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背景: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任宰相期间,积极推行变法。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守旧派反对改革,制造谣言诬蔑他,设计陷害他,王安石被逼辞去宰相之职。一年后宋神宗深感变法少不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被恢复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黑暗,前途的迷茫,让王安石很不情愿去复职,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但宋神宗都不准。1075年春,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难免将忧郁、伤感、消沉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我们也更能理解作者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的深深眷恋之意了。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并不遥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秋思》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写出了诗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太过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惶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更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长相思》赏析: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甚至有些豪迈的。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吧,风雪中,蓝得发黑的夜空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地感觉到风雪异乡的羁旅情怀。

《秋思》教学设计

一、课前读写,积累素材

1、除了《泊船瓜洲》,你自己读了过哪几首关于乡情的诗词?哪些是写景抒情,哪些是写事抒情。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激趣导入,读写词句,感知秋思。

1、学习了《泊船瓜洲》,我们知道了王安石的乡愁就是那徐徐的春风,遥远的家乡在明月下显得是那样近,只隔几重山就到了。我们在过去的学习中,在课外阅读中肯定积累了不少关于乡情乡思的诗歌,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大家共同分享。你体会一下,你刚才背的这首诗是写景抒情,还是写事抒情?

2、背诵《秋思》。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这首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简单,没有生字,让我们来齐声背一背。先看一看,记一记,背一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再看一遍背第二遍。

3、解题,感知秋思。大家知道,张籍是唐代吴郡(苏州一带)人,现在客居洛阳,因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思》。

“思”字,“心”上一个“田”,作者的“心田”里是怎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呢?是什么引起了张籍的乡愁?(秋风)秋天有哪些境象可以引起人们的“秋”之“思”呢?把以“秋”开头的两个字的词语在积累练习本上写下来,写成一行,读一遍。(秋天、秋风、秋霜、秋月、……)

这些事物、景物都可以引起我们感受到秋天来临,种种思绪萦绕心头,秋是怎样的景象呢?用四个字的词语描绘一下(秋风习习、秋风萧瑟、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秋江明净、秋山如洗、秋虫啾鸣、层林尽染、霜气袭人、雾霭沉沉……)

这么多的词语啊!老师读读这些词,就想起就感到秋天来临的一股萧杀之气了,就感到了秋的凄凉、寒冷,就想回到温暖的家里。离家在外的人,此时此刻,肯定更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你知道古时候把离家在外的人叫什么吗?说一说,品味品味,秋天来到时他们的感情变化。(游子、客居他乡、漂泊异乡、宦游四海、侨居异国……)

4、朗读指导。他乡的游子,对家乡、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就叫做乡情。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时间在变,人事在变,这份乡情却一直深深埋在心底,让人梦绕魂牵。因为这份情感太深沉,所以我们变得敏感,春花秋月,草长莺飞,都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远在他乡的游子就产生了难以言表的乡愁。哪怕只是一枚落叶,几缕秋风,都勾起游子的乡愁。张籍乡愁就是被洛阳的秋风引起的。我们把自己当作客居在洛阳的张籍,想一想他的心情,我们用张籍的感情和语言来朗读这首《秋思》。

三、读写诗句,进入情境,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揣摩诗句的意思。把不好理解的词句圈起来,在你认为含义、情感比较深刻的词下面打上重点号。Δ见: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2、将诗句的意思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说出来。

四、品读诗句,把握特点,感悟诗情。

1、品味“见秋风”、“意万重”

作者深沉的乡愁被一阵秋风引起,就想到要给家人写信。秋风怎样被作者感受到的?

张籍在(街上、院子里、大树下)看到_____听到_____感到_____(课件)(体会作者因秋风而敏感地产生的思乡之情)板书“见秋风”

张籍“见”到秋风,引起了那些“秋思”? 张籍见到秋风,(立刻、马上)想到了______想到了______想到了_______(课件)(体会作者因思乡而敏感,千愁万绪萦绕心头的“意万重”)

于是,张籍就铺纸执笔写家信。“家”字有三个意思:(本义和引申义)妻子或丈夫、家庭里的亲人、家族及亲人。说一说:张籍想给妻子写信,告诉她 _____张籍想给父母 写信,告诉他们_____ 张籍想给亲人们写信,告诉他们_____这就是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意万重”。板书“意万重”

然而,作者的“意万重”都是由于这轻轻拂过的秋风引起的,作者没有明写想到了什么,思乡,只淡淡写到“见秋风”,可见这平淡的“见”字包含着多么丰富的蕴含啊!再一次品味平淡之中饱含的深情。

2、作者怎样写好家信的?见到秋风,张籍伫立秋风之中,提笔写到____夜深了,张籍徘徊反侧,在灯下写到____张籍一夜没睡,清晨在窗下深情地写到____

3、品味 “复恐”、“又开封”。信写好后,张籍找到捎信的人,将信交了出去,这时他感到____(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这时,他____(突然、猛然、犹豫不决……)地想到______是啊,短短的一封信怎能写的(全、完、尽、清……)张籍那浓浓的乡情啊!他急忙将信要回来____(匆匆、慢慢)地将信封打开,改了改…补了一段…,看了看…摇摇头…点点头又放了回去……(课件)(选择并思考为什么)

4、领会诗歌写作特点

是啊,作者有太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可是短短的一封信怎么写得完张籍对家乡的思恋、对亲人的思念、怎么写得完它飘落异乡的惆怅与寂寞,怎么写得完秋风吹进心田的这份纷繁缭绕的乡愁!在诗歌当中,作者没有明写乡情,读者却通过描述捎信时“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读懂了作者浓浓的乡情。现在回过头看一看,全诗没有特别突出的词句,我们没有觉着那个字显得特别好,可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陶醉了。这就是本诗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于平淡、本色的语言中抒发深厚的情感。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张籍的诗 “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课件)

5、美读《秋思》。秋风拂起了张籍的秋思,这首本色、平淡的绝句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那些风声雁鸣、月圆月缺时常把我们的思绪带回故乡、带回家里,将亲人的音容笑貌带到我们的眼前。不管我们在哪里,亲人总在心里,家总在心里,故乡总在心里,如果在异国他乡,祖国总在心里。然而,这点点滴滴汇集在一起,却成了抹不去的乡愁。等同学们长大了,就会有了与唐代的张籍一样深沉的,一样复杂的,拥有一样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品味《秋思》蕴含在平淡的语言中浓浓的乡情,试着把这首小时刻在心上,把张籍的复杂的深情读到脸上。(课件)

五、课后读写,拓展延伸,积淀能力。

1、课后练笔:请同学选做一题,当天完成。(课件)

①将本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自拟一个特别的题目,写清楚作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注意多用形容词。

② 想象张籍会在信中写些什么,代他写一份完整的信。

③替张籍的家人写一封回信。

④如果你是这位捎信的人,给张籍写几句话。

⑤作为一名现代人,给唐代的张籍写几句话,交流乡思的体会。

⑥写一篇读后感,谈谈《秋思》叙事抒情、平淡的语言之中饱含深情的写作特点

2、比较《秋思》与《泊船瓜洲》、《长相思》的异同。

3、在两周内积累5首表达乡情的诗歌和歌曲,在学习回顾与拓展

(二)时交流展示。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张籍眼中,乡愁是那拆了装、装了拆的家书;在王维眼中,乡愁是那一抹倚窗的寒梅。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长相思》既是这首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4、《长相思》分为上阙和下阙两个部分,内容多为思念家乡或者思念亲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纳兰性德,走进《长相思》。

二、读准《长相思》

(一)自读《长相思》课件出示自读要求:仔仔细细读四遍。前两遍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多媒体展示)

(二)初读《长相思》,读准字词(多媒体展示带拼音的古诗)

(三)再读《长相思》,注意停顿(多媒体展示节奏划分)

三、读懂《长相思》

(一)释意

1、读,我们已经可以做到字正腔圆,停顿有序,那么再让我们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从中提出多音字“更”,并解释其意思)

2、你讲到了纳兰性德远在门外,为什么他会在出远门呢?看了他的生平简介,你应该有所明白。(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

(二)细细体会:

1.了解了纳兰性德,明白了大致意思,那么老师想问: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 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那么作者到底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2.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你们是从哪儿读懂的?

(三)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们连起来,(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你可以体会出此时的纳兰性德心情如何?

(四)小结:是啊,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四、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一)看来同学们也初识那愁滋味了。那如果此刻,你便是那远征的纳兰性德,你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二)想象故园的情景

是呀,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在马不停蹄的前行中,在翻山越岭的艰辛中,在只有远望方能廖解相思之苦的愁绪中,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风景,才让他如此留恋故园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

(三)对比引读

师: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

师: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全词)师: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全词)师:故园啊,我美丽温馨的故园,当朋友相聚的时候,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那时多么快乐啊!可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指名男生朗读词)

(四)小结

1、面对此情此境,纳兰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大大地写下了这个让人心碎的“碎”字。同学们,什么碎了?(学生自由发言)

2、师:《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师:是啊,让我们带着这份孤独、伤感,想象与作者一同身在征途,告别了家园的美好,告别了父母亲朋,带着这一份浓到化不开的乡愁,读——(全班学生齐读《长相思》)

五、拓展延伸,读透词心

(一)质疑问难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二)拓展延伸

1、师: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多媒体展示课件)师:你觉得谁会这样问诗人?(妻子、孩子、兄长……)

2、穿插情境诵读:

──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女生齐读词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男生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第一、二小组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三、四小组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全班齐读此句)

(三)回归课文 师: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是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学生回答)

(四)小结升华

是啊,他哪里是轻离别,他明明是重离别!他睡不着,他早已思之如狂,于是,纳兰性德趁夜提笔写下这首装满思念的《长相思》。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五)让我们把乡愁漾在心间,想象着翻山越岭的艰辛,思念着家乡和乐融融的美景,让这聒碎乡心的风雪声,带去我们的思、带去我们的念——长相思

第二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1、会认“茱”“萸”2个生字,正确读写“佳节、春晖、艰辛”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并能默写。能力培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重点:

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

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法读中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有关描写亲情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会认“茱”“萸”2个生字。

2、小组内读古诗

讨论:正确认读、理解“独、佳节、茱萸”等词语含义。班级交流汇报。

3、小组比赛读古诗

要求:读出断句,能让听众听出韵律感。

评出读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让同学说说读的好在哪里。

4、再读古诗 要求读出韵律

5、解义

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说说诗意。

6、思考: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一种亲情?(兄弟情)你还读过描写兄弟情的古诗吗?说给大家听。

7、扩展:你还知道王维的哪些古诗。根据以上方法学习《游子吟》、《别母》

三、开展赛诗会

要求: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五、练习默写

六、课外扩展:

找出描写亲情的古诗,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思念亲人——异乡、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想象情景——登高、插茱萸

写景:临行密密缝

游子吟

抒情: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母爱无私)

别母

写景:雨夜不眠图

抒情:梦里思亲人 骨肉分别 依依不舍

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初步会解释大意。不足之处默写古诗时出现同音字混淆现象。

第三篇: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这三首诗想像奇特,你们一定会喜欢。(板书课题:古诗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学生说)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齐读)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议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学生读。

(检查学生的音准情况。)

3.指导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查字典理解。

(3)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可以发挥想像)

(4)提出疑难。

(加强自学能力训练,讨论时间10分钟左右)

三、整理汇报自学情况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新的愁苦?教师要点拨一下:此时作者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

野旷:野,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放大了的挂图。

(结合图意理解诗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导,使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以突破重点。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诗人情感,突破难点加强能力的训练,同时培养欣赏美的情趣。)

2.指导停顿,诗中表达情感。

3.配乐朗读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已学过《古诗三首》的前两首诗,哪位同学会背?(指名背)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首《舟夜书所见》。

(板书题目)

二、解题,简介作者

1.解释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舟夜”呢?“所见”是什么意思?“书”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书字不易理解,引导学生查字典选字义。)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是什么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1650-1727年)。它是浙江海宁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旅行见闻来描写山川风景的。

三、布置自学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像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四、指名朗读,试讲,教师精讲点拨,掌握全诗内容

1.指名朗读。

2.出示写有诗句的翻版,逐句翻出,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指导订正。

“月黑见渔灯”月黑:就是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通“现”。渔灯:渔船上的灯火。这句话是说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弧光一点萤”弧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这句话是说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指点:这是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散作满河星”散:散开。作:变作,变成。这句话是说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指点:这是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1.教师朗读诗句,相机出示投影图片,或用电脑显示诗所描绘的情境。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映“散作满天星”的景象。)

3.启发想像诗情画意:

(l)闭上眼睛想像: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坐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的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朗读全诗。

4.教师小结:

漆黑的夜晚,河面上的神奇变化,这些都是诗人亲眼见到的。诗人观察得多么细致,想象多么丰富!诗人从“孤光一点萤”到“散作满天星”好像让我们感到月黑的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那情景多么宁静!微风吹来,河上荡起波浪,映在水中的一点光亮,随波散开,那水波荡漾,光亮闪烁的景象又是多么动人!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像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范读。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2.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七、作业

熟背三首古诗,记住古诗句意思。

八、板书设计

九、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奉安县)。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人。他写的诗清淡秀美,以清幽平易见长,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

第四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十二册]

(第一课时《赠汪伦》)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应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文本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结构作出反应,为学生提供许多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

关注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通过诵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音韵美、节奏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文本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教学目标:

1、以自主的方式学习古诗《赠汪伦》中的生字“潭”,理解“不及”等词的意思。

2、能根据注释说说诗句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吟诵古诗《赠汪伦》。

4、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古诗中的情境,感受唐代诗人李白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5、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词,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古诗中的情境,感受唐代诗人李白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代是诗歌最繁荣的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成就也最高。其中有许多作品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里。(出示:《唐诗三百首》一书)相信很多同学都读过它。

2、我们背诵过许多古诗,谁来吟诵几句给大家听听。(先准备,再指名背)

3、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想来吟几句。(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4、小结:的确,读了《唐诗三百首》,咱们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再一次“走进古诗”。(出示:“走进古诗”)你还记得学古诗的一般方法吗?

5、出示: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解诗题,知诗人; 读诗句,明诗意; 诵诗句,悟诗情; 背诗句,想诗境。

6、今天就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古诗。

二、学习《赠汪伦》

1、导语:李白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唐代的大诗人,而他的好朋友汪伦却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你们知道他俩是如何建立友谊的吗?就让咱们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吧!(出示“十里桃花,万里酒店”的典故)

2、出示古诗:《赠汪伦》,说说诗题的意思。(赠:送

汪伦:人名

即写诗送给汪伦)

3、读诗句,明诗意 1)、出示:(1)、自己读古诗3-5遍,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读(速度、高低、快慢、动作),根据注释说说诗意。(2)、在读的过程产生了什么疑问或困难,同桌讨论或四人小组讨论解

决,也可向教师提问。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回指导。

4、读古诗 1)、指名读,教师评议 2)、随机学习生字“潭” 3)、齐读古诗

5、质疑、解疑

如理解: 将欲行:就要出发了

闻:听到 不及:比不上

千尺:说明潭水之深,是夸张的手法

6、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再读古诗

1)、指名读,学生评议

2)、指导朗读(可慢一点,可摇头晃脑)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感情?(一一惜别之情,李白非常珍视这份友情)那句话最能反映诗人当时的心情。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指导朗读)

8、小结:整首诗前一句写事,后一句抒情。那么李白为什么会发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感叹呢?(在即将离开之时,李白没想到汪伦会来送行,而且是用踏歌这种特殊的方式。当他听到岸边的踏歌声时,他是多么惊喜,多么感动。)

9、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把它背下来吗? 有感情地背诵(自背、指名背、齐背)

10、练习1)、出示:(任选一题)

1、默写古诗《赠汪伦》

2、用几句连贯的话改写《赠汪伦》

3、想象李白与汪伦道别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把当时离别的画面写下来。2)、学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交流

三、课外延伸(学习几首类似的古诗)

1、出示:

送元二使安西

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维

李白

渭城朝雨浥轻尘,故人西辞黄鹤楼,客舍青青柳色新。

烟花三月下扬州。劝君更尽一杯酒,孤帆远影碧空尽,西出阳关无故人。

惟见长江天际流。

2、任选一首古诗,根据提示、注释自学,有问题举手示意

3、分别念两首古诗,说理解。

4、小结:两首古诗也是赠别诗,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祝愿好友在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第二首则流露出作者在朋友远去后的惆怅和留恋。让我们在分别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古诗。

5、试背古诗

四、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喜欢古诗吗?为什么?

2、指名说,随机出示:古诗的美:言简、意深、情浓、有韵律美

3、再读三首古诗

4、作业

课后再找一些其他的赠别诗,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古诗。

附:“百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典故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特别想请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请到李白。李白这个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爱钱,一生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之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渴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了。”李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的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都去喝酒的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这天,李白要继续他的行程了。正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一首《赠汪伦》便脱口而出。

第五篇:《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 锤 凿 焚)指名读,齐读。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遍。

7.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9.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涵:说一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品读三、四句。

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明白这两个词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这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高声齐读这首诗!(生读)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写景

何当金络脑,抒情 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为国立功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2.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 竹石

2.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吟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2.译读,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1)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①自学指导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②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

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课件出示:竹外桃花三两枝 桃花潭水深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②烈火焚烧

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③粉骨碎身

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

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然后,最后。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④若等闲

A.学生汇报。

B.如果学生答到“若等闲”就引出: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而在石灰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若等闲。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全不怕”。

2.石灰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骨碎身,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1)洁白的石灰在我们人间留下了哪些痕迹?(洁白的墙、可用于干燥、吸湿、去除异味、消毒……)

(2)此时,我们不由得敬佩石灰的(顽强不屈、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精神。请带着这种感情把古诗读一读。(出示古诗)请学生示范读,齐读。

3.像这样,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石灰的特点,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4.知人论诗,学习托物言志。

(1)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你们知道是诗人多大年纪写的吗?

(2)于谦作《石灰吟》这首诗的时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2岁,一说是19岁。你们猜一猜,这么年轻的他,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呢?你们来大胆的猜猜?(于谦是个很有志向的人,从小就怀有精忠报国的理想,想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3)的确,于谦自小就有远大志向。传授于谦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非常钦佩文天祥,就把那幅画挂在书桌边,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如果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样高声诵读这首诗?

(4)后来于谦长大了,他和文天祥一样做了官。现在让大家看一下他做官的故事。课件出示:两袖清风的故事。

如果你是做官后的于谦,你会怎么吟诵这首诗?

(5)后来,瓦剌入侵,当时的皇帝明英宗被俘虏了,于谦就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让皇帝的弟弟继位,率兵打败了敌人,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后来明英宗重新回来当皇帝,对当年于谦让他弟弟做皇帝的事耿耿于怀,再加上其他官员的陷害,就以“谋反”罪把于谦杀害了。抄没家产时,于谦家除了书籍,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你是临死前的于谦,你又会怎样吟诵这首诗,来向世人再次表明自己的志向呢?一起来读。(配乐读)

(6)《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赞美石灰,而是在——(他在抒发自己的志向,用石灰来比喻自己。)像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成了咏物诗的一大特点。我们通过了解得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来理解这首诗,这样的方法叫:知人论诗。(板书)

(二)《竹石》

1.接下来,请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请看自学提示一: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竹石的特点。

2.学生汇报。

(1)咬定:(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竹石是牢牢扎根在青山上的,体会到竹石刚毅的性格。)

(2)立根:把根深深地扎入哪里?(立根,扎根、生根。破岩,破裂的岩石。)(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把生长,生命力极强)

(3)千磨万击:想象一下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什么磨难,什么打击?(风霜雨雪电击雷鸣)

(4)创设语言情境,指导朗读。

①春天,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夏天,当暴雨袭来无情地鞭打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③秋天,当秋风飒飒吹得竹子摇摇欲坠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④冬天,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竹石的精神呢?可以是诗中的词,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不屈不挠 傲然挺立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坚定不移 坚贞不屈)

3.刚刚我们通过抓关键字词,体会了竹子的特点

请看自学提示二:请结合诗人的资料,说说这首诗托竹石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

(1)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师相机点拨。

拓展以下故事:(开仓济民)郑燮为官清廉耿直,爱民如子,任潍县知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救灾,让老百姓先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兴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就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大火烧掉。就因此而被罢官,从此郑燮以卖画为生,度过贫寒的一生。

郑燮又叫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郑燮的画大多都是“梅兰竹菊”,尤其是喜欢画竹,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诗《竹石》,目的就是(他想托竹石的坚韧顽强来表明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来,让我们带着对郑燮的敬佩之情一起诵读这首诗。(配乐读)

五、对比参读,感悟升华

1.《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一首表达了作者不流世俗、两袖清风的品格,一首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学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何感想?

2.在我们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像石灰、竹石一样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以下一些咏物诗,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然后背一背。

《在狱咏蝉》(骆宾王)《梅花》(王安石)《青松》(陈毅)

2.小练笔: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所托之物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

七:板书设计:

石灰吟 竹石

抓关键词

知人论诗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