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亲子教育# 导语: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指#亲子教育# 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指#亲子教育# 导语: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3)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活动,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氛围。
2、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过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赛龙舟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自由结伴交流赛龙舟的情景。
★指#亲子教育# 导语:你们看过赛龙舟吗?请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观看赛龙舟的录像,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1)观看赛龙舟录像,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气氛。
★指#亲子教育# 导语: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觉?
(2)观看录像片段,讲述参加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情。
★指#亲子教育# 导语:人们是怎么赛龙舟的?他们的姿势、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3)观看录像片段,讲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的热烈场面。
★指#亲子教育# 导语:现场的观众是怎样为选手们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指#亲子教育# 导语:看到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怎样才能在赛龙舟中取得好成绩?
3、拓展讲述,了解赛龙舟已由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变成国际性的体育文化活动。
★指#亲子教育# 导语: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赛龙舟?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赛龙舟?
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
1、探索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着地并能与同伴共同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2、体验多人用身体组成“龙舟”进行游戏的快乐,感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观看过赛龙舟的场面。
活动过程
1、回忆赛龙舟场面,激发活动兴趣。
2、探索多人组成“龙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1)探索两人结伴组成“龙舟”前进的方法。
①自由探索两人组成“龙舟”前进的方法。
②交流经验,讨论两人合作组成“龙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使“龙舟”向前移动的方法。
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龙舟”前进。
(2)探索多人合作组成“龙舟”前进的方法。
①迁移两人合作经验,尝试多人合作组成龙舟前进。
②交流经验,讨论使“龙舟”加快速度前进的方法。
③再次尝试,体验协调一致的重要性。
3、游戏:《赛龙舟》。
传统节日端午节幼儿园教学设计4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丰富相关经验。
2、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第二篇:传统节日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1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当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节日。
当然,在端午节这一天,我的妈妈要给孩子戴上五丝线,五丝线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命百岁。我的我的妈妈也给我戴上了五丝线的长命缕。
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两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们站在汨罗江便往江里扔食物,是为了不让鱼虾等海底动物把屈原的尸体吃掉。
今天中午我们吃饱了饭以后,我的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了超市,我的妈妈给我买了香包作为端午节的礼物送给了我。
我今天过得非常开心!
传统节日端午节2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喜欢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3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目的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从前,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当楚国危机重重,因为屈原一向受楚国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为楚王出谋划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状,楚王信以为真,把屈原赶出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跳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上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蜜枣馅的,拨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个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的社会主义更应该弘扬端午节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澎湃爱国心。
传统节日端午节4今天,我和爸爸、我的妈妈一起去奶奶家过端午节。
我们来到家和超市,爸爸、我的妈妈去买东西了,我看见了我们班的同学季官清,我们两个在超市门口说着话,忽然发现旁边大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一个鸟蛋,但是鸟蛋已经破碎,我们心里挺难过的。
我们来到了东营奶奶家,一看奶奶正在包粽子,我也去帮忙。我先把竹叶卷成圆筒形的,再往里面装上各种各样的馅儿,然后把粽子包成四个角,再用线把粽子捆好,放在锅里煮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5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有包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包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去街上买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蜜枣、绿豆、粽叶。万事俱备,只欠“收拾”。
虽然已是第三次包,可我还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尽管如此,我也还是喜欢包粽子。
按照以前的经验,我轻车熟路地先把糯米放在水里泡上4个小时,又把粽叶用热水清洗,然后又用冷水浸泡。蜜枣和绿豆也如法炮制。
到时间后,我和妈妈就开始大展神威了。
我们先把粽叶拿出来放在盘子里,又把糯米用容器盛着。我先拿起两片粽叶,绕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抓起一小把绿豆和一个蜜枣,又放入适量的糯米。结果可能是太久没包了,一下子就“露馅”了。
不过我并有气馁,又试了一次,终于没有再露馅了。一次、两次、三次……虽然十次可能有一次是露馅的,可我毕竟还是就此事包对了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6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可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早上,我的妈妈和奶奶早早地拿出洗好的糯米和粽叶,妈妈先把粽叶弄成一个漏斗形,再把糯米放进去,然后把余下的粽叶包上,最后用绳子绑起来,一个个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一个一个地放进锅里,盖上盖子,过了四十分钟香气扑鼻的粽子就出锅了。
转眼就到中午了,妈妈一手拿着雄黄酒一手拿着一把艾草,先用艾草沾了一些雄黄酒,再轻轻地将它们洒到地上。妈妈在门前门后都洒上一些酒,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洒上雄黄酒?”妈妈说:“洒了酒,老蛇就不敢来了。”
这时候,奶奶就在家里用五味草煮鸡蛋,煮出的鸡蛋就变成了金黄色的,好看极了!把煮完鸡蛋的水倒到桶里,当洗澡水,据说用五味草烧的水洗澡可以驱邪避湿,对身体大有益处。我们洗完澡就换上了新衣,我们的新衣可好看了。
晚上,我们在沙发上看赛龙舟。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
传统节日端午节7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去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说是让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吃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人们纷纷防效。有的把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屈原大夫。后来饭团怕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最后发展成现在的粽子。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粽子的主要成分是棕叶和糯米。我也会包粽子。现将两片粽子卷成锥型,然后放入米和馅用筷子插几下就可以包的更结实。再封口,最后用绳子捆紧。一只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节不仅历史悠久,就连粽子也很好吃,我爱端午。
传统节日端午节8夏天来了,荔枝飘香,又到了包粽子的节日了——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就会很忙碌,妈妈一大早就去市场买做粽子的材料,有苇叶,有粽绳,还有米糯米,五花腩,虾,莞香腊肠,咸鸭蛋等等。
首先,用盐、白糖、酱油、生粉腌制一下五花肉,把糯米清洗干净沥干,再把腊肠、咸鸭蛋切块……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始包粽子啰!我拿起两片苇叶拼在一起,叠成漏斗形状,再用勺子盛起一些糯米放在漏斗上面,把五花肉、虾、腊肠放在糯米上面,然后小心翼翼把它们包了起来,最后用一根粽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可以做成三角形,也可以做成长方形。做好后,马上把粽子放在电高压锅上煮,看着锅里大小不一,形状可爱的粽子,我开心极了。
大约30分钟后,锅里飘来了浓郁的粽香味,我知道,粽子熟了!耐心地等了几分钟,待高压锅里的气雾慢慢散去后,便迫不急待地打开高压锅,把粽子从一层层苇叶里剥了出来,糯米杂夹着苇叶和五花肉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吸了吸鼻子,哇,太香了!
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呢?原来,吃粽子是为了怀念伟大爱国诗人出屈原,在这一天,人们都会通过吃粽子来祭奠他,表示对爱国英雄的怀念和崇敬。
传统节日端午节9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做粽子和插艾叶。我家做的是这两件事之一,当然是做粽子!
妈妈说,如果你想把粽子包好,你必须做好准备,比如叶子、糯米、葡萄干、蜜枣和丝线。当你准备好了,不要忘记洗手!否则,雪白的糯米会变成黑米。
我好奇地问:“我不会处理它的。我该怎么办?”别担心。我给你示范一下,我妈妈回答。之后,我妈妈做了一个示范。首先,她把树叶卷成漏斗状。然后她把糯米和葡萄干放进卷好的叶子里。然后她把它们包起来,绑上绳子。
嘿嘿!接下来,本师傅会包一个粽子给你看!我赶紧拿来一片粽子叶,但它不能被包成漏斗状。我花了很大力气来包装一个漏斗形。我抓起一把糯米塞进去。我还带了葡萄干放进去……最后我包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粽子。这就是我家庆祝端午节的方式。你的呢?
传统节日端午节10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那一天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屈原的尸体被吃掉,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并把人们常吃的食品扔到水中致祭屈原,渐渐演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食物——粽子。
而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虽然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而且我们所熟悉的习俗也都跟屈原有关。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传统节日端午节11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我听妈妈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年我们全家人来到陶然亭公园的独醒亭来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人,后来由于楚怀王不听忠良之言,而轻信小人,就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看到楚国很快就要灭亡,人民流离失所,无比悲愤。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进汨罗江中。以表白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抗秦到底的决心。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包粽子的来历。
除了包粽子,人们还会通过划龙船,赛龙舟等活动来庆贺节日,使节日变得更加喜气、祥和。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12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他听说国家要毁灭了,所以很伤心,于是就跳了江。人们为了江里的鱼不吃屈原的肉,在江河里扔了一个个粽子,所以就传下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时间是五月初五,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买许多的粽子,粽子种类很多:有喷香的肉粽、甜甜的豆沙粽、可口的红枣粽我最喜欢吃的是蛋黄粽。吃粽子时,剥开绿绿的箬页,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箬页里的糯米包着又大又圆的蛋黄,味道好极了。
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人们会在江河里举行赛龙舟大赛,十几个人划一条龙舟,一个人把舵,一个人擂鼓,其余人齐心协力喊号子,一条条龙舟在江面上箭一般的速度穿梭着,场面可是壮观至极!
挂艾草也是必不可少,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艾草,驱虫驱邪。
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传统节日端午节13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据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大忠臣屈原的。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赛龙舟。我最喜欢吃美味的蜜枣粽,每逢端午,我的奶奶就要包粽子了。我跑去观看,奶奶包的正是蜜枣的粽子,她先准备好粽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奶奶卷成漏斗形的粽叶里包好,用线紧紧扎住。然后把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数,我就开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过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软,真好吃,我吃了好几个,肚子都快撑破了。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的胸口都有一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他叫香包,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一个个香气迷人。
我真是太喜欢端午节了,一个有美味粽子和欢声笑语的日子。端午节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传统节日端午节14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这得从端午节的来历说起。
说起这来历,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故事呢!屈原原是楚国的大夫,因为楚怀王被其它国家的国王骗去害死了。楚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继承了王位,屈原一心想替楚怀王报仇。但是,大臣们总是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使楚王疏远了屈原,于是屈原被赶出了楚国。屈原流浪到了一个小村庄里,村子里的人们都很同情屈原,但是有一天,屈原觉得愿望难以实现,自己不被新的楚王理解,于是就跳江死了,村子里的人听说了,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大伙捞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捞上来。于是,他们就往竹筒里灌满大米扔到江里面,以免鱼儿吃掉屈原。
后来人们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往竹筒里灌米改成包粽子,人们还把屈原投江那天立为端午节,用以纪念屈原,端午节就这样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15今天是端午节,早上我我的妈妈叫我早早的起了床,让我跟她一起包粽子,我高兴的答应了。
我在厨房里看到了菠萝,就问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我可以把菠萝抱在粽子里吗?”我的妈妈回答说:“当然可以了。”
我学着我的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成圆筒形的,放上糯米、红枣、菠萝,然后用竹叶包起来,缠上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和我的妈妈一会儿就把粽子包完了,我的妈妈开始煮粽子。
开饭了,我们一家吃着自己包的粽子,高兴极了!
中午,二姑妈来到我家,请我和姐姐、哥哥一起去东营吃了肯德基、冰激凌。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高兴啊!
第三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刘店小学知识讲座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引语
同学们,这个星期天是个什么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端午节现已为国家法定为节假日,有一天假期,让人们庆祝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由来
端午节的是怎么来的?有很多种说法。但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是最广最深的。屈原与端午节有什么关系?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熟悉吗?了解的小朋友举举手。
战国时代,国家很混乱。有(秦、楚、齐、燕、赵、韩、魏)七个诸侯国,号称“战车七雄”。为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混战。那时,屈原是楚国的大诗人,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他立志报国为民,爱护百姓。
屈原一直为国家的大事而担心,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他常常一个人在江边徘徊叹息。
最后,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他来到了汩罗江边,解下衣服,抱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紧紧缚在自
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以死来唤醒国家,激励百姓。这天是五月五日。
人民知道后很悲痛,都赶到江边,在江里打捞尸体,可是一直找不到。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大夫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有人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了;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些习俗一直沿用到今天,下面我们来了解今天人们是怎样过端午盛会的。
三、习俗
[一] 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我们浙江嘉兴粽子最为有名。有时我想,每年端午节我都吃粽子,而且花样还越来越多,但是却总觉得没有了小时候剥开粽叶的那种欣喜的感觉了。可能自己没有动手包粽子呢?这样吃起来少了点气氛?!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包粽子的制作过程吧。
1.先得准备材料:粽叶、糯米、干板栗、绿豆、五花肉、熟蛋黄、枣等等。材料就要这么精心准备。
粽叶也要提前一天晚上煮一下,然后洗干净。
糯米要提前3-4小时洗浸泡。
2.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
如果棕叶很小,就拿两张叠在一起使得足够宽,先放一层糯米,然后一层绿豆、咸肉、板栗,再盖上绿豆、糯米。
3.最后用结实的线绳捆绑好。
[二]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现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赛龙舟活动。瑞安:2009年5月31日,江南水乡瑞安市的龙舟在雨中竞渡。当天是端午节,浙江瑞安民间划龙舟活动达到高潮,500多支龙舟队在雨中竞渡。
[三] 戴香包
早期香包内放的是蚌粉、驱邪符咒、铜钱或是驱虫的雄黄粉。现在慢慢发展为装着特殊香气的香粉,清香四溢,而且各式各样,玲珑可爱,是很好的装饰品。所以,可爱的香包一直是小朋友过端午时最期待的礼物。
[四]喝雄黄酒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仿效,希望能够去邪。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现在我们知道了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不喝,改为擦抹或喷洒。
像这样的避邪祛毒的习俗还有很多。
◆悬艾叶、菖蒲
艾叶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菖蒲叶片也含有挥发芳香油,是提神、杀虫灭菌的药物。
在端午节,人们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挂于厅堂中。
◆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江苏省、安徽省),家家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这里面有个小故事:
讲唐明皇李隆基刚当皇帝时生一场大病,梦见二个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裆裤,光着脚,偷杨贵妃的香囊和明皇的玉笛子。绕着宝殿在跑。大鬼则穿蓝色袍子戴着帽子,也是光着脚。他在追,捉住小鬼,挖悼他的眼睛,放在嘴里一口吞下。皇上问大鬼:“你是什么人?” 大鬼奏道:“臣叫钟馗,就是谦我长得难看不让当状元的那个钟馗,所以我改为为陛下除妖除魔。”皇上醒后,病全好了,于是下命令画工照梦中所见情景,画钟馗捉鬼的图像,通告天下在端午节时,一律张贴,用以驱赶妖魔鬼怪。
样式还有很多。
◆挂五毒符
夏天,气温慢慢升高,很多的虫子都出来活动了,其中就包括人见人怕的毒虫子。五毒是指“蛇、蝎、蟾蜍、蜥蜴、蜈蚣”。传说如果让这五种有毒生物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会停止争斗、和平相处,因此
才会有挂五毒符防毒虫作怪的传说。
◆立蛋
每年端午正午十二时,鸡蛋可直立在地上。这是因为一般人认为一年中端午节正午是阳气最旺的吉时,圆滚的蛋吸收天地之正气,便能竖立不倒。若能真将鸡蛋直立起來,表示来年你会有走好运。◆游百病
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点钟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
四、过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同学们,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老师一时也讲不完。但我希望同学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别只记得吃吃粽子,而是要想如何过好这个端午节才会变得更有意义点?老师这里有几个小建议,同学们不妨试着体验一下:
1、买一些(或参与做)粽子走走亲戚,传递节日的气氛。
2、亲身参与一项端午节的活动,感受节日的气氛。
3、与家人一起查阅端午节的资料,回校后跟同学们交流你的收获。
4、自己想想,或与爸爸妈妈讨论如何过节,然后行动。
注:至少尝试一项,如果都想尝试那你的这个节日肯定是难忘的。
第四篇:传统节日:端午节资料汇总[范文]
传统节日:端午节资料汇总
前言: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然而,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年的传统民间节日端午节,在去年却被韩国抢先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这意味着韩国率先占据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文化品牌在互联网上的阵地。面对韩流的再次侵袭,来自民俗、法律、互联网界的专家指出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以防遭遇流失危机。从XX年起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XX年九月三十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炎黄子孙的你知道吗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一、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1、纪念屈原说。农历五月初五,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2、纪念伍子胥说。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 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曹娥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纪念秋瑾说。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军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5、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七律.端午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
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 律.端午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快乐》任春来
之一:
【 端】来一盘大粽子,【午】阳高照普天庆。
【快】请剥苇啖黄米,【乐】向此中寻真趣。
之二:
【端】杯递盏庆佳节,【午】月艾粽有奇香。【快】将闲愁都抛却,【乐】而谈笑享天伦。
《献给屈原先生》先生你
在一个无名的小村落跳江时
一定会想到楚国的天地还有那些鄙琐的小人
对你来说天地下已无生存的根土和阳光
先生 你在一个无名的小村落
跳江时一定会看到楚国的鱼儿
穿过水火的地界浮露心灵的水面
吸允你那内心的离骚和香草
先生 你在一个无名的小村落
跳江时一定会听到楚国的人民
正踩着木舟顺江而下历史的火把召唤着你那
不沉的国魂先生 你是我心中
五月的墓碑和沉淀出的骨头
《端午节的怀念》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年年思,年年思.那伟大的英雄,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年年思,年年思.那伟大的诗人,你的篇章啊!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年年思,年年思.我伟大的民族骄傲啊!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年年思,年年思.《端午》一个节日:端午
像一柄青铜剑穿越千年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那剑气时刻在指尖氤氲风雨
我们的双手拨开一片片苇叶汨罗江便荡起一层层波浪
仿佛顺着喉管流入愁肠的烈酒在黑暗里膨胀和奔流
尖锐而孤独的目光像鸟一样
忧愤地俯瞰大地在我们的骨髓中疾行
让扭曲和媚笑无处藏身
一个节日:有竞赛的龙舟和鼓声,更有北去的江水在沉思
每一句染血的离骚里都蘸着一个活生生的屈子魂
《端午抒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律。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揉碎的清香拂过我滚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马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旌旗蔽日的战场,在枪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家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一)温馨类:
1、今天是端午节,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五月五的情怀!
2、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3、今天是五月五,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份: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友情=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4、端午到了,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梦中有我,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5、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6、端午已至,奉上粽子。配料:五颗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由手机送达。保质期:五月初五前。保存法:请按存储键。
7、今日端午,让我托诗人的福,请你多吃些粽子;让我驾一叶龙舟,满载祝福驶向你;让我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让我为你斟一杯雄黄酒,盼你安康。
8、采一束避邪的艾叶挂在门口,蒸一锅香甜的粽子放到餐桌,打一壶馥郁的醇酒盛满酒杯最重要的是,把我的祝福带在身边与你一同分享这美好的端午时光。
9、老妈: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您,祈愿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搞笑类:
1、米饭和包子打群架,米饭仗着人多,见包着的就打,豆沙包,蒸饺无一幸免。粽子被逼无奈,情急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叫:看清楚,我是卧底!端午节快乐!
2、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60分钟,手机续电能力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强,且能闻到粽子香味。祝端午节快乐,多吃粽子。
3、喜讯: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当然,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
4、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我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自杀,如何?
5、我绝望了,紫霞离开了我,师傅太唠叨,牛魔王欠的钱又不还,好不容易买下水帘洞又被菩萨恶意收购,只剩下一毛钱发条短信祝二师弟端午快乐
6、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
五、端午节对联
1、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2、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3、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4、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5、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6、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第五篇: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4、《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钟婉蓉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拼音,自主识字和编字谜的方法认识15个生字,会写“敬”字。2.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编字谜的识字方法识字。难点: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创设旅游情景,师生谈话引出课题。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解析课题
二、导入旅游情景图,认识生字。
1.旅游路线1:春节 出示图片,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2.相机导入生字,学生自主学字。(小老师带读,去拼音读。)
3.教师提问:你认识哪些生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指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总结已学的识字方法。4.识字游戏检验:放鞭炮
三、导入旅游情景图,学习识字方法---编字谜 1.旅游路线2:元宵节
(出示图片,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相机板书)2.字谜竞猜,激发学生学习字谜的兴趣。3.出示例子,学生学编字谜。4.个人展示。
四.导入旅游情景图,学习字词 1.旅游路线3:清明节
(出示图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俗。相机板书)2.引出词组。
3.激趣认词游戏:摘风筝(个人读)。五.导入旅游情景图,学习课文。1.旅游路线4:端午节
(播放录音,学生倾听并圈出传统节日)2.个人汇报:文中有哪些传统节日。3.齐读。.3.结合端午节的民俗,举行龙舟朗读争霸赛,小组赛读。4.播放视频图片,了解乞巧,中秋的节日故事和风俗习惯。六.导入旅游情景图,学写本课生字。1.出示图片,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2.相机导入生字“敬”
3.学生观察字形笔画,书空学写 4.教师范写,提醒需注意笔画。4.学生书写,品评优秀作品。七.布置作业:
1.把所学的传统节日分享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乞巧 中秋 重阳
编字谜
j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