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锣鼓声声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锣鼓声声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锣鼓声声》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一单元前三课都是探究声音的有关科学知识,《锣鼓声声》一课是这三课学习的基础。这节课探究的本质是“声音产生的原理”,而这又是小学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声音的种类繁多,从表面上看,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情况很不一样,为了寻找各种声音产生背后的原理,需要全班同学开展合作探究,在观察中发现现象,通过讨论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既熟悉又陌生。在本课学习前,他们会欣赏各种不同的声音,能分辨出声音中的美。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对声音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们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所以要让他们说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们都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越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他们越是兴趣浓厚。

整体设计:

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科学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知识载体和学生可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经行合理的裁剪和组合。设计为:欣赏优美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整理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科学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

1、在科学实验中发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利用所学知识,对各种声音现象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在实验中发现声音产生的原理。

学习难点:能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具准备:

塑料尺

钢尺

橡皮筋

音叉

饭缸

学习过程:

一、听音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泉水声、发动机声、风声、等。

2、师、听到这些声音那么有什么想法,想从中知道什么科学知识吗?

3、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课题:

锣鼓声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生动的音箱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是学生探究的源动力。此时相机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从中提出本节的学习主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主动的学习欲望,就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探究筑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胆猜想

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有自己想法的学习过程才是高效的学习过程。一开始也许学生的猜想可能会不着边际,但也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与实验后的结论产生鲜明的对比,形成更深刻的知识烙印。

三、动手操作,理解“振动”

1、做小实验,认识“振动”。

①、用手抖动书页;②、拨动塑料尺;③、拍手;④、敲桌子。

学生分小组完成小实验。

2、讨论:

①、发声的物体是什么?

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③、这些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现象?

3、学生展示后,提出“振动”一词,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振动”是什么意思。

4、学生修改自己的猜想:师引导提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科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这里的几个小实验,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讨论的几个小问题也都能在仔细观察中找到答案,进而初步提炼出“振动”。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地动了脑、动了手、动了眼、动了口。

四、实验验证,找到规律

师、对于你们刚刚提出的猜想,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证明吗?

实验一:

实验材料:钢尺

皮筋

实验方法:按压

弯曲

拉伸

实验现象:

自己的想法:

实验二:

实验材料:钢尺

皮筋

实验方法:拨动

击打

实验现象:

自己的想法:

实验三:

实验材料:锣

音叉

桌子

饭缸

实验记录

实验材料

发出声音

不发出声音

方法

现象

方法

现象

自己的想法:

小组内讨论,提出各自小组的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实验为核心,也只有亲自参与的实验探究才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这一部分的实验探究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老师引导到学生独立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开放性。

五、巩固应用。

出生幻灯片

1、昆虫飞舞时如何发出的声音?

2、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在利用已学知识解释身边现象中,不仅仅巩固了新知识,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板书设计:

锣鼓声声

——声音的产生

抖动

物体

拨动

振动

发出声音

敲打

按压

物体

弯曲

没有声音

拉伸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