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第一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十册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设计、执教:宜章城关三完小 李玲玲

设计理念:

1、抓住重点语句,品词析句,自主感悟。

2、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揭题:

(1)、(出示莲叶图,音乐、引入)同学们,盛夏时节,当你看到这一池色泽碧绿的莲叶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2)、板书课题。是呀,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望着这一池青青的莲叶,却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莲叶青青》(板书),到文中的字里行间去体会、去感悟。小学语文第十册

3、齐读课题。莲叶青青

(读出色彩的碧绿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再读莲叶\青青)作者为什么要以《莲叶青青》作为课题呢?相信孩子们学了课文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动情的语言和音乐,旨在唤醒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情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一个牵引着全文的疑问,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整体阅读,把握重点

1、现在,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体会到的?

2、学生汇报。

(一是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从课文第2至4自然段体会到的:二是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给小孩治疮。从课文的5-7自然段体会到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好课文,既可以整体把握内容和结构,又可以发现课文重点,这为下面过度到精读阶段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品读文本 体悟情感

1、品读2——4自然段,体悟喜爱

(1)现在,请孩子们认真阅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用“——”划出祖母喜爱莲叶的词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点滴 小学语文第十册

体会。

(2)、学生读后汇报:

生:“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我从这句话中的“抓”、“粮食”体会到了祖母很细心,也很重视种荷花的每一个细节,连河泥都不放过。

生:我从“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这句话中的“挑”字,知道了祖母是做事很认真。

师:孩子们真会读书!祖母做事很认真让“我”感同身受!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我还从“挑”字看出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她把藕种种得很深,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

生:我还从“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这句话中的“守”字我觉得用得特别好,把祖母对荷花的喜爱写活了。

师:你能体会到“守”字用得妙,非常了不起!我也觉得这个“守”字用得妙。同学们,请用心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守”字还可以换别的什么字?(看、护„„)

师;尽管你们说的这些字眼意思差不多,但作者只用了这个“守”字,为什么?大家先读读这段内容,体会体会。

生:因为“守”字更能体现出祖母对荷花无微不至的照顾。师:请你把这种感情带到文中去,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小学语文第十册

生:从“孩子们都不当回事,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课件出示)这句话中的“欣喜”,我知道了祖母看到长出的一片片小荷叶时的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

师:你能把祖母这种欣喜若狂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我还从“就你看一个新生的孙子”感悟到了祖母对荷叶的喜爱远远超出了常人,在祖母看来荷叶不再是荷叶了,它已经是祖母心中的宝贝孙子了。

(2)你们的奶奶平时是怎么疼爱你的?(生汇报)

师:是啊,祖母对莲叶就像奶奶对我们一样,倾注了她所有的情感,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祖母对荷叶的喜爱吗?(板书:喜爱莲叶)。

师:让我们带着喜爱的感情朗读课文2-4节。

[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给予认可和鼓励,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

2、品析第5——7自然段,体悟关爱

(1)请孩子们用心读一读课文的5-7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还让我们感动?请用“~~”划出,边阅读边体会边批注。(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A、生:“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子忍受痛苦。”(课件出示)我从“丝丝地”体会到了孩子头上的疮,又红又肿,而 小学语文第十册

且很痛,生:我还体会到祖母这么大年纪了,也许还是第一次看到。生:我从“丝丝地”还体会到了祖母很吃惊、很意外。师:同学们再深入地想一想,除了我们刚才所体会到的还有什么?

生:我还从“替”这个字中体会到了祖母想替孩子忍受痛苦,这真是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急在祖母心里,这让我很感动,可见祖母是一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精彩。祖母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人啊!感到的不仅仅是作者,也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让我们带着着份感动来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更真切的体验。(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师: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课件出示)“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a、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

(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请你读一遍,)

师生评议,谁来向他挑战?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生:我从“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句话中的“赶快、“咔” 小学语文第十册

中体会到了祖母为了治孩子的病,毫不犹豫地剪下了她心爱的荷叶,由此可见,祖母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师:体会得真到位,你是在用想象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我还从“最大”一词中体会到了祖母是最喜欢荷叶的,但为了治孩子的病,她顾不得那么多了,把自己的最爱都给了别人了,也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善良、关爱他人的人。”

[板书:剪叶治疮]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读,读出个性,读出积极的思维活动,读出丰富的信息含量,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阅读质量;另外要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旨在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经历思考的过程,拥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和话语,从而打破少数优秀学生独占课堂话语权的局面。](4)、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关爱。

下面老师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一句。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小学语文第十册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过渡:不仅如此,而且每隔几天,您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

(5)、(课件出示)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师:你们从这句话种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罢了”一词中体会到了,在祖母看来能治好孩子的病,荷叶不开花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生:“罢了”的意思就是算了、无所谓。

生:我还从“派上了大用场”体会到祖母用自己喜爱的荷叶能给孩子治病感到很欣慰,荷叶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A、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

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小学语文第十册

(轻点,再轻一点好吗?)

B、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C、“罢了”能换一个词带进句中吗?

(算了)(不开花也就算了,祖母爱连叶,盼开花,没了连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D、派上大用场,难道荷花以前就没有一点作用吗?

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真会读书。)E、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

生:读出祖母的语气,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生:“大用场”用肯定的语气读。生:“不开花也罢了”要读出淡然的语气。

师:你们真会读书,能够从字词中找出读的依据来。师: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师请生读,评议,再读。

[设计意图:记得苏霍娜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的智慧处出在手指间上。”因此,课堂上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用笔去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自己的阅读成果。同时,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字、小学语文第十册

一个词、一组句子品味语言,练习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主体意思、情感意思、目标意思。] F、此时此刻,感动你的又是什么呢? [祖母关爱他人(板书)的美好品质。]

3、体会大爱:

(1)师指着板书:祖母十分爱莲,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到毫不犹豫地一刀剪下给孩子治病,从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祖母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2)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就难了。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了。但祖母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可敬呀!她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触景生情,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四、学习写法 拓展延伸

1、体会写法。

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

(第1段和第8段,音乐)请孩子们把这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只情。(课件、音乐)

小学语文第十册

师:文章开头由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由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孩子们,请在深情地读读课题。

2、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作者借莲叶表达自己对祖母的思念之情,外祖母的形象和品质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师: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青青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感到,想起了祖母,这种写法,在写作方法上,叫做睹物思人,借物喻人。

孩子们,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读课题。

(但愿孩子们都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

【设计理念:这一教学环节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3、拓展延伸

透过祖母救治邻里乡亲的青青莲叶,我们看到了祖母那金子般璀璨的爱心,她将挚爱毫无保留地施与他人,品尝到了分享之乐,奉献之乐,奏出了爱的音符,不禁让我们对爱的真谛有了更深的思索: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小学语文第十册

请孩子们以《——的爱》为题,把对爱的新的感悟倾注于笔端,让爱的点点滴滴在你们的笔尖流动。

[设计意图: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充分感悟课文内容后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让这种思想影响孩子的心灵,从而滋养孩子的一生。]

第二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语句,品词析句,自主感悟。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来上公开课紧张吗?咱们听听音乐、看看美景,放松一下,好吗?(课件播音乐、出示莲叶图)都说荷叶能定气宁神,你放松了吗?看到这么美的画面,有没有什么话想说,或者想起一两句优美的诗。(学生说,教师及时表扬)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作者看到这一池青青的莲叶,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2、板题、齐读课题。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 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同学们看到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二

初读感知:

1、咱们带着这些疑问把课文好好地读读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了课文,谁能用一两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我看到莲叶就想起祖母,生出了许多感动。(板书:祖母)

生:祖母很喜欢莲叶。生:祖母剪莲叶为孩子治疮。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2-4自然段,感受祖母对莲叶的喜爱。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到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感受到祖母对莲叶情有独钟,找到之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再细细品读,或者把你体会到的写在书旁,老师相信这样的一读一写,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2、生汇报,结合祖母精心照管荷花的句子来理解,展开讨论,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河泥的选用,种种藕、小莲叶冒尖,长出小莲叶,莲叶长大的过程中这些句来理解。并在学生谈感受的时候,适时的进行朗读,指导。以读悟情,以读带讲,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如:

生a:“诃泥是雇人挑来的......就像看粮食。”(课件出示)

师穿插引导:①就像看粮食,可以换成就像看什么?小时候成天挨过饿的老人,对粮食的情感,你能理解吗?

②祖母挑选河泥就像是在挑选粮食,读到这你明白了什么?在这句中你读出了什么?谁来读读?(祖母对诃泥的挑选十分慎重,可见她对莲叶的喜爱)

生b:“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一直糊到胳膊时。”(课件出示)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祖母亲自去种,祖母种得很认真,小心、辛苦等)哪个词体现出来的?

让我们抓住重点词把这句祖母的辛苦读出来。

生c:“到了小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会让小叶蔫了。”(课件出示)

师:①“热气会让小叶蔫了”的说法有道理吗?

③这么大年纪了,还亲自守着荷叶,真辛苦。谁来替她守一阵子?我来替祖母选一选,看这句话谁读得好,就请谁来守。指名读(读得不错,是块守荷花的料)这荷叶在祖母看来,是粮食,是宝贝,估计一个人来守不够,男同学们厉害,还是女同学们更厉害呢?读读试试,女士优先。读得都不错,我也不知道选谁。(赛读)

你说,老太太会让别人来守吗?(板书:种荷)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是啊!老太太宝刀不老,亲自上阵,瞧!“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从“终于”和“太小太小”你体会到了什么呢?(强调栽荷花的不容易)

②这么小的一片叶子,孩子们是什么态度?什么是“不以为然”?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就是一片小叶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多好看)

③看看图中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祖母的那个高兴劲儿。

④同学们什么时候会一脸欣喜,做一下这个表情,你笑的真美,你笑的像朵花似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脸喜欣把这句话读出来。祖母看小莲叶就像你的奶奶疼爱你一样,可见它在祖母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啊!

师:经历了一个春天的守候,夏天应该是祖母展示荷叶的时候了,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你家里有没有做过类似事情的长辈?你觉得他们好吗?

小结:把一份快乐分给两个人,你得到的是两个人的快乐,而且,在别人心里你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喜爱的人。

(5)(配乐)引读2―4自然段。请全班同学在音乐声中把刚才大家找出来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再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祖母对莲叶的喜欢和重视。

(三)学习,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过渡:这么疼爱的荷叶居然要剪给别人,这不就像割了他的心头肉吗?请大家默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祖母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找出来用笔画下来,写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1、学生读书、标记,写体会。

2、过渡:祖母是怎么做的的,又是怎么说的呢?让学生读语句、谈体会。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着痛苦。”(课件出示)

(2)谁能把丝丝地吸着冷气这个动作做一做?想想平日里我们什么时候会丝丝地吸着凉气?(减轻痛苦)现在祖母为什么也丝丝地吸着凉气,她痛吗?(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疼孩子)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你读的让我体会到了这种心疼的感觉)

(4)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课件出示句子)

(1)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

-----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

-----“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咔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最大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2)师:谁能把祖母当时给小孩剪荷的这种干脆的感觉读出来?(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还不够坚决还不够干脆。如果把那两个词读的再突出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请再读,就像他那样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谁来向他挑战)

(3)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4)过渡:不仅如此,而且——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课件出示)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课件出示)(1)(出示句子,加点)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

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你真会读书。)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不开花也就算了)(祖母爱莲叶,盼开花,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3)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不在乎的感觉,“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3、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指着板书:祖母十分爱莲,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祖母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板书:心地善良、关爱他人)

4、师小结:是啊,祖母认为孙子欣赏不到美丽的荷花,邻居喝不到他送的清凉的茶,她认为这些与治疗小女孩的疼痛来比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今年我们的祖母仍然会站在大门自豪地对别人说:“我家的荷叶今年派上大用场,不开花也罢?”全班齐读这个自然段。

师过渡: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祖母,她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不易呀!又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板书:感动]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祖母用荷叶来帮助别人,她自己感到了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你的感受又如何呢?(生说自己的事,谈感受)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出示一些图片)这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这是在汶川大地震突然袭来时,以血肉之躯为4名学生撑起“生命的支架”伟大的人民教师——谭千秋;这位是为地震灾区捐款万元的卖煤翁陆松芳„„

2、小结:但愿在座的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五、布置作业:

孩子们,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课后,孩子们可以去调查采访,然后以《爱就在身边》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多媒体出示)

17、莲叶青青

感动

喜欢莲叶

剪叶治疮

祖母

心地善良

关爱他人

第三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6个生字。(驳 藕 肘 蔫 疮 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3.学习通过人物言行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2.难点:学习通过人物言行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荷叶卡片

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莲》视频。在夏天,看到这样一池碧碧青青的莲叶,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2.同学们所记的诗句还真不少。但是这些都不是作者许永所要找的。看到这一池青青荷叶,他不由得想起了他的祖母,并生出了许多感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莲叶青青”带给作者的感动。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青青:轻、慢,读出喜爱)二. 检查预习,扫除生字障碍。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斑驳陆离 焉 疮 ...胳膊肘 咔 萧条 ...种藕 一物降一物 ...1> 指名读 2> 讲解:种(zhǒng)藕/种(zhòng)藕 3> 小老师带读。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这篇文章一共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喜爱荷叶,剪叶治疮)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2-4自然段。

1> 默读课文,找一找:祖母对荷叶的喜爱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她做了哪些让人吃惊的举动?请在书上找出相关的句子。

2> 小组交流讨论,写一写:把这些句子概括为四字词语。写在小荷叶的空白处。

3> 展示荷叶,说一说:从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 联系实际,渲染情感。

课件展示:到了莲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蔫了。a> 指名读。

b> 体会“守”的含义。(精心呵护,关爱)

c> 生活中,哪些人会“守”着你?(播放音乐,渲染情感)

2.学习5-7自然段。

1> 从种藕的挑选,到种藕的亲力亲为,到小荷叶冒尖时的默默守候,每一步每一点都倾注着祖母的心血,她为什么要把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治疗小孩的疮)

2> 默读课文5-7自然段,祖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3> 指名回答。动作:

A.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指导朗读,从“赶快”“咔”“最大”中体会祖母的毫不犹豫,一心只为他人着想)

B.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摘下荷叶,体会“萧条”:没有生气)此时,你作为家人,你想对奶奶说些什么呢? 此时,你作为邻居,你想多奶奶说些什么呢? 语言:

老太太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带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虽然祖母十分爱惜荷叶,但是祖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为了孩子,她将自己平时看成是新生孙子的莲叶就爱你下来,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在祖母的眼里,能帮助别人才是自己,才是荷叶最大的用场。)

从这些语言和动作当中,你体会到了祖母什么样的品质?

五. 总结,作业布置。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2.自主学习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教学板书:

29.莲叶青青 喜爱荷叶 剪叶治疮 为人善良 关爱他人

第四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夏翠丽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赞美了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

课文感情浓烈,非常适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设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受到爱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认“玄、驳、雇”等6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等9个字,以及本课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课文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播放荷叶的生长过程,展示湖面一望无边的莲叶,学生交流看画面后的感受,然后引入课文:作者看到了这样一望无边、郁郁葱葱的荷叶,想起了自己的祖母,为什么呢?赶快读读课文吧。

2.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 1.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母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板书:喜爱荷叶的祖母、为人善良的祖母、关爱他人的祖母。

3.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祖母喜爱荷叶、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特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4.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5.品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感情。

(1)指导品读第2—4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像看粮食、守着、一直、一脸欣喜”等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2)指导品读第5—7自然段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丝丝地吸着、醒过神来、赶快、每隔几天、罢了”等理解句子意思,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整体回归

1.朗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看到一池荷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作者字里行间除了描述了一个喜爱荷叶、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祖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怎样的感情?(怀念、赞美。)

3.在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祖母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4.引导学生谈谈学了课文的感想或说说身边的亲邻间的关爱。

板书设计: 荷叶青青

爱荷叶

祖母

送荷叶

善良、关爱他人

剪荷叶

第五篇:《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 邢艳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 邢艳 教学内容: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下册17课——《莲叶青青》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会认“莲、玄、驳、雇、藕、肘、疮”等7个会认字和“玄、斑、驳、缸、肘、孙、疮、替、剪”等9个会写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孙子、剪刀、生疮”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 尚品质,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学生读

1、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真挚的情感:它是母亲声声热切的呼唤,是父亲用来驱赶死神的双臂,是老师关爱下酸甜的杨梅,是祖母救治相邻的青青莲叶。一池青青的莲叶,引起了作者无限的思念与遐想,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是什么使作者多年以后仍心生感动呢?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莲叶青青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祖母爱荷花,剪荷叶给人治病。)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祖母爱荷叶、剪荷叶疗疮这两部分内容。

二、课件出示自学问题

读2——4自然段思考:

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来读 一读。

1、学生小组内读,研讨。

2、小组汇报。

(1)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2)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①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叶子时,孩子们都“不以为然。”(请学生解释 “不

以为然”。)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一片小叶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多好看。)

②看看图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看图理解“一脸欣喜”。)

③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高兴的一脸欣喜?在这儿作者运用一个比喻句,体现祖母对荷叶的喜爱。

(5)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种:(挑泥、种藕、守着)

种荷花 长出小叶:欣喜(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荷叶舒展: 让人欣赏(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

3、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段?

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欣喜得像看到了新生的孙子。作者用新生的孙子来比喻小荷叶在祖母眼里的宝贝程度,表达了祖母对荷叶的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喜爱,)请你读出祖母对小荷叶的喜爱呵护之情。

4、出示课件句子,小组读,评价。

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5、这么宝贝的荷叶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课件看图片)

三、学习第5——7自然段

过渡:从荷花的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祖母确实是十分喜爱莲叶,那么祖母在别人需要她喜爱的荷叶时,她又是怎样做的呢?

1、现在请同学们看5——7自然段,思考这样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这一部分什么事情让你感动,说一说理由。2)、当祖母知道小孩需要她喜爱的荷叶疗疮时,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画出让你感动的词。

2、学生读自学提纲。小组研讨,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适时点拨。课件出示句子(1)

“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1)祖母为什么也丝丝地吸着凉气,她痛吗?(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疼)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2)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

(3)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

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2)

“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1)、指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

“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

“咔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

“最大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2)师:谁能把祖母当时给小孩剪荷的这种干脆的感觉读出来?(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指生读,评价:如果把那两个词读的再突出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请再读,就像他那样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

3)、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4)、当家人都在可惜那荷叶的时候,祖母说了什么?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课件出示句子 “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4、把祖母的话读一读,比读评价,说一说你地这句话的理解。谈感受。

——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能帮助别人,才是自己种荷花的最大用场。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不在乎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老师板书

吸冷气、赶快、剪下

剪叶疗疮 荷叶萧条、小孩见好 关爱他人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师:那么爱荷叶的祖母能毫不犹豫的把看成孙子一样宝贝的荷叶剪下来给孩子疗疮,令人感动,也让作者把祖母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美好品质永远的留在了记忆里。所以,“我”看到莲叶,自然想起了祖母。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要读出那份感动和赞美。

1、学生齐读。

2、课文最后一段与开头什么关系?(首尾呼应),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

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

祖母的善良令我们感动,你身边有类似于这样的事么?你能用自己想到的词赞美这种品质么?

六、总结:

教师: 学习了《莲叶青青》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学会了关爱别人。

是啊,爱是人世间最伟大而真挚的情感,爱让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而成长,我们也要学会把爱的火种,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板书设计

莲叶青青

种荷花 挑泥 种藕 守着(下的功夫大)

长出小叶(欣喜 像看新生的孙子)荷叶舒展(让人欣赏)

剪叶疗疮 吸冷气、赶快、剪下

荷叶萧条、小孩见好 关爱他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预习提纲

一、默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查、写、记生字、词语。

二、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课文哪些地方写出祖母十分喜爱荷叶,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3、第三部分什么地方让你感动?说一说理由。画出第五自然段祖母给小孩治病时的动词。

4、祖母那样喜欢荷叶,为什么要把荷叶送给他人泡茶治病?

三、分析课文,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评析。

四、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你收集了哪些与荷叶相关的课外知识?课堂上你展示那些内容?用什么形式展示。

成语: 歇后语: 歌曲: 动画片: 文学作品: 其他:

六、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祖母或外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