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6~48页)例1、例2

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许多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理解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仔细看看,你喜欢玩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亲身经历认识乘法的过程,认识加法变乘法的必要性

讲授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解决几个问题

(1)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

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个人?

(3)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个人?

(4)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3+3+3+3=15、6+6+6+6=24、2+2+2+2

+2

+2

+2

=14

(5)

如果过山车再长些,有20个2相加,100个2相加……你有什么感受?

2.引出课题

(1)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3.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1)

认识乘号

(2)

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2×7表示7个2相加,7个2得14,因此算式是2×7=14,也可以写成7×2,读作,7乘2等于14

3.教学“2×7”的意义。

(1)

“2”表示相同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

(2)

10个2、20个2……又该怎么写?

(3)

练习:请同学们将剩下的两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

课外拓展:乘号的由来

3+4+5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吗?

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5)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4.教学例2

(1)

出示例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

列出算式:3×5=15

5×3=15

(3)

认识各部分的名称: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15叫做它们的积。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在括号里打“√”

5+5+5

()

9+9+9+9+9

()

7+4+4+4+4()

2+2+5

()

1+1+1

()

3+3+3+4

()

2.数学书48页做一做第1题。

3.数学书48页做一做第2题。

4.数学书48页做一做第3题。

5.试一试,你是最棒的。

6×3读作(),表示()

5×4读作(),表示()

2×7读作(),表示()

6.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

观察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动手操作,尝试写一写。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小组讨论,举手汇报。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指导,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乘法,学会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

随堂练习,巩固当堂所学,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增强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课堂小结

学会了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认识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掌握了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师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和总结。

板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