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月潭教学设计
美美地读,灵动地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日月潭》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日月潭》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从周围环境,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清晨、中午,晴与雨等不同方面展现了日月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
二、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湖水碧绿、隐隐约约、太阳高照、蒙蒙细雨、风光秀丽”。并能通过观察图画、结合课文内容来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仙境”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特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三、设计理念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曾说过: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做的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本节课的教学以读出日月潭的美为主线,进行知识整合,读中识字、读中写字、读中理解、读中积累,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
四、教学过程
(一)图词结合,激趣入题
1.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看图猜词语。谁愿意到前面来猜?每组派一个代表来猜,谁最先猜出来判他们组胜。(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猜词语,用采访的形式提醒学生学会联系图片猜词语)
2.这些图片上展示的都是同一个地方的景色,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课件出示课题:日月潭)想去的同学跟我一起来来写写这个地方的名字吧。(师生一起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要“保护天性,寓学于乐”,使小学生爱学,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轻松、愉快地学会。“看图猜词语”的游戏,既符合孩子们的游戏心理,又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巩固了本课需积累的词语,图片的强烈视觉效果,让学生对词语有了形象的理解。】
(二)看课题,猜名字
1.请大家仔细想想这三个字的意思,猜猜看,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预设:
生1:因为这个湖一半像太阳,一半像月亮,所以叫日月潭。生2:因为湖中央有个小岛叫光华岛,它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的一半像圆圆的太阳,就叫日潭;南边的一半像弯弯的月亮,就叫月潭。日潭和月潭合起来就叫日月潭。
2.你怎么知道的?举起你们的右手,用手指告诉老师你们读了多少遍课文?
【设计意图:有效的课堂指导应关注学生起点,以学定教,通过看课题,想想日月潭名字的来由,既了解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了解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三)读美句,赏美景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日月潭怎么样?如果在日月潭前加上一个
括号你觉得在里面填上什么词最恰当。课件出示:()日月潭 2.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就写了日月潭不同时段的美景,请大家轻声读课文3、4段,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
(1)轻声读课文3、4段,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与同学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环节抓住“美”这一主线,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3.汇报。预设:
A、清晨的日月潭
课件出示图文: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1)瞧,这就是日月潭的清晨美景。(板书清晨)看谁的眼睛最亮,来指一指晨星和灯光的倒影在哪里?看得清吗?看不清楚,模模糊糊用一个词语叫什么?
(2)谁来教我写“隐”和“约”两个字。师板书“隐约”。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隐约”两字是课文中的四会字,首先通过读在句中整体感知,再结合图文理解意思,然后用采取“小老师”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隐约”一词在孩子们心里牢牢扎根。】
(3)同样认为这句很美的小朋友请举手„„你能把这幅美景读出来吗?
(4)真美呀!老师也想读读读,不过这么多人听我还真有些紧张,来点掌声给我鼓励一下怎么样?大家掌声这么热烈那我就献丑了,读得不好还请各位多多指点。(师读,学生评)
【设计意图:老师范读,学生评,不但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评价,让学生在评中学会读。】
(5)师:还有谁喜欢这个时段的美景,请他来读读吧!(随机评价)(6)还有美有喜欢这部分的,这么多人喜欢呀,那我们来比赛读读吧!(分组比赛读)B、晴天的日月潭
课件出示: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1)出示太阳高照时日月潭的图片。根据你们的判断,课本中的这幅图应该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板书:中午)为什么?板书:清晰(2)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景?
(3)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心情也放晴了,嗓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谁来读读这一句话?(一生读)
(4)我们大家都来感受一下日月潭晴天的美丽吧!(生齐读这一句话)C、雨天的日月潭
课件出示图文: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瞧,这就是雨天的日月潭。(板书:雨)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丽?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描红轻纱,朦胧、仙境三个词语,并依据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了解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板书:朦胧)
【设计意图:“轻纱、朦胧、仙境”这三个关键词,把日月潭雨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能过图文结合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了关键词,朗读自然水到渠成。】
(3)“朦胧”一词都有什么偏旁?为什么都有“月”字旁?(月光下看到的景物,朦朦胧胧看不清楚。)
(4)是呀,看得清清楚楚是一种美,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也是一种美。要欣赏到美的事物,关键是要有一份美的心情。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4.引读背诵。总之,日月潭是那么美,不同时间有不同时间的美,不同天气有不同天气的美,师引读:清晨(),中午()用文中第五段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板书:风光秀丽)
【设计意图:美文需美读。本环节以读出日月潭的美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写字,读中理解,读中积累,美读出来了,识字、写字、理解、积累的任务也完成了。】
(四)当导游,积累加运用。
1.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每年的游客数达到五、六百万人次。要是专门向游人来介绍日月潭的美景,愿意当小导游的来举手?这么多人啊,那我们来一个现场招聘,现在我们来当一当小导游把这风光秀丽的日月潭介绍给别人。谁说得最好就聘谁为小导游。
2.在招聘会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几点提示:(1)要介绍些什么内容。(2)怎样才能吸引游客?(语言必须优美)出示好词。3.现在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然后再上来介绍。
【设计意图:以应聘导游这一情境为契机,指导学生运用课文的优美词句复述课文,既达到积累词语的效果,又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清晨:隐约
中午:清晰(晴)风光秀丽
朦胧(雨)
附:教学反思
一、脑中有课标,心中有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依据。在上课之前,我首先再次研读了课标,牢记崔峦先生所讲: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做的事是—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积累语言。
接着细读文本,根据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湖水碧绿、隐隐约约、太阳高照、蒙蒙细雨、风光秀丽”。并能通过观察图画、结合课文内容来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仙境”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特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再围绕教育目标的达成设置四个教学环节。
1、图词结合,激趣入题。积累词语。
2、看课题,猜名字,了解日月潭的特点。3读美句,赏美景。通过美词美句的朗读,充分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当导游,积累加运用。通过设置让学生导游这一情境,主要意图是让学生
用学过的词语来复述课文。每个教学环节有每个教学环节的任务,课的终结也是目标的达成。
二、以读为本,整合教学。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美文需美读,所以本文我就以读出日月潭的美为主线,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读、老师示范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读中识字、读中写字、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将识字、写字、理解、积累全部整合在读这根主线上。如在学生读到日月潭清晨美景时,先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隐隐约约”一词的意思,再让小老师教写“隐约”两个字,写字教学不着痕迹地渗透于读中,然后,想象读出清晨的美景,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日月潭清晨美景,从学生嘴中呼之欲出;在读到日月潭雨天美景时,先让学生找找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日月潭雨天不一样的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知识积累,“轻纱、朦胧、仙境”三个重点词语形象地出现在孩子们眼前,仙境一样美的日月潭也出现在孩子们的朗读声中。孩子们在美美地读,快乐地读,轻松地学。
三、应聘导游,内化语言。
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
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设置应聘导游一情境,通过指导应聘导游成功秘籍:“
1、介绍什么内容?(日月潭位置、形状、不一样的美)
2、语言优美,尽量用上好词美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孩子们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然后再请三个学生进行说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很好地积累了语言,复述了课文,运用知识。
第二篇:日月潭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积累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板书课题:
9、日月潭)齐读课题。
3、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
(二)、自学课文,明白名字的由来
1、自由读课文。读书建议:(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边读边思考: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2、指名交流。齐读、引读第二自然段。
3、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4、练习把句子说具体,说准确。
过渡:原来日月潭的名字是这么由来的,判断: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对不对?指名交流,老师相信当你读完课文第一自然段,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
(三)、精读课文,领略风光
1、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理解:名胜古迹。(3)学生交流。用“名胜古迹”说话。(4)、考考你: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它在()的高山上。那里(),(),周围有许多()。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小岛把湖水(),北边像()太阳,叫();南边像()月亮叫()。(5)齐读一遍。
过渡:同学们,日月潭里还藏着许多的秘密,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想一想: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与组员说一说?(2)、学生学习,教师巡视。过渡: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让我们来分享分享你找到的美景。(3)、小组代表交流,随机选择学习内容。
生: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板书“清晨”、“隐隐约约”。(出示图片)
师:同样喜欢清晨日月潭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隐隐约约”带读,齐读。(4)、指导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清晨的日月潭有了薄薄的雾,有了隐隐约约,你说这段话是读得轻一点好呢还是响一点好?)
(过渡:清晨的日月潭的确很美,但要说最美,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哦!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5)、你又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指名说: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师板书“中午”理解“清晰”。其他同学补充,谈感受。(6)、根据你们的判断,课本中的这幅图应该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出示图片)
(过渡: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心情也放晴了,嗓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让我们大家都来感受一下日月潭晴天的美丽吧!生齐读中午时的日月潭。)(7)、晴天的日月潭这么讨人喜欢,那雨天的日月潭你们喜欢吗? 师板书“雨天”。那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出示图片)
(过渡: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丽?理解:轻纱、仙境、一片朦胧)。
过渡:是呀,看得清清楚楚是一种美,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也是一种美。要欣赏到美的事物,关键是要有一份美的心情。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来读一读三、四两段。
3、仿写“黄昏时日月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黄昏时的日月潭,教师配以语言上的描述;然后教师展示几张黄昏时日月潭的图片。指名展示,随机评价。
4、根据板书小结日月潭的美景,再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板书:风光秀丽
(四)我来当导游。
1、日月潭的什么吸引了游人?
2、你认为日月潭的哪里最吸引人。请你来当当小导游,介绍给大家听。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基本上能当个小导游了。如果你想当个好导游,请把课文中那些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再记一记,在笔记本上写一写。如果你想当个超级导游,请到网上去找找关于日月潭的传说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大家听,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第三篇:日月潭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环、绕、茂”等9个生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进行口语交际,在交流中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一、图画导入质疑课题
1、最近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欣赏,初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激发学习的兴趣。
2、这么美的地方相信大家都很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台湾,走进日月潭。(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质疑)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生字,注上拼音,再把课文读一读,要把句子读通顺、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要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注意不丢字、不加字)
3、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组词。并在小组内交流难记字的识记方法。
4、自学检测(看拼音写词语),同桌互改,纠错。
5、班内交流重点字或者易错的掌握方法。(从各小组自学检测出错字中选出典型的易错字。)
6、检查巩固初读效果。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写了日月潭的什么?
(组内交流,解决疑问,交流读书收获,知道文章写了日月潭名字的来历,日月潭的秀丽„„)
2、划出文中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试着用上“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画出日月潭平面图。)
3、出示日月潭风光鸟瞰图片,学生看图,结合黑板上平面图,尝试背诵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想一想: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与组员说一说?
(1)、小组代表交流,随机选择学习内容。生: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板书“清晨”、“隐隐约约”。(出示图片)
师:同样喜欢清晨日月潭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隐隐约约”带读,齐读。
(2)、指导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清晨的日月潭有了薄薄的雾,有了隐隐约约,你说这段话是读得轻一点好呢还是响一点好?)(过渡:清晨的日月潭的确很美,但要说最美,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一样哦!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3)、你又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指名说: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师板书“中午” 理解“清晰”。其他同学补充,谈感受。
(4)、根据你们的判断,课本中的这幅图应该是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出示图片)过渡: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心情也放晴了,嗓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让我们大家都来感受一下日月潭晴天的美丽吧!生齐读中午时的日月潭。(5)、晴天的日月潭这么讨人喜欢,那雨天的日月潭你们喜欢吗? 师板书“雨天”。那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出示图片)
(过渡: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种美丽?理解:轻纱、仙境、一片朦胧)。过渡:是呀,看得清清楚楚是一种美,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也是一种美。要欣赏到美的事物,关键是要有一份美的心情。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情来读一读三、四两段。
5、仿写“黄昏时日月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黄昏时的日月潭,教师配以语言上的描述;然后教师展示几张黄昏时日月潭的图片。指名展示,随机评价。
6、根据板书小结日月潭的美景,再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四、拓展升华
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五、作业布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基本上能当个小导游了。如果你想当个好导游,请把课文中那些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再记一记,在笔记本上写一写。如果你想当个超级导游,请到网上去找找关于日月潭的传说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大家听,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板书设计:
9、日
月
潭
清晨
隐隐约约
中 午
雨中
清
晰
朦
胧
第四篇:日月潭教学设计定稿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祖国、爱家乡。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课文中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教学准备:课件、朗读配乐、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领略日月同辉的奇景吗?你们想领略人间仙境的秀丽风光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的日月潭。(PPT出示课题再板题,学生临空书写,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边听边让学生思考:你知道了日月潭的哪些方面呢?
2、学生思考后,随机指名回答:
生A: 我知道了日月潭的地点„„(也就是位置)(板书:位置)生B:我知道了日月潭的形状„„(就是名字的由来)(板书:名字)生C:我知道了日月潭的美景„„(就是景色)(板书:景色)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讲述有关日月潭的传说。(注意把控时间,简短,通顺)(2)师:美丽的传说固然让人心醉,但它是真实的吗?生:不是。
师:现在请同学翻P39,找到有关日月潭美名的真正由来的段落。生:第二自然段。
(3)生齐读第二自然段。(4)出示图片,让学生指认光华岛的位置,增进对课文的理解。(PPT出示地图,关注学生的礼仪指导)
(5)借助地图坐标,用画简画的方式,懂得日月潭得名是因为它的形状像太阳、月亮,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
(6)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复述课文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说,全体学生齐说。)
(7)“小导游”对照日月潭的地图说。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这样有趣的日月潭,它在什么位置呢?请同学看到书本找一找。(ppt出示课文内容的填空)生: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ppt出示填空,及时予以学生掌声,肯定)师:你能知道什么叫环绕吗?请同学用动作表示你的理解(让学生用动作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出“包围”的本义。)
三、品读,感悟日月潭持美景。
1、师配乐朗读相关段落。
师:日月潭的名字十分有趣,环境也很优美,那里的风景如何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去欣赏一番吧!(学生鼓掌,要懂得赞美他人)
2、出示日月潭美景的图片,寻找不同时间日月潭美景的特点。(要求学生说明判断的依据。)
生A:我看到了清晨时的日月潭美景,因为天上有薄薄的雾,有晨星和点点灯光。师:晨星和灯光分得清楚吗?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概括了清晨之美呢?(隐隐约约——模模糊糊)(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生B:我看到了中午时的景色,因为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清晰——清楚)(清晰——朦胧)
生C:我知道了下雨时的景色,因为它的景色变得一片朦胧。
3、带领学生回顾景色的特点(板书:清晨:隐隐约约;中午:清晰;下雨:朦胧)
4、品读学生自己喜欢日月潭的美景,并进行背诵训练。A、指名读清晨之美,生读后评价并指导朗读。
同学们,清晨是什么时候的?(天还未大亮的时候)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隐隐约约,薄薄的,应该轻读,其余的还是大声地朗读。)让我们一起齐声赞叹日月潭的清晨之美,请全体女生读。B、指名读中午之美
学生之间进行PK,比比谁读得更棒?
师:中午的日月潭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健壮的少年,你能读出小太阳般亮堂堂的感觉吗?请全体男生来读。C:品读下雨时的景色
指名学生读,老师故意加重语气读。让学生说说哪个读得好?为什么? 指导朗读。(轻纱→婚纱;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要读得轻柔些)
全班一起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披上轻纱,和神仙一起翩翩起舞吧!)D、背诵自己喜欢的景色
a、指名背诵
b、选学生上台背诵
c、全体背诵。(让我们一起将日月潭的美景留在脑海中吧!)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日月潭,是这样的美,难怪许多人都称赞它: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板书:风光秀丽)
五、小结并欣赏台湾美景,进行情感升华
同学们,日月潭只是台湾众多美景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台湾风光ppt)
宝岛台湾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真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让我们能早日亲身感受它的美。六: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训练第9课。
七、板书设计:
第五篇:日月潭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读通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3.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4.会写“岛,茂”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会读词语,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写“岛,茂”。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教学过程 导入
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字词)
1.昨天布置了预习第九课的作业,现在就来考考大家。2.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挑战读,小老师领读,齐读。A认读生字。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小火车认读。B认读词语。
环绕 树木茂盛 清晰 隐隐约约 建筑 朦胧 仙境 C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环 绕 茂 晰 隐 筑 朦 胧 境
D找出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将卡片归类,贴黑板。E读好四字词语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3.读好句子。接下来有一个高级任务要你们完成。有没有信心做好?谁来挑战?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星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c.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d.周围的景色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初读课文
读好字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课文。
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那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两岸人民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祖国早点统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我国宝岛台湾秀美山川的课文。——《日月潭》。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地理位置
读了课文,你知道日月潭在哪里吗?出示第一段。
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
2.提问:日月潭在什么地方?课文在哪一段告诉我们。齐读第一段。
A请你轻声读一读这段话,思考三个问题。B你知道台中在哪里吗?看地图找一找 中国-台湾-台中-日月潭(高山上)C根据提示背一背第一段。了解名字由来
再次引导日月潭在四周()(),周围有()。日月潭在景色那么美,就连名字在衣特别美。那你知道它为什么有那么美在名字吗?
问: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出示第二段,默读第二段。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2.读第一句,从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3.读第二句,谁来找找图中的小岛。解释岛:四面环水的山,所以岛这个字中间有个山。
4.卫星上空拍图,找出光华岛,光华岛在湖中央,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是(),南边是()。合起来,大家就把这个美丽的湖叫日月潭。
5.现在你知道他名字的由来了吧。因为()
6.再读句子。发现比喻句。它能让文章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读起来也特别美。
写字
现在请你拿出笔,我们要美美地写上两个字。先来看看,我们要写什么。引导观察 茂:草字头,竖要直,撇丿要挺,上面多一点,下面少一点。下面这个字戊,老师叫它空心戊,因为里面什么都没有。
岛:和鸟很像。岛是四面环水的山,所以岛字中间是山。竖折折勾写的时候,第一个折要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