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与习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与习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与习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例文与习作

课型课时

新授 第2课题

授课时间

2021.11.7

本月第6节

本期第26节

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要部分写具体的。

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写。能把重要部分写详细、具体。

3.与同桌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互相评改,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要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写。能把重要部分写详细、具体。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修改区

导入,精准检测(预学检测)

1.出示课件ppt展现预习指导单和预学效果检测单

2.检测预习效果

3.小结

二精准释难(共学任务)

1.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同学们,如何判断材料中哪些是重要部分?其他部分该怎么写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①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把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②思考:再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想想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得最具体。

③汇报: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④小结:围绕中心意思,可以把自己感

受最深,并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写具体。(板书:重要部分写具体)

(2)其他部分简单写。

①思考: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明确:其他

部分简单写)

②默读:请同学们默读《爸爸的计划

》第1、2自然段,特别注意例文旁批,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其他事例的。

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

引导。

④小结:简单写是有方法的,可以罗列,也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

(3)以小见大,侧面烘托。

①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站》,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写小站的“小”,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小站很小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作者通过写小站的“小”,烘托出文章的中心意思,以小见大。

②回想:回顾《夏天里的成长》最后

一个自然段,从农作物的生长说到“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

地用力地长”,作者又想告诉我们什么?

③小结: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

面写,选择不同事例去写,同时也可以

渗透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使文章表达的含义更加深刻。借助例文及旁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重要部分写具体”,详细具体地指导习作,使学生思路清晰,轻松掌握写作方法。

三精准训练(巩固训练)

1.出示课件ppt课堂巩固训练单

2.构思布局。

(1)布局: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学习

单上的材料进行构思布局,你打算把哪

一件事情具体写?其他的部分怎样?

在旁边画标记。

2交流指导。根据学生汇报交流,进行相应指导。

3.动笔习作。

(1)回顾要求,开始习作:请同学们

根据自己的习作题目,确定中心,选材,构思,开始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要求

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

可以是教材中提供的字,也可以是其

他字,还可以自拟题目。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完成初稿。

学生搭建的习作构架,大大降低学

生习作难度,学生通过构思,习作时得心应手。

4.展示习作。

(1)倾听习作:指名朗读习作。

(不出示题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猜想评议:这篇习作的题目是

什么?你是从哪些事例猜想出来的?

哪个事例最能突出中心意思?

5.互助修改。

(1)互读:请同桌读读你的习作,看看他能不能体会到你写的中心意思,听听同桌的建议。

(2)修改:根据同桌的建议进行修改。

6.佳作展示。

(1)投影习作:小组推选佳作,并朗读展示。(2)集中赏析。

【课件出示】

暖暖的阳光,暖暖的你

夜色渐渐笼罩了这朴实的小城,玻璃窗上映着我黯然的双眸。风轻轻地呻吟着,似乎在倾诉着什么。我轻轻推开冰冷的窗,一阵寒风如波涛般向我涌来,吹透了我单薄的衣裳。一个人的夜,很静,点点繁星仿佛一个个回忆片

段向我证明着它们的存在,不经意间,却瞥见了床头上许久未动过的相框,轻轻抚摸着她暖暖的笑意,思绪不觉蔓延……

四年前,我因意外住院,终日在病床上躺着,这对于一个顽皮的孩子来说,是种什么样的煎熬?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让我昼夜

得安宁,于是我空洞麻木的瞳孔爱上了窗外的风景。

直到她来,我才有了真正的笑容。

她每次来都会带几本书给我。她说,书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有了书的人永远不会空虚。于是,我昔日迷失的双眸爱上了文字,爱上了阅读。

她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看望我,每次都轻轻坐在床边,要我倚在她单薄的肩上,声音轻柔地为我念几页书,时而幽默诙谐的话语让我的笑容一直灿烂着,犹如窗外的阳光。

她说:“小静,你是个聪明、让人心疼的孩子。”我浅笑不语。她叹了口气,为我拉开窗帘,说:“阳光很暖,抗拒它不如接受它。”我眯起双眸,默默地记下了她的话。

出院后,我的功课落下了很多。她每天都会为我补习,直到夕阳西斜,人走楼空,她才牵着我送我回家。她的手心很暖,让我想起午后温暖的阳光。在她的引领下,我一直都是以一种自信的姿态和沉稳的步伐走在校园里,迎接朝阳,送走晚霞,在书山题海里编织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

她就是我当时的班主任。四年了,我仍旧记得她给我的温暖与快乐,也从未忘记她的笑容和她对我的教诲。阳光很暖,抗拒它不如接受它。现在,我的世界里满是暖暖的阳光……

①画结构图:评析小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

暖:阳光,她幽默诙谐的话语让我的笑容一直灿烂着,犹如窗外的阳光。

她的手心很暖,让我想起午后温暖的阳光。

我的世界里满是暖暖的光……

她,每次来都会带几本书给我。

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看望我②小结收获:同一个题目,围绕中心意思,既可以从不同方面写,也可以用不同事例写,可以写大自然,也可以写身边的故事,甚至可以把两者融合起来写。

7.誊写习作。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8.誊写习作。

9.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借助“习作例文”学习如何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并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课后,我们可以选择“初试身手”中的题目或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练笔。

四、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1.出示课后作业单

2.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3.完成《习作》

1.学生完成预习指导单和预学效果检测单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

1.小组阅读《爸爸的计划》”内容

2.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

4.思考

5.学生默读:

4.小组内交流

5.小组汇报

6.同学们快速浏览《小站

7..思考

8..小组内交流

9..小组汇报

10..学生理解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

3.学生作文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互助修改

6.小组汇报

7..学生赏析

7.学生誊写习作

8.学生理解、掌握

9.学生完成课堂巩固训练单

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单

作业。

2.学生预习《古诗三首》。

板书设计

习作例文与习作

围绕中心意思写

不同事例 不同方面

重要部分写具体

反思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确定中心。写一篇习作,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的习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落实本单元习作任务的。

1.回顾课文,梳理方法。在刚上课时,以回顾两篇精读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初试身手”的选材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内容,梳理这个单元的习作要领——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用不同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例文引路,习得写法。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充分解析“习作例文”,指导学生有效选材,拟写提纲,搭建习作框架。引导学生利用例文及旁批,掌握如何把重要部分写详细的写作方法。以结构图、学习单的方

式辅助教学,使学生思路清晰,轻松掌握习作要领。

3.单元板块,注重整合。梳理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注重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学习的梯度,整个单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在教学中,我将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初

试身手”“习作例文”作为教学资源引入习作教学中,根据资源的特点,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预学

指导单

第一单:预习指导单

默读标注

1用红色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2查阅资料弄清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回顾理解

我知道在习作中可以用上()修辞方法 可以把文章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朗读理解

初读《小站》的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用来表达出来的?

思考问题

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站》,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写小站的“小”,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小站很小吗?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预学效果检测单

第二单:预学效果检测单

我来提醒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中心意思确立后,()和()这样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全面、充分。

梳理回顾

阅读《爸爸的计划》,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得最具体的是()。

三、回顾理解

写文章时,要用到很多方法,我学到的描写方法有()。

四、朗读理解

初读《小站》的内容。()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小站小的这个中心意思的。

思考问题

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把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2.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站》,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写小站的“小”,仅仅是想告诉我们小站很小吗?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六、我的疑问

1.2.3.

课堂巩固训练单

第三单:课堂巩固训练单

1根据题目学写提纲。

2.同桌合作修改提纲。

3.利用修改后的提纲习作

4.交流习作成果

5.誊写习作

课后作业单

第四单:课后作业单

1.誊写习作

2.交流习作心得

3.完成下一课预习指导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