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第一篇: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2)班 符倩男

目的: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识。

重点: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请保留此标记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第二篇: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食品安全伴我行》教学设计

商州区中学

王建峰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有害食品有一些了解,但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知道的更少。食品安全和同学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本身有强烈的学习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安排的实验简单易行,因此这一节学习起来很容易。

教育理念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则的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教孩子学会鉴别食品的合格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懂得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而且是我们每个同学及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己的事。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2、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3、关注食品安全。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石蕊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表演小品“倒霉”,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目的:用小品的形式来说明现在的食品存在着安全问题,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激发学生学习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兴趣。)

二、食品安全在生活中

1、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规范

教师:同学们,小品中李亮没有了危险,自认倒霉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示例并不像李亮这样幸运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汤小泉在康复中心工作多年,目睹了不少因食品中毒导致身体残疾的情况。“一个企业的经理,因为喝了有毒的酒,在医院里整整抢救了一星期,最终身体残疾,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因为食物中毒,最后导致全身瘫痪。”现在一些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只关心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知法犯法。从农药残留、瘦肉精,到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超标„„食品中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大家拿出带来的食品包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1)仔细阅读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文字,看课见出示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A、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问题? B、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学生回答: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添加剂。还要看是否有“R”,有才是注册商品。之前教师可提前多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如R表示注册商标、条形码表示可用电脑来识别的商品密码等。

教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连是否有“R”都注意到了。但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呢?

C.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是否新鲜要看(色、质、味),买肉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我们这里灌水猪肉很猖獗,买肉的时候,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是湿的,说明猪肉被灌注了很多水,不能买。买鱼要挑选游动灵活、鳞甲完整并且没有污物附着的。:蔬菜则先看其颜色是否新鲜,再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知道它的新鲜程度了。„„

教师:大家总结得真不少,听起来满有经验的。

(3)、实例分析,教师出示2个食品包装袋供学生分析,判断。

2、预防食物中毒

师:如果菜买回来了,就该开始烹调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中毒,所以这个过程对食品安全而言同样重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小专家”的建议。视频播放“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关常识。

(1:蔬菜水果应用清水浸泡或削皮后才能吃。浸泡的时候加点盐,可以杀死虫卵,或加点发馒头用的苏打,能把菜里的农药洗出来。2:发了芽或变绿了的土豆应去芽、削皮、充分浸泡后才能烹调;四季豆、扁豆等豆类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否则会中毒。3:一般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受潮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尤其是玉米、花生等霉变后,能生长一种强烈致癌的物质。4:路边的烧烤和油炸食品要少吃。(师补充:尤其是用反复使用后的油来炸的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千万要小心哦!)

师:掌声感谢我们的小专家!)

3、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教师:看来大家对食品的鉴别有了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不一定一次吃完,很有可能下顿再吃,那么,这些食物可以放置多长时间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测定放置过的粥和新鲜的粥的pH,观察实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

学生发言:

如:

1、闻一闻是否有酸味

2、观颜色,若有气泡或浸出液,可能变质

教师予以评价并归纳,闻味法、观色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鉴定。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石蕊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性;如果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碱性;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的。变成酸性或碱性的则为变质。

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甲烧杯的液体使石蕊试纸变成了红色,证明粥已经变酸,变质;滴乙烧杯液体的试纸没有变色,证明粥是新鲜的。(食物不能总放着。)

教师: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

学生纷纷发言

如:

1、不是保险箱。食品不要保存太长时间。

2、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

3、食品袋不要有毒,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泠饮、瓜果等,要在屋子里放一会再吃。教师: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各种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此,有的医生提出,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五个字。

三、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再现

教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除了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外,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哪些?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

1.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

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请你对这种说法做出科学评价。3.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系吗?为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

如:喷洒农药的蔬菜、有毒的大米、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含有激素的鱼、用柑水油炸的油条、用硫磺熏过的白馒头、吃了未炒熟的豆角、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花生米、有毒的蘑菇„„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

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图片(蘑菇分类的挂图、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转基因食品等)教师归纳或补充后归纳:

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情况。

1、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2、食品污染问题

3、有毒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4、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四、绿色食品

教师: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要想保证食品对人体无害,应该正本清源,从整治环境,保护环境开始。比如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等等。你想了解绿色食品吗?请阅读教材23页开眼界。

学生:阅读,思考,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常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健康地生活。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浏览吧!

第三篇: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远离垃圾食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教学难点: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准备:食品包装袋、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吃的话题。平时你们除了一日三餐外,还吃什么?学生如实回答自己吃的各种零食。

2、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发现零食在你们的生活中非常受欢迎。但你们知道吗?你们吃的这些零食中有一些小食品,就像一个个隐形杀手,随时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不信,请看一篇新闻报道(吃方便面中毒事件)学生看新闻。

3、谈谈看新闻的体会。

看了新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谈体会。

短片中的事件让我们吃惊,没想到我们最爱吃的炸鸡块还能害死人,其实炸鸡块这类油炸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垃圾食品之一。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呢?它们有怎样的危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板书:垃圾食品)

二、“走进”垃圾食品

(一)理解含义

师:你认为垃圾食品是什么样的食品?学生理解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垃圾食品不单单只过期的、变质的食品,它们主要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营养极少。

(二)认识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1、认识一些垃圾食品。师:那你们知道哪些食品属于垃圾食品吗?学生根据经验及调查回答。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不过你们说的只是其中一少部分。现在让老师把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种类介绍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课件出示十大垃圾食品图片)学生看图,认识主要的十类。

师:看看这些,你们平时爱吃吗?为什么?学生说原因。

2、了解部分食品的危害

师:的确,这些食品让人感到鲜美可口,怎么能和杀手相提并论?可是现在让我们听听几位小专家的介绍,你会大吃一惊。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

各组的小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搜集的关于一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师:听了小专家的介绍,你可能会想,吃多了才会产生不良后果,我每天吃一点儿,没事!知道吗?如果食品过期、变质或不能被你的体质所接受,吃掉后会直接导致中毒或死亡。老师课下也做了调查,让我们一起看两条新闻:

一条是辽宁锦州一所小学因食过期小食品造成百名学生中毒事件;一条是学生吃路方便面中毒身亡。

三、远离垃圾食品

1、如何对待垃圾食品 看看吧,这些我们爱吃的食品给这些孩子们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垃圾食品呢?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看你们有什么好想法?然后选出代表向大家介绍。

学生小组交流。可以写一写。教师组织交流。

学生发表意见(不买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变质食品、呼吁别人远离对人体有伤害的小食品、不带零钱,不吃零食,按时吃饭、„„)

2、走进健康食品

师:我们需要远离垃圾食品,那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吃什么?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举例。

师:没错,可以替代垃圾食品的食物很多,比如一些水果、蔬菜。(课件出示)

师:其实像这样健康的食品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下进行调查,下节课我们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老师课下也搜集一首儿歌——《食品安全三字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食品安全三字经》。从三字经中,你知道怎么做了吗?让我们课下监督,争做活泼健康的好少年。板书设计:

远离

垃圾食品 危害严重 吃健康食品

第四篇: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及反思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有害食品有一些了解,但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知道的更少。食品安全和同学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本身有强烈的学习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安排的实验简单易行,因此这一节学习起来很容易。

教育理念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则的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教孩子学会鉴别食品的合格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懂得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而且是我们每个同学及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己的事。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2、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3、关注食品安全。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石蕊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表演小品“倒霉”,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目的:用小品的形式来说明现在的食品存在着安全问题,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激发学生学习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兴趣。)

二、食品安全在生活中

1、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规范

食品中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大家拿出带来的食品包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

(1)仔细阅读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文字,看课见出示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A、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问题? B、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学生回答: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添加剂。还要看是否有“R”,有才是注册商品。之前教师可提前多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如R表示注册商标、条形码表示可用电脑来识别的商品密码等。

教师: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连是否有“R”都注意到了。但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呢?

C.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是否新鲜要看(色、质、味),买肉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我们这里灌水猪肉很猖獗,买肉的时候,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是湿的,说明猪肉被灌注了很多水,不能买。买鱼要挑选游动灵活、鳞甲完整并且没有污物附着的。:蔬菜则先看其颜色是否新鲜,再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知道它的新鲜程度了。„„

教师:大家总结得真不少,听起来满有经验的。

(3)、实例分析,教师出示2个食品包装袋供学生分析,判断。

2、预防食物中毒

师:如果菜买回来了,就该开始烹调了。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中毒,所以这个过程对食品安全而言同样重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小专家”的建议。视频播放“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关常识。

(1:蔬菜水果应用清水浸泡或削皮后才能吃。浸泡的时候加点盐,可以杀死虫卵,或加点发馒头用的苏打,能把菜里的农药洗出来。2:发了芽或变绿了的土豆应去芽、削皮、充分浸泡后才能烹调;四季豆、扁豆等豆类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否则会中毒。3:一般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受潮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尤其是玉米、花生等霉变后,能生长一种强烈致癌的物质。4:路边的烧烤和油炸食品要少吃。(师补充:尤其是用反复使用后的油来炸的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千万要小心哦!)

师:掌声感谢我们的小专家!)

3、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教师:看来大家对食品的鉴别有了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不一定一次吃完,很有可能下顿再吃,那么,这些食物可以放置多长时间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测定放置过的粥和新鲜的粥的pH,观察实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

学生发言:

如:

1、闻一闻是否有酸味

2、观颜色,若有气泡或浸出液,可能变质

教师予以评价并归纳,闻味法、观色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鉴定。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石蕊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性;如果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碱性;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的。变成酸性或碱性的则为变质。

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甲烧杯的液体使石蕊试纸变成了红色,证明粥已经变酸,变质;滴乙烧杯液体的试纸没有变色,证明粥是新鲜的。(食物不能总放着。)

教师: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

学生纷纷发言

如:

1、不是保险箱。食品不要保存太长时间。

2、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

3、食品袋不要有毒,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泠饮、瓜果等,要在屋子里放一会再吃。

三、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再现

教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除了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外,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哪些?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

1.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么?

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请你对这种说法做出科学评价。3.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系吗?为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

如:喷洒农药的蔬菜、有毒的大米、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含有激素的鱼、用柑水油炸的油条、用硫磺熏过的白馒头、吃了未炒熟的豆角、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花生米、有毒的蘑菇„„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

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图片(蘑菇分类的挂图、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转基因食品等)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情况。

1、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2、食品污染问题

3、有毒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4、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四、绿色食品

教师: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要想保证食品对人体无害,应该正本清源,从整治环境,保护环境开始。比如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等等。你想了解绿色食品吗?请阅读教材23页开眼界。

学生:阅读,思考,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我们应当了解相关的常识,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健康地生活。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就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浏览吧!

第五篇:食品安全课教学设计

Fpg 七年級食品安全教育課

《食物與疾病》教學設計(1課時)

一、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分析:

食品安全是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の熱點問題。當前食品安全和餐飲衛生形勢嚴峻,尤其是學校周圍都有小商店、食雜店,有の校門口還有流動の餐飲攤點。在利益の驅動下,有些小攤小販把學生當成了“唐僧肉”,劣質垃圾食品,“三無”食品,過期食品充斥其間。有些既無營業執照,更無衛生許可證、健康證。食品衛生髒、亂、差,食品安全無保障,操作程式不規範,中小學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沒有食品安全鑒別能力,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經常食用這些食品,不但嚴重影響了青少年の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甚至會引起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中小學生是祖國未來の希望,也是父母の希望。確保中小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廣大家長和全社會の期盼。現在天氣漸暖,正是細菌生長活躍,傳染病高發期,因此必須加強學生們の食品安全教育。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現狀

2.瞭解垃圾食品、食品添加劑對身體の危害,指導學生學習一些有關食品安全の知識,在購買食品時進行有選擇性の鑒別。

3.培養學生們關注自己飲食健康の責任感,養成良好の飲食習慣,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Fpg

Fpg

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著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の教學原則,這節課の教學主要採用教師展示課件、指導點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及個人展示研究成果、師生共同學習等策略。

四、教學資源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支持教師の教學,我將視頻案例與PowerPoint進行有效結合,利用網路資訊資源,增強說服力、直觀性、趣味性和實效性。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時常會看到在校園周邊の餐飲店,流動小攤前,一些學生在購買,食用價廉質次の食品。你們瞭解看似誘人並且便宜の這些食品背後隱藏著怎樣の危險嗎?對於我們學生而言,要學習和瞭解相關の食品衛生知識,養成良好の飲食衛生習慣,抵制低劣食品の誘惑。2.播放視頻《真相大追擊—清理校園食品死角,保衛食品安全》

視頻播放完畢,學生討論看完視頻後の感受。教師引導視頻中出現頻率較高の詞——-垃圾食品。

結合視頻講解垃圾食品の種類及危害,使學生瞭解食品添加劑。垃圾食品是指營養成分少、添加劑多(或者含有有害成分)、且沒有特殊保健功效の食品。長期食用垃圾食品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應該儘量少量食用或者不食用。

3.教學課件展示十大垃圾食品の種類及圖片,並結合課件上垃圾食品Fpg

Fpg の原料及製作過程分別講解這十大垃圾食品對身體の危害。

(1)油炸食品:

此類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の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是導致高血脂和冠心病の最危險食品。在油炸過程中,往往產生大量の致癌物質。已經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の人,癌症の發病率遠遠高於不吃或極少進食油炸食物の人群。(2)罐頭食品:

不論是水果類罐頭,還是肉類罐頭,其中の營養素都遭到大量の破壞,特別是各類維生素幾乎被破壞殆盡。罐頭製品中の蛋白質常常出現變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為降低,營養價值大幅度“縮水”。水果類罐頭含有較高の糖分,並以液體為載體被攝入人體,使糖分の吸收率因之大為增高,胰腺負荷加重。由於能量較高,有導致肥胖之嫌。(3)醃制食品:

在醃制過程中,需要大量放鹽,這會導致此類食物鈉鹽含量超標,造成常常進食醃制食品者腎臟の負擔加重,發生高血壓の風險增高。食品在醃制過程中可產生大量の致癌物質亞硝胺,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の發病風險增高。此外,由於高濃度の鹽分可嚴重損害胃腸道粘膜,常進食醃制食品者,胃腸炎症和潰瘍の發病率較高。(4)加工の肉類食品:

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の亞硝酸鹽,故可能有導致癌症の潛在風險。此外,由於添加防腐劑、增色劑和保色劑等,造成人體肝臟負擔加重。火腿等製品大多為高鈉食品,大量進食可導致鹽分攝入過高,Fpg

Fpg 造成血壓波動及腎功能損害。(5)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

雖然含有一定量の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中所含有の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已經被確定為導致心臟病最重要の兩類膳食因素。長期大量進食動物內臟類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の發生風險。(6)奶油製品:

常吃奶油類製品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飯前食用奶油蛋糕等,還會降低食欲。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響胃腸排空,甚至導致胃食管反流。很多人在空腹進食奶油製品後出現反酸、燒心等症狀。(7)速食麵:

速食麵屬於高鹽、高脂、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一類食物。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會升高血壓;含有一定の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相當大の負面影響。含有の防腐劑和香精,可能對肝臟等有潛在の不利影響。(8)燒烤類食品:

含有強致癌物質三苯四丙吡。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例如1只烤雞腿約等於1至5支香煙の毒性。(9)冷凍甜點:

包括霜淇淋、雪糕等這類食品有三大問題:含有較高の奶油,易導致肥胖;高糖,可降低食欲;還可能因為溫度低而刺激胃腸道。

Fpg

Fpg(10)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可結合胺形成潛在の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劑可能損害肝臟等臟器;含有較高鹽分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腎臟負擔加重。

4.分組合作討論、把小組討論成果進行分組彙報

創造和諧の校園食品消費氛圍,構建安全の校園食品消費環境,作為學生我們能做些什麼? 師生共同總結:

(1)樹立食品安全觀念,瞭解食品安全知識,增強自我防護能力。購買食品時,應選擇正規の大型商場和超市,同時要注意食品包裝上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注意包裝袋有無破損。無生產許可證,無QS標誌の不能購買。

(2)培養良好の飲食觀念,不吃流動攤點の小吃,零食,自覺抵制三無食品,低質食品の誘惑,在校生盡可能到學校食堂就餐。(3)養成健康の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每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自備水杯,多飲白開水。白開水是最好の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健康。--------

六、課堂結束語:

同學們,食品安全無小事,病從口入重預防。現在已進入春意盎然,萬物復蘇の季節,各種病菌也在悄然滋生和迅速蔓延。讓我們自動行動起來,關注食品安全,重視問題食品對身體健康和青少年成長Fpg

Fpg の危害,遠離問題食品、不合格食品,不斷提高我們の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為構建平安和諧,健康向上の校園環境而不懈努力。

七、板書設計

第八課

食物與疾病 一. 垃圾食品 二. 十大類垃圾食品

三. 構建安全の校園食品安全環境

1.樹立食品安全觀念,瞭解食品安全知識,增強自我防護能力。2.培養良好の飲食觀念。3.養成健康の飲食習慣。--------

Fpg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aoxue/9/214863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