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第一篇:9加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思路。教学难点

正确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教学具准备

教师:教学光盘。学生:方格图、圆片13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下面各题:

10+1 10+3 10+5 10+7 9+1+7 9+1+6 9+1+4 9+1+8 组织讨论:比较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因为10加几得十几最好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口算方法。

(1)出示情境图。谈话:有一天,猴妈妈把自己摘的苹果放在桌上,让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可是,小猴算了好长时间,都算不出结果。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引导观察、思考:苹果是怎样放的?根据图意,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提问: 为什么用加法算?

(2)谈话:9+4得多少呢?我们用方格纸代替盒子,用圆片代替苹果来摆一摆。请小朋友自己拿出方格纸和圆片摆一摆,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交流时,及时肯定各种正确的算法(数一数等),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总结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苹果,再放1个就够10个,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边走算式下注出思路图:

+ 4=13

/ 3(4)谈话:请大家回忆一下:把9凑10需要几?这个1从哪里来的?把4分成1和几?9+1等于几?10加3等于多少?

谁来说说计算过程?(把9凑10需要1,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5)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凑成10再计算。我们都知道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后,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2)让学生先圈出10朵花,再看图填一填。

(3)交流后,提问: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说一说9+7是怎样算的吗?(4)提问:为什么把7分成1和6?

3、引导小结。

提问: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把几凑成10?我们就说“见9想1”。(板书:见9想1)

计算时,分几步想?(三步)哪三步?

第一步:想把大数9凑10需要几。概括为:一想。(板书:一想)第二步:把小数分成1和几。概括为:二分。(板书:二分)第三步:做两道加法。概括为:三做。(板书:三做)编成顺口溜:

凑十法要做到,一想二分三要加。一齐边拍手边说顺口溜。

三、巩固深化,掌握方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完成第(1)小题

提问:小猴搬方块时,也在算9加几,你知道它算的是9加几吗?它在计算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谈话:请小朋友按小猴的计算方法,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填好后,再指名说一说。

第(2)小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要求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凑十”的过程。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小朋友先看图,圈出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提问:圈出10根小棒后旁边还剩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第1组算式,谈话:这两道题,你会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练习后组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第二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与第一道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出示第2组算式,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比一比。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介绍游戏方法:先把写着0~10的卡片横排在桌上,一人把写着“9+”的卡片放在某张卡片的前面,和卡片上的数组成一道算式,另一人直接算出得数。比哪个小朋友都能算对。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交流各题的得数。

比较:请小朋友比一比这里的9道算式是怎样排列的?计算时,可以怎样运用这里的排列规律?

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9加几)你能说说它们的计算方法吗?

第二篇: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具准备:学生:小棒

教师:主题图,练习题,口算卡。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开火车的形式)5+9= 7+2= 10+4= 8+10= 12+6= 6+3= 9+6= 7+10= 9+4= 13+5= 9+6= 15-3= 14+3= 17-5= 19-7=

2、练习(几可分成几和几)出示 8 7 2()3()

(1)老师指名板书,集体纠正。(2)小老师用“我要考考**”继续提问。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语:今天时光老人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观赏一年四季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去?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

2、春天播种希望。

⑴出示主题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先出示8棵树,再出示6棵树),发挥想像力,编一个有关春天的数学故事。

⑵其他同学根据故事内容列出式子:8+6或6+8,教师板书两个式子。并提问:你想怎样计算? ⑶学习8+6和6+8的计算方法(即进位加)。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谁的算法多!

⑷小组派代表说算法: ㈠数小棒

㈡把6分成2和4:即8+6=14 2 4 ㈢把8分成4和4:即8+6=14 4 4

⑸小结:计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出结果,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

1、夏天百花争艳。

⑴师导入 :春天里我们栽下许多花和树,夏天来了,院子里可谓鸟语花香,蝴蝶在花间跳舞,小鸟在枝头唱歌。(出示教学挂图蝴蝶图和小鸟图)

⑵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告诉同桌,并列出算式(8+7和4+8),再跟同桌说说计算的方法。

⑶指名说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

2、金秋收获希望(摘苹果游戏)。

⑴ 出示苹果树的图案(苹果上写数),要求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算式,将相对应的苹果摘下,并贴在该算式上。

⑵小组比赛,看谁摘得多,摘得准。

⑶集体纠正,请摘得又多又准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说算法)。8+3= 8+8= 7+8= 11+2= 9+9= 15-5= 8+4= 7+7= 9+8= 13+6=

3、冬天储粮。⑴出示教科书第75页第4题的蚂蚁图。导入 :冬天快到了,勤劳的小蚂蚁们忙起来了,原来他们正为过冬准备食物呢,可是忙乱中却忘了自己的家住在几号,小朋友能不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呢?

⑵动手在自己的书上连一连。

⑶请热心肠的小朋友在黑板上为小蚂蚁找找家。⑷集体订正。表扬连得快,乐于助人的孩子。

⑸思想教育:只有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尝到丰收的喜悦,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进位加,小朋友的想出了许许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对,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课后,小朋友去编一个进位加的数学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第三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经历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并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一、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开小火车吧!真是一节高速列车!小眼睛,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10加几等于十几的数。师;:你说得真清楚!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9加几。

【设计意图:开小火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以10加几作为复习导入,为探究环节的凑十法做好铺垫】

二、新授。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播放运动会进行曲)听!什么声音?运动会了?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了,老师正在选拔赛跑和扔沙包的运动员!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提醒把话说完整!)

生:赛跑的有9人,扔沙包的有6人。师:还有数学信息吗?

生:男生志愿者有9人,女生志愿者有7人。

师:赛跑的有9人,投沙包的有6人,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师: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再看这个数学信息,女志愿者有9人,男志愿者有7人,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师:这个问题也是老师想问的。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9+6=?还有不同的列法?6+9=?为什么用加法?对,因为是要合起来。先来看9+6(谁知道9+6=?悄悄的,举手告诉我!现在不准说!)老师准备了两捆小棒。知道答案的用小棒摆一摆,看看跟你的答案是不是一样;不知道的小朋友通过小棒摆一摆,看看到底等于多少?怎样计算9+6。比比哪位小朋友想出的方法最多?

【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列式?使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探究时,根据学情,分为两种情况,会的验证,不会的探究,尊重学生】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好多小朋友已经摆好了?谁知道9+6等于多少?

生:15.师:老师把答案记下来。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上来摆一摆,说一说。小手放放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孩子是懂礼貌的孩子!

【设计意图;先记下答案,再分享。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A:接着数。

师,你是怎么数的?接着9往后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种方法叫接着数的方法。谁用接着数的方法举手? B:凑十法。

师;哪个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你来。师:怎么凑得? 生:从6里拿1根。

师:为什么要把9先凑成10呢? 生:因为我们会算10加几的数。师:呀!这个小朋友的方法真奇妙!

师:(课件展示)再看一下,小眼睛,看老师。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从6里拿出1根和9凑成10根。6根还剩几根?10根加上剩余的5根,合起来是多少? 生:15.师: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要从6里拿出1根给9根呢?对,目的是要凑成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式子表示出来。

6可以分成1和5.9开着小火车到1家做客,凑成十。10+5=15.师:谁能看着小棒图,谁再把凑十法的过程说一下。你说的真完整!请一个没举手的同学来试试!勇敢些!师:同桌相互说说凑十法的过程。

【设计意图:问清楚怎么凑得?为什么要把9先凑成10,使学生清楚凑十法算理的过程。利用原来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并且建构出新知识的过程。在语言上,9开着小火车去1家做客凑成10,语言富有童趣,贴近孩子的语言。】 C:师:还有什么方法。10+6=16,16-1=15。这种方法很独特!10是哪来的? 生:想的

师:为什么是10+6=16呢? 生:因为会算10+6=16.师:9离10 很近,10+6我们会算。为什么减去1个呢? 生:因为10+6比9+6多了一个。师: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

【设计意图:这种方法,孩子不一定能探究出来,如果没有

孩子探究出来,可以不用讲解。如果孩子提出来,要让孩子清楚为什么。】

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生:第一种,接着数。生:凑十法

师:咱们来个抢答比赛。老师出题,你快速计算,计算时喜欢凑十法的用凑十法算,喜欢用接着数的就用接着数的方法。9+5=?,9+7=?,9+4=?,9+9=?,老师来采访做的快的同学,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其他同学有什么感觉? 生:接着数太慢了!

4、那会算6+9=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可真聪明!【尊重学生的主管喜好,又通过抢答比赛,然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凑十法和接着数的利弊。】

第四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摆。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复习(第一关)

2复习(第二关)

3复习(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

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3、9+6=1(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

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

找位置(抢答)

五、全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第五篇:《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每人13个小苹果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

4+10

5+10

10+7(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9+2+1=

5+3+7= 8+4+2=

6+5+4= 3+2+8=

5+6+5= 7+1+3=

1+8+9=(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①生1:1、2、3„„

12、13依次数。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 2个行吗? 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2)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④板书计算过程

(3)圈一圈,写一写

(每人一份题目)+ 8 =

①学生先在图中圈一圈,再完成下面的计算。预设:

②学生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追问:为什么9要添上1?为什么8要添上2?

③拆数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让其中一个数“凑十”,再算10加几。(4)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 + 4

+ 7

+ 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1)卡片抢答。+ 3 = 9 + 5 = 9 + 9 = 2 + 9 = 7 + 9 =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2.灵活练习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 + 8 = 17 17>14 不能买。

+ 5 =14

14<15 可以买。

(2)适当延伸: 8 + 5

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排列知识,又为下节新课做一些孕伏,深化“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