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雨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雨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爱,进而期待阅读她的其他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雨后戏水的快乐,特别是哥哥妹妹的矛盾心理,并能通过朗读表达。
难点:理解“海洋”、“泥裤子”所指,体会“像神仙一样”、“发射”等词语表达的精妙,进而感受欢乐之浓。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二4班的小朋友,大家好!初次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师生交流)真是一群爱提问的好孩子!待会儿的课堂上期待大家更多有趣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1.播放雨声,激起共鸣:
第一次和大家一起学习,也没什么特别的礼物送给你们,一起来听段声音吧!(播放雨声)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转眼间天就放晴了。在这夏日的雨后,想不想出去玩,想怎么玩?
2.引出课题,并板书。
3.复习旧知:还记得这首小诗写了什么?能联系课题说一说吗?
二.走进热闹的广场
1.过渡:还等什么,赶紧走进广场去看一看吧!出示:
我会思考:1.读一读:自由读第1节。
2.说一说:我看到了一座______广场。
2.交流,相机理解词语,指导朗读:
预设1:闪着金光的广场:
① 怎么会闪着金光呢?生答。请你将这份晶莹剔透读出来!
② 欣赏图片
③ 指名读。
预设2:快乐的广场:
① 你印象中的哪位神仙很快乐?为什么?
② 赛读。
③ 试背。
三、走近小哥哥
1.过渡:咱们班的孩子很爱思考,帮老师解答了许多疑惑,可是比思考更重要的是——提问,你会吗?
2.过渡:这群戏水的.孩子中,有一位小哥哥特别引人注目,你看到了吗?(板书:小哥哥)
3.我会提问:1、读一读:自由读2、3两节;
2、想一想:提出一两个问题。
4.交流问题。
5.重点交流两个问题(相机理解词语,指导朗读):
问题一:哥哥为什么会摔跤?
问题二:为什么嘴里说“糟糕,糟糕”,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四、课间操:《小雨沙沙》
五、走近小妹妹
1.刚才和你们一起玩水的还有谁?小妹妹。
2.我会提问,也会思考:
1、读一读:自由读第4节。
2、想一想:提出一两个问题。
3、说一说:同桌交流自己的问题和发现。
① 交流:谁来说一说你的问题和发现?相机追问:到底跟在谁的后面?妹妹跑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3.小结: 原来,小妹妹一方面害怕摔跤,另一方面又羡慕哥哥肆无忌惮地戏水,所以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男女逐行轮读,感受小妹妹复杂的心情。
五、总结拓展:
1.结合板书提问:雨后的广场上只有这兄妹二人吗?
2.齐读第一节。
3.这首描写孩子的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作品,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她的另一首诗: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 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
4.激发思考:比较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5.作家卡片: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小诗被誉为“情绪的珍珠”,值得一读。激发猜想:在这两本诗集里,还有没有描写孩子的诗了呢?如果有,她为什么写这么多诗文给孩子们呢?这些问题大家打算怎么解决?
6.最直接的方法是阅读冰心奶奶的诗,读着读着,你就会有所发现。所以期待大家在爱思考、爱提问的同时,也爱上阅读吧!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读熟全诗。
2.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诗集《繁星》、《春水》。
七、板书设计
5.雨后
小哥哥
﹜欢乐
小妹妹
【二年级语文《雨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语文课文《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语文《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观潮》初中语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语文《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6.语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7.语文《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8.语文课文《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观潮》初中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篇:《雨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雨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诵读了一首诗—《雨后》(引导背诵第一节)。过渡:(出示图片)看!这群赤脚的孩子当中,谁玩的最玩得最开心?(观察图片,学生交流)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小节
1、他们是怎么玩水的呢?咱们先来看看小哥哥。(出示图片)(学生自由读第二节)(1)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读第2小节?(2)请小朋友划出小哥哥玩水的动作词语。(指名说,板书:踩、喊、滑)
2、指导朗读:
(1)指导读出“使劲”:①你能表演一下吗? ②你从“使劲”中明白了什么呢?
(2)小哥哥在使劲地踩水,他还不忘记要照顾自己的妹妹,怎么照顾的呢?--------(指导学生读哥哥喊的话)
过渡:刚喊完,他就滑了一跤,小朋友们想一想摔倒的哥哥还会再玩水吗?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第三小节
1、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理解“糟糕”一词)
2、嘴里喊着“糟糕—糟糕”的哥哥,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这是为什么呢?(指名回答)体会小哥哥的心情,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事例引入,比如课间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3、如果你就是那位小哥哥,你能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读2、3小节
4、齐读第二、三小节
过渡:小哥哥这么开心,妹妹一定也很快乐,一起来看看小妹妹是怎么玩水的?
(三)学习第四小节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画,描述妹妹的外形(引导理解“撅着”和“泥裤子”)
2、小妹妹是怎么玩水的?你能演一演吗?观看后的同学回答小妹妹怎么玩的。(板书:紧紧跟在、咬着、轻轻地)
3、指导朗读:轻轻地小心地跑”读起来声音要轻。
4、讨论:如果你是那个小妹妹,既然你害怕自己摔跤,那为什么心里还希望自己摔一跤呢?(体会玩水很快乐)
5、齐读
三、总结
1、课文中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玩水很快乐?
2、介绍生活当中自己玩水的经验
四、学习生字
五、板书设计:
9雨后
小哥哥
踩、喊、滑(兴奋骄傲)
小妹妹
紧紧跟在、咬着、轻轻地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细读课文,认识葡萄沟为什么真是个好地方;在句子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及其运用;教学过程 中融入作文模仿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3、假如
萝峰小学钟丽冰
教材分析:
《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重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录音机等。
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学习诗歌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
问: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呢?
2、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3、讲讲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出示图和诗句:小组读,读出感情。
* 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西西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5、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6、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7、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1)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问: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2)再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 能不能快乐地把这节读一读。
(3)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
自选一 节读给同桌听。
(4)出示句子: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5)齐读句子。
(6)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7)出示句子: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
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8)齐读句子。
*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指名背
三、扩展:
1、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2、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三、板书
23、假如
4假如—神笔太阳谷粒双腿 帮助人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在练习1中,我们学过四个描写秋天的成语(屏幕出示):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齐读)
2.谁来说说金风送爽的意思?有一句话恰好就是它的意思:出示: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渐渐”是什么意思呢?(慢慢,逐渐,一点一点地)
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秋天天气的变化。揭示词:金风送爽
3.在这样凉爽的天气里,(点击出现: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快快跟着老师,一起去秋游吧。
过渡:看,我们来到了哪儿?(郊外)什么样的地方是郊外呢?(远离城市的野外,那里没有。没有。。只有。。)郊外这么美,真是秋游的好地方。
二、观察插图,整体感知课文
1.现在你就在郊外,眼前你看到了哪些景色?
2.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也描写了郊外的景色,自由读一读,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现在,我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们一起观赏着郊外的景色吧。抬起头,你看到了什么?
A(蓝蓝的天空)(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读读这句话,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1)颜色:蓝蓝的,这里用了两个蓝,说明天空非常蓝,还可以怎么说呢?(出示填空()的天空)
(湛蓝湛蓝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天空,蔚蓝蔚蓝的天空)
(2)大:从“一望无边”这个词可以看出天空怎么样?(大)什么叫“一望无边”?(没有边际)是呀,天空这么大,一眼看不到边,真是无边无际啊!
(3)天空这么蓝,这么大,多美呀,你能读好吗?
B仔细看看,天空中有什么呀?(白云)
(1)天空中的白云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句子: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2)为什么白云像白兔,像绵羊呢?
(3)白云有时还会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
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4)小结:天空是白云的家,它不仅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而且,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多悠闲,多自在啊,多快乐呀!让我们也做一做白云,读读这段话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天空无边无际,白云变化多端,此时的郊外可真是——秋色宜人!
2.让我们再向远处看一看,看到什么了?(农田)
(1)郊外的农田可是城市里的孩子不常见到的,让我们一起去农田里看一看吧。在农田里,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2)a农田里,稻子黄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你看到的稻田?(稻子黄了,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像铺了一地金子,像金色的海洋,像洒满金色的阳光)
小结:稻子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告诉人们它已经成熟了。
b高粱
(高粱红了,像一片火的海洋,像喝醉了酒的娃娃,像火红的太阳,像一个个火球)
小结:高粱也成熟了。高粱地里火红的一片,就像是农民伯伯的笑脸。C棉花
(棉花白了,像积了厚厚一层雪,像一片白云,像雪山,像草原上的羊群,像云海)
小结:棉花裂开了嘴笑了,好像在向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
(3)农田里,色彩斑斓,庄稼丰收了,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向农民伯伯报告庄稼成熟的喜讯吧。
过渡:看来秋天不仅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个丰收的季节,真是硕果累累啊!(揭词)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这样秋色宜人,硕果累累的郊外,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交流
(1)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你在草地上打过滚儿吗?你来读读这句呢。
(2)有的忙着逮蚂蚱,你逮过蚂蚱之类的昆虫吗?怎么逮的?你来读读这句。
(3)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什么叫两开嗓子?你会喊些什么?
同学们还会干些什么?(玩倒立,捉蝴蝶,做游戏,跳舞,唱歌,画画,拍照,围着老师说着笑着。。)
看呀,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3.同学们不受任何约束,多自在啊。自己读读这个自然段,体会他们开心的心情。
4.让我们齐读第四自然段,再次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揭词:兴高采烈)同学们现在可真是——兴高采烈呀!
五、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跟着课文中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郊外游玩了一番。凉爽的秋风吹拂着我们,宜人的秋色让我们心旷神怡,农田里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满心喜悦,在郊外尽情地玩耍让我们兴高采烈。这次的秋游你们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