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案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7篇)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7篇)



篇1:《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及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新课。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了解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比较揣摩(用感情阅读)

1.学生速读全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①找出关键词:(杰出、爱国)

②分析杰出一词的意思。

③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全文的'中心句。这句话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领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呢?请同学们继续往下学。

2.学习第二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②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③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④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段。

三、自学讨论(画画、做做、读读)

1.自由朗读第三段。一共讲了几件事?用课文中的原话列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_ 、~~~~~~~~~~~~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 (运用此读法检查圈画情况,并指导朗读。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3.做一做。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绘图。

②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各自设计绘图。(附图:)

③让学生说说这种设计的好处。

④教师导言: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人字形线路是怎么回事?火车怎么走?现在请大家先读课文,再看看人字形线路。然后,我要请一个同学当小火车司机,把火车开上坡去。

⑤学生表演。

⑥提问:他是根据什么设计的?

⑦教师总结:他就是根据当时自然环境的特点来设计的,詹天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才能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以后,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不但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弄清当时当地的情况与人物的密切关系。

四、总结。

1.点明本文的中心思想。

2.谈谈各自的收获或感想。

篇2:《詹天佑》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詹天佑》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做记号。

2、找出中心句,理解中心句与全篇的关系。

3、感知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教学难点

1、读懂5、6自然段,知道居庸关、八达岭的开凿方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

教具准备

1、图片 2、石粉 3、磁带 4、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从中心句中知道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而且我们还知道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的.?

二、新授

1、学习第3、4自然段

思考:课文从那些方面写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

推敲句子

A哪里要开山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B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技术人员之口。

(区别精密、周密)

C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

学法指导

抓事例评人物悟感情

2、学习5、6自然段

小组学习

(1)抓事例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如何克服?

(2)评人物这些内容体现了詹天佑什么特点?

(3)悟感情结合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自学

汇报自学情况

(结合教具理解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进法以及人字形线路。)

有感情朗读

3、学习第四段

讨论句子

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理解藐视、回击

为什么说的提前竣工,是给了藐视的有利回击?

如果你曾经藐视过中国的帝国主义者,看到詹天佑设计的铁路,你会怎样?

体会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篇3:《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1 、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詹天佑所表现出的严谨认真、身体力行、大胆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爱国情怀。

2 、通过品读詹天佑言、行、思的描写,领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

品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感悟詹天佑卓越的才能和崇高的爱国情操。

一、检查复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詹天佑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担任总工程师的?

过渡: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詹天佑屈服了吗?面对险恶的地理环境,詹天佑畏惧了吗?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民族的尊严,詹天佑毅然开始了他漫长而又艰巨的修筑工作。而等待他的,将是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二段,看一看詹天佑在主持修筑铁路的过程中是怎样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

二、讲读第三段。

(一)、速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哪三项工作?找出每小节的一句话概括。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学生回答,概括板书:

(二)、讲读第一层。

1 、自由读课文第四节,

用 ~~~~ 画出詹天佑是怎么说的`?

用 画出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用==== 画出詹天佑是 怎么想的?

2 、面对险恶的环境,詹天佑是怎样说的?(板书: 说 )

(指名读詹天佑的话,出示投影片)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詹天佑具有什么品质?( 一丝不苟 )

(再读,体会詹天佑严谨的工作作风。)

3 、看看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a. “哪里……,哪里……周密计算。”

詹天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言行一致)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四个“哪里”是什么关系?(并列)交换它们的位置,意思会改变吗?

句子变序后比较体会:哪种顺序更好?为什么?(这就是我们汉语言的魅力,它有着独特的的节奏美、韵律美。因此,我们在写排比句的时候,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将几句话排在一起,而要反复的推敲琢磨。)再读品味。

b. “他亲自……测绘。”(亲历亲为,事必躬亲,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c. “塞外常常……野外工作。”(不畏艰险,奋不顾身……)

d. “白天……晚上……”(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废寝忘食……)

e. “为了寻找……农民。”(不耻下问,谦虚谨慎……)

老师把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列在一起,请大家读一读。

这就是詹天佑,无论用什么样的字眼都难以表现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过渡: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不辞辛劳地工作呢?(板书: 做:不辞辛劳)

5 、读詹天佑想的句子。

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到底遇到哪些困难呢?(出示相关背景资料,指名读。)

看完了这几段文字,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一定有别样的触动。

(指导读好这句话。)

这几句话充分体现了詹天佑的拳拳爱国之心。

6 、小结板书: 想:热爱祖国

7 、小结:我们写人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特征,这段话正是抓住了詹天佑的说、做、想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写得生动感人。请同学们自由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读一读。

(三)、讲读 第二层。

1 、修筑京张铁路要开凿的隧道很多,课文重点写了哪两处隧道?

2 、板画,让学生说出哪个是居庸关,哪个是八达岭?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才叫会读书,边读边比较。

3 、针对这两处不同的地形,詹天佑是怎样施工的?(默读课文,完成练习作业)

4 、指名完成板画示意图,并口述施工方法。

5 、如果居庸关隧道也采用竖井开凿法行吗?为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詹天佑能因地制宜,灵活施工。(板书: 灵活施工 )

(四)、讲读第三层。

1 、第6 自然段讲了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那么他为什么要设计这种铁路?火车又是怎样爬上陡坡的呢?

(自由读课文,完成示意图。)

2、指名画示意图,演示模型。

3 、指名讲解。

4 、这种“人”字形铁路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詹天佑的独创,这又说明詹天佑具有什么精神?(板书: 大胆创新 )

三、讲读第三段

1 、也正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的忠诚,在詹天佑的带领下,京张铁路终于在 1909 年 8 月 11 日 全线竣工,不但比原计划提前 2 年,还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 28 万两,这是危难中的奋进,艰辛中的辉煌! 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这艰辛的辉煌!

2 、詹天佑凭着非凡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的爱国热情,圆满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工作,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所以,课文称他是——(板书: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四、写话,倾诉满腔情怀

1 、此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在极度紧张的工作中,他病倒了,而且,病势逐渐加重,他拖着重病之躯,登上长城,面对着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想到祖国的坎坷命运,壮志未酬的詹天佑深情地说:“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粤汉路没有修通,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1919 年 4 月 24 日 ,詹天佑病逝,享年 59 岁。

2 、面对着将自己的生命化为铁轨的詹天佑,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3 、教师总结:是啊,纪念一条铁路,是为了缅怀一个伟人,牢记一段历史,传承一种精神……(语重心长地)老师更希望,我们不要只在纪念日的时候才想起詹天佑。下课!

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附板书:

说:一丝不苟

勘测线路做:身体力行

想:热爱祖国

开凿隧道:灵活施工

设计线路:大胆创新

篇4:《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我们学过《长城》,假如有一天有机会乘上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这一趟火车去饱览长城的景色,当火车经过长城的脚下的青龙桥车站时,你就会看到月台旁矗立一座铜像――他目光炯炯,正视前方,神情刚毅自若。看到这尊铜像,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畅谈)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怀念他?他的重大贡献是什么?(学生简谈)

二、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由读文。

三、学生汇报,老师适时归纳概括板书。

爱国:受命于危难之时

勘测线路

杰出: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四、找自己最喜欢的伙伴,自由分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学这几部分。

五、交流汇报。

汇报设想:

1、汇报险恶的社会环境,体现其爱国。(模拟招标会)

2、竞赛美读第四节。(老师适时引出全班的.朗读高潮)

3、画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施工方法。

4、演示“人”字形线路。

(在汇报中适时完成读书任务)

六、写赞歌。

(在帝国主义的讥讽声中,在清政府的腐败万能下,詹天佑战胜了险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建成了我国铁路史上第一条铁路。这样的伟人,我们应该把他留住,留在我们的心底。我们每个人在心中用一两句话赞美他。)

六、播放录象资料,进行课外拓展。

七、延伸:

一代伟人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品质,他的形象已经矗立在我们心中。我们该怎样表达这无比的怀恋之情呢?(把伟人的精神品质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继承和发扬它。)

篇5:《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课前准备: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③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三)理解第三部分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②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篇6:《詹天佑》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分析: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课前准备: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③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

( )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

(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三)理解第三部分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②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参考:A、詹天佑路。因为这是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B、争气路。这条铁路修筑成功,实实在在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C、爱国路。爱国热情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修筑成功又是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D、中国路。这是中国人民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E、成功路。这项艰巨的工程,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中国当时科技落后,詹天佑却克服艰难险阻修筑成功了。F、人字路。这是詹天佑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这条铁路的主要特征。G、光荣路。这条铁路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篇7:《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清朝末年,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遭受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侮,詹天佑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本文的主人公是詹天佑,他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初读课文,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产生许多疑问.这时学生心里迫切希望能有个机会和同学交流,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同学。他们积极思考,对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决不给学生讲述空泛的道理,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采取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詹天佑那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和创新精神。

2、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难点: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问题。

教具准备

有关线路施工的示意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节,要求流利、有感情。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引导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师谈话引入。

上节课老师曾布置大家回去自学课文4—7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地介绍詹天佑不怕困难,为国争光的呢?体现了他有什么精神?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4—7自然段。

[这样的设计既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指名分别读4—7自然段,找出课文具体描写詹天佑与困难作斗争的内容。

3、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2)自学“勘测线路”,主动探索学习方法。

①边读边思考:

a、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

b、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詹天佑的品质?

②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让学生养成在读中思考的习惯,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交流中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

①学生动手画示意图,然后指两名上黑板画。

②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

③讨论:

a、詹天佑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施工方法?

b、如果你是当时的工程师,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辩之中明理,也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②指名演一演火车爬坡。

[教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最后让学生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抓“赞叹不已”,促想像。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③想一想,外宾怎么赞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重点语句和詹天佑的事迹展开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四、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五、总结、拓展。

1、学会创新。

2、学会欣赏,学会写作。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佳作,可引导学生从词、句、段,到结构安排进行赏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鼓励学生依照本文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七、板书设计。

7詹天佑

接受任务勘测线路

杰出爱国主持修筑开凿隧道(创新)

提前竣工设计线路

教学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按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以读促读。在学生朗读时,我认真倾听,仔细体悟学生要表达的感情,从中找出优点,给予鼓励和表扬。目的是通过学生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去体会不同的语气,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感悟力和创造力,在读中感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在教学“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时,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思考讨论中动手画一画“开凿隧道”的示意图,演一演火车怎样爬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足之处是在集体讨论时,我指导、点拨不到位,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去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