特点。
②师出示图片,并语言描述:这里的湖泊据说有108个呢。作者用了比喻手法把湖泊写得像宝石一样晶莹璀璨。让我们读出湖泊的美丽。指名读;齐读。
③听了同学的朗读,我仿佛走进了——生接(美丽的童话世界。)
过渡:事实上,九寨沟的湖水之所以色彩斑斓,可不仅仅因为湖底的石块哟!“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这怎能不像走进了——生接(美丽的童话世界。)
(3)森林:“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①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抓住“遍布”体会原始森林很多,范围很广,到处都是。
②(出示图片)看,从河谷到山坡布满了各种颜色的森林,这样五颜六色的森林被称为“彩林”,走进这里,真像是走进了——(生接)美丽的童话世界。
(4)飞瀑:“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
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① 师问:“白练”是什么?(白色的绸带)那瀑布宛如“白练腾空” 就是说(瀑布像白色的绸带一样腾空而下); “银花”其实就是?(水花),“银花四溅”就是形容瀑布?(水花四溅,水雾升腾)。
② 理解瀑布形成的原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③(出示图片)你们看,九寨沟拥有17个瀑布群,每一道瀑布都是这样高低错落,远看就像一条条白色的绸带飘然坠落,近看水流飞泻,水雾升腾,气势磅礴,看着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此时的你会想到哪些词语,诗句?
④ 交流。⑤指导朗读。
5.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雄伟壮观的瀑布,这一动一静就可以用书上最后一段的哪个词语来表示――(平湖飞瀑)。板书
6.总结: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这些景色,你觉得作者花的笔墨最多的是哪个景色?
7.交流。
8.师:这样一写,文章就做到了有详有略,咱们平时在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描写。9.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
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师:欣赏完美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继续向森林纵深挺进,去看看那里的珍禽异兽。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1)写了哪些异兽珍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九寨沟异兽珍禽的特点?
2.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体态粗壮”、“ 憨态可掬”“行动敏捷”等词语理解体会这些动物的特点。3.指导朗读
4.讨论作者为什么用“也许”这个词?
5.交流:用“也许”说明这里的珍稀动物种类虽多,来到这里并不是都能看到。
6.作者用了四个“也许”,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用在一起,就叫排比。这段话还用到什么修辞手法呢?大家想一想,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你能按照课文的写法进行描述吗?
课件出示:也许,你会在(),看到()的孔雀正在(); 也许,你会在(),发现()。7.交流。
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课文第五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作用。2.交流:总结全文,首尾照应。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同学们说“神奇的”、“美丽的”居多,也有同学说出了“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仙境——九寨沟”。)
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3.师:读了这么美的课文,听了这么动听的歌曲,同学们神游了一番,相信九寨沟的自然风光与异兽珍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九寨沟,去九寨沟旅游,你能当个小导游吗?你会怎样介绍九寨沟呢?请同学课下动笔写一写,准备参加九寨沟小导游大赛。
附:板书设计
10.九寨沟
雪峰插云 童话世界 古木参天 人间仙境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
教学反思:
不能只让学生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写的有多美,应该教给学生是怎么将这样的景观写出来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的感受入手,重点抓住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感悟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与此同时,进行说美景,仿写训练。
第三篇:苏教版四上九寨沟教学设计
《10 九寨沟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3、能抓住各段要点,把握课文大意,领略九寨沟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的意境。
4、精读第3、4段,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品味作者的遣词用句,感受从字里行间折射出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
1、会用学会的生字组词。
2、背诵第3、4、5自然段,掌握各段段意。教学难点:
1、掌握作者的写作特色,品味词句魅力。
2、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保护意识。教学用具:
关于九寨沟的美丽自然风光的图片。课文中涉及的动物的图片。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各段要点,把握课文大意,领略九寨沟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的意境。教学重点:
1、会用所学的生字组词。
2、掌握各段段意。教学用具:
关于九寨沟的美丽自然风光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向学生询问:有没有同学去过九寨沟?
(预设1:有去过。请去过的同学给我们讲一讲去九寨沟游玩的感受。)
(预设2:没有去过。
既然大家都没有去过,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课文领略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
(二)展示九寨沟风景图: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九寨沟的自然风光,来直观地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
(三)让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在黑板上板书:10 九寨沟 指导学生注意“寨”的读音和字形;注意“沟”的字形。
二、初读课文
(一)粗读课文:给3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快速出声朗读课文,为课文标段落序号,并将课后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和10个要识记的生字在课文中画出他们的位置。
(二)学习生字词:
1、“潘、宛、攀、憨、显、窜、敏、禽”是前鼻音,“镶”是后鼻音,“若”是翘舌音,“窜”是平舌音。“宛,敏”的声调是第三声,需要发得饱满到位,注意有个转折。
2、从第一段开始,将有生字的词句找出来齐声朗读。
(1)“松潘”的“潘”,“镶嵌”的“镶”,“宛如”的“宛”,“蔚为壮观”的“蔚”,“攀吊”的“攀”,“窥视”的“窥”,“憨态可掬”的“憨”,“咀嚼”的“嚼”,记住读音和字形,认识即可。
(2)“三县”的“县”,地方行政区划、行政单位的名称,组词“县城”;“山沟”、“沟谷”的“沟”;“图画”的“图”;“恰似”有正如,就好像的意思,组词“恰当”;“继续”的“继”,组词“继母”;“窜出来”的“窜”,表示动作,乱跑、乱动,组词“上窜下跳、抱头鼠窜”;“若无其事”的“若”,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一样,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敏捷”动作迅速;“异兽珍禽”珍稀动物,“禽”字的字形和读音。
三、再读课文
(一)逐段感知
1、齐声朗读第一段,提问:第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预设1:地理位置。)(预设2:名字由来。)
第一段的第一句稍微提了一下九寨沟的地理方位,但是,如果是交代地理位置的话,课文的描述显然是不精确的,所以第一段主要的还是交代名字的由来。板书:名字由来
2、齐声朗读第二段,提问:找出第二段的关键词,并且说说第二段的作用。(预设:童话世界。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板书:童话世界
(过渡)
3、齐声朗读第三段,提问:第三段描写了哪些景物?(预设:雪峰、湖泊、瀑布)
自己大声朗读第三段,找出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试着概括出本段的关键词。(预设:湖泊。自然风光)
板书:自然风光
4、齐声朗读第四段,提问: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预设:金丝猴、羚羊、大熊猫。珍稀动物。)板书:珍稀动物
5、齐声读第五段,找出关键词,说说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预设:人间仙境。总结段,总结全文的作用。)
(二)整体把握
根据各段的主要内容,试着概括出课文的主题思想,提学生回答。
(预设:通过对九寨沟名字的由来、自然风光、珍稀动物的介绍,赞叹九寨沟是个如童话世界般的人间仙境。)让学生复述主题思想。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将10个生字每个抄3遍。
2、回家再读课文,第三、四、五段熟读,为背诵做准备。
3、找出第三、四段中你喜欢的词句,下节课集体分析。
板书:
名字由来
自然风光
童话世界(过渡)
珍稀动物
人间仙境
(总结)
10九寨沟
第四篇:九寨沟教学设计
送教到陶官小学
《九寨沟》教学设计
董官小学
杨
红
2018年9月27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4、5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感受九寨沟的 迷人风光。教学过程:
一、感受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九寨沟,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九寨沟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2、过渡: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九寨沟神奇美妙的自然风光。(学生观看录像短片)
3、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大家,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自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九寨沟的?
4、生自读课文。
5、交流:九寨沟是怎样的(山沟)?找出书中的词句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估计学生会说:神奇的山沟、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二、精读感悟:
1、过渡:我们来看课文
2、指名读第一段。
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位置(多媒体认识具体的位置)因何得名呢?九寨沟是个怎样的山沟呢?指导学生读好。齐读。关于这段,你还有哪些疑问吗?(这边我觉得不妥)
3、过渡:请一位同学当导游,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介绍一下九寨沟的景点。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4、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呢?生交流。师点击多媒体:雪峰、湖泊、原始森林、五彩池、瀑布。
5、过渡:你最欣赏哪一处景观呢?找出来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以及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生自由朗读并思考问题)
6、学生交流,师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朗读。过渡:能把你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吗? 主要抓住:“五花海”“五彩池”的形成、瀑布的神奇罕见。(点击多媒体边看边感悟)
7、小结:九寨沟的神奇迷离、变幻无穷给每一个前去游览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8、过渡:在这片奇丽的原始森林中居住着无数的珍禽异兽,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再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读给同桌听,读出它的特点来。全班交流(重点指导朗读、激发想象)(多媒体展示、观看熊猫的录像短片)这里要不要再把这一段齐读一遍了?
9、学到这儿,你觉得九寨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10、读读第五自然段,想想省略号前半句和上文有什么关系,省略号后半句又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呢?
11、教师引读:雪峰插云、古木参天……生跟读。
12、学了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3、齐读全文
14、让我们再次去那神奇迷人,充满魅力的人间仙境中感受一番吧!(播放多媒体录像)
三、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我们的同学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家乡的风景都着独特的魅力,品出家乡的特色,想一想,仿照课文写一写。
第五篇:九寨沟教学设计
《九寨沟》教学设计
备课组:汉坝小学四年级组
主备人:吴丽娟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二.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介绍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第三小节是重点也是难点。
1.湖泊多,湖水清,湖石彩。
2.五彩池美的原由。
3.瀑布的高低错落,蔚为壮观。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两张,写有文章内容的投影片一张,挂图两张(瀑布、湖泊),小黑板两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教师饱含感情地述说:“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旅游圣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
二.教学新授
(一)细读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a.九寨沟的地理位置——读原句。
b.九寨沟名字的由来——读原句。
c.一进入景区,象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童话世界
过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课文第二段为我们做了介绍。
(二)细读第二段
1.学生快速朗读,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介绍的。
师相机板书:自然风光珍禽异兽
2.师配乐朗诵该段,让学生闭眼想象九寨沟的美景。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1)出示自学方法:
a.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读一读;
b.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哪些词语上能体现出来。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细致体会感受:
*学生说到哪一处,教师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以学生说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以下教学设计显示的是点拨内容,针对重难点,话语在具体教学时可能有改动,顺序不一定如此)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a.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b.教师相机出示投影图片,配合学生的讲述。
c.朗读。练读,指名读。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色彩斑斓。”
a.学生交流体会。
b.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读一读,讲一讲。
大大小小、颗颗——湖泊多;清澈见底——湖水清;色彩斑斓——湖石色彩多。
c.朗读。指名读,齐读。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a.说体会,找词语。
b.朗读。指名多生读。
“每当天气晴朗时„„五花海,五彩池呢”
a.这池水怎么是五彩的?
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水里。湖底有五颜六色的石头。
b.教师出示图片,讲述: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雪峰闪闪,森林郁郁葱葱。不仅如此,春天百花盛开,秋天果实金黄。这么多的颜色都倒映在湖水中,真是美得让人心醉呀。大家愿意用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来领略这种美吗?
c.朗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蔚为壮观”
a.指名读。
b.出示挂图。师述:因为地势高低不平,瀑布顺地势层层跌落。这就是课文中哪个词——高低错落。
c.谈感受。如果你站在旁边,会看到、听到、感到什么?
你最想用哪句话来赞美这瀑布?
师述:真是水声轰响,水浪翻滚,水花飞溅,气势磅礴。
朗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三节,配乐钢琴曲。
(5)积累内化。
a.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记记。
b.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自由起立朗读或背诵喜欢的句子。
c.朗读或试背全小节,音乐环绕于耳际。
过度:现在让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去看一看吧。
4.细读第四小节。
(1)生自由读,思考:课文描写了四种珍稀动物,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金丝猴,羚羊(出示投影图片),大熊猫,小熊猫(学生用资料分辨)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该小节。
A.出示学习方法。
a.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读一读,并划出表示它主要特点的词语。
b.说说怎样读就能读出喜欢的感觉。
B.学生学习,教师巡视点拨。
(3)交流学后成果。
喜欢金丝猴的有哪些同学,交流。
金丝猴——体态粗壮,攀吊,眨巴,窥视(是什么意思:偷偷的看)。
朗读。指名几生读。
羚羊——突然窜出来,又消失了。
朗读。指名几生读。
大熊猫——翰态可掬(是什么意思:朴实可爱)
朗读。指名读,要读的慢一些。
小熊猫——行动敏捷,美滋滋照镜子。
朗读。指名读。
(4)齐读该小节。
(5)同桌互读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句子。
师述: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大家都很爱这些动物,愿和它们成为朋友。
(三)细读第三段
师述:如此美妙瑰丽的九寨沟,令人热切向往。难怪作者在最后一小节动情地赞叹道„„
齐读第五小节。
三.总结全文
师叙述: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的自然风光与各种异兽珍禽的完美结合,九寨沟真不愧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相机板书:人间仙境
四.小导游活动
同学们,这么美的地方真得去看看。可惜现在不行。那我们就先找个小导游来介绍一下,饱饱耳福吧。——小导游解说。
五.作业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六.板书
九寨沟
自然风光
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异兽珍禽
教学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神奇而美妙的自然景观。为了让学生受到美德的熏陶,我采取了多种的促读方法,让学生读中感悟,入境会文。
首先,我以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以抒情优美的乐曲范读了课文第三小节。让学生做个舒服的听者,逐渐进入到美妙的情景中。趁热打铁,以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配合老师的帮助,自读该节。再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观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中间穿插各种图片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动一动,然后在音乐声中自读自悟享受美。接着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齐读该段,整体感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记忆。第四小节的学习方法与第三小节类似。只是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读、说,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为了让学生学得活,再组织一个小导游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语言能力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