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市和超市》教学设计
《集市和超市》教学设计
本单元为开放性单元,主题为“集市和超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经常发生在生活中的贸易行为,同时增长一些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学生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表达、学习交往,提高相应的语文能力。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活动的每个环节,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明确活动的目的性
(1)本单元涉及的相关语文知识有:依据商品名称识字、写字,商品的归类、量词的使用、积累有关商业的词语、制定购物计划、填写购物清单等。为此,我设计了一份《“集市与超市”实践活动表》,将本学习目标包含其中,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在上讲明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并重点讲解购物清单的填写方法。
(2)学生按上述要求,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集市或超市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二、堂交流,突出本单元学习内容
(1)比“说”。
上依据P68页归类练习,将学生分为“粮食类小组”、“副食类小组”、“文具类小组”、“生活用品类小组”、“家电类小组”学生依据小组名称特点进行实践活动结果展示,如“粮食类小组”专门汇报有关粮食的品名、量词、名言等,比一比哪个组说的名称多,量词搭配正确,商业名言知道的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2)比“写”。
在完成口头交流后,当堂再一次让学生完成空表《“集市与超市”实践活动表》的填写,并抽查《购物清单》,以检查学生书写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集中处理学习。
三、将“说”与“写”有机结合,训练表达的有序性
本单元“畅所欲言”题目《介绍一种你买的商品》而“笔下生花”的题目是《记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堂效率,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师将这个两个活动进行整合,即将这两个题目先进行“说”的训练,由学生任选一题进行介绍,然后,大家评议他的表达是否清楚、有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将物品介绍清楚的方法:要抓住这个物品的形状、大小、质地及特点等,按一定顺序来介绍。而将购物过程介绍清楚的方法是:先说清楚购物的时间、地点、购物环境、你买了什么物品、怎么挑选的、结果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在明确方法的基础上,在小组内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第二次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大家评议他的表达是否有序、清楚。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调整自己的表达顺序,并确定一个题目写在作文本上,让学生“笔下生花”。
第二篇:《集市和超市》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佚名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经常生活中的贸易行为;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你去过集市或超市吗?那里是什么样的?
能说说你第一次去集市或超市的经历与感受吗?
二、观察图画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集市怎样?超市怎样?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凌乱的认识注意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商品、买卖双方进行有序整理。
三、弄清集市和超市的区别。
从市场所在地、商品及其摆放形式、购物形式、销售形式等方面进行区别。
四、联系实际
1、说说你走访的集市或超市的情景。
2、谈谈自己走访的感受和收获。
《集市和超市》教学设计
第三篇:7集市和超市(教学反思)
7《集市和超市》教学反思
《集市和超市》是一个开放单元。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购物实践,对集市和超市进行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对集市和超市的特点有一些了解,让学生在调查及购物活动中学会一些发现问分析问题的能力,借以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感情。
于是,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了训练学生看图说话上,细心观察,发现集市和超市的区别。在课堂上,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把他们在调查中的发现及购物时的一些切身体会与同学进行交流,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发现很多问题。集市一图的画面内容很多,如果我可以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把画面分成了四部分:卖白菜、卖小吃、卖家禽、卖农具,让学生先分别说这四部分的内容,在将四部分内容连起来,指导学生说话,说完了,再让学生写作。通过充分的看图,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第四篇:集市与超市教案
《集市和超市》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让学生对集市和超市的特点有所了解,知道购买物品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学会独立购物。
2、在对集市和超市的调查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7个生字。掌握分类、量词、商业词语。
4、在单元学习中,理解并积累有关商业性用语,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5、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中养成合作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教法:寓教于乐
创设情境
启发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去过集市或超市吧。集市和超市各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充分说。
二、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全班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学习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三、同桌互相听写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题是购物,学会生字后,相信同学们都学有所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运用自己知识进行一次购物实践,注意观察周围人。同学们都是热爱生活,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尤其是观察后还要有自己的发现--周围人爱心的付出,能感谢帮助我们的人,这样才是真的高素质、好样的!板书:
集市与超市
副
铅
集
超
零
钱
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认识集市和超市商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对商品归类。
2、学习使用量词。
3、了解商业专用语和符号。
4、学习制定购物计划学写购物清单。教学重点:
理解并积累有关商业性用词,培养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写一篇购物经历
教法:寓教于乐
创设情境
启发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是购物小能手
1、学生交流各自的购物过程`
2、小结:通过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购物经历都不一样。比如说地点,有的同学在超市里面买的,有的在集市上买的。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到超市去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集市和超市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二、创设情景、练习商品归类
1、请学生说说自己课前了解了那些商品。
2、如果我们把商品进行分类那你找起来会不会简单了?
3、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将列出的商品进行分类?
4、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5、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明白:什么是粮食类、副食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家电类。
三、学习使用量词。
1、出示:一块饼干 一包饼干 一千克饼干 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学习量词。3.交流练习使用量词。
(1)出示:帽子、笔。请生小组讨论:加上怎样的量词比较准确。(2)汇报交流
(3)出示:醋、白菜、皮鞋,同桌合作加量词。
(4)出示:雨伞、衣服、台灯、刀、电话,请生独立试加量词。(5)交流汇报中提高量词的使用准确性
四、积累词语。
1、小组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买卖的词语。
2、你看到这些词语有什么感想?指名读。
买卖公平、诚信为本、买卖不成仁义在、童叟无欺,3、师生讨论理解这些词语。
师应教育学生“童叟无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平诚信是现代的道德建设,这些大道理对于我们做小事情也很重要,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4、请学生记一记,背一背这些词语。
五、了解商业专用词和符号。
出示:专卖店、连锁店、消协、打折、信用卡“¥““3·15”,请生认读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图片及资料。
六、创设情景培养实践能力
1、出示到市场购物时冬冬遇到的问题: ※怎么能找到需要的商品? ※想买的CD盘,商场没有怎么办?
※发现了一个小书包,很喜欢,但是原本没有打算买书包,她该怎么办?
※付款时应该注意什么?
2、小组内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并进行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
4、师生共同评价,哪个办法更合理,评出“金点子”。
5、填写购物清单
为了更加明确自己购物是否齐全、合理,我们要在购物后填写购物清单。
出示“冬冬家的购物清单”
请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怎样填写购物清单(小组内可以合作写
一份购物清单)?
七、能力提升
同学们都是热爱生活,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尤其是观察后还有自己的发现,去感谢帮助我们的人,真是好样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超市与集市对比,确实更为方便,购买时可以节省时间,卫生也比较好,难怪同学们都喜欢逛超市,但相对来说,价钱也会稍微高一些。因此,同学们在购买东西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地点。
购物时除了要选择恰当的地点外,还需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讨论购物时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发言。
3、针对板书列表进行总结,全班齐读购物注意事项。1)、要选择恰当的地点; 2)、注意索取发票及购物小票;
3)、购买食品时还应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不要买三无产品,即无厂名、厂址、标识。
4)、在集市上买东西要到固定摊位买,一旦发生问题可以直接找到人。5)、购买商品时,要看清商标上的价格,在商品实用、价格相仿的情况下,要挑选质量过关、造型美观的商品。
八、活动延伸、初显身手:
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进行购物,相信同学们都学有所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再进行一次购物实践。
九、小写作:
写一次购物经历。板书:
量词
专用词
符号
第五篇:7集市和超市
《集市和超市》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让学生对集市和超市的特点有所了解,知道购买物品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学会独立购物。
2、在对集市和超市的调查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前期准备:
1、组成活动小组开展调查活动讨论分析调查记录,提出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2、进行一次购物实践。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是购物小能手
1、谈话导入
2、学生交流各自的购物过程。
3、小结:通过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交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购物经历都不一样。比如说地点,有的同学在超市里面买的,有的在集市上买的。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选择到超市去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集市和超市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班的同学都当了一回小侦探,参与调查了这两个地方,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学生分别汇报超市和集市商品的种类、摆放、营业时间及他们细心观察后的发现。)
活动二:我们的调查
1、五个活动小组的同学汇报各自的调查结果。
2、第一活动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同学都认真进行调查,他们的发现不太一样,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发现这两个地方的商品是分类摆放的。知道这些商品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师小结。
是啊,这些售货员为了让大家能更快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把所卖的商品分类摆放。如果大家了解了商品的分类情况及摆放位置,就能给我们的购物带来很大的帮助。
5、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对集市和超市的特点进行小结。(填写汇总表)
6、同学们都是热爱生活,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孩子。尤其是观察后还有自己的发现,真是好样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超市与集市对比,确实更为方便,购买时可以节省时间,卫生也比较好,难怪同学们都喜欢逛超市,但相对来说,价钱也会稍微高一些。因此,同学们在购买东西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地点。
活动三:购物知多少
购物时除了要选择恰当的地点外,还需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讨论购物时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发言。
3、针对板书列表进行总结,全班齐读购物注意事项。1)、要选择恰当的地点; 2)、注意索取发票及购物小票;
3)、购买食品时还应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不要买三无产品,即无厂名、厂址、标识。
4)、在集市上买东西要到固定摊位买,一旦发生问题可以直接找到人。
5)、购买商品时,要看清商标上的价格,在商品实用、价格相仿的情况下,要挑选质量过关、造型美观的商品。
活动四:活动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进行购物,相信同学们都学有所得。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再进行一次购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