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白桦》教学设计
《白桦》教学设计
襄阳高新区孙庄小学 王美
一、教材分析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绣、潇”等9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读、比赛读等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魅力。
三、重难点: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及诗人情感。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白桦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植物是什么吗?
白桦是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树皮灰白色,纸状,分层脱落。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白桦》。(板书课题)(设计理念:通过图片导入新课,能让学生们直观了解白桦这种植物,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为下面学习新诗铺平道路,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
生字:绣 潇 绽 朦 胧 晖 徜 徉 桦 涂 茸 穗 寂 霞 抹
词语: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叉”,后鼻音“瓶”。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重点指导:潇”字是左右结构;“朦”字书写时注意右部不要少了短横;“抹”字右边.上横长,下横短。
3.小组合作朗读。
4.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写的是什么?
第一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小节:写白桦在雪中的美。
第三小节:写白桦在朦胧寂静中的美。
第四小节:写白桦在朝霞映照下的美。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四年级的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感知课文内容,先分节概括,再整体感知,降低概括归纳的难度)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桦?(美丽)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桦的美丽?(雪中、寂静中、朝霞中)
3.在文中找出表现白桦美丽的词语。(如画、玉立、光华)
4.想象白桦“如画、玉立、光华”的样子,读出白桦的特点。
5.出示短语,学生读。
洁白的流苏 姗姗来迟的朝霞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白雪皑皑的树枝 银色的光华
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选择几个短语描述一下这棵白桦。
6.配乐范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白桦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分组赛读,齐读。
六、板书设计:
11.白桦
第一小节:“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小节:白桦在雪中的美。
第三小节:白桦在朦胧寂静中的美。
第四小节:白桦在朝霞映照下的美。
第二篇:白桦教学设计
白 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
自尽。2.师朗诵《白桦》。
3.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4.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这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①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篇二:白桦教案
诗歌有什么特点
①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几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3.师小结导入
刚才那位同学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今天我们来教《白桦》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白桦长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就是白桦树。
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105业自由地读诗歌
1、学习饱含感情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句段。
2、反复诵读,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对森林工人的赞美之情。
3、学习森林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然后邀请同学读,把诗分分节
白桦”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第三节写白桦在寂静的朦胧中的美;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记叙了无名守林工人守林护林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守林工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表达了守林工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这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小组内讨论交流五分钟。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文中无名的守林工人,为了白桦林的安宁,日复一日、孤独寂寞地生活在森林里,他和他的同伴们,心灵是多么的纯洁,胸怀是多么的宽广,品质是多么的高尚,精神是多么的可贵„„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篇三:白桦林教案 篇四:《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1、从外国歌曲中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并能在体会歌曲情感后有感情的演唱。
2、根据歌曲主体“好地方”进行歌词创编、表演、等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利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发挥学生特长。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简短、流畅。使人听后就在脑海里显现出一幅美丽画面。歌曲为自然小调式,在主三和弦6 1 3三个音上加以发展。曲调欢快活泼,也十分稳定。最后的衬词体现了恋恋不舍的情感,象远去的脚步,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准备: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转载于:白桦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长这么大一定去过不少地方,谁能说说在你去过的地方中,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有怎样优美的景色.二、学习歌曲。
1、聆听。
初听歌曲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欣赏有关白桦林的图片,感受白桦林的美丽。旁白:在遥远的加拿大,有一片美丽的白桦林,白桦林里的白桦树郁郁葱葱,白桦林里有潺潺的流水,木制的的小桥,还有躲在白桦林深处的小动物.随着季节的不同,时间的不同,日照光线的不同,白桦林显现出不同的色彩.3、复听。
请同学们说说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4、再听并小声哼唱。
5、跟琴用la学唱旋律。简单讲解二二拍,提示学生按四四拍来学唱。
6、读歌词。
老师先按歌曲节奏范读第一段歌词,然后由学生按节奏齐读第一段歌词,请学生分组自学二、三段歌词,自学完毕后小组汇报。纠正读歌词过程中节奏出现错误的地方。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读,掌握正确的节奏,有利于后面唱的学习。
7、听教师范唱。
8、指导学生跟琴演唱。
9、纠正演唱中出现问题的地方。
教师多遍范唱歌曲中的难点: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的山峦。学生跟唱.10、找找歌曲中有哪些力度标记(f mp 重音记号 渐弱)说明力度标记的作用,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1、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2、分组唱后互相评议。
13、总结经验,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创编活动。
1、欣赏图片,看看各地的美景。
2、启发学生创编新词,歌唱自己心中的好地方。
3、启发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写写心中的好地方,唱唱心中的好地方,画画心中的好地方,跳跳心中的好好地方??)只要是学生想到的,都鼓励他去表现出来。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5、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
四、总结篇五:《太阳的话》和《白桦》教学设计
《太阳的话》和《白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学生自己作的诗,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学生作的词和曲。
2、过渡:老师刚才朗读的是同学们自己作的词,它和现代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3、简介作者。
三、学习《太阳的话》
了解写作背景:《太阳的话》这首诗写于1942年1月14日,是艾青到延安以后写的一首诗,富有浪漫气息,是诗人的一首代言诗。艾青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他的一些优秀的诗篇不是写太阳就是写火把或黎明。从我国的诗歌史来看,我国古代诗人更钟情歌咏月亮,歌咏它的柔和而明媚,纯洁而恬静。我们要感激艾青,他填补了诗歌创作的空白,他为我们歌咏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到了太阳的重要。诗人写太阳是一种象征,一种代言,他代的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走进诗歌去一探究竟吧!
1、初读诗歌。
2、交流内容。全诗共四节:
第一节:表现了太阳渴望快步进入小屋的感情。
第二节:太阳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礼物。
第三节:太阳急切唤醒人们。
第四节:太阳无私地把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送给人们,让人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身体到内心切
4、带着对诗的理解,配乐感情朗读这首诗。
四、学习白桦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欣赏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学哪一小节,就学那一小节。例如:3.从第三节始诗中,你体会到什么?(盼望人们醒来,把光明带给人类。)相机指导朗读。
小结:同学们,太阳这个温暖的使者,把无限的光明无私地奉献给人类,正是有了太阳的无私奉献,我们的生活才会这么美好。因而作者写这首诗意在唤起我们珍视生命,追求光明,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太阳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们大家。来,带着你现在的体会再读这首诗。1.欣赏白桦树(图片):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2.了解作者
《白桦》是俄罗斯诗人叶塞宁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同时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3.总结《太阳的话》学习方法。
(1)初读诗歌。
(2)初知内容。
(3)欣赏诗歌。
(4)领悟情歌。
4、用以上方法小组合作自学《白桦》
5、汇报交流。
总结:《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总结: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作业设计
1、仿写一首现代诗。
2、整理资料,把课后搜集到的诗歌分类,可以按诗人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形式分„„ 分好后,按类别再补充一些诗歌。
第三篇:《白桦》教学设计
《白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作者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策略:.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都能完成识字任务。注意读准叠词“毛茸茸”,读准易错词“徜徉”;“潇”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书写时强调间架结构的安排。
.阅读理解
课堂教学中继续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等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2.联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白桦图片。
①师:请看看图片,这白桦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生交流。(请用词语来形容一下)
(4)师小结:白桦很美,它是一个国家的国树,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白桦生性耐寒,树干银白,气质高雅。俄罗斯人民喜欢白桦的美丽、高洁。
请同学们看视频。听李老师的范读,想象画面。
听了李老师的朗读,说说白桦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用一句话来说说)
示例1:这是一种高大笔直的树,很美丽。
示例2:无论是一棵白桦,还是成片的白桦林,都很美。它有着洁白的树干,碧绿的叶子,给人明朗的感觉。
师引导:诗歌以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从而展现美,这首诗以“白桦”为题,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白桦的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试着从每个小节中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找到答案。
3.生自由默读全诗,寻找答案。
汇报:
预设:学习全诗。
(1)学习第1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1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指名读。
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的是怎样的白桦?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④生交流。
示例1:枝条挂满白霜的白桦树,是那么圣洁!
示例2:我仿佛看见一个沉思的诗人,伫立窗前,深情地看向白桦,眼里满是怜爱。
⑤师指导朗读。
b.师指名朗读。
师小结:诗的开篇,就让我们的目光停留在窗前的白桦上,我们仿佛看见诗人每日与白桦对视,与白桦低语。窗前的白桦,是诗人朝夕相伴、难舍难分的朋友!师引导想象画面,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2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范读后引导:在听的过程中,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③预设:白桦在雪中傲然挺立;白桦树的枝头沾满了雪,似乎是给树枝绣上了白色花边;一串串的树枝交错着,像花穗绽放,像是流苏舞动……
④生自由读:师指名读,并评价。.师引导:同学们借助图片、想象画面,洁白的流苏、雪绣的花穗(出示图片)写出了白桦的什么美?(形态美)
生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这一小节。
师:这首诗只是给我们展现了白桦的形态美吗?还写了什么美?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学习第3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3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指名读,并评价。
③预设:这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准确;读的时候注意了“灿灿”“晶亮”这样的形容词。
④想象画面。
a.师引导: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你会看到诗人眼中的白桦。
b.生自由练习朗读;师指名朗读。
⑤引导理解。
a.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白桦?(生交流)
b.师讲解:白桦静中有动。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用“朦胧”来修饰“寂静”,写出了白桦的含蓄和高洁,“玉立”写出了它的挺拔,写出了它的高贵气质,写出了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晖”,衬托出它的绚丽辉煌。“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使之前静静挺立的白桦展现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板书:(动态美)
生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4)学习第4小节。
①课件出示第4小节,生自由读。
②师:你又读出怎样的白桦?(预设:朝霞中的白桦,身上披着彩霞,煞是好看!)
③指导朗读。
a.师指名读,引导评价:他读出白桦的美了吗?你会怎样读?
b.师指导:读的时候注意“白、银色”这样表示色彩的字词。(生自由读)
④引导理解。
师述:最后一节诗中,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一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大有“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之意。(色彩美)
⑥生想象画面,试着背诵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诗歌每一小节的意思,读出诗歌描绘的画面,从而初步感受作者对白桦的情感,为理解意象做准备。同时,学生在明确意思、想象画面的基础上反复读,熟读成诵。
课件出示:《美丽的白桦林》
结合课文理解,这是一颗怎样的树?
体会品质美
1.师述:叶赛宁的这首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2)师小结:这些美丽的诗句中藏着诗人对白桦的爱!
5.体会意象,悟出真谛。
(1)师引导:作者为什么对白桦有着这样深厚的情感?
(2)生交流,师相机指导: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诗人对白桦的礼赞中,包含着对自然的爱,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炽烈情感!
全班齐读。师指导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诗中所传达的炽烈的爱国情感。
师生共同总结现代诗的特点
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 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你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作业:
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第四篇:《白桦》 教学设计
白 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介绍作者: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2.师朗诵《白桦》。
3.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4.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这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①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