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节约》教学设计(5篇)

《节约》教学设计(5篇)



第一篇:《节约》教学设计

《节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下P10、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与上节课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0而商0不同,本节课是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因不够商1而商0。这部分内容是除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除法问题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三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84÷4= 52÷2= 78÷6= 在练习过程中明确:笔算除法时,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计算时从最高位算起,商和被除数对齐。

2、口算除法

30÷3= 8÷2= 48÷4= 900÷3= 80÷2= 480÷4= 930÷3= 88÷2= 408÷4=(设计思考:三组口算练习,巩固理解除法算理。)

二、探究新课

1、在实际问题中探究学习师:看来除法的笔算和口算都难不住同学们,下面要有新的挑战等着你们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不光爱学习还很懂得节约、环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1)、出示例题,自己读两遍理解题意。

例题:实验小学三年级3个班上学期卖废纸和矿泉水瓶一共收入612元,平均每个班收入多少元?(2)、独立列出算式:612÷3=。

(3)、试着估算:请你估计一下平均每班收入多少元?

把612看做600,把600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200,所以估计们每个班收入大约是200元。

(4)、自己动手笔算一下,看看每个班的平均收入到底是多少?(5)、课件演示笔算过程,自己评价改正。(6)、简便计算方法的展示。

2、试一试,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1)、独立计算试一试、填一填(填在教材第58页的试一试)。(2)、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来历、名称以及书写位置和方法。

3、算一算

师:在前面的计算中我们知道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时,就商0。有余数的除法题也没有难住大家,看来你们真是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下面这些练习你能全部做对可就太厉害了,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一定要细心、认真呀。(1)、独立笔算在练习本上。

(2)、课件演示正确结果,学生评价订正。

(设计思考:在学习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体会的时间。)

三、课后练习

1、把表格补充完整(1)、独立完成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评价。

师:前三个空格都是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而后两个是已知商和除数求被除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你做对了吗?

2、小红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288张照片,每本相册25页。如果每页放4张照片,2本这样的相册够吗?3本呢?(1)、独立解决试一试。(2)、集体分析、解决问题。25×4×2= 200(张)200<288 25×4×3= 300(张)300 > 288 答:2本相册不够放288张照片,3本可以。

3、那些题的商最接近150?

(1)、集体估算,分别说出各题的商百位是几、十位是几?(2)、独立笔算结果,说出哪些商最接近150。(设计思考:课后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机会。)

四、拓展练习1、30名学生去游园,他们每人想喝1瓶矿泉水,买5瓶送1瓶,只需买()瓶矿泉水? 方法一:

5+1=6 30÷6=5 5×5=25(瓶)

方法二: 买5瓶可供6人饮用,买10瓶可供12人饮用„„ 买25瓶可供30人饮用。

2、有趣的发现

4÷4= 800÷8= 40÷4= 800÷4= 400÷4= 800÷2=(1)、自己口算一下,观察这些答案,你发现了什么?(2)、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

3、把3,7,5,9填在适当的方格内,使商最大。

师: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也就说要使商最大,被除数应该尽可能的大,除数应该尽可能的小。

所以应该写成975÷3(设计思考:在两组有规律的除法口算题之后再解决如何使商最大的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印象深刻。)

4、判断并改错(1)、428÷2=214,笔算过程中,十位上除以2时,应把十位上的2移下来,而不该直接和百位并齐计算。

(2)、988÷28=111,计算时百位9除以8商1后,余1没有写出来,所以整个答案都错了。

(3)、697÷6=115„„7,余数比除数大,所以不正确,正确答案是116„„1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很认真,不仅会细心的计算,还能认真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最后的判断并改正环节各个都练就了好眼力,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计算练习中一定会更加细心、认真,争取全对,是不是?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练习册对应练习

七、板书设计

①912除以3的横式 ②522除以4的横式除法竖式除法竖式

《节约》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经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自己的感觉,我觉得这节课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下列几点: 这节课较好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把计算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刚好在中秋节举行看熄灯一小时的活动,这个活动正好符合“节约”这一课题,把复习的内容溶到这一情景中,贴近生活,情景紧扣主题。二是在找到的学生刚好出现了经典的错误。

反思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做得不够的地方,不足的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1.由于上周五学习的内容学生忘的比较多,前面的知识复习的时间比预计的(5分钟)要多,这样导致后面的新知识讲的时间较少,没时间巩固。

2.没有用好图解,本来想用图解的方法讲清算理的,但是由于时间上安排的不是很合理,导致图的展示和计算过程反过来了(后来向导师请教,导师说这样也可以,影响不大)。从作业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对于哪一位不够除就在那一位上商0理解的不够透,对于整除的中间一位不够除的商0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但是对于最后一位有余数的不够除的学生掌握的不好,较多学生没掌握,一方面是后面的讲得时间不够,另一方面反映了前面的算理讲得不够透,这在练习课上需要加以强化。在评课的时候黄少明老师提出建议:算理这里应该可以让学生采用验算的方法,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这样做,一来可以解除学生心里的疑惑(不够商1的时候为什么商0,经过验算,学生会明白这一算理),二来可以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3.课堂练习的形式单一,没有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这样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能会觉得疲倦,如果能采用多种方式,如采用小医生的形式,出些错题给学生判断,订正,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较高,若是学生自己能判断出题目错了,错在哪里,这就说明学生懂了。

4.只是巡查了座位上学生的练习情况,没关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的计算过程,其实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的计算过程很重要。评课时科组的老师说到,上黑板板演的学生虽然结果是对了,但是计算的过程出现了顺序上的问题,在不够除时应先商0,再把下一位拉下来,这样学生才不会犯漏写0的错误。自己的板演也要讲究和注意。

5.上课的语言不够活力,语调过于平铺直叙,要有激情,注意做到抑扬顿挫,这样的课堂气氛才较好,学生可能兴趣会较大。

第二篇:《节约》教学设计

《节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除法问题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三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84÷4= 78÷6= 在练习过程中明确:笔算除法时,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计算时从最高位算起,商和被除数对齐。

2、口算除法

30÷3= 8÷2= 900÷3= 80÷2= 930÷3= 88÷2=(设计思考:二组口算练习,巩固理解除法算理。)

二、探究新课

1、在实际问题中探究学习

师:看来除法的笔算和口算都难不住同学们,下面要有新的挑战等着你们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不光爱学习还很懂得节约、环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1)、出示例题,自己读两遍理解题意。

例题:实验小学三年级3个班上学期卖废纸和矿泉水瓶一共收入612元,平均每个班收入多少元?

(2)、独立列出算式:612÷3=。

(3)、试着估算:请你估计一下平均每班收入多少元?

把612看做600,把600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200,所以估计们每个班收入大约是200元。

(4)、自己动手笔算一下,看看每个班的平均收入到底是多少?(5)、课件演示笔算过程,自己评价改正。(6)、简便计算方法的展示。

2、试一试,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1)、独立计算试一试、填一填(填在教材第58页的试一试)。

(2)、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来历、名称以及书写位置和方法。

3、算一算

师:在前面的计算中我们知道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时,就商0。有余数的除法题也没有难住大家,看来你们真是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下面这些练习你能全部做对可就太厉害了,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一定要细心、认真呀。

(1)、独立笔算在练习本上。

(2)、课件演示正确结果,学生评价订正。

(设计思考:在学习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体会的时间。)

三、课后练习

1、把表格补充完整(1)、独立完成

(2)、课件出示正确答案,集体评价。

师:前三个空格都是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而后两个是已知商和除数求被除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你做对了吗?

2、小红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288张照片,每本相册25页。如果每页放4张照片,2本这样的相册够吗?3本呢?

(1)、独立解决试一试。(2)、集体分析、解决问题。25×4×2= 200(张)200<288 25×4×3= 300(张)300 > 288 答:2本相册不够放288张照片,3本可以。

四、拓展练习1、30名学生去游园,他们每人想喝1瓶矿泉水,买5瓶送1瓶,只需买()瓶矿泉水?

方法一:

5+1=6 30÷6=5 5×5=25(瓶)

方法二:

买5瓶可供6人饮用,买10瓶可供12人饮用…… 买25瓶可供30人饮用。

2、有趣的发现

4÷4= 800÷8=

40÷4= 800÷4= 400÷4= 800÷2=(1)、自己口算一下,观察这些答案,你发现了什么?(2)、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

3、把3,7,5,9填在适当的方格内,使商最大。

师: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也就说要使商最大,被除数应该尽可能的大,除数应该尽可能的小。

所以应该写成975÷3(设计思考:在两组有规律的除法口算题之后再解决如何使商最大的问题,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印象深刻。)

4、判断并改错

(1)、428÷2=214,笔算过程中,十位上除以2时,应把十位上的2移下来,而不该直接和百位并齐计算。

(2)、988÷28=111,计算时百位9除以8商1后,余1没有写出来,所以整个答案都错了。

(3)、697÷6=115……7,余数比除数大,所以不正确,正确答案是116……1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很认真,不仅会细心的计算,还能认真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最后的判断并改正环节各个都练就了好眼力,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计算练习中一定会更加细心、认真,争取全对,是不是?

第三篇:节约教学设计

《节约》教学设计

普兰店大谭中心小学

周孟雪

第一环节: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一单元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第二环节:学情分析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小学一、二年级一直有除法计算的内容,这部分是对除法竖式计算的进一步延伸和提高,而本册第一点单元的前几课,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前几课是对本课的过度,知识层层递进,也是对后面进一步学习除法打下基础。所以这部分的内容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没有0)除法时,因商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计算方法。

第三环节:教学目标

1.结合书中的情境图,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商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3.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方法的热情。

第四环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正确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第五环节:教具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数学书、练习本

第六环节: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训练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三年级的3个班把以前积攒的报纸和矿泉水瓶拿去卖了,一共卖了900元,但不到920元,猜一猜卖了多少元,生猜。这912元是3个班级节约下来的钱,老师想提个建议把我们班节约下来的那一部分捐给灾区,好吗?那么平均分,我们是多少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目标

1.看,学习目标是(屏显),第一组组长读。

(1)结合书中的情境图,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算。

2.目标明白了吗?(明白了)有信心完成吗?(有)老师相信大家,只要同学们认真自学,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三、自学指导

1.看自学指导(屏显),第二组组长读。

看书第10页,完成书上内容后在组内交流:

(1)结合情境图和问题1,列出算式。结合口算的方法尝试用竖式计算

(2)※重点看问题2,理解竖式计算时,商的十位数字为什么是0,并比较两个竖式,你喜欢哪一个?

5分钟后,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2.自学的内容和方法清楚了吗?开始看书自学.(师巡视,强调坐姿)

四、先学后教

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组内交流,教师巡视)2.做一做

(1)(拍手,坐好)小组内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环视一下班级,再问:没有嘛?(没有))(2)同学们自学的真棒,下面看谁能做对检测题(屏显)

(3)(出示检测题:学校举行捐书献爱心活动,我校五年级4个班一共捐了812班图书,平均每个班级捐多少本图书?)每组纪律组长到黑板做,其他同学在本上做。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要注意写字姿势啊,)学生该做的过程:下面同学做完后,要先检查自己做的,然后批小组内同学做的题,全对的同学看黑板,错的同学在下面改过来,临近的同学要教会不会的同学,做完同学检查黑板,发现错的到前面用红笔改)3.更正

(1)(做完同学检查黑板,发现错的到前面用红笔改,下面同学组长批组员、教组员)(2)坐好,看黑板,第一组口算(全对的小组加1分),第二组(纠正对错,错的由改的同学说明错误原因)第三组第一种竖式计算(纠正对错,错的说明原因)第四组(纠正对错,说明错在哪)第五组(用书上的第二种方法做的,全对,加一分)第六组(全对的小组加1分)

(3)黑板题我们改过来了,在下面做的同学还有其他错法吗?组长汇报一下。(有的同学没写答;还有的同学横式结果没写)(针对错的题要提醒同学们)还有吗? 错的同学改过来,不会的教会他。改好了吗?(改好了)全对的举手,加1分,小组全对的组长汇报 奖1分。

(4)好,请同学们看黑板这两道题的竖式,你喜欢哪一种?(第二种)为什么?(因为第二种写起来比较简便),对,以后我们在做题时就要写这种简便的竖式。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同学们,不但会自学,还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像我们刚才学习了被除数十位上是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商0占位,那么如果被除数的个位,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呢,下面请同学们就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尝试独立解决问题3.学校用卖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屏幕)每组的纪律组长到黑板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做,(列竖式时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要用写起来简便的竖式来做)。(5)更正,加分。改正。

4.同学们,看黑板这2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再仔细看,这三位数有什么不同,(想不起来适当提醒,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被除数中有零),(被除数中都没有0),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被除数中没有0的除法(板书)。再看这两道题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个有余数,另一个没有于是,适当提醒,商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一个0在中间,另一个在末尾)那我们在做商的中间或末尾有零这样的题时,应注意什么?(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用0占位„„)

五、当堂训练

同学们不但会自学,还善于总结方法,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老师相信你们在闯关题中表现的会更加精彩,准备好了吗?闯关开始!

1.第一关(屏显)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答案。第三组组长说答案(生在小组内交换批)在小组内看一下自己错的原因,把错的改过来,不会的教会他。好,同学们,教会了吗?全对的举手 加1分,小组全对的组长汇报,奖1分。

2.第几小组已经顺利闯过第一关,其他小组不要气馁,后面还有很多机会,我们继续挑战第二关(屏显),开始!做完同学要认真检查啊。停,第四组组长说答案(组内交换批),全对的举手加1分,组内全对的组长汇报,老师奖励1分。错的同学改正过来,不会的教会他。3.都会了吗?我们继续闯第三关(屏显),纪律组长到黑板做,其他同学本上做。开始!我们看黑板上的题(第几小组全对又赢得一分,错的:这道题谁改的,为什么这样改?问一下做错的同学,你明白了吗?)下面错的同学改过来,不会的把他教会,全对的同学举手加1分,全对的小组组长汇报 奖1分。

4.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们一起看第四关(屏显)每组的语文组长到黑板做,第一组和第四组做第一道题,二组和5组第2题,三组和六组第3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做完要学会认真检查,争取全对。做完更正。

5.同学们,我们已经顺利闯过前四关,我们还剩最后一关,第五关稍有难度,你们有信心挑战?老师相信大家(屏显),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想法,生汇报。不会的同学要积极向会的同学请教啊,让我们共同闯关成功。

六、全课总结

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看一下我们这节课哪个小组获胜?让我们用掌声恭喜他们。其他小组不要灰心,要继续努力、加油啊,老师相信同学们这节课不论是个人还是小组都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同们这节课都有很多收获,老师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多动脑、多合作,一起迎接新的挑战。

第七环节:板书设计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912元

3个班级

第八环节: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除法的一个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因不够商1而在中间或者末尾商0的计算方法,为以后深入学习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根据情境图我设计了三个有利于学生自学的自学指导,并在自学指导里突出了重点,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来自学;然后根据自学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自学中的疑惑或者自学成果,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表想法及做法;最后出示检测题,根据检测题出现的错误,学生来纠正、讲解,如果有学生讲不明白的,我适机补充,直至学生学会新知。在这一节课中,我遵循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达到学习目标。

这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在于在讲解检测题时636÷6时,说法稍显啰嗦,不够简单明了。

在总结到本节课的重点“当不够商1时应该商0”时,我强调的不够,而使得重点有些不够“重”,总之,这节课的缺点还有很多,但是从这节课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当亲身体验过以后,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教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学设计点评

“节约”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除法的一个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因不够商1而在中间或者末尾商0的计算方法,为以后深入学习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利用“节约”这一情境图出示自学指导(1)结合情境图和问题1,列出算式。(2)重点看竖式计算的过程,想一想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结果怎么办?

(3)结合问题3,列出算式。看书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够商1时),竖式计算的一般步骤。教师把这个自学指导分为了3个小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小问题来学会本课知识。首先,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计算的方法,随后出示检测题,根据检测题出现的错误,教师让学生来讲清算理以及应该注意的地方,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这节课教师注重让学生先学,把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以及注意的问题留给了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纠错,这样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本节课通过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又重点强化了竖式计算的过程。本节课学生新知会了以后,教师以闯关的形式出了练习题,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是这节课中在讲解检测题时636÷6时,教师讲的过多,不够简单明了。

在总结到本节课的重点“当不够商1时应该商0”时,也强调的不够,而使得重点有些不够“重”,以后还需要努力。

第四篇:我会节约教学设计

我会节约

二年级“养成教育”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要节约。

2.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了解常用的节约手段与方法。

情感态度:

1.能自觉、自愿节约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2.对浪费的现象不满,进行劝阻和宣传教育。价值观与行为:

1.在思想上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加以劝阻,并进行节约的宣传。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围绕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用纸这条主线进行教学。

2、教学主要以运用课件、演示、亲自体验等形式、手段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创设情境

提问:“同学们,你们一天吃几顿饭?你们知道连续多少天不吃东西人会失去生命?(70天)那你们知道人连续多少天不喝水会失去生命?(7天)” 问题由学生最熟悉的吃入手,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水比食物还要重要。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节约。

2、节约用水

(1)全班讨论: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能谈谈在我们的生活中做那些事需要用到水呢? 跟你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从工业、农业、生活几方面谈,教师作补充)

(2)我们每人每月要用多少水?(每人约3吨,3000瓶。每个家庭约10000瓶。)我们学校每月要用多少水?(350吨,350000瓶。)

(3)我们北京市每月用多少水?(几千亿瓶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每时每刻都在用掉大量的水,那我们地球上的水多吗?学生讨论(学生可能说多、也可能说少)

3、节约粮食

节约粮食,文明用餐。

从《锄禾》图文中,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4、节约用电、用纸

5、生活节约行动

购物节约、光盘行动、家庭节约、宣传行动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6、巩固学习成果

学习儿歌,让学生看到节约的收获、体验节约的乐趣、增长节约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进行节约的思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宣传。

第五篇:节约用纸 教学设计(最终)

科技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教学设计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四小学

李金婉

一、活动主题:“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

二、活动提出

科技实践活动要求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当学生实现在整个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研究等学习行为,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解开心中的未解之谜,享受到科技实践活动带来的乐趣。

千百年来,我们享受着纸带给我们的便捷。有了纸,我们可以想写就写,想画就画,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纸的浪费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的。有的同学做起题来,随手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白纸,刷刷刷地打好草稿,题目解答出来了,就随手把草稿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筒。一张白纸常常才演算了两三道题,订正了五六个单词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浪费纸张,实际上就是在砍伐大树,浪费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可以为人类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氧气,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阻挡风沙,维持生态平衡„„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森林,就是在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低碳生活,应该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到节约用纸、利用废纸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并产生节纸用纸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2、让学生从调查浪费纸张的活动中直观感受到生活中普遍存在浪费纸张的现象,体会到节约用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引导学生探究节约用纸的方法,该环节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3、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并亲自动手来造一张纸,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纸是可以循环再用的,让学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纸,形成循环用纸的意识。

4、让学生通过收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纸,了解纸的种类、特点、性质以及不同种类纸的不同用途。

5、让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废纸,通过画、剪、贴、涂等美术技能做出花瓶、纸船、环保标志等美术作品的活动,使学生懂得保护森林、爱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张纸。用废纸制作工艺品或生活用品的技能,发展讨论、策划、交流的能力。

6.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启发、引导、教育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就要从我做起,从节约用纸做起,促使每个同学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7.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在小组研究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统计、存储、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积极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四、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这次科技实践活动中来。

2.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各活动小组,明确各活动小组的分工。3.组织学生探讨调查、收集、实验、制作、拍照等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五、活动计划

围绕“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明确活动内容

1.通过收集班级丢掉的纸、调查同学们浪费纸张的活动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活中普遍存在浪费纸张的现象,体会到节约用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探究节约用纸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纸张正反两面使用;尽量用手帕代替餐巾纸;

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该环节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2.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咨询家长等方法了解纸的发展历程、制作过程以及相关图片,再通过自己造一张纸体会纸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纸的来之不易,为孩子们了解纸与环境的关系,奠定基础。

3.通过调查周围用纸制作的物品以及收集不同种类的纸,明白纸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种类纸的吸水性、薄厚、光滑度等特性,从而深入了解纸的性质。

4.让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废纸,通过画、剪、贴、涂等美术技能做出花瓶、纸船、环保标志等美术作品的活动,使学生懂得保护森林、爱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张纸。

(二)、成立活动小组并制定计划

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最后决定成立四个小组进行研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开展活动。各小组还制定了具体的分工要求。小组名称为:视点活动小组、活动小组、探索实践活动小组、心灵手巧活动小组。

(三)、活动方法

1.通过收集班级一天丢掉的纸,了解同学们用纸的习惯。2.通过拍摄被遗弃的纸的照片,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决心。3.通过查资料、采访询问的方式了解纸的历史。

4.通过探究实验了解纸的特点、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5.通过画、剪、贴、涂等方式对收集的废纸进行废物加工。

(四)、组合方式

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择研究主题

(五)、活动时间 第二课堂以及课外辅导

六、活动实施

1.问卷调查同学们用纸情况,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2.实地拍摄浪费用纸的现象。

3.实验:通过我来造一张纸,了解纸的制造过程以及纸的来之不易。通过对纸的吸水性、韧性、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实验进一步了解纸的特性。

4.创作:对回收的废纸通过剪、贴、折等方法创作出实用、漂亮的工艺品,达到对纸的循环利用。

5.讨论:通过讨论、展示升华节约用纸、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活动成果展示 1.小组活动方案。2.学生实验照片展示。3.学生作品照片展示。4.文字成果展示。5.调查表格的展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