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试卷

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篇: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年级姓名

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识字与写字(本大题共20分)

1.亲爱的同学,请你用钢笔做题,做到全卷书写工整,行款整齐,力求卷面整洁美观,用漂亮的书写习惯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5分)

2.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15分)

(1)“鬓、瑰、孝、疚、帐”这五个字中,不是形声字的是()。(1分)

(2)写出三个“品”字结构的字:、、(1分)

(3)“夸”“父”“逐”“日”这四个字在字典中的顺序是:(1分)

(4)写两个“恬”字的同音字。、(1分)

(5)汉字有哪些基本笔画?逐一用正楷字把名称补写出来。(2分)点、、、、、钩、折、提……

(6)观察“炙”字,你会想象出的情景。(3分)

(7)观察“辨”、“辩”、“辫”这三个字的部首,该怎样区分它们的用法?(3分)

(8)用正楷字写一句话,来赞美语文老师的钢笔字。(3分)

二、阅读(本大题共50分)

3.古诗文填空。(5分,前两小题每题1分,后两小题每题1.5分)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

(2)《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不肯过江东。

(3)“。”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春雨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悄无声息,如烟似粉,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禾苗在你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4)论语:“。”告诉我们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5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8000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sànsǎn)了;如薄(báobó)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糟啊?

(1)学会朗读,读准字音,将“散”、“薄”两字正确的读音打上“√”。(1分)

(2)学会朗读,读出味道,这段话要读出()的语调。(1分)

A、清闲与平淡;B、高昂与吭奋;C、无奈与自责。

(3)“融”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这个字的意项有:a.物体受 1

热变软或化为流体,b.调合,和谐,c.流通,d.长远、永久。在上文中应取()种

意项。(2分)

(4)最后一句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1分)

5.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5分)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

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和昌盛的吉祥物。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草坪上的世纪宝鼎,集中国

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A)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B),显示了中

华民族的(C)。

(1)a.“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b.“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c.“艺术造型和纹饰

配制” 这三个词语分别在上段话括号中A、B、C的哪一处为最好?请在下面填

上正确的符号。(2分)

A:B:C:

(2)带“鼎”字的成语有很多,上段话中就出现了两个,请你再写出两个来,并

选择其中的一个造句。(3分)

成语:、造句: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9分)

为了得到“雷震海天”这枚极有意义的珍贵邮票,我八方写信给外地的亲朋

好友,但还是不能如愿以偿。一个星期天,我跑了几里路去市中集邮市场。我在人缝里钻,往人堆里挤,(A),终于发现一个叔叔有这枚邮票。我欣喜若狂,一问,回答让我大失所望:“不卖!”我磨破了嘴皮,他终于答应出让。也许可能

是我的诚意感动了他吧。但开出的价钱又叫我大吃一惊:“20元,一分不少!”

我把钱紧紧地攥着,20元钱,怎么舍得呢?但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驱使我不得不拿出钱,买下了这枚邮票。邮票画的是我国“潜射火箭”发射成功的壮观

景象。只见海面一片浓烟,火箭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天空。那惊天动地的吼声,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尖端科学技术的又一伟大成果。火箭正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在太空中遨游。看着这枚邮票,我好像看到(B)。最后,我小心翼翼

地用镊子夹起这枚邮票,轻轻地插入心爱的集邮册珍藏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如愿以偿”中的“愿”在文中指;“大失所望”中的“望”在文中

指。

(2)注意文中打横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括号里的“A”处写上一个结构相似的词

语,构成一个排比句。(2分)

(3)上文中有一个病句,找出来修改一下。(1.5分)

(4)上文中有个双重否定句,请找出来改一下,使它的意思不变。(1.5分)

(5)注意文中的“B”处,看着这枚邮票“我”好像看到了什么,请放飞想象写一写。

(2分)

7.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5分)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身边有一座与之相辉映的建筑,同样雄伟、壮丽、气势不凡,这就是悉尼港湾桥。此桥建1932 年,它横跨澳大利亚捷克逊港湾,连接悉尼市的南北两个部分。它是南半球最大的一座钢桁架拱桥。该桥全长1149

米,桥面宽49 米,中间为双轨铁路、六条汽车道和两条自行车道,两侧为3 米

宽的人行道。远望大桥,仿佛多道彩虹悬挂在碧空中,十分好看。入夜,大桥灯

火辉煌,姹紫嫣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星闪烁的悉尼城。这座桥无论

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都能使人感到精神振奋。

(1)这段话向我们说明的是:(2分)

(2)这段话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在下面的4个答案中选取正确的符号

填在括号里(有几个选几个)。(3分)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8.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

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不过,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钱学森老人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听了此事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多病。

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

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1)这一段话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观点?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2分)

(2)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两个事例,简明扼要地写出来。(2分)

第一个事例:第二个事例:9.阅读下面的古文,答题。(5分)

成语故事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耕者,指农民。株,露在地面上树木的根和茎。走,跑。触,撞到。因,于是,就。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冀,希望。

为:被。

(1)写出打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2)这是一个什么成语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2分)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2分)

牵 手

周末下午我带着妻子儿女回家,年过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

点好吃的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家,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

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人往,川

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

穿过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

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

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

折身回去上班。过马路时,她总是先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

过„„”

2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

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皱纹满面,手指枯瘦,然而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

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捋头发一样一一捋散了。

但,永远也捋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了篮子,提在手上,另

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

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一)学会概括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二)学会品味精彩。(6分,每题3分)

(1)第5自然段中有一个省略号,你觉得这里作者用这个省略号好在哪里?

(2)第7自然段中写“母亲眼里闪过惊喜”是因为

此时母亲的想法是:

(三)学会领悟写法。(3分,第1小题1分,第2小题2分)

(1)第5自然段是作者回想小时母亲牵“我”过马路的情景。这种记叙方法

叫。

(2)第6自然段段写20年后许多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

此娴熟”。

这是采用的写法,来突出是

恒久存在的。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5分)

11.“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你一定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吧。(2分)

那一天你的家人一定做了一些美味佳肴。请你把你的家人做的“沔阳三蒸”中的蒸

鱼作一下推介吧。(3分)

四、口语交际(本大题共5分)

13.根据下面的情境模拟回答。(1+2+2)

“端午”节,盈盈同学家里聚满了客人,有恰逢60岁生日的外公,有几天前

刚举办过婚礼的表哥表嫂。客人来了,你如何打招呼?在筵席上,爸爸要盈盈同

学给客人敬酒,你想盈盈同学在敬酒时对外公、对表哥表嫂怎样说?替她说说吧!

(1)客人来了,打招呼:

(2)对外公:

(3)对表哥表嫂:

五、作文(本大题共40分)

14.题目:最美丽的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500字)

第二篇: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án qiángróngyùlǐngyùjī xiè

()()()()

shū jibō xuējiě jiùkǒng bù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糊弄(hùhū)概括(gàikài)处境(chùchǔ)

畜养(xù chù)刹那间(chà shà)附和(héhè)

三、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在括号里。

1、乘巧耸肩甜密生绣()

2、咨旬衰思兴旺匪陡()

3、重于泰山苦荆咪缝昏暗()

四、用自己的话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美不胜收()锲而不舍()

见微知著()游手好闲()

四、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1、人的生活应充满希望,其中《静静的顿河》中,()告诉我们()

2、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用学过的成语回答)

3、英国化学家()发明了(),他先()再()最后()证明了一句话

()

4、《十六年前的回忆》按()()()的顺序记叙的,表现了李大钊()。《为人民服务》是()在()上的演讲,我们党的宗旨是()。

5、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

6、《浣溪沙》是一首(),表现了作者(),其中()最能表现出来,“唱黄鸡”的意思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选自()写的(),“青春”的意思是()

7、考考你在课外积累的古诗

(1)夕阳西下,()选自()写的()

(2)(),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

六、课内阅读

现在,爷爷一定站在大门口,眯缝着眼睛看那乡村教堂的红亮的窗户。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法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

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别让旁人拿我的小风琴。您的孙子伊凡茹科夫。亲爱的爷爷,来吧!”

1、第二自然段是第()次插叙,另一次插叙是(),插叙的作用是()

2、课文以凡卡的结尾有什么含义?

3、第1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4、凡卡写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

七、课外阅读

怀念小时候

我长大了,已是一个十五的少年了。但是我还十分怀念小时候那个调皮、好奇、胆小、好强的我,怀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怀念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怀念小时候每一个欢乐的场面。

小时候我很调皮,整天嘻嘻哈哈的疯玩。不是把东家的玻璃打碎了,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给拔了起来。邻居们都拿我没办法,如果我干了一点调皮的事,他们常摇摇头说,小孩子家嘛不懂事,瞧他那样子也蛮可爱的。不过爸爸是饶不了我的,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调皮的事,我就要挨一顿“竹丝炒肉”了。

小时候我很好奇。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甚至看到飞机在天上飞,幼稚的我居然也跟着一起飞。我还常常问大人一些“无聊”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们总是笑着说:“小孩子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每到这时,我就会大哭大叫:不嘛,我现在就要长大,现在就要长大嘛!”

小时候我很胆小,每当别人说一些关于“鬼”的故事,就认为世界上真的有“鬼”,害怕到了极点,晚上睡觉时,我就用被子蒙的严严实实的,真的害怕“鬼”把我捉去了。听到别人说“鬼”住在坟上,我就不敢到有坟的地方去。每到清明时,我就大哭大叫的不到坟上去祭祖。

……

小时候呀,小时候,你为什么过的那么快。你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永远是金色是,美丽的。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怀念()幼稚()

2、小时候我有什么特点?

3、文中有一段话没写出来,你认为这段话应该写什么?写下来

4、文中的“竹丝炒肉”是什么意思?

5、你怎么理解最后一段话?

6、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八、口语交际

你将要离开母校,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说说建议书的格式

九、作文

在小学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难忘的活动或一堂课……请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习作,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或以上。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万安县2012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 肖章更新时间:2012-5-30 7:36:38

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字写规范、端正)(9分)

fěi cuìbiān pàosuàn bànchōu tìchì luǒ luǒ

()()()()()

féi pànɡdú dǎshēnɡ xiùchuī shì yuán

()()()()

二、积累和运用。(10分)

1.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4分)

①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②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③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④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2.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写成语。(3分)

①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四个形容“科学精神”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2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太阳出来了,就像。

三、走向生活。(8分)

1.请你帮助刘虎把对老师的临别赠言内容补充完整。(1分)

老师,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你的行为默默的影响了我们,“,”这诗句不是赞颂你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真实写照吗?

2.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1分)

3.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学过的文章有梦幻般的童话故事(),有善良的(),有告诉我们人要有科学精神的(),有以平凡小事启迪人生的()。(2分)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根据“狡猾”的不同意思造句。(2分)

A表示“讽刺”:

B表示“表扬”:

②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意选择一组,写一句话。(2分)

A.非„„不可„„举世闻名B.即使„„也„„古今中外

四、课文内容回顾。(11分)

(1)写出文言文的译文。(2分)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2)根据课文或语境填空。(8分)

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摘自()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把()比喻成(),形象人生显得多么渺小,一生消逝得那么快。

②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摘选于《》,作者是()国的(),他的作品还有()和()。这个句子有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曾经”指的是(),前一个“幸福”指(),后一个“幸福”指()。从两个“幸福”,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的深切同情,对()的强烈不满。

(3),观千剑而后识器。(1分)

五、语言实践(4分)

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1分)

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请自已也写一则。(1+2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3分)

2、以上短文选自俄国作家()的(《》)。(1分)

3、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3分)

4、从加横横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有什么样的品质?(3分)

(二)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暴)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坐 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línɡlín)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损害伤害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cúnchún)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藏掩盖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了,只见灵魂独舞。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将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字词划去。(3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遍体鳞伤:

一筹莫展:

4.“V”字形代表(),“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2分)

5.女孩面对死神,显得如此从容不屈,这是因为()(2分)

6.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3分)

八、习作(30分)

我们知道:笑脸有多种:微笑、嘻笑、奸笑、哭笑、哈哈大笑、皮笑肉不笑„„笑还引申出笑谈、笑话、笑柄、笑星、笑剧„„知逐颜开、笑容可掬、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是人的本能。笑是关切、友善、自信、成功;笑能化解矛盾,融化愁绪。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英文中亦有这样的说法:Laughter is the bet medicine.(笑是最好的药)。据说医院有“大笑疗法”,笑到病除。笑比哭好。人们总是祝愿天天开心,笑口常开。然而,有人整天或因工作繁忙、学习紧张、生活奔波、家庭不幸、身体病痛等原因忘记了笑声。请以“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四篇:2013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计34分)

1、漂亮的书写给人美的享受,请书写名言,展示你的书法水平吧。(2分)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rùn wù xì wú 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错误的一组是()2分

a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义矣(yǐ)。

b我不尽头涔(cén)涔而泪潸(shān)潸了。

c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d顶碗的少年歉疚(jiū)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jū)了一躬

4、快乐小字典,在括号中正确的答案下面打“√”(1分)

“及”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G、J),在“及格”这个词里,“及”的意思是(①赶上②和、跟③达到)

5、火眼金睛: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画龙点睛山青水秀赞不绝口邯郸学步

b 语重心长养尊处优峰拥而至哄堂大笑

c.专心致志各抒己见惟妙惟肖精兵简政

d.张灯结采发奋图强百炼成钢独出心裁

6、学习要会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AABC式词语两个。(2分)

()()

7、画龙点睛(补充词语)再把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1分)垂头()气积劳成()一视同()

舍()逐末没精打()脍()人口

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训练营,试试就能行(4分)

①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1分

②仿写: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2分

③句子诊所,可要细心呀!1分

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9、填写合适的关联词1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如果如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10.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 ⑥千山鸟飞绝

a①④③⑤②⑥b③①④⑤②⑥c③①④②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说明:此题为的是考察学生诗句积累的归类和灵活应用

11.我能行:说说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4分每空1分)

①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固有一死,(),()。”(选自《为人民服务》)

②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选自《囚歌》。

13、在正确的解释后面打“√”。1分 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会挨饿。()

b.海上起风暴,气候十分恶劣。()

c.桑娜担心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会有危险。()

14、积累直播室3分(2+1)

①语文实践。在毕业之际,请你给一直缺乏自信的李亮同学写条赠言

②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2个吗?

15、智慧园(2分)

趣味标点:帮忙读信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

多钱。”父母读后一哭一笑。

1.哭的人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笑的人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17分)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

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úmó)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

汲(xī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kūɡū)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

(zāzhā)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是树,人()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分)

3、“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请在文中用“——”

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2分)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

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请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_____ ”画出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谈谈你对句子的体会。(2分)

6、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3分

7、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说些什么?(4)

对家长说:

对孩子说:

(出题意图:以往的习题将阅读和口语交际截然分开,让学生生硬的去进行交流,本题目的是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能结合习题和生活实际有感而发,使阅读和口语交

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牵强附会的乱答题。同时也让学生从答题和“说一

说”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获取人生感悟。起到了间接育人的效果。)

(二)课外阅读(16分)

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

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

体开拓求生之路。

(5)如果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就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

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

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

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

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

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2分+2分)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2分+2分)

3、、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15、读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显身手30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相信大家对这首歌并不陌生

吧?在我们的周围就有不少充满爱心的人。选择生活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把他(她)写下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一、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d4、“及”字按音序应查大写字母J,数笔画查字法应查三画,选项是③

5、c6、如:翩翩起舞„„

7、垂头(丧)气积劳成(疾)各(抒)己见

舍(本)逐末没精打(采)脍(炙)人口

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8、①老屋旁种着桃花心木。②拟人句即可。③去掉“班主任和”或“全体教师”

9、因为„„所以„„

10、c11、本来我们是同一个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苦苦相逼呢?

12、①司马迁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13、c14、①略②邯郸学步 刻舟求剑 东施效颦 滥竽充数,拔苗助长,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买椟还珠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狐假虎威 ,掩耳盗铃„„„..15、①哭的人这样读: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②笑的人这样读: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一)课内阅读

1、mó jí kū zhā

2、如果就.不只也

3、如:洪涝、风沙 雨雪、沙尘暴等。请在文中用“——”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是: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4、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例如:只要是符合题意的即可:如下岗、生病、车祸了„„.5、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体会: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6、因为种树人已经让树木学会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了,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了,学会自己再土地里找水,深深扎根,茁壮成长了。所以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围绕这方面的意思就可以酌情给分)

7、略思想健康,观点正确,围绕学会独立自主,克服依赖心等方面说,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二答案

1、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2■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蚂蚁如果都单独地离开火海,将无一幸免;抱成团以后,外面的蚂蚁可能被火烧死,但里面的蚂蚁就可以活下来。抱成团是一种保护措施,所以说是一种智慧。

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3、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4、作者把生命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5、例:我想到了抗洪战士,他们不顾危险,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不停在抗洪最前线。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完全不考虑自己,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想到了张思德等„„„只要是为集体利益而选择奉献、牺牲的事例均可。)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填空。(9分)

1.看拼音,写汉字。(5分)

xunsheziai

嶙()拍()()咒和()

2.读下面带点的字,在正确读音后的括号里画“√”。(4分)

二、查字典。(3分)(略)

三、选择。(9分)

1.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2.选词填空。(6分)

(1)改进改正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

我们要不断()工作方法。

(2)成绩成就

王刚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优异的()。

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四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

(3)无论……都……只要……就……

()下苦功,()能学好语文。

()山有多高,他()上得去。

四、修改病句。(12分)

1.语文对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家的生活在逐步提高和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勤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队员们和师生们一起唱着校园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成语填空,再按要求归类。(12分)

崇山()岭()死如归心()肉跳拾金不()

()竽充数亡羊补()万丈深()犹()不决

1.表现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某种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8分)

1.从那块琥珀,我们()出一万年前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

──科家根据什么知道世界上早就有了苍蝇蜘蛛的?用“──”在句中划出答案。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你为什么要选填这个词?用“~~~~”在句中划出最能说明理由的词语来。

3.天街小雨()如(),草色()看()却无。

──第一句和第二句诗分别写的什么?用“”在句中标出来。

七、阅读短文,完成指定的练习。(17分)

《》

1一片花叶绚烂的果树林,使我迷惑了。

2这是什么地方?

3我站在大堤上,向四面张望:南面,在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一座红色的房屋;北面,是人烟稠密的村庄和绿海似的麦田,再远就是和天空混成一色的碧蓝的大海;西面,在河西岸,就是县城,那高耸着的红色的楼房,就是县政府的大礼堂;东面,那巍然屹立着的山岗,就是人民解放军歼灭蒋军一万二千人的有名的三户山。

4哦,我终于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5这就是1946年我们武工队经常活动的地方。当时曾是一片荒凉而恐怖的沙滩。“还乡团”曾在这片沙滩上惨杀过一百多穷苦农民。

6今天,在这曾被鲜血染红的沙滩上,长起了枝叶茂密的果树林。鲜花正在盛开: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万紫千红,飘荡着浓郁的花香。成群的蜂蝶在花间飞舞,百灵鸟在锦簇般的果树林上空欢乐地歌唱。天,是瓦蓝瓦蓝的。

7我走进幽静的果树林,花香醉人。软绵绵的细沙,在脚下沙沙地响着。

练习:

(1)用一句话概述“我”被“迷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3)用自己的话回答“我终于想起来了”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篇短文拟定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书名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30分)

发生在________的一件事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学校、教室、家里、公园等处所。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3.注意事物和环境的联系。

4.字数不少于400。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