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野菊 教学设计
野菊 教学设计
《野菊》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情趣,描写了“我”赶路在焦渴难忍之际,与山村小姑娘野菊在她的茶摊上相遇,围绕“捶腿”、“缝裤子”、“退茶钱”这几件事展开,通过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等描写传神地刻画了人物形象。透过文字,一个面容俊俏、心灵淳朴的山村小姑娘形象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全文的语言平实朴素,但字里行间却传达着清新而浓郁的真情,赞扬了野菊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设计理念
本文关于人物言行举止的刻画形象传神,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本文教学中,要打破教师逐段讲,学生依次学的沉闷局面,采取变序教学,通过到文中寻找重点内容的设计,把学生的目光都聚集到野菊为“我”热情服务的段落。以读为媒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以读为中心,辅以想、议、说等训练,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高,受到心灵的启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流露出的真诚朴素却又动人心弦的情感。
2、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声音、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特点,能够被人物的美好品质所感染。
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教学重点:
1、理清文中野菊为“我”热情服务写了哪几件事。
2、通过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等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来描写身边最熟悉的人物,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理清脉络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野菊》。我们回顾一下,课文是围绕哪几件事来写野菊热情为“我”服务的。(板书“捶腿”、“缝裤子”、“退茶钱”)这几件事来写的。
二、学课文
1、直奔重点抓细节
(1)默读课文野菊热情为“我”“捶腿”段落,把文中描写野菊的动作、声音、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在旁边做一下标注,写出感受和疑问。
(2)小组合作学习,从具体事情中看人物品质。“捶腿”这件事中野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分别从哪些语句和具体描写中体会到的?
2、学生汇报
① “捶腿”这件事可以看出野菊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很会关心人,性情温和,心地善良)课文中抓住了哪些具体细节进行描写的? A、动作描写
“突然,一只凉习习的小手放在了我的额头上。”“说着,她攥起小拳头,在我的腿上捶了起来。”找出动词,说一说对这几个简单动作的理解,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作用。(准确地表现了当时野菊是怎样关心我的。)B、神态描写
“哧哧地笑了”、“大眼瞪着,很委屈”这些神态描写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野菊?
师指导: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野菊当时的样子。感受野菊当时天真可爱孩子气和以为“我”生气时的认真劲儿。C、声音描写
“卖茶!菊花香茶!”读出甜脆的吆喝;“大姐姐,你病了?”读出体贴的问候;
“噢,那就是累了。你躺好,我给你捶捶。爷爷干活累了都是让我给捶的。”读出乖巧懂事。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野菊的声音描写在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练读,再通过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内涵,传达情感。
三、学方法:
通过对野菊为我“捶腿”这段学习中,我们学习到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把人物描写的生动传神,为我们再现了一位乖巧可爱、淳朴善良的好孩子。
接下来,“缝裤子” “退茶钱”这两件事中野菊又表现出怎样的一面?文中对人物如何进行的描写?(课件出示)A野菊的动作
“说完,转身跑进菊花簇围的小屋里,拿来了针和线,伏下身子,鼓着小嘴,给我缝起裤子上的裂口来。”
从小女孩的动作中你感受出了什么了?
(从这一连串的娴熟动作中,能感受到野菊这个“最多不过八九岁”的小姑娘除了善良、热心,还是多么的自立自强。)B重点理解野菊的语言
“爷爷说过,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
从小女孩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了?
(通过语言可以看出野菊不仅待人真诚,对事也有一份认真,讲的是一个道理。)
四、实践小练笔
1、联系生活,训练语言
文中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声音、神态,把人物描写的生动传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仿照文中的写法,选一个你熟悉的人写一个片段。
五、课文小结
1、此时此刻,我们就在这开满野菊花的崎岖山路上,淳朴善良的女孩儿头也不回地朝着小茶亭走去,因为刚才追退茶钱时摔的,腿显得有点瘸,当我们知道她有着和花一样美的名字时,心中一定有无限感慨,面度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大家想对她说点什么呢?(学生蓄积已久的情感得以释放,既拓展了思维,又发展了语言。)
山花野菊无所需求,土生土长,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她的美丽和馨香。女孩野菊在山间路旁卖茶,天真善良、自强自立、不求回报。野菊,名如其人,可赞,可敬。
2、拓展阅读。
带领全班同学配乐朗诵《野菊》。附: 野菊
野菊花啊,你无忧无虑的自然秉性,敞亮着本色的胸膛。
没有太多的奢求和欲望,从不向华丽彷徨。
无需人工修剪和雕琢,天然的姿色才最值得颂扬。
只要有大自然恩赐的阳光,狂风暴雨里更能展露辉煌。
野菊花啊,有山石褶缝就有你的身影,尤其是悬崖陡壁旁。
你含着对大地母亲的眷爱,虔诚地散发幽幽的清香。
五、板书设计
捶 腿 动 作 天真善良
14《野菊》热 情为 “我” 缝裤子 声 音 自立自强
退茶钱 神 态 不求回报
第二篇:《野菊》教学设计
《野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声音、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特点,能够被人物的美好品质所感染。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动作、声音神态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一、以情激情,谈野菊,引出文本
1、配图谈野菊
出示一组野菊花的图片,配以教师的解说:有这样一种漂亮的小花,他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梅花的迎霜傲骨,没有梨花的洁白无瑕。但是在荒野中,山脊上,悬崖边,石缝里,都是它生长的天地,它是一种安静、闲适、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这种花就是菊花。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一个有着花一样的名字的女孩——野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这篇课文进行学习,一起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看看文中的小姑娘是否人如其名,像野菊花一样可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出示教学目标和本课重难点。学生齐读。
二、复习文本,理脉络,走近野菊
1、自由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2、理清脉络,想想课文中小姑娘都做了那几件让我感动的事?
3、整体感知内容,野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文本,析语句,感悟野菊
过渡:初读课文之后,野菊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再次走入文本,走近山间的小茶亭,走近野菊,感受她那纯洁美好的心灵。
1、直奔重点抓细节
(1)默读课文3——15自然段,把文中描写野菊的动作、声音、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在旁边做一下标注,写出感受和疑问。
(2)小组合作学习,从具体事情中看人物品质。三件事中野菊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分别从哪些语句和具体描写中体会到的?(3)汇报: ①A动作描写
“突然,一只凉习习的小手放在了我的额头上。”“说着,她攥起小拳头,在我的腿上捶了起来。”找出动词,说一说对这几个简单动作的理解,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作用。(准确地表现了当时野菊是怎样关心我的。)
B神态描写
“哧哧地笑了”、“大眼瞪着,很委屈”这些神态描写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野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野菊当时的样子。感受野菊当时天真可爱孩子气和以为“我”生气时的认真劲儿。)
C声音描写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野菊的声音描写在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练读,再通过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内涵,传达情感。
“卖茶!菊花香茶!”读出甜脆的吆喝;“大姐姐,你病了?”读出体贴的问候;
“噢,那就是累了。你躺好,我给你捶捶。爷爷干活累了都是让我给捶的。”读出乖巧懂事。②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过程总结学法:
抓住动作描写,议一议,体会准确的用词。抓住神态描写,想一想,用画面感受文字。抓住语言描写,读一读,用声音传达情感。
③重点理解野菊的动作
“说完,转身跑进菊花簇围的小屋里,拿来了针和线,伏下身子,鼓着小嘴,给我缝起裤子上的裂口来。”从这一连串的娴熟动作中,能感受到野菊这个“最多不过八九岁”的小姑娘除了善良、热心,还是多么的自立自强。
④重点理解野菊的语言
“爷爷说过,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通过语言可以看出野菊不仅待人真诚,对事也有一份认真,讲的是一个道理。
四、质疑文本,悟内涵,升华主题
过渡:偏僻小道边的小茶亭,除了用澄清碧绿的菊花香茶为赶路者解渴,还有一份真情和温馨,为赶路人驱散周身的疲惫。爷爷是这样做的,小女孩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们做人的原则,独有的纯朴与善良。
1、体会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题目是《野菊》,主要内容讲的是野菊热心为“我”服务的事,可是在开头却用了大段文字写“秋老虎”把“我”折磨得很狼狈,在全文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呢?(1)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炎热程度,抓住“火辣辣”、“晒红”、“蒸黄”、“烤焦”等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天气的炎热程度,进而理解“我”为什么会如此狼狈。
(2)围绕中心内容进行体会
这一部分描写更重要的是可以突显出小茶亭的重要,表现出爷爷和野菊情感的淳朴和心地的善良,小茶亭不为赚钱,只为方便过往的行人。正如“我”渴得嗓子眼儿直冒烟,头昏眼花时看见到小茶亭的感受——好一个救命的小茶亭!
2、前后对比悟内涵
课文前后两次写到了“我”感到热,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比较一下,这两次热的原因一样吗?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讨论: 第一次感到热
“我骑车走在盘山路上,感到越来越热,全身的汗毛孔一齐往外冒汗,口干舌燥,嗓子眼儿直冒烟。”
结合第一自然段进行体会,从语句中不难理解,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感到酷热难耐。第二次感到热
“我说什么呢,只觉得脸在冒火。那滋味,比刚才的焦渴还难受。”“我”为什么在喝了四碗凉茶后却觉得“比刚才的焦渴还难受”呢?很显然,这一次的热,与天气无关。野菊为人真诚质朴,付出了那么多的热情与关心,由始至终没有多收“我”一分钱,因为这一切与金钱无关,都是她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而“我”却想用多给几毛茶钱来衡量小姑娘对我的关心。相比之下,野菊的淳朴善良,热情真诚的形象跃然眼前,而让“我”觉得汗颜、羞愧。
过渡:偏僻小道边的小茶亭,除了用澄清碧绿的菊花香茶为赶路者解渴,还有一份真情和温馨,为赶路人驱散周身的疲惫。爷爷是这样做的,小女孩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们做人的原则,独有的纯朴与善良。
五、超越文本,抒情感,赞美野菊
1、联系生活,训练语言
此时此刻,我们就在这开满野菊花的崎岖山路上,淳朴善良的女孩儿头也不回地朝着小茶亭走去,因为刚才追退茶钱时摔的,腿显得有点瘸,当我们知道她有着和花一样美的名字时,心中一定有无限感慨,面对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大家想对她说点什么呢?(学生蓄积已久的情感得以释放,既拓展了思维,又发展了语言。)
2、以花喻人,升华情感
教师总结:田野中的菊花美丽、自然、朴素、纯净。恰似文中小姑娘俊俏的外貌和恬静的心灵。在整节课中,我们与野菊相遇,获心灵洗礼,邂逅一世的至善至美;与爱心同行,得美好情愫,浸润永远的馨香。最后,老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做一个“菊香四溢”的好少年。
六、作业
运用本文已学的描写方法,叙述一件让你感动的事。
要求:
1、内容要完整。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
3、描写要生动。4、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第三篇:《野菊》教学反思
一篇优美的文章学完了,我在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和学生一起完成了《野菊》的学习。
1、读文前,先扫除了字词障碍,为读好课文打好基础。
2、我安排了快速浏览课文,目的是教会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学习,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
3、找准课文的切入点,围绕本文的教学目标:“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声音、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特点"来作为本文的突破。让学生找出主人公野菊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指导学生朗读,并且比较句子,感受描写的好处,很好的把作文教学渗透于语文课堂中,问题涉及环环相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进行扶———半扶———放,让学生进行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掌握学习的方法。
5、看文中插图,写上你想说的话,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明白人物之所以能给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跟人物的描写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我们学生平时文章写不具体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把问题解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江南野菊优美散文
在江南,旷野里、山坡上、小路边,一丛丛、一簇簇野菊静静开放。微苦的清香,把秋天的空气涂抹成了一段充满哲思的短文,使人想起清新,想起深邃,想起天高云淡,想起寂寞辉煌。在秋天,很多词语都会因为一丛野菊的盛开,而显得成熟和饱满。
秋天本身就是一个成熟而饱满的季节。可柿子黄了,叶已枯老;枣子红了,黄叶满地;就是最幸运的金橘,带着温暖的红色和黄色压弯枝头的时候,那叶子早已绿得发黑,显出垂老之状。让人分明感到,成熟和饱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成熟不等于成全,饱满不等于圆满。
只有这菊花,这野菊,花和叶子同时进入生命的旺季,黄花绿叶,烂漫葳蕤,一样的精神,一样的新鲜,一样的生机勃勃,在日渐颓败的大自然里,绽放成一种象征。阳光越来越稀薄,这一丛野菊好似要填补阳光离去后形成的空白。只是,花朵上的清香无语,一任瑟瑟的秋风洗濯芳华,每一朵花都仿佛带着感激和期盼的神色,迎风招摇,似乎远方有渐行渐远的挚友,有心仪已久的嘉宾。挚友是秋,嘉宾是冬。野菊就这样静静地站在秋与冬的结合部,站成时间长卷中的一枚逗号,隔开了丰收的喧嚣,与围炉取暖的安谧。
常有蜜蜂来贺,已无浪蝶光临。寂寞与凄清是这个季节的主题,更是野菊面临的光景。
不远处,在低垂的天幕下,有一垂钓的老者,好似当年渭水河畔的姜子牙,白发如雪,端坐水湄,仅少了随时可以捻起的飘飘胡须。稍远处,一头牛在草窝中,俯卧成国画里常有的姿势,牛头高昂,斜向虚空。正有一阵没一阵地反刍,仿佛在默念着什么。这是一头健壮的水牛,而且正当壮年。经过一个季节的劳累,此时才得清闲,俯卧,反刍,是最佳的姿势。如果能添得一只喜鹊守在牛背上,那就再生动不过了。可惜牛背上,除了秋风,什么也没有。而此时,散落的野菊,枝干挺立,叶片舒展,黄花点点,为山野装点盛景,显露出一种庄严、旷达的美丽和气质。“秋风有意染黄花”,正因为有了野菊,秋天不再荒漠、空旷。
于是,想起历史上许多关于菊花的诗句。陶令篱下采菊,心性不闲,抬头翘盼,望眼南山———南山之外红尘滚滚,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喜讯从山外传来;欧阳修夕阳栏边,金蕊流霞,只叹百草尽摧,若要提一篮秋天回家,除此野菊,别无他选。还有白居易、李易安……但凡怀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心绪的诗人词人,都能将关于野菊的诗词写到极致。
但菊花,尤其是这不经雕琢的野菊,并没有因为文人的吟咏而多出尊贵之格、富贵之姿,也不因人们把它遗忘在野外而自怨自艾。相反,它赖以生存的不过是一坯泥土和天上的雨水,还要经历秋风、秋雨、秋霜的侵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从来都顽强不屈、朴实无华,不以婀娜立世,不以妩媚动人,不孤芳,不自傲,不自卑,以不争的从容,开在晚秋。
想人生苦短,路途多艰,纵横捭阖,轰轰烈烈,又何及野菊之宠辱不惊、从容淡定呢。
第五篇:野菊花开的时节
野菊花开的时节
偷得浮生半日闲,已是深秋,我和几位好友去马丽山之约,天公不作美,半路上秋雨飘飘,青山说这是秋游的好时节,崎岖的山道上可少见人影。只见松树涛声,且听风吟,山朦朦,雨朦朦,雾朦朦,滴滴秋雨落地声,好像诉说人间的愁,淅沥的雨点敲打伞沿,似淋湿了经年的梦,不管秋雨是喜还是忧,我们艰辛地向山上爬行。踏上马丽山顶,已是艳阳纷飞的午后,没有树木的山顶,却见小草顽皮地在到处地长生着。为山顶披上嫁衣。举目远眺,却又是一道醉人的风景,一片薄雾茫茫,风烟滚滚,一浪接一浪,令人心旷神怡,向山下望去,弯曲盘旋似飘带的山路,多姿多彩,山坡上的老黄牛悠然荡来,轻松自然得一派安然,更令我思念乡愁。
已是野菊花开的时节,马丽山的山腰有一片美丽的野菊花,秋日的阳光透过薄雾泻到山坡上的野菊花上。已是野菊花开的时节,却无半点秋色,野菊花自开自落,留给人间的清香是多么短暂,花色抵挡不了春去秋来的无奈„„。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争芳吐艳,在阳光下,在风雨中,在寂寞的清秋,在百花凋零之后盛开。野菊花盛开的时节,是一种甜密的等待;野菊花盛开的时节,是一种温馨的心情。在人生的道路上,人都希望多点快乐少些烦恼。我抛开烦恼,一朵一朵地采摘野菊花,这也算是人世间的一种快乐吧,在寂寞的清秋,体味古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仙境。悠悠野菊花,开得漫山遍野,野菊花浑浑地扎根于大地,她不夺目,不争春,任凭风霜雨雪吹打。由此,我想起陈毅元帅的《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雪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这不是对卓绝坚强的菊花的赞叹吗?残阳洗过黄昏,我们采着清香野菊花„„。
已是华灯时分,我迫不及待地泡一杯野菊花茶,一杯野菊花茶,为我泡开浓浓的情思。杯中的野菊花茶飘出淡淡的清香,我无端生出一些留恋,童年艰苦的岁月,和知青别后的思念,在生产队耕田的回味,人生道路的迷茫。想起心中的往事,几分惆怅,几分欣慰。野菊花沉下去了,杯中浮起了思念,心中的情感泛滥如潮,杯中一生的往事在轻轻晃动,心海里荡着做人的艰辛„„。唉!岁月,在人生年轮的厚积中逝去,光阴,在无法看清生命真相的闲暇中消失。春光不会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尘世中挽留。人生道路风雨坎坷,岁月情怀何处寄托,对空长叹!细细品味人生,反复咀嚼艰辛,人生好像长満野菊花的马丽山,有时宁静,有时风狂,有时是忧伤的雨,有时是绚丽的彩霞,不管风雨如何变幻,野菊花照样在秋的阳光下生长,不管人世间如何沧桑,人总是会在艰辛中平淡地生存着。
我爱野菊花,我爱野菊花的矜持,我爱野菊花的圣洁,我爱野菊花的清白,我爱野菊花的淡雅,我爱野菊花的清香。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漁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淡如菊,心情如菊,静心想想,人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奔波劳碌于滚滚红尘中,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但在物欲横流,人心巨测的当今社会,为何却又是有那么一些人爱好追名逐利?我想起了古人的一句名言“淡泊以明致,宁静以致远”。静观野菊花开花落,得失无意,淡泊名利。在人生的激流中,面对功名利禄、得志失落,固守初衷,平淡地生活着,安稳地生活着,“庞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这又是人生道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