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祝福》优质教学设计
《祝福》优质教学设计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 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1.以“祝福”为题目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在迈向文明社会的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
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摧残,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速读课文,复述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1.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2.被婆家卖掉,拼死反抗。
3.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有自己的房子,生了儿子,胖了。
4.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5.被鲁镇的人歧视,被鲁四老爷鄙视,对地狱恐惧。
5.捐门槛赎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6.参加祭祖仪式被拒绝,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四、理清情节结构。
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情节结构如下:教师板书情节,学生指出结构特点。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五、了解倒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
了倒叙的手法。
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1.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2.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3.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依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析祥林嫂的形象,领会《祝福》的主题。
1.学习阅读祥林嫂初到鲁镇来的部分。思考: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讨论归纳: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2.讲析祥林嫂再到鲁镇这一部分。
提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3.思考: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明确: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
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这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4.比较几次肖像描写,讲析作者刻画人物的特色——画眼睛。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耐劳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人生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临死之前:只是那眼珠间或一轮——在长期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
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文中九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鲜明
第二篇:优质教学设计
(5)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 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淡薄名利)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优质教学设计
(6)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科学献身精神)
4、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完成这道练习:人们说她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是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学科;人们说她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是因为她提炼了(镭);说她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是因为她不断在(进行科学探索);说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是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编号 112 姓名 常彩红 任教 六 年级 8 班 学科 语文 编写时间 5月21 正 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3、体会经典细节的表现力。
4、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难点: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居里夫人肖像图,出示居里夫人名言,并请同学思考:居里夫人的名言中你知道了她是什么样的人。(2)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伟大而美丽](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让我们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求答案吧!(设计理念: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质疑激趣,激发学生读中思考)
二、感知全文,了解大意(1)出示课文中出示的专业名词,便读便了解。(2)用了那些记叙的顺序?(3)看看课文记叙了哪些内容?并对其进行概括。
1、倒叙、插叙
2、学生阅读思考并概括段意。(1、历史定格,美丽形象(1---2段)
(2、艰辛炼镭(3-4段)(3、面对名利(5—6段)
三、深入研读,直奔文章中心“美丽”。
1、你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文章当中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外在形象美。第2段: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里。
3、内在精神美。请大家默读3、4、5自然,段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精神美的句子,用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些句子,并在旁边批注出来。再与同伴说说你读出了什么?(1)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 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追求真理、治学严谨)
(2)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艰苦奋斗的作风)(3)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师:孩子们,快速心算,1吨是0.1克的多少倍? 从这组数字中,可见她对科学事业的信念坚定执著(持之以恒),读出咱们的敬意好吗?(4)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为科学作贡献)
5、师生共读: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四、总结:
1、居里夫人的美丽即有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
2、内在美表现在:坚强执著,信念坚定,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热爱祖国,超越自我,超凡脱俗,追求真理,治学严谨。
3、居里夫人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里的形象是美丽的,居里夫人用生命和信念换来的“淡蓝色荧光”是美丽的,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更是美丽的。这种美,再过百年,千年,会消逝吗?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美是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的。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瞻仰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说这是一份“ 跨越百年的美丽 ”(再读课题)
五、拓展话题:想想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别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荣誉的?(当你通过刻苦和努力,拿到钢笔字比赛的优秀成绩单时;当你用一学期的汗水换来一张三好生奖状时;当你手捧参加竞赛而获得的奖杯时;当你获得进步奖章、表扬卡时„„你会怎么办?)所以,爱因斯坦用他睿智的语言,评价居里夫人说:“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荣誉宠坏的人”
六、情感升华:师生轻诵,共创《美丽之歌》:勇于探索是一种美丽;坚定执着是一种美丽;献身科学是一种美丽;淡泊名利是一种美丽;孝敬父母是一种美丽;诚实守信是一种美丽;举止文雅是一种美丽;豁达开朗是一种美丽„„
七、作业布置,延伸美丽(任选两题)
1、把这份美丽真诚传递给别人,将居里夫人的故事复述给自己的亲人朋友。
2、把这份美丽深深埋藏心底,请你阅读课文后的阅读链接,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3、继续发现美丽,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位同学。{板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
玛丽居里:
外在形象美 容貌美丽 内在精神美 勇于探索
献身科学 V 淡泊名利
第三篇:优质教学设计(推荐)
《 确定位置 》优质教学设计
编号 姓名 薛云霞 任教 四 年级(5)班 学科 数学 编写时间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今年10月12日9时39分,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6号成功发射,10月17日4时33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来确定位置(教师出示课题---确定位置),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
师:其实呀,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关于确定位置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听口令,做动作。
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师:请第1排的同学拍拍手,请第4组的同学拍拍肩,请第5组的同学站起来,请第5排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3组的同学挥挥手,请第六组的同学捏捏鼻子.2、介绍同学。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的座位。
师:看来大家反映真快!谁能说说你自己的座位在哪儿吗?(指名回答)
生:我是第2组的。
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别人能知道就是你吗?
生:我是第2组第3个。
师:看来,要说清楚自己的位置,不但要说清楚自己是第几组,还要说清楚自己是第几排(个)。(这边可能有学生一下子说出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还有别的同学也坐在第2组第3个吗?看来,只要说清楚自己是第几组,又说清楚自己是第几个,大家就知道你的位置在哪儿了。)
师:谁还愿意说一说你或者是你的好朋友的位置?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能说还要会写呀。谁能把班长坐的位置写出来?看谁写得最简便但是又最准确的。
二、认识数对
(展示学生的写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生:班长坐在第×组第×排。
师:有没有比这个更简便的?
生:×组×排或×排×组
师:如果我们统一规定第一个数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表示第几排,那可以怎样写?
生:××
师:这样已经比刚才简便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小心把两个数字写粘在一起怎么办,因此大家想个办法,中间用个什么符号把他们隔开。
生:顿号、逗号
师:两个都行,(为了不和小数点混起来)那我们选择“逗号”好吗?
师:×,×这两个数都是用来确定班长位置的,是一家人,因此最后我们可以再用一个()让他们住在一个屋子里。(这边儿童化的语言好)
师:象这样的表示方法既简便又准确,我们把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叫“数对”。
(板书)----“数对”
师:这个×表示什么?(第×组),这个×呢?(第×排)
师:是呀,我们有个成语叫作横七竖八,在这个成语里面,我们先说“横”,再说“竖”,可能是受到它的启发吧,所以,在写数对时,我们也是先横着数,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看是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因此,我们可以将写数对的方法总结为“先看横后看竖”
三、按位置卡找座位
师:请大家拿出位置卡,用“数对”将自己的座位表示出来。
(学生填写)
位置卡
数对表示:(,)
师: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说的过程中可能会相互发现一些错误,便于及时改正)
刚才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把自己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那么,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你能很快确定出它所表示的位置吗?
师:接下来,请将你们刚才填写的座位卡传上来,老师把这些座位卡的顺序打乱,请大家从前往后传)
现在你拿到的是新的座位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拿着铅笔盒找新座位。
(学生根据新座位卡找自己的位置)
[师:怎么回事呀?生:我俩的座位卡一样。(如有学生弄错)]
师:看来,不能准确的表示自己的位置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谁给×××确定一个位置?他的位置卡应如何修改?
师:下面我来说一个数对。请大家想想老师说的是谁的位置?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师:你和大家说说你为什么站起来?
师:这就是咱们班同学的座位表,这一个个同学的位置,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个的点。
(出示把人和课桌转化成点的图)
师: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
四、应用数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抢答题
①出示第78页的第一题(学校附近的地图)
师:热情的笑笑,想邀请同学们到她学校附近去玩一玩。
(出示方格图)这是笑笑学校附近的地图,接下来呢,老师说地名,请你们说数对,行吗?
(2)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找位置。
①出示残缺的泉州旅游景点分布图
师:大家都知道,泉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很多外地朋友慕名而来,老师本想尽一下地主之宜,送给他们几幅市区主要景点的分布图,可我这些地图好多地方都已经受损了,同学们能帮老师把这些地图补充完整吗?老师根据景点的大概位置,描出旅游地图,(有方格的)有的地方有地名,有的地方图上已看不清具体是什么地名了。数对说明放在地图下面。
课件出示地图,全班同学一起完成。
谁上来展示一下你补充的地图?
②学生操作后交流
③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几个景点刚好在同一列,同学们观察一下,用来表示同一列景点位置的数对,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第一个数相同)
用来表示同一排景点位置的数对,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第二个数相同)
小结: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地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4)观看“科技小博览”:(这个我觉得还是放在后面好,如果时间不够,可让他们课后去阅读)
师:确定位置的方法不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这些科学研究中也要用到,他的用处可大啦!
同学们,你们见过地球仪吗?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度,东经116度。泉州()神六()
(观看结束),(5)游戏---画点连线(我觉得这边的图形应力求简单一点。)
①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画点连线。同桌合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教师提供数对)描点,再按顺序连线,看看连成图形象什么?
②小组合作设计图形:在方格纸上先画点再连线,然后再把数对逐一告诉全班同学,让大家根据你们组提供的数对画点,再连线,并猜猜是什么图形。
第四篇:从现在开始优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读着《从现在开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还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限制。人们总在争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间。
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本课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本课包括9个会认的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工整、整洁地书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
教学准备:
1.挂图。
2.学生做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蕴含的深意。
一、激趣异入:
1.(出示课件画面:大森林里,动物们集合在一起,狮子在王座上讲话):小朋友们看,动物王国的大王-狮子现在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你想来听听吗?
2.放录音:(第一自然段)
3.你愿来做裁判吗?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能成为新首领吧!板书课题。
4.我们快来宣布一下比赛开始,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快来读读课文吧!
2.成果汇报:
①谁来考考大家?(出示生字)
a.认读
b.用好办法解决难记的字。
②读课文,评议。
③质疑。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学习伙伴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随机板书:猫头鹰、袋鼠、猴子)
2.狮子在开头和结尾分别宣布了两个决定,仔细读读狮子的话,看看狮子的两个决定有什么联系。(前面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后面却说:不用再往下轮了;这是因为他认为猴子已经做得最好,并且已经得到了动物们的拥护)。
3.自选一段话,仔细体会角色的特点,把角色说的话读好。比如猫头鹰的话要读出他的神气。
(1)个人准备后,四人小组交流读
(2)上台演示,其它同学做评判,指导朗读。
a.猫头鹰一组:猫头鹰的话(神气)
议论纷纷
发散思维、想象,表演说
叫苦连天
b.袋鼠一组:激动的说
直摇头:大家会想些什么?
c.小猴子一组:大家为什么会担心?(先出示本组表演)
4.出示句子语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
(1)为什么欢呼?
(2)指导表演、读
(3)哪个小裁判来宣判结果?
(4)万兽之王-狮子和大家的宣判结果一样,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导朗读。
5.大家想不想完整地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学生台上表演。
6.假如让你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你准备怎么做?
四、教师小结:懂得尊重别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书写10个生字,巩固本课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
1.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
1.观察字贴,认识生字。
2.通过组词巩固。如,惊弓之乌、车轮、星期日、第一、任务、娇惯、形式、郑州。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期(多横)、轮(右边写成仓)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横撇的撇一定要写直;捺要写平。第字的竹字头要写小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5.学生书写,师及时个别指导。
三、实践活动:
1.读读写写: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
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
欢呼起来
____极了
__来__去
立刻
________
2.假如让你当班长,你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21.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
叫苦连天
袋鼠
直摇头
小猴子
欢呼
第五篇:《绝招》优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
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⑵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⑶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⑷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同学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你的绝招是什么?
3、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五、拓展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板书设计】
16 绝招
三胖 憋气时间长 先天禀赋
二福 武术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 乘法 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