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通用)[范文模版]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通用)[范文模版]



第一篇: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通用)[范文模版]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通用7篇)

经历了有意义的活动后,在这段活动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体会吧,一定有不少可以总结的东西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1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体学生体验端午节习俗。我校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如下:

活动中,各班班主任围绕主题精心准备了课件,开展了“端午话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诗词欣赏、话端午谈感受”等主题鲜明的活动板块。

端午话由来,让学生明白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端午话习俗,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了端午节的民风民俗知识,体验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特色文化;端午诗词欣赏,再现屈原历史故事,教育学生体会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忧民、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为国捐躯的精神;话端午谈感受,弘扬了民俗背后的一颗颗爱国之心,使孩子们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主题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端午民俗和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使孩子们了解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2

5月30日,井湾子中学积极开展了“我们的节日 迎端午”主题班队会活动。

围绕“走进端午”主题班队会,各班级设计了“端午节由来、端午话知识小竞赛、激情演讲话端午”等板块。首先,追溯端午节由来,了解纪念屈原说等端午的各种学说,挖掘端午节日内涵,明确端午传统节日文化特色,让学生明白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节。接着,端午知识小竞赛,有关于端午的“端阳”、“重五节”、“诗人节”、“龙日”等不同内涵的名称。有涉及端午悬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吃咸蛋、吃粽子等各地不尽相同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了端午节的民风民俗知识,体验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特色文化。最后,激情话端午,学生的慷慨激昂讴歌屈原的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弘扬端午节吃粽子民俗背后的一颗颗爱国的民族精神。

现在“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风靡一时,为学生所钟爱,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冷落。面对“洋节热土节冷”的局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端午临近,教育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3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6月11日上午,xx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后,叶梅香老师作了题为“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国旗下讲话。随后,xx学校组织全校各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

据了解,学校开展本次主题班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和过好传统节日,各班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同学们通过学习后都知道了有关屈原的故事。“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同学们纷纷答到:赛龙舟和包粽子。

通过开展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增强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让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认同感。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4

我校进取落实《“端午节节日小报”活动方案》,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在我校学生中开展“节日小报”创作活动,现将活动情景总结如下: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挖掘春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自办“端午节节日小报”的活动中认知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我校把学生自办“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要根据我校自身情景,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细化主题,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进取性,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资料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活动方案一经公布,活动负责人及时召开了班主任会,落实了此项活动。每班按小组活动,确立创办主题后,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

发动学生收集活动的相关资料,可参照节日资料、参与活动情景、自我感受表达等板块并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来组织小报资料。在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发动学生经过校刊校报、手抄报、网页等创造性采编各具特色的小报。在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可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创造性地编制各具特色的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还分别到社区、到图书室、在网上等多种渠道进行收集工作。

所以,不仅仅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中国传统的节日,从而深刻认识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加热爱自我的祖国。在掌握了更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这次活动各班共上交小报作品近80多幅,每一张小报都体现了队员们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经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活动的氛围,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5

为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端午节,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20xx年x月x日,南模初级中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为主题的端午节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鲜明、资料丰富。早在1个月前,学校纪念屈原的各项活动的宣传、筹备就已经开始了。如劳技课上的“纸粽子制作”、美术课上的“画一画屈原”、语文课上的祭文征集等。5月31日的系列活动则正是这一阶段整体活动的集中展示。整个主题活动分校内、校外两大板块。校外,我校10多位学生参加了在xx镇举办的xx市中学生端午节纪念屈原系列活动。校内,整个活动又分为三大板块:游园会、视频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活动还邀请了xx单位的武警战士一齐参加。

中午开始的游园活动形式多样,有“书楚辞、画屈原”的现场比赛、有“猜灯谜”活动、有“赶粽子球”比赛、更有超级吸引人的现场包粽子活动,虽然最终粽子形状各异,甚至不是很好看,但这些粽子担负着爱心大使的光荣任务,同学们将把这些粽子亲手送给可爱的武警战士们。

在视频知识竞赛中,代表各个年级参赛的队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场上同学你追我赶、后援团的教师和同学更是为他们的队伍呐喊助威。而在教室里观看现场比赛的同学们也都全神贯注,因为他们不仅仅关心本年级同学的表现,并且还盼望着有机会进入比赛现场,成为幸运观众呢。最终,年龄最小的七年级代表对夺得了最终的胜利。

各班的主题班会则紧紧围绕本次互动主题,在环境布置、班会形式、资料方面下足了功夫,营造出了很好的过节氛围,增强了对端午节和屈原的了解。

本次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形式活泼、简便,同学们也乐在其中。经过开展纪念屈原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对屈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体验着、感悟着。全校近90%的同学都参加了今日的各项活动,不仅仅赢得奖品,并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礼仪素养。

弘扬传统文化、做“知荣辱、明礼仪、扬传统、强素质”的南模初级中学的青少年,这是同学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资料。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6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共度端午,扬民族正气”的主题活动,在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中我们的幼儿过了一个“礼貌、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本次活动经过家园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环境布置

主题墙:挂满粽叶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二、教学活动

由于托班年龄较小的特点,我们经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爱国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我们的主要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进餐前后及午睡前向孩子们讲述了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风俗》。

2、学儿歌。同样利用进餐前后及午睡前的时间,教孩子们学念了三首既通俗易懂又琅琅上口的儿歌《端午》,孩子们十分喜欢这首儿歌,在短时间内就将儿歌学会了。

3、装饰制作《小粽子》并用它来装饰环境。

4、制作彩蛋。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孩子们在在蛋宝宝的身上利用彩纸剪、贴、画出漂亮的图案,从制作的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孩子们十分喜欢这次活动。

5、研究到六一家长刚刚来园活动,因次本次庆端午就不邀请家长参加,把家长到园包粽子活动更改为请家长将孩子在家包粽子、吃鸡蛋等端午习俗用相机记录下来,发给教师,然后在幼儿园交流分享。

6、孩子从家里带来端午的食品一齐分享。

7、认识各种蛋、蛋制品。

三、家园互动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如带来了粽叶、蛋袋子、彩蛋、艾叶等等。使我们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主要目的能够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幼儿过一个“礼貌、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7

20xx年端午节到了,又是龙舟飞渡的时候,xxx校学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我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现小结如下:

一、进取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追溯端午渊源,充分认识“端午节“的有关知识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与资料,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经过查阅图书、互联网以及向长辈和他人请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二、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端午节“资料

(1)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队主题会。

端午节前夕,布置学生经过书籍阅读和上网查询,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并在班会上进行交流学习。我校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活动。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少先队大队部对活动进行了部署。开展端午风俗手抄报比赛,共同纪念了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让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主题活动之后,有的中队布置了假期亲子活动,让学生在端午节当天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制法。自我动手制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

(2)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结合当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开展争创礼貌城市的契机,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净化学校及生活环境,并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清洁活动。

(3)网上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主题活动,动员学生参与由开设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我们的节日·端午“相关节日和爱国知识的网上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礼貌素质,做名副其实的礼貌城市礼貌人。

在本次活动中,xx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第二篇: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组织“我说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吟诵屈原诗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同学对屈原、端午有进一步了解,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为祖国强盛而发愤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时间]20 年月日,农历五月初(星期)

[活动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同学36人

[主持人]2名

[助手]2名

[准备工作]

1、联系部分同学组织有关活动材料。

2、活动提前1周时间通知全体同学,并要求同学们进行必要的准备。

3、制作一些幻灯片。

4、在黑板上写上艺术字:端午节主题班会。

[程序]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播放有关屈原的图片。资料:Powerpoint1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游戏规则是:说说你对屈原的了解。

请班主任作裁判,分四小组进行比赛,多者为胜。

4、欣赏一段由《楚辞》的内容改编情景小品《屈原与渔夫》。<视频>

5、进行一个比赛,请大家说出端午节的习俗,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抢答。

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我们选取了一些图片与大家分享。资料:Powerpoint27、宣布比赛结果-----发奖

8、主持人:中华民族如果没有屈原这样的脊梁,将会是怎样的苍白?屈原的精神感召着后人„才有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才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选择„„

这些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做一个真正伟大的人吧!屈原是我们的榜样!“哀思者屈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8、主题班会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节,大家准备如何度过呢?feisuxs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A:(主持人B的名字)同学,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B: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 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 中秋节吃月饼 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A: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B:先别夸我。我先请你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

A: 这个嘛......它是粽子。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 粽子 吗?

B: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同学们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 端午节)

合:千年的怀念,把苦艾染绿,在檐头挂成一面旗。

汨罗江上的风,打落苦味的露珠,滴今湿古。

今天,让我们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feisuxs范文网[CHAZIDIAN.COM]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让我们共同走进端午。

A:请欣赏 同学和 同学表演的相声《端午小段》

甲:今天是什么日子?

乙:五月初五。

甲:什么节?

乙:端午节。

甲:吃什么?

乙:吃粽子。

甲:纪念谁?

乙:屈原。

甲:他为什么叫屈原?

乙:我哪知道呀。

甲:死的憋屈,必有因原。

乙:是这么解释的吗?

甲:屈原写过一篇诗歌,叫那什么。

乙:什么?

甲:牢骚。

乙:牢骚?那叫《离骚》。

甲:离牢骚不远

乙:没那一说。

甲:屈原长什么样?

乙:你管得着吗?反正现在一到端午就吃粽子。

甲:你就知道吃。

乙:本来嘛,端午节出了吃粽子还能干什么啊?

A:看来,咱们对端午节还真是缺乏了解。那么 端午 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B:每年的农历 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 龙日”、“夏节”、“ 五月节”、“ 诗人节”“ 女儿节 ”、“小儿节”等等。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请听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传说——屈原投江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据说也同屈原有关。最初是泊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A:谢谢 同学的精彩讲述。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 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 咸蛋、粽子和时令 鲜果 等。

B: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下面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请听。

A:有请 同学。

节令门·端 阳(清)李静 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A:有请 同学。

竞 渡 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A: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B:这还用说,就是赛龙舟嘛。

A:那你知道端午节最诱人的习俗是什么吗?

B:那当然是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A: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 糯米、洗 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 小枣 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 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B:讲完了故事,聊完了风俗,我们再次想到了端午节由来的主人公——屈原。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A: 1953年,屈原与哥白尼等文化巨匠一起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在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2000多年之后,这位被华人世世代代纪念不息的诗坛巨星和历史伟人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了世界。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生在中国,不读楚辞,不理解楚辞,枉为中国人。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和文化精英,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我们这个民族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然用如此传统和隆重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永远继承和弘扬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B: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合:话说“端午”爱国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第四篇:端午节主题班会

302班《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会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动地点: 教室

四、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等。

五、主题活动开始:

【活动一】端午起源

1、主持人: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2、请育谊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活动二】端午习俗

(一)话粽子

1主持人:、端午节有很多的习俗,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请朱彤彤 同学讲跟粽子有 的故事“关屈原投江”

主持人:原来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粽子很好吃那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2、下面由陈思琪同学来介绍怎样包粽子。(视频)

3、主持人: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各类粽子)。下面请看幻灯认识各种不同形状的粽子。

4、主持人: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同学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由三名同学介绍家乡粽子的特点。)

5、(二)喝雄黄酒

.主持人:说完了粽子的故事,下面请慧敏同学讲“白蛇传”的故事

1、主持人:“白蛇传”的故事就是白蛇喝了雄黄酒险些现身的故事,在古代喝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但是根据研究雄黄酒是有毒的,希望同学们劝家长不要喝。

2、那么端午习俗还有什么呢?下面请亚娟同学来介绍。(挂艾草、佩香袋)

【活动三】赛龙舟

1、主持人: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龙舟比赛?请余佳彤同学讲“赛龙舟”的习俗。

2.、主持人:原来龙舟赛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下面请观看赛龙舟视频一起感受一下龙舟赛那激动的场面。

3、谈感受,激发情感

主持人:看了龙舟赛,你有什么感想?

下面请郑凯鹏同学谈谈观看赛龙舟的感想、再请陈慧敏谈谈感想。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活动四】端午赛诗会

1、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

2.请几位同学朗诵端午节的古诗。

(1)有请佳蕊:《端午》唐 文秀(2)《五月五日》梅尧臣(3)威宇:《和端午》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刚才朗诵了端午节的古诗,现代也有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

4、端午现代儿歌

请各小队表演儿歌朗诵。

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

第二小队:配乐朗诵。

第三小队:小队齐诵。

第四小队:男女朗诵。

主持人:2008年,端午节首次被定为中国法定节日,表明了人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请佳琳同学讲讲:我们要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

六、升华

主持人: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我们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及希望,更要做一个爱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七、齐唱《明天会更好》

八、班主任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老师看到同学们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和他的作品,真正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更懂得了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九、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②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附:习俗的传说。

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②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③挂艾草、菖蒲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④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⑤划龙船竞赛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⑥游百病

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⑦佩香袋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

色色,玲珑夺目。

付诗歌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屈原已经沉在江底死去,楚国百姓哀叹再也不能见到他的容颜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碧绿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端午》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堪笑可笑泊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六、

第五篇:端午节主题班会

端午节主题班会《弘扬传统

粽情歌唱》主持词

(一)活动序幕

女:(面对着男主持问)韩文斌,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诗)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你知道这是在怀念哪个传统节日?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同学们回答你吧!(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同学们展示自己画好的端午节手抄报。同学们都准备好过节啦!

男:伫立河畔,是否隐隐听到遥远传来的擂鼓声,那是端午节将要到了的声音。远远的听到,那个从远古传来关于美德的声音。传承千年,我们可否深思过,当年汨罗江边上英魂的情怀!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七九班“弘扬传统,粽情歌唱”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 龙日”、“夏节”、“ 五月节”、“ 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诗)节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端午节的来历。其实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让我们通过视频再多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吧。插入视频。(三)传统演绎

男: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提到比武,武术也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震撼人心的武术表演。有请张均涵同学闪亮登场。

女:(诗)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处买,闭门风雨读离骚!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我们的童年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我们的童年充满着激情与梦想,我们的童年也像优美的诗歌。请我们一起走进自己的端午童年唱诗会。请欣赏小合唱《苔》和配乐诗歌朗诵《端午遐想》。男:(诗)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格潇湘!听着优美动听的歌曲,品着动人的诗篇,我们每个人都激情澎湃,难抒胸臆,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笔墨和音乐也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慨吧!

《书写赛诗会开始啦》(刘慧珠的古筝表演)请各位评委评选出十位优秀的书法获胜者并颁奖。

女:回顾历史,端午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今天就让我们放下忧伤的气息,伴随优美的节奏,一起欣赏那曼妙的舞姿,抒发心中那份对端午的喜爱吧!

(四)粽米飘香

女: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中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还有很多,你看他们来了。《相声》

男:剥开粽叶,闻到糯米的气味,这是三闾大夫留下来的味道,这是要我们记住,中华民族,一个不屈不挠民族当有的气节。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每年都是能够吃到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今天我们长大了,我要亲手包出美味的粽子献给自己的母亲和家人,让她为我骄傲,为我喝彩。

男、女: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再去聆听,龙船小调,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的味道。

在这和谐而又快乐的氛围中,《弘扬传统,粽情歌唱》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参与我们的活动!(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班主任总结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