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第一篇: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课文,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

(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

2、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

二、新授:

1、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学生听,进入情境。)

2、过渡语:

请大家认真来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批注《学案》中的问题:从文章的那些地方体会出外祖父思恋祖国的感情?(学生用心去读书,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初步感知)

(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

(板书五件事)

4、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总结出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

5、过渡语:

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才划的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句子,大声的朗读。

6、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

7、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

第一件事: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1)指名读

(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故乡之情。

(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件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1)指名读

(2)同学评议:声不在高,批评的分量重,十分严厉。

(3)带着这样的感情试着读出来。(4)指名读。(5)简单评议。

第三件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一)(1)学生读到时出示投影

(2)是啊!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歌颂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诵读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文。)

(3)你见过梅花吗?想再看一看吗?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梅花,边看边结合着同学们找的句子、资料和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梅花与其他的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评议,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师边总结边解释“愈”字的意思。)(4)每个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感情。(5)指名读。

(二)(1)外公由梅花联想到什么?

(2)自由读外公说的话,想想还有哪些有气节中国人?(学生反馈,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3)在读,读出中国人的气节。

(三)(1)我们再看13自然段,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外公时他对我说的一段

话,想一想此时的外公应用怎样的语气对我说这段话?(学生讨论:语重心长,教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期望之情等。)(2)每个人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3)指名读,大家评议。(4)师生对读,体会外公的感情。

8、过渡语: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也可以结合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来谈。

9、过渡语:

老人为什么把自己珍爱的梅图送给我呢?齐读16自然段,思考。(把他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到祖国)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心。

10、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这节课我们有深入的学习了《梅花魂》,知道了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回忆起他生前的五件事,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感情,也从中感受到了老人盼望回归的心。

11、学完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三、课堂小结:

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请大家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板书: 22 梅花魂 落泪

外公 赠手绢 训斥 思乡之情

赠图 痛哭

《梅花魂》教学反思

王爷府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刘娜娜

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对外祖父关于梅花品格的阐述的理解有一定困难。为此,我除了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认真读书外,还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室阅览、向他人了解、回顾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的课文等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梅花以及历史上有气节人物的资料,使学生在对梅花图的欣赏、梅花诗的感悟、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的了解中走进文本、走近外祖父,初步感受外祖父爱梅、眷恋祖国的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目标,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标,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进一步理解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具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处:我做到了以下两点:

1、在课后延伸部分,我安排了说话和阅读练习,根据学生不同情况

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作业方面,我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的学生作业分三层,既有必做题也有选做内容,目的是把“真正实现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落到实处。不足之处:

课后我经过反思,知道,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外祖父的爱国情怀,听说读写相结合,进一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实现有差异的教学,但是由于孩子们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听说读写也存在差异,因此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提高,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今后我会更加注意的。

第二篇:梅花魂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入梅花情怀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近外祖父,去解读这位老人的梅花情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作者通过回忆外祖父生前的五件事,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我们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五件事。

二、以读促悟,体会梅花情怀

(一)体会爱梅之心

1、你认为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能体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词句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理解读出来。谁再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古玩呢?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呢?

②是啊,连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宝都没有这幅墨梅图重要,足可见外祖父的爱梅之情哪!我们一起来读出外祖父的 “分外爱惜”!(——指名读——小组读)

3、还有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特别喜爱梅花呢?“我五岁那年……什么稀罕呢?” 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是什么反应呢?

①一向慈祥的外祖父竟然会大发脾气。这一字一句,甚至连一个标点,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从祖父的话语、动作、神态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②交流: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刮、慢慢地专心致志地抹,在老人看来,这仿佛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件——稀世珍宝。——指名读(读出对梅花的珍爱之情)③谁能读读外祖父训斥我妈的话,其他同学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反复读)(指导:你是在“训斥”吗?你拉下脸来训斥了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是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外祖父为什么不直接这么说,而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你觉得这句话的重心在哪里?(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外祖父的严厉更加体现了他对墨梅图的紧张,对梅花的珍爱。④小结:你们能够透过解读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真会学习。

(二)感受爱梅之因

1、过渡:可是,这不就是一幅梅花图吗?有什么稀罕的呢?当时年幼的我并不明白外祖父为什么如此钟爱梅花,你明白吗?

2、外祖父为什么这么钟爱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

(1)指名读。你发现在这几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愈……愈……愈……愈……,最……最……最……),从这几个词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CAI):看,这就是风欺雪压中依然昂首开放的梅花,这就是百花凋零时依然吐露芬芳的梅花,看到它,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的品格?(昂首开放,坚强不屈)多么坚强的梅花啊。谁来读出他的品格——指名读——再读.(3)小结:这种风欺雪压中依然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就是——梅花魂(板书:梅花魂)。对啊外祖父爱梅花就是爱梅花的精神啊!那外祖父爱的仅仅是梅花的精神吗?他爱的还有什么?

3、交流。(CAI)“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1)是啊,中国人有着梅花的精神,那就是——“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肯低头折节”。(2)那你知道我们中国这样有气节的人物都有哪些吗?——学生说——请大家看屏幕(CAI)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像这样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古有文天祥誓死抗元,留下了千

古名句,一起读。今有朱自清抗议美国支持日本,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更有巾帼英雄赵一曼慷慨就义,并向世人发出她铿锵的呼喊,一起读。

(3)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很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所以,在老人眼中,梅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之魂就是中华民族之魂。(板书:民族魂)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梅花魂,读出民族魂

(5)外祖父这么爱梅花,那他为什么还要把这幅他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我?

(6)外祖父期盼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德的人。所以他告诫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7)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

5、过渡:所以每当想起自己深爱的祖国,老人不免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热泪。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外祖父流泪的语句。

(三)、以外公三次流泪为引子,体会思乡爱国之情

是啊,几句古诗都可以触动情肠,足可见外祖父思乡情切。

同学们,泪是情感的标志,一位年迈的老人竟然像个孩子呜呜的哭起来,这说明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外祖父回不了他深爱的祖国,伤心落泪。

6、离别终于到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送别的码头。在船快开的那刻,泪眼蒙眬的外祖父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你觉得他递给我的仅仅是一块手绢吗?是什么?

(3)说得多好啊。虽然年迈的外祖父已经无法回国,他还要将这颗热爱祖国的心带回他魂牵梦萦的祖国。老人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作者。

三、拓展延伸,寄托情怀

老师这有一首跟老人有关的诗歌——乡愁(CAI),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师先诵读一二节,再引导学生一起读)

四、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梅花,她是我们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象征!一个中国人,无论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只要心中有“梅花”,就会添一份信念,添一缕幽香!让我们最后再来深情地齐读课题——《梅花魂》

五、拓展实践

1、当莺儿和母亲回到祖国之后,外祖父一人身处异国他乡,他会做些什么来寄托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了外祖父……”为开头来写一段话。

2、摘录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背诵。

第三篇:梅花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叙述外祖父教“我”读诗词而流泪,当“我”弄脏墨梅图而生气,得知自己不能回国而痛哭,临别赠我墨梅图和梅花手绢这五件事,刻画了一位长年飘泊在外,最后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是一篇感情深刻而含蓄的文章。

(二)【学情分析】

《梅花魂》这篇课文共写了五件事,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理解梅花魂的含义将是教学的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我曾采用过变序教学法。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势必在兴趣上减弱不少。为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变序教学法,并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并试图发展学生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热爱祖国的中国心。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花魂”的含义。

四 【教学重点】

理解课题“梅花魂”不仅象征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即教学难点)

创设良好氛围,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五 【课前准备】

查找历史上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资料。六 【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初知喜爱梅花情。

二 品味语言,感悟深深的梅花情。

三 自学交流,体会向往祖国情。

四 音乐欣赏,感受赤子的爱国心。

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初知喜爱梅花情。

导语(边出示梅花图):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异乡的外祖父,因为外祖父对梅花格外稀罕。二 品味语言,感悟深深的梅花情。

(一)学习“珍爱梅图”

采用变序教学。由第二件事----外祖父珍爱梅图,使学生产生悬念,深刻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分外爱惜”,从而产生迫切解疑的心理。

1.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从各个语段中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首先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有什么稀罕的呢?

首先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外祖父对墨梅图小心翼翼,格外珍惜墨梅图。)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其次了解“清白”、“玷污”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理解“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 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 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最后再请同学们读读外祖父珍爱梅图的内容,深刻体会外 祖父对墨梅图的“分外爱惜”。

教师导语:面对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的无意过错,一顿训斥, 让我们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还有哪段话也写出外 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相机引出第13段)

(二)敬送梅图 1 请学生细细品读第13段,看梅花有什么值得外祖父稀罕的? 出示13自然段,生读。

教师质疑:在外祖父的心中,这梅花是怎样的一种花呀?(出示课件)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你发现这句话中哪几个词用得多?(出示课件)(愈……愈……愈……愈……)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

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生)“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请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诗文来赞美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步理解“梅花魂”的“魂”的含义。

答案: “梅花魂”的“魂”赞扬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再朗读体会,读出赞美、感叹的语气。在外祖父心中,这梅花还仅仅是梅花吗?你又从哪儿感受到?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出示课件)

启发:你能不能用简洁的文字来介绍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岳飞、戚继光、江姐……)(出示课件,赞颂这些有气节的中国人。)启发理解:你对梅花魂的“魂”字又有何新的理解?(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充分了解梅花的品格后,深入挖掘“魂”的含义,理解了梅花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将物(花)与人联系在一起,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对梅花、对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敬佩之情。朗读体会:“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里的一个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相机引导理解“秉性”。(秉性:性格)

补充资料:介绍作者的经历。

再读13段,总的理解:这一大段语重心长的话,是外祖父内心的表白,他在诉说着自己的志向,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这段话,也揭开了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大发脾气的原因:这墨梅图代表着外祖父的一颗心,一颗热爱祖国的心。他身在异地,心系祖国,他多么想回到日思夜想的故土啊!导语:因此,当我弄脏墨梅图时,“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出示课件)

(三)学习“吟诗落泪”

学生自学课文第2自然段,理解外祖父深深的思乡情。

交流,出示: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启发学生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的含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教师解读:外祖父落泪是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落泪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土的依恋,表达了外祖父那浓浓的思乡情。——写出了外祖父对家乡、祖国的思念真切,感人!请你对比一下,这个自然段和刚才的第3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同点:选取具体的一件事,运用了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表现外祖父的特点。不同点:这个自然段引用了诗句。

教学意图:运用古诗文积累的知识,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海外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运用比较法归纳写法的异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积累写作知识。三 自学交流,体会向往祖国情。

学生描述,想象当时的情景。2 启发: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教师说明:据咨询作者证实,课文中的“唐山”是海外对“中国”的别称,而非实指河北的唐山市。)

学生抓住文中语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⑵ 读第五件事《泪递手绢》(出示课件12:图)

① 从“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② 从“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这一举动说明,外祖父把自己心爱的有关梅花的一切都交给了“我”,什么都没有留下,他托付“我”把这一切都带回祖国去,也就是说把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魂归故里。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孤独地在海外漂泊一生,死后也要葬在异国他乡。但是现在,他可以安心了,因为那代表着他的心的墨梅图和梅花手绢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这就是课文题目“梅花魂”的内涵。(加课件 音乐)

通过以上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创设良好氛围,体会老人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 音乐欣赏,感受赤子的爱国心。欣赏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感受那强烈的海外赤子之心。(出示课件13 音乐)2 教师结语(出示课件 大海图)故乡是我们的根。浪迹天涯的游子、旅居他乡的人们,谁不心系故园?即使岁月催人老,沧海变桑田,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深情土地?祖国啊!请你相信:无论何时再相见,一个游子的拳拳爱国心永不变!

【板书设计】梅花魂

傲风雪

有气节

(中国名花)

(中华民族)

第四篇: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化县东坪完小 刘德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想象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哪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2、抓住重点句段,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3、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倾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升华学生的爱国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运用评价功能,多角度地肯定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理解感悟文本。

学法: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几件事情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教学准备] 歌曲《红梅赞》、《我的中国心》,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中国历史上有民族气节的人物资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先画一朵梅花,再在花瓣中板书: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流泪、赠送梅图、送绢掉泪)[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内容,完成“梅花”板书,让学生初临梅花之境,初感梅花之魂。

二、解读“梅花魂”

1、“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迅速浏览课文,你能找到这段话吗?

2、反馈,出示句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好好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读懂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指导深入理解,感情朗读。

(1)引读王安石的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 2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你能把梅花不畏风欺雪压、凌寒独自开放的精神读出来吗?(3)填空:外公喜欢梅花,就是喜欢()。

外公赞颂梅花,就是赞颂().(4)欣赏歌曲《红梅赞》,深入体会“梅花魂”。① 播放歌曲《红梅赞》,欣赏视频。

② 师述: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革命,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大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际是赞美江姐。

③ 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呢?(出示相关人物图片)④ 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怒放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觉带进去,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几千年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6、回归课题,理解课题。

(1)读到这里,你知道“梅花魂”指的是什么吗?(板书:民族魂)(2)小结: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

[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红梅曲》及相关视频,深入体会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与江姐英勇不屈的高尚气节,真正体现传道授业于无形间,传道促长于深情中。

三、剖析“爱国心”

1、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对祖国的眷恋,当年小小的单纯的英子能读懂吗?

2、从英子当年那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你能读懂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吗?请同学们分组研读,交流体会。

3、学习小组汇报展示,师评价、指点。

4、引读最后一段:

是啊,正如作者写道(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多少年过去了……眷恋祖国的心。”(板书:爱国心)[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展示,给学生一个“感悟和对话”的课堂,贯彻我校的“快乐展示课堂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的张扬及能力的提升。

四、升华主题

1、想象说话,延伸“爱国心”

望着我们回国的船儿越行越远,这位满头银发的华侨老人感慨万千:()

2、倾听歌曲,升华“爱国心”

是啊,多少飘泊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心中割舍不下的就是这颗爱国之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的一首深情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无数海外游子的心声,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再次感受海外游子那颗真挚的中国心吧!

[设计意图] 想象说话,既是思想感情的升华,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我的中国心》,既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洗礼,又掀起 4

了课堂的高潮。

五、课堂串讲

[设计意图] 课堂串讲既是对课文的提纲挈领的总结,又是对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六、教师总结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同学们,愿你们如梅花一样,活得精彩有力!

[教学反思] 这是我于2014年10月12日上的一堂对家长开放课,整堂课气氛严肃而不失活泼,我讲得充满柔情又富有激情。我以一个“情”字贯穿全场,当《红梅赞》唱响时,是对革命先辈们血脉贲张的敬仰;当《我的中国心》在全场低徊时,是在场的每一颗爱国心的吟唱。孩子们在课堂上的领悟与表达也超出了我的想象,一遍遍深情的朗读令人热泪盈眶,一次次精彩的表达令人拍手叫好。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一定会满怀激情而又充满灵性的一路前行,不断进步!

第五篇: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墙头学校 张 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唱歌曲《红梅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揭题,齐读.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 a出示词语:秉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颇负盛名 低头 折节(指名读,齐读)b交流感受.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探讨交流)

2、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A 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a)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黯然泪下)(b)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 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B 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a)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分外爱惜)(b)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c)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是玷污得的吗 ”是什么句 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 为什么(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C 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想.)(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 举例说说.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师重点略述江姐的事迹,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赞美她,播放《红梅赞》MTV,学生齐唱.(c)小结过渡:是啊!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非点”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 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d)让我们深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e)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f)屏幕红色显示:“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g)针对这一自然段,学生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段话写的是梅花,文中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 ”此时,可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学生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亲的情感.D 其余几处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E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苍凉,动情)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四、即时拓展加深体验: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 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板书: 梅花魂(民族魂)黯然 分外 失声

泪下 爱惜 痛哭

爱国心 临别含泪 送图递绢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aoxue/9/225807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