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1~2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或判断,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学习单等。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不同的统计形式
师:课前,同学们根据要求,从伙食费、水电费电话费、购买衣物、文化教育和其他五个方面调查了今年一月份的家庭生活支出情况,并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把“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表示出来,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下你们的作品。预设:
1、画的统计表,增加了“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一栏
2、画的条形统计图,并在上面标识了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
3、用长方形表示总支出,再根据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把长方形划成大小不等的几块。
4、用线段表示总支出,再根据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把线段划成长度不等的几段。
5、用圆形表示总支出,再根据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把圆形划成大小不同的扇形。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有的用长方形图、线段图,也有用的饼图。数学上,像这样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然后用扇形表示其中部分的统计图,我们叫扇形统计图。
二、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刚刚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的不同的统计形式,你们认为哪种形式在表示“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方面上,显得更准确,又更加的形象直观呢? 师生讨论交流
师:通过刚刚的讨论大家更欣赏扇形统计图,是因为它用了怎样的方式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生:扇形统计图是用不同的扇形在圆中所占的大小比例,来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扇形统计图看起来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美观一些。
师板书: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顺学而导,探究新知
1.师:用扇形和圆之间的大小关系反映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情况,这正是扇形统计图整理数据的特殊形式。那给你一个扇形统计图,你还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出示例1的统计图 自主学习单
(1)想一想: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2)填一填: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扇形表示(),百分数表示()。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3)比一比:扇形统计图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4)说一说:扇形统计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2.小组汇报,交流分享。
预设:(1)生:我国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8.8%,山地面积最大,丘陵的面积最小„„
(2)生:圆表示总数量,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3)生:形状不同,把一个圆分成了几个扇形。数据都是百分数„„(4)明确: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3.计算比较。
师:那你能看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吗? 生:不行,还不知道我国的陆地总面积是多少
师:我国的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现在你能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计算了吗?下面算算看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表中各种地形的数据。学生思考:是怎样算的?怎么检验填得对不对? 比较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明确:用统计表能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数量。统计图比较直观,虽然能从中看出各个部分量之间的关系,但得通过计算才能得到具体的数据。
4.理解统计图的实效性。
学生理解:统计图具有实效性,反映了在某一时间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统计的结果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
四、练习提升,内化知识 1.练一练。
师:扇形统计图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计算出相应的数据,仔细观察我们还能获得其他的有用的信息呢
学生观察两幅统计图,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比一比,说说有什么想法?
生: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比较缺乏,用这么少的地养这么多的人,很了不起。师:能具体说说嘛
生:19.6%的人口应该用19.6%的国土。现在却是19.6%的人口只用了9.9%的土地,人均占地面积相当少。
师:看来两幅图结合比较进行分析,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思想教育。2.说一说。练习一的第1题
提问:这两天的食物搭配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一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生活小常识:青少年的饮食
了解:按营养学的观点,要注意每天食物的荤素搭配,要多吃蔬菜和水果。3.估一估。练习一的第2题 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呈现相应的扇形统计图。4.算一算。练习一的第3题
提问:把它们按面积从大到小排一排,你会吗? 5.选一选。(课件)你能根据提供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吗? 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选?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从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不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6.课前我们已经调查了各位同学的2016年1月份家庭支出情况,老师也用用扇形统计图统计了张亮家2016年1月生活支出情况。你们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知道他家的各项支出的费用吗? 生:不知道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要知道总支出就知道了
师:如果老师没有告诉你总支出,而是告诉你水电和电话的费用,你该怎么算呢?
五、总结欣赏,丰富认知 1.生分享收获。
2.扇形统计图的其他形状;
有时我们也用薄薄的圆柱代表总量,这样形成的统计图也叫饼图。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通过扇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练习巩固法、观察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导分析
、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我听说咱们六(2)班上周五我们学校进行的体艺“2+2”展示活动中表现的特别出色,所以我想采访一下大家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采访)
师:看来大家的兴趣很广泛。这是韩老师调查后统计的数据,请看屏幕:(出示条形统计图)
(1)说一说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
(2)那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算百分数
师:看来我们六(2)班同学观察能力很强,从这个条形统计图能看出这么多有效的数学信息,那你们的计算能力又怎么样呢,你们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吗?(有信心)
比赛:算一算喜欢各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板书:乒乓球:12÷40=03=30%
足球:8÷40=02=20%
跳绳:6÷40=01=1%
踢毽:÷40=012=12%
其他:9÷40=022=22%)
3、引入题
师:好了,同学们,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但是,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用条形统计图还能直观地表示出来吗?(不能)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的新朋友—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和算百分数,引出问题矛盾,渗透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一步为本节的重点打下基础并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探求新知
、认识扇形统计图
师:根据刚刚同学们算出的这些数据,韩老师绘制出了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扇形统计图。(出示)
(1)观察扇形统计图的组成:标题、制图日期、统计图
(2)猜一猜它为什么叫扇型统计图?
(3)观察这个扇型统计图由几个不同大小的扇形构成?
2、提取信息
(1)小组讨论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汇报:到前面来边指边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提问题(有梯度)
(1)根据刚才获取的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提三个问题)
(2)同桌一问一答
(3)老师提问:(大屏幕出示)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项目喜欢的人数,所有颜色合起来的这个圆表示(全班总人数),它代表(单位“1”)
小结:在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总体。
4、归纳特点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共同分析六(2)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我想同学们对扇形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扇型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生:讨论、汇报
师:板书、圆代表总体(单位“1”)
2、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1)分析扇形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
(2)每天喝一袋2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2、练习二十五第1题:(出示:小明作息时间图)
(1)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小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3)你的作息时间合理吗,与小明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好习惯,给同学们自己有种学习的思考空间以及加强情感上的教育,以及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四、全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
师: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很多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用扇形统计图来统计的,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统计图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把在自己本节所学收获到的和大家分享,同时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应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
五、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代表总体(单位“1”)
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乒乓球:12÷40=03=30%足球:8÷40=02=20%跳
绳:6÷40=01=1%
踢毽:÷40=012=12%
其他:9÷40=022=22%
水:20×87%=217(g)
答:20克牛奶中含水分217克。
第三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
7、1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设计
东陈中心小学
魏华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 释统计结果。
3.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
能够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六(2)班学生对喜欢哪种颜色的调查情况,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问题: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二、新授
(一)引入扇形统计图。
老师谈话:要想清楚地表明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那就是扇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扇形统计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出示教材100页的四幅扇形统计图,说明是来自六(2)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喜欢吃不同的水果的人数统计图,有上学方式统计图,有喜欢不同球类的人数统计图。
让学生读图,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
生:男女生人数统计表中,“女生45%”表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
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 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二)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这几幅图的共同特点都是把一个圆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扇形,用这个扇形来表示整体里的各部分,扇形的大小表示这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课件出示兔博士的话:这叫做扇形统计图。
(三)引导学生深入扇形统计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每个圆表示什么?其中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学生汇报。
因为这几幅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来自六(2)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所以每个圆表示的是六(2)班这个整体,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的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这个整体分成的若干份。在同一个圆中,各个扇形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扇形越大表明这一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也就越大。
结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出: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试一试 与 练一练
(一)教材第101页“试一试”;根据上页的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填空。
1、喜欢吃_____的人最多,占全班人数的_____%
2、喜欢吃_____和_____的人同样多,各占全班总人数的____%(橘子和香蕉,25)
3、喜欢吃_____和_____的人数之和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苹果和香蕉,或者苹果和橘子)
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作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考虑问题的周全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找齐所有答案。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全班人数的一半即为50%,通过简单试算即可得出结论。
4、喜欢吃各种水果人数的百分数之和是______%。
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一个整体中,各部分占这个整体的百分比之和一定等于100%,即等于“单位1”。
解决完这四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让他们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并请同学解答,这样来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101页“练一练”完成第1,2题。
说明:第一题的第3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叙述的有道理就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小结
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本7.1。
第四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它的特点和所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会读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某校六(1)班的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他们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踢毽子„„真是各式各样,为了知道喜欢各种项目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展示课件)师:统计表是数据处理的一种常见形式。如果用这些数据绘制一个统计图,让他清楚地反映我们六(1)班同学喜欢不同运动项目的人数,大家认为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大家同意吗?老师也同意,那让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对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还记得多少,好吗?
完成导学案第一题,然后小组展示,交流讨论。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课件扇形统计图)
自学完成导学案第二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自学成果,学生点评分析,老师做相应点拨,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意义。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用不同大小的扇形来表示不同的数据。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三:观察发现。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观察,我发现。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说说自己的发现。(展示课件)生:扇形有大有小,扇形越大,所占的百分比越大;„„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是一群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孩子。
四:巩固练习
1.我们观察课本107页牛奶营养成份的扇形统计图并回答下面问题。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我的收获”吧。(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很多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都要用到扇形统计图来进行统计,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统计图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整体 扇形:部分
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检测 课后检测
一、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用()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右图是六二班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近科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⑵喜欢()和()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多,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喜欢《走近科学》的同学比喜欢《新闻联播》的同学多占全班的()﹪
二、自测习题
2、赵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分别种了黄瓜、西红柿、芹菜和韭菜,他们种植的分布情况如右图 ⑴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
新闻联播22%走近科学43%大风车25%焦点访谈10%西红柿35%韭菜15%韭菜黄瓜芹菜西红柿黄瓜30%芹菜20%
第五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
教 学 设 计
古阳中心小学 李怀琴
教学内容:教科书76页例1,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3、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分别出示三种统计图
提问:这些统计图你认识吗?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由第三种统计图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P76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图形是什么形状?
(2)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被分成了几类?
(3)从这个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4)独立计算并填表。(5)自学完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揭示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及特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书上的前2个问题,指名口答结果,最后提问回答。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观察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在班级里交流。
3、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五、课外延伸
六、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
说 课 稿
古阳中心小学 李怀琴 说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能结合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3、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点: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说教学难点: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基本特点
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从教学目标来说,知识点很简单,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因此我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从而发现、归纳和应用。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通过出示三种统计图,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这一过程让学生自学,目的给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一个自主分析的机会,让他们自主的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对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这样的计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同时,计算的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从扇形统计图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的能力。
五、课外作业
通过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统计一下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