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大全)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基础百花园(37分)一、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画“____”。(6分)1.这里的畜(xù chù)牧业非常发达,有猪、马、牛、羊等各种牲畜(xù chù)。
2.他本来就很清瘦,还穿件很薄(báo bó)的上衣,更显单薄(báo bó)了。
3.这位英雄的传(zhuàn chuán)记极富传(zhuàn chuán)奇色彩。
(9分)1.chú xī()这天,家家户户贴chūn lián(),rán fàng()biān pào(),十分热闹。
2.鲁滨逊在háng hǎi()时流落huāng dǎo(),但他一点儿也不 kǒng jù(),勇敢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
3.他一边fān xiāng dǎo guì(),一边niàn dɑo()着:“我的笔记本到哪里去了呢?” 三、用字组词填空,组成合适的短语。(6分)【简】 __________的生活 __________的住房 __________的问题 【增】 __________光彩 __________见识 __________友谊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 青面缭牙 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 悠哉游哉 荒芜人烟 春风拂面 C.哄堂大笑 行善极德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D.能歌善舞 天涯海角 无济于事 千门万户 2.下列词语与“贫富”“贵贱”的形式相同的一项是()A.巨大 渺小 B.高低 厚薄 C.遥远 嘶哑 D.是非 规矩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B.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会有保障。
B.我的书包里有课本、笔、纸……等文具。
C.“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D.爷爷声音洪亮,被人称作《大喇叭》。
(8分)1.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用加点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 啷 啷地大响起来。(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21分)六、日积月累。(8分)1.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牵牛星,_______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_________________从我身上__________,从我脚边__________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___了一日”,《匆匆》中这段话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主题交流。(4分)1.这是六(2)班张林同学“流逝的一天”统计图。一天中,他所用时间最多的是__________,约占总时间的五分之二;
__________所用时间约占总时间的四分之一;
__________所用时间按时间从多到少排第四位;
________所用时间最少。(2分)2.请你为自己设计一幅日后的时间分配图,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2分)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某小学五年级某班开展了以 “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对该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
调查项目: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读物 1.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少于两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上面的表格,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提一些建议。(2分)对教师,你会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学生,你会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这个调查表的设计者,除表格中的项目外,你还想增加哪些项目?请写出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十、课外阅读。(11分)雕 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辍(chuò zhuì)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yān yè)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幕(mù mò)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着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音颤(chàn zhàn)动着,眼睛里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2.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2分)(1)颇有名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洪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意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简要介绍文中的三个人物。(3分)企业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展示。(25分)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懂得了许多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时间……请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要求:叙事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xù chù 2.báo bó 3.zhuàn chuán 二、1.除夕 春联 燃放 鞭炮 2.航海 荒岛 恐惧 3.翻箱倒柜 念叨 三、示例:1.简朴 简陋 简单 2.增添 增长 增进 四、1.D 2.B 点拨:题干中所给的两个词语都是由反义词组成的。3.B 4.A 五、1.示例:这次中秋节,除了在外当兵的叔叔没回家,其他人都回来了。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3.示例:会议室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4.大钟大响起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 轻烟散入五侯家 2.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3.迢迢 皎皎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七、1.老舍 时间 2.遮挽时 遮挽的手边过去 伶伶俐俐地 跨过 飞走 溜走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八、1.睡觉 上课 自学 吃饭 2.点拨:设计自己日后的时间分配图,要注意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既要有学习的时间,也要给自己留出休息或做其他事的时间。写感想时,可就如何珍惜时间、科学分配时间谈谈自己的看法。
(2)小学生中,喜欢阅读综合性报纸的比例很小,只有5%。
2.示例:多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读报活动。
少读些卡通漫画书,阅读的种类应多样化。
3.示例:每天阅读时间 是否做读书笔记 十、1.chuò,√ yè,√ mù,√ chàn,√ 2.(1)很。(2)突然而且猛烈。
3.示例:母爱是神圣而伟大的,母爱像彩虹一样绚丽。
4.雕像象征着母爱,母爱无价,所以雕像也无价。
5.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深切怀念母亲。
雕塑家:技术精湛,被母爱深深感动,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雕像。
母 亲:伟大,为了儿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写的时候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更重要的是要抒发出你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受到这件事对你的特殊意义。只有写真事,抒真情,才能算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下)期中检测试卷(本站推荐)
二年级语文(下)期中检测试卷
2010.04.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chūn xiǎo
tiào wàng
yī shang
yǒng gǎn
shù shāo()()()()()jiǎng bēi
míng
jì
chōng jī
suí
biàn
jiàn kāng()()()()()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兴奋(xīng xìng).骆驼(tuó
tuo).
燕山(yān yàn).
使劲(jìn jìng).
理应(yīng yìng).牛犊(duó
dú).
三、比一比,再组词。(10分)征()
城()
优()
孝()
功()证()
诚()
忧()
考()
攻()
四、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8分)热情()
本领()
容易()
往常()生怕()
气愤()
著名()
焦急()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1、木兰是位()的姑娘。
2、()教室里正在进行()比赛。
3、鸟儿()唱着悦耳的歌。
4、()书包掉在了()地上。
六、按要求填空。(7分)
1、一(所)学校
一()黑板
一()鲜花
一()文章
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表示心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等。
4、红通通
绿_______
白_______
黑_______
黄_______
七、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最多,再选一个词写一句话。(7分)习()练()
心()手()
()()入云()()之乐
盛()酷()
半()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6分)
1、()姑娘们的笑声
2、沉香在仙人的帮助下()
3、红红经常()吗
九、把下列词语排成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符号。(4分)
1、树上
秋天
黄叶
许多
落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
带着
三峡
去
我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游子吟》是()在()岁时写下的。诗中这样写道:(),()。(),()。(),()。
2、木兰想: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她说服了家人,(),()。
3、《谁的本领大》一课是_______和______比本领,共比了___次,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狡猾的狐狸是__________老虎的__________把百兽_____________,这就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内标明序号。(5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yù)做报酬(chóu),老山羊只好一瘸(qué)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儿,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多音字组词。(2 分)bēi()
shān()背扇 shàn()bèi()
2、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请在()里打“√”。(2 分)(1)毛驴说的。
()(2)牛大哥说的。()(3)老山羊说的。()
3、下面3个题目,那个可以做这篇故事的题目,请选择一个在()里打“√”。
(2分)(1)毛驴和老山羊
()(2)老山羊和牛大哥
()(3)毛驴和牛大哥
()
4、毛驴听了牛大哥和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十三、写话练习。(10分)用几句话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或者是最喜欢吃的水果,还可以是最喜欢的一个人……
第三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复学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详细参考答案「5份精编」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复学线上教学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默写古诗《十五夜望月》,力求匀称、美观。(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chī cù zhǎ yǎn jiào chē tān fàn bī pō()()()()()liáo tiān dài fāng pàn luàn tàn xī mínɡ mèi()()()()()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明媚(mèi méi)急遽(jù jū)缥(piǎo piāo)缈 严峻(jùn jǜn)宪(xiān xiàn)兵 张作霖(línɡ lín)四、选择题。(12分)1.下列词语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A.鞭炮 栗子 寺院 身无分文 B.嘟嚷 浓绸 糊涂 赞叹不已 C.腊月 彩绘 元宵 随心所欲 D.粉碎 融掉 恐怖 能歌善舞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媚:景物鲜明可爱。急遽:着急的样子。
B.绽开:裂开。惆怅:伤感,失意。
C.遮挽:遮挡,挽留。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D.潸潸:形容流泪不止。叮嘱:再三嘱咐。
)。
()我没有衣服穿,()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有衣服,()穿不住。
A.虽然……但是……即使……也…… B.既然……就……即使……也…… C.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D.不但……而且……即使……也…… 4.《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说儿童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三件事是()。
A.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B.买杂拌儿、买爆竹、贴年画 C.贴春联、买爆竹、买玩意儿 D.买杂拌儿、买爆竹、买江米糖 5.《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很多相同点,其中有一项不是的,这一项是()。
A.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情感抒发都真切、自然。
B.这两篇课文都抓住时间来写,表达自己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C.这两篇课文都是情景交融,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D.这两篇课文都运用心理描写,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
A.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B.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C.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D.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24分)1.照样子,写词语。(4分)(1)例:泪(潸潸)眼()绿()急()泪()(2)例:翻箱倒柜()()2.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1)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4)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1)《腊八粥》一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著名作家。课文以“ ”为线索,主要写了 ”、“ ”两件事,其中,“ ”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 ”写得比较简略。(3分)(2)学习了《匆匆》一课,我想到了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
、、。(3分)(3)《竹石》是 代 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3分)4.回顾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3分)《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我的发现:
..5.根据《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内容给下列的情节排列顺序。(4分)()汤姆和贝奇脱险回家,全镇欢庆。
()得知洞口被封,汤姆吓得脸色惨白。
()汤姆和贝奇失踪,人们陷入悲痛之中。
()汤姆叙述历险经过。
(19分)(一)课内阅读。(8分)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2分)晞(xī xiē)衰(shuāi cuī)焜(kūn hūn)泽(zé zhé)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衰:。
德泽:。
恐:。
焜黄:。
的诗。
(2分)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白了少年 头。”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2分)(二)课外阅读。(11分)藏在拐杖里的爱 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暴躁;
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这祥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动自如,必须拄着拐杖走路。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收敛了一些。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天给父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
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拐杖的父亲到屋外散散步。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父亲心中的失意。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感到颇为惊讶。心想,或许因为父亲是 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母亲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这才悠悠地说:“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岁月。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在黄昏的夕阳中散步,跟你平静地说说话。其实腿早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我看见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之间哪还有爱情可言,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第二天,母亲精心地收藏好那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好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父亲步伐稳健,面带笑容,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2分)固执:。
失意:。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拐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说那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七、习作展示。(30分)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他们给我们无私的帮助与关怀。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叙述清楚,表达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略。
chī cù zhǎ yǎn jiào chē tān fàn bī pō()()()()()吃醋 眨眼 轿车 摊贩 逼迫 liáo tiān dài fāng pàn luàn tàn xī mínɡ mèi()()()()()聊天 贷方 叛乱 叹息 明媚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明媚(mèi√ méi)急遽(jù√ jū)缥(piǎo piāo√)缈 严峻(jùn√ jǜn)宪(xiān xiàn√)兵 张作霖(línɡ lín√)四、选择题。
1.下列词语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B)。
A.鞭炮 栗子 寺院 身无分文 B.嘟嚷 浓绸 糊涂 赞叹不已 C.腊月 彩绘 元宵 随心所欲 D.粉碎 融掉 恐怖 能歌善舞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明媚:景物鲜明可爱。急遽:着急的样子。
B.绽开:裂开。惆怅:伤感,失意。
C.遮挽:遮挡,挽留。
依偎: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D.潸潸:形容流泪不止。叮嘱:再三嘱咐。
A)。
()我没有衣服穿,()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有衣服,()穿不住。
A.虽然……但是……即使……也…… B.既然……就……即使……也…… C.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D.不但……而且……即使……也…… 4.《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说儿童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三件事是(A)。
A.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B.买杂拌儿、买爆竹、贴年画 C.贴春联、买爆竹、买玩意儿 D.买杂拌儿、买爆竹、买江米糖 5.《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很多相同点,其中有一项不是的,这一项是(B)。
B.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情感抒发都真切、自然。
B.这两篇课文都抓住时间来写,表达自己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C.这两篇课文都是情景交融,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D.这两篇课文都运用心理描写,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D)。
A.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B.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C.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D.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1.照样子,写词语。
(1)例:泪(潸潸)眼(巴巴)绿(油油)急(匆匆)泪(潸潸)(2)例:翻箱倒柜(吞云吐雾)(声东击西)2.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嘀咕)(2)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反对)(3)春节是老北京人最闲在的时候。(悠闲)(4)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熟练)3.按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一文的作者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著名作家。课文以“腊八粥”为线索,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 等 粥 ”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
(2)学习了《匆匆》一课,我想到了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流星赶月、斗转星移(3)《竹石》是 清 代 郑燮 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回顾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我的发现:《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做到了首尾呼应。这样写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汤姆和贝奇脱险回家,全镇欢庆。
(4)得知洞口被封,汤姆吓得脸色惨白。
(1)汤姆和贝奇失踪,人们陷入悲痛之中。
(3)汤姆叙述历险经过。
(一)课内阅读。
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晞(xī xiē)衰(shuāi cuī)焜(kūn hūn)泽(zé zhé)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衰:衰老,衰败。
德泽:恩惠。
恐:担心。
焜黄:枯黄。
珍惜时间 的诗。
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 头,空悲切。”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二)课外阅读。
1.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
失意:不得志,不如意。
的夕阳中,又互相搀扶着走在了 屋外那条 小路上。
略。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复学线上教学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nónɡ chóu rǎn gānɡ bǎn lì pái huái zhēnɡ rónɡ()()()()()wèi jù qī liáng jiǎn lòu biāo zhì pī pínɡ()()()()()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3分)(1)畜:A.xù B.chù 牲畜()畜()养 畜()产(2)尽:A.jǐn B.jìn 尽()管 尽()兴 尽()量 三、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搪(tánɡ)瓷 收敛(nián)搀(chān)扶 B.抽噎(yè)瞻(zhān)仰 青稞(kē)C.鸿(hónɡ)毛 铭(mínɡ)记 严峻(jùn)D.宪(xiàn)兵 侦(zhēn)探 坚劲(jìnɡ)2.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万象更新 张灯结采 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牛郎织女 D.万不得己 截然不同 零七八碎 3.《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遭到了报应,其中有一项不是的()。
A.尼尔斯遭到了鸡群的嘲笑与讽刺。
B.尼尔斯遭到了小狗的嘲笑与指责。
C.尼尔斯遭到了大黑猫的漠视与羞辱。
D.尼尔斯遭到了牛群的控诉与指责。
4.“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
A.表示说话中断。
B.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D.表示声音的延长。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匆匆而过去时间形象化为“轻烟”、“薄雾”,比喻独特,想象新奇。
B.作者把时间比作“轻烟”、“薄雾”,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稍纵即逝。
C.作者用心去感受的过去的时光流逝很快,现在的时光并不像“轻烟”、“薄雾” 稍纵即逝。
D.作者说时间像“轻烟”、“薄雾”瞬间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
A.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比喻)B.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四、填空题。(28分)1.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5分)(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搬到岸上。
(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电视剧太精彩了,我()看了几个晚上。
(4)我还要()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成绩进入班级前三名。
(5)我们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下去。
(4分)(1)()我还有墨水,()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2)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3)()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应该坚持到底。
(4)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10分)(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是为悼念 烈士而写的演讲词。
(2)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认识了 的李大钊,学习了《金色的鱼钩》,我们认识了 的老班长,我们脑海中会想到这一句爱国名言:。
(3)学了《那个星期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现在用一句名言和一句诗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4分)名言:
.诗句:
.4.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2)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改为转述句).(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5.名言警句填空。(3分)(1),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树欲静而风不止。
(17分)(一)课内阅读。(8分)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2分)一块块:
、。
空空落落:
、。
。(2分)3.这段文字写了“我”在苦苦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写了几件事?(2分).4.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2分).(二)课内阅读。(9分)鲁迅爱惜时间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30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オ,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オ!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不久,他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逝世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
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2分)(1)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2)日夜不停,干劲十足。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2分)3.短文从几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分别是什么?(2分).4.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打算怎样做?(2分).5.请写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或谚语。(1分).六、习作展示。(30分)题目:一件令我 的事(人)要求:1.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ónɡ chóu rǎn gānɡ bǎn lì pái huái zhēnɡ rónɡ()()()()()浓稠 染缸 板栗 蒸融 伶俐 wèi jù qī liáng jiǎn lòu biāo zhì pī pínɡ()()()()()畏惧 凄凉 简陋 标志 批评 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写在括号里。
(1)畜:A.xù B.chù 牲畜(B)畜(A)养 畜(A)产(2)尽:A.jǐn B.jìn 尽(A)管 尽(B)兴 尽(B)量 三、选择题。
A)。
A.搪(tánɡ)瓷 收敛(nián)搀(chān)扶 B.抽噎(yè)瞻(zhān)仰 青稞(kē)C.鸿(hónɡ)毛 铭(mínɡ)记 严峻(jùn)D.宪(xiàn)兵 侦(zhēn)探 坚劲(jìnɡ)2.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万象更新 张灯结采 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牛郎织女 D.万不得己 截然不同 零七八碎 3.《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遭到了报应,其中有一项不是的(B)。
A.尼尔斯遭到了鸡群的嘲笑与讽刺。
B.尼尔斯遭到了小狗的嘲笑与指责。
C.尼尔斯遭到了大黑猫的漠视与羞辱。
D.尼尔斯遭到了牛群的控诉与指责。
4.“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一句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D)。
A.表示说话中断。
B.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D.表示声音的延长。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E.作者把匆匆而过去时间形象化为“轻烟”、“薄雾”,比喻独特,想象新奇。
F.作者把时间比作“轻烟”、“薄雾”,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稍纵即逝。
G.作者用心去感受的过去的时光流逝很快,现在的时光并不像“轻烟”、“薄雾” 稍纵即逝。
H.作者说时间像“轻烟”、“薄雾”瞬间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A)。
A.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比喻)B.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四、填空题。
(5分)(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
(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持续)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电视剧太精彩了,我(连续)看了几个晚上。
(4)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成绩进入班级前三名。
(5)我们必须对生活先有信心,然后才能使生活永远(延续)下去。
(4分)(1)(只要)我还有墨水,(就)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2)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3)(既然)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就)应该坚持到底。
(4)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1)《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毛泽东,是为悼念张思德烈士而写的演讲词。
(2)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认识了大义凛然 的李大钊,学习了《金色的鱼钩》,我们认识了舍己为人 的老班长,我们脑海中会想到这一句爱国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学了《那个星期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现在用一句名言和一句诗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2)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改为转述句)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他就来。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
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
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条条、一天天。
空空落落: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3.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看画报这几件事。
(如饥似渴)(2)日夜不停,干劲十足。
(夜以继日)2.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承上启下 3.文章从两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一是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疲倦的;
(可以从学习、生活的角度来写,言之有理即可)5.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略。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检测(开学摸底)试卷2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间断(jiān)挨饿(ái)一模一样(mó)处境(chù)B.蚁穴(xuè)依偎(wèi)叛乱(pàn)寂寞(mò)C.帐篷(pen)宴会(yàn)掺和(chān)摊贩(tān)D.藤蔓(wàn)黏稠(chóu)藏戏(zàng)消逝(shì)2.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B.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大街上高大整齐的行道树、色彩艳丽的花圃真让人赏心悦目。
D.学习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4.下列句子按要求改写,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改为夸张句:六年的小学生活眨眼间就过去了。
B.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多了,但大家都说味道更美了。改为双重否定句: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多了,但大家没有人不说味道更美了。
C.杨柳在春风中飘拂着。改为拟人句:杨柳如同少女的头发一样在春风中飘拂着。
D.王明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改为转述句:王明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zhà lan yōu shāng jīng huáng()()()kōng xū mó guǐ bù kě sī yì()()()xuán dēng jié cǎi yān zhī fēi fú()()2.填空。
“乏”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乏”的解释有:①缺少;
②疲倦;
③能量快消耗完了的。“缺乏”的“乏”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用第②种解释可组词为______。为“乏”加上部首,可以变成新的字:_______。
(1)日暮____________,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诗人游子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快乐读书吧’’学习活动中,我读的名著是《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我喜欢这部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做题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写的一遍作文“我爱故乡的梧桐树”在作文比赛中中奖了。晚上,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想象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当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就。” 2.口语交际。
爷爷,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爷爷真是高寿!在这里,我祝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祝您万事如意,天天快乐!以上是小明在爷爷的七十大寿上对爷爷说的祝福语。小明的话音刚落,爸爸就批评小明引用的“人活七十古来稀”和“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不恰当,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向小明说明原因。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但谁都没有想起买一个灯泡上来换掉。
②父亲过来,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下了楼,买了一个灯泡上来安装好,轻轻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扭过身来,正对着我:“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 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我笑着说:“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父亲没吱声。
④几日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了他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⑤父亲拿过我的账本,将还款日期一栏勾掉,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坏了彼此的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⑥我依然心里憋闷:“可是我觉得他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 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⑦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 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 ⑧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 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第②段中的第一句话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联系上下文可知,第②段中的“光明使者”指的是(),第③段中的“光明使者”指的是()。
A. 每一个路过的人 B.文中的父亲和“我” C.文中的父亲 D.文中的“我” 5.读第④段画“_____”的句子,你认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这句话的理解。
生活或学习中,总有那么一个人对我们付出了真情,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动、难以忘怀。请你以“真情自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A项中,“间断”的意思是“中间隔断,不连接”,“间”在这里表示“隔开”,读“jiàn”;
“一模一样”中“模”的意思是“形状,样子”,读“mú”;
“处境”中“处”的意思是“置身在”,读“chǔ”;
因此错误。B项中,“穴”读“xué”,“偎”读“wēi”,因此错误。C项中,“篷”在这里读轻声“peng”,因此错误。D项全部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作答了。B项中,“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句子中是说向长者请教,因此不合适。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其表达的道理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近。
解析: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C项要求改为拟人句,给出的例句中把杨柳比作了少女的头发,属于比喻句。需要注意的虽然句中有“少女”,但这里与“头发同组成了喻体。
1.栅栏 忧伤 惊惶 空虚 魔鬼 不可思议 悬灯结彩 焉知非福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时注意“虚”字和“魔”字是半包围结构;
“焉”的下半部分“灬”要包含在“ㄅ”里面。
乏 眨 泛 解析:本题考查。“乏”是指事字,它的部首是起笔的“丿”;
在数剩余笔画的时候,注意“之”是三笔。选择字义时,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来找字的意思。按字义组词,可以采取“关键字提炼法”,如从“疲倦”提炼出“疲”,可组词为“疲乏”,由此推想意思相近的词,可组词为“困乏”“劳乏”等。为“乏”添加部首组成新字,想一想所学的生字里面哪些含有“乏”,写出两个即可。
散入五侯家(2)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3)示例: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简·爱自立、自强、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解析:本题考查积累。第(1)和(2)小题根据课文的背诵即可完成练习,注意书写时不要写错别字。第(3)题,解析:本题所填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本中推荐阅读的名著,也可以是自主阅读的名著。在写“喜欢这部书的原因”时,可以从作品主题带给我们的启发,人物形象带给我们的触动,写法特征带给我们的写作启发等方面谈,要做到语言通顺,表述完整。
三、按要求做题 1.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前要多读几遍句子,把能确定的先用笔圈起来,直至全部找出并改正。“遍”应为“篇”;
“我爱故乡的梧桐树”是文章名称,因此应用书名号;
“中奖”一般不需要评比,“获奖”一般需要评比,这里是“我”的作文参加比赛,因此用“获奖”;
第二句话中没有主语,因此可在“激动地”前加主语“我”;
“激动地”后面一般跟动词,而“心情”属于名词,因此要删掉;
“想象着”与“出现”杂糅,根据句意删除“想象着”更通顺;
“成就”一般指事业上的成绩,“成绩”一般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因此这里用“成绩”更合适。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这句话是在告别的时候用的,有“后会有期”的意思,不适合亲人之间,更不适合生日祝福。)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完成解析:本题首先要明确语境,即爷爷的七十大寿;
其次要细致地读题目中所给的语言,找出语言中的关键信息;
再次将语境和关键信息进行对照,判断语言是否合理。口语交际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符合说话的场合。解析:本题的情景是爷爷七十大寿,祝福语的目的应该是祝福爷爷长寿,而“人活七十古来稀”不具备祝福之意。同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是除亲人之外的人们互相告别时使用的,首先语言表达所指的对象不正确,同时不适合祝寿的场合。作答时,选择其中一点说清楚即可。
四、阅读理解 1.示例:轻放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拟题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扣住文章内容拟题目;
本文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个事例来说明想化解人生中的一些不顺心,就要把这些不顺心轻轻放下,因此可以采用“轻放”作为题目。
2.“我”在父亲换灯泡和劝“我”不催人还钱的做法中领悟到了化解人生矛盾的方法是轻放。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一件是父亲换走廊里的声控灯,一件是劝“我”放下催朋友还钱的事。这两件事都体现了父亲化解人生矛盾的境界,同时给了“我”启发。把这些用通顺的语言串联起来即可。
3.动作;
为他人着想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从这句话中的“放下”“下了楼”“买了”“安装”“击掌”等词语可以看出是对父亲动作的描写。这一系列的动作是父亲看到走廊的灯坏了之后没有丝毫犹豫而做出来的,突出了父亲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4.C;
A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指代的内容。第②段中的“光明使者”是“我”说给父亲的,指的是文中的父亲;
第③段中的“光明使者”是父亲说的,指的是每一个路过的人。
5.示例:认同。因为友情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因为钱而损失一个朋友,就有点儿得不偿失了。(不认同。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好风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作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先说出是否认同,然后针对自己的观点写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6.示例: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能用偏激的方式来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来解决。比如,与朋友闹矛盾了,我们应该先反省自己有什么问题,然后心平气和地与朋友沟通,相信很容易就能冰释前嫌的;
如果谁也不让谁,甚至为了出气而伤害对方,那最终必定会使矛盾越来越深。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这句话不难理解,在理解时,注意要联嗓生活实际来说。
五、习作 略 解析:本题考查习作能力。本次习作要求围绕题目“真情自难忘”写一篇记叙文。这篇习作的完成关键点之一是素材的回忆、寻找。“真情”的素材可以是和亲人之间的亲情;
可以是和伙伴、朋友之间的友情;
也可以是和陌生人之间的相助之情……注意选素材要力求新颖。完成习作的关键点之二是写出真情,展现难忘。真情、难忘不是用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藏在字里行间的。习作中要善于将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甚至环境描写恰当地融入故事的讲述之中,写出人物之间的情节交叉,情感交织,让“难忘”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写作时可以视习作需要运用倒叙法或首尾呼应的方法。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开学摸底)检测试卷3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dài kuǎn fèi téng pì jìng hán hu biān pào()()()()()2.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骡(lèi)马 坚劲(jìng)擢(zuó)素手 奄(yǎn)奄一息 B.咔嚓(chā)蜜饯(jiàn)黄焖(mēn)鸡 空空落(luò)落 C.演绎(yì)正(zhēng)月 头涔(chén)涔 头晕目眩(xuàn)D.急遽(jù)二钹(bó)泪潸(shān)潸 流水潺(chán)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元霄 云宵 逍遥 肖像 B.徘徊 惆怅 批评 蚂蚁 C.书藉 狼籍 军阀 竹筏 D.寂寞 宴会 凄惨 骆驮 4.下列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缘故 攀缘 B.解释 解除 C.缺乏 缺少 D.新闻 闻所未闻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失去那份工作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我找到了我更喜欢的职业。
B.努力程度不同,学习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C.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真是一群乌合之众。
D.他孤身一人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了十三年,真是不可思议。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李大钊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占据着。
D.指导员对他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浩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B.读世界名著,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启迪智慧。
C.通过同学们的帮助,使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D.老班长一路上安定我们的情绪,增加我们的信心。
8.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同____,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同____,颠颠簸簸,没有方向。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同____,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①漫漫的黑夜 ②无舵的航船 ③可怕的迷宫 ④荒凉的戈壁 A.①③④ B.④③② C.④②① D.①②④ 9.下列句子中人物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小风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B.交警对正要闯红灯的行人说:“请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C.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待着!” D.司机对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位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 10.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起初,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
①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儿开了。②没几天,土豆花儿就开满了田地,远远地就能闻到它沁人的香。③在土豆花丛中,我偏爱紫色的花儿。④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儿前,我眯起眼深深地嗅着。⑤这花儿除了香还有些甜。⑥我用手轻轻触动那根花蕊,竟沾了一指金粉。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11.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是()。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对的打“√”,错的打“×”)(1)《为人民服务》一文在阐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引用了司马迁的话。
()(2)《竹石》和《石灰吟》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就连所托之物与表达的志向也一样。
()(3)“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两句话表现了“我”焦虑而无奈的心情。
()13.填空题。
(1)时光易逝。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叹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没有声音,___________。”(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借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的情怀。又如李贺的《马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借马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及怀才不遇的感慨。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 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15.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____首五言绝句,共计____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A.1 2 B.10 20 C.20 40 D.40 80 16.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儿歌里的中国 自从孩子出生,儿歌就成了家里的必备品。逗孩子,哄孩子,都离不开那些或欢快或悠扬的曲调。虽说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但“六一”儿童节那天陪孩子在商场里玩,背景音乐播放的一首首儿歌却突然触劝了我的心弦。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在我的记忆里,《卖报歌》似乎就是这么几句歌词,活泼跳跃的旋律中并没有太多凄苦悲惨之意。然而,仔细再听一下:“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还有“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一个面黄肌瘦、风餐露宿的小报童形象顿时映入脑海。一位在旧中国底层讨生活的孩子,经聂耳和安娥两位人民音乐家质朴却有力的刻画,在今天听来仍有许多感动。国家孱弱不堪,人民流离失所,生活苦难深重,但这个既天真又坚强的报童仍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这一点光明是什么?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初心”吗?正是建立在对以童工为代表的被剥削和异化的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深刻同情之上,马克思才发出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疾呼,立下了“解放全人类”的宏愿。共产党人努力使每一个中国人挺直腰杆“站起来”,正是那近乎绝望的生活中的一线光明!“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首歌简直就是哄娃睡觉的神曲,然而我每次只会翻来覆去地唱这第一段。没想到第二段歌词的画风陡然一变:“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大工厂和新机器会让春天更美丽?但再想一想,这首歌描绘的是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场景。那时的中国人满怀一腔奋斗之志,那是一段理想昂扬、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付出。
“地球爷爷已经很累,默默承受人类的罪。地球爷爷意冷心灰,每天流下伤心泪。地球爷爷小小心愿,还他一片纯净空间。地球爷爷深深渴望,希望地球是最美地方。我们是可爱的低碳贝贝,让爷爷心情变美不再受累。我们就是时尚的低碳贝贝,节能环保成为日常行为。我们就是热情的低碳贝贝,低碳生活人群迅速加倍。我们就是爱心的低碳贝贝,伸出双手使地球越来越美。”《低碳贝贝》的乐曲一出,美丽中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再多想一层,还不止中国,这首儿歌关心的可是地球爷爷!当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退出巴黎协定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这浅白的儿歌中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儿歌虽然简单易懂,却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
18.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蕴含在下列哪一首儿歌中?()A.《卖报歌》 B.《小燕子》 C.《地球爷爷》 D.《低碳贝贝》 19.《小燕子》描绘的是()的场景。
A.旧中国底层孩子讨生活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C.美丽中国的未来 D.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 20.这篇短文运用最多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21.为什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也镶嵌在了儿歌里”?请根据文本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有人认为题目为“中国的儿歌”更合适,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满架秋风扁豆花 说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走过。
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舞蹁跹。欢天喜地。
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这是我小时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花开花落。
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个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一眼她,觉得是浑然一体的。
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在读一本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清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23.第七自然段“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中“那个姿势”指的是()。
A.与时光握手言欢 B.采摘扁豆 C.认真地在读一本书 D.坐在门外的扁豆花旁 24.作者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是()。
A.赞美扁豆花很漂亮 B.赞美老妇人爱读书 C.夸赞扁豆好吃 D.歌颂生命不息 2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照应开头 B.呼应前文 C.总结全文 D.点明中心 26.“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
27.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1)生活中,有无数美好的人、事、物——一颗美好的心灵,一份美好的情感,一个美好的梦想,一段美好的往事,一处美好的风景……这一切,就在我们身边。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有真情实感;
自选角度,题目自拟。
(2)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陪伴。是谁陪伴你左右?是什么陪伴你至今……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达真实情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贷款 沸腾 僻静 含糊 鞭炮 2.D 3.B 4.C 5.C 6.B 7.B 8.C 9.B 10.A 11.C 12.(1)√(2)×(3)√ 13.(1)从我手中溜去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时间的流里 也没有影子(2)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二、(一)14.B 15.C 16.示例: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17.示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只是20个字,就变换出这么多有意境的古诗。我一定要多积累文化知识,尽自己的能力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9.B 20.A 21.儿歌折射出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迁。儿歌里的中国,是一个历史的中国,一个现实的中国,也是一个不断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都达到真正和谐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中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儿歌的喜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2.示例:不赞同。短文主要写从儿歌中折射出中国的社会变迁,但中国的儿歌中并不都可以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因此用“儿歌里的中国”更贴合题意。
24.D 25.D 26.人生秋至是欢喜,因为在人生的“斜风细雨”里,我们也可以像扁豆花一样,“满满地开着”,从容豁达,积极乐观。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开学摸底)检测试卷(4)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30分)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句中“眨眼就到了”,并不是真的眨眼就到了,而是表现春节来临之快。()2、《迢迢牵牛星》一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关。()3、“细腻、倒霉、搅绊、绞刑、葬送”这五个词语中没有错别字。()4、读名著,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5、“盈盈一水间”中的“间”读作jiān。()6、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7、《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8、《寒食》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秋景。()9、《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10、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11、《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1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运用了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1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意思却相同,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14、《那个星期天》中作者表达心情的基本方法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自然地表达情感。()15、那些抗疫英雄、救火英雄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42分)16、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复杂(fù)耽搁(dān)美其名曰(qí)B.剧烈(jǜ)追悼(dào)头晕目眩(hūn)C.徘徊(huái)魔鬼(mé)奄奄一息(yǎn)17、下列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万不得已 随心所欲 一涌而入 B.精兵减政 垂头丧气 万象更新 C.死得其所 前所未有 心平气和 18、“星期五”很快成了鲁滨逊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这句话中引号表示()A.引用 B.特定称谓 C.突出强调 1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很受感动。
B.今天我们班云平台提交作业的学生有45人左右。
C.我们要认真改进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 横线上填第()个关联词语最合适。
A.不是……而是…… B.不是……就是…… C.是……还是…… 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中“或”的意思是().A或者 B.或许;
也许 C.有的人 22、下列第()个句子是关于珍惜时间的。
A.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3、给下面这句话中所加标点完全正确的是()亲爱的猫咪 你可得帮我的忙啊 男孩说 你没看见他把我变成什么样子了吗 A“,!”,“?” B“,!”:“?” C“,!”。“?” 2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走”的意思是()A.离开;
去 B.跑 C.通过 25、父亲()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A.坚定 B.坚决.C坚持 26、劝诫人们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多取得真知的俗语是:()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A.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B.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C.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不设什么法来反抗。
)A.简短的文章 简单的算法 简易的行装 B.剧烈地跳动 强烈地反对 激烈地疼痛 C.开展活动 开辟根据地 开发石油 29、按照时间顺序,下列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春节 除夕 元宵节 寒食节 中秋节 B.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中秋节 除夕 C.除夕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中秋节 三、阅读。(共28分。第一个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二个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一)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10分)30、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写了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31、“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读音为“jìn”()32、“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的意思是“任凭”,“尔”的意思是“它”。()33、在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话的时候,“咬定”“不放松”可以适当读出力度,表现出竹子的品性。()34、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二)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从我脚边()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5、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尽管(jǐn)旋转(zhuǎn)默默(mò)B.尽管(jìn)旋转(zhuàn)默默(mò)C.尽管(jǐn)旋转(zhuǎn)默默(mè)36、根据第3自然段课文内容填空,下列词语填入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闪过 跨过 溜走 飞走 B.跨过 飞走 溜走 闪过 C.闪过 跨过 飞走 溜走 37、下列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A.展现春景的美丽。
B.表达作者对春景的喜爱。
C.将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与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对比。
)A.作者觉得这世界对自己不公平,在人世间什么也没留下。
B.作者觉得白来这世界走一遭,没享受到荣华富贵,内心很不平静。
C.作者不甘心在人世间虚度光阴,一事无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A.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苦闷和消沉的情感。
B.表达感情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C.不仅文气顺畅,有助于作者情感的喷薄而出,还与时光匆匆流逝的特点相契合。参考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16、A 17、C 18、B 19、A 20、A 21、C 22、B 23、A 24、B 25、B 26、C 27、B 28、A 29、B 三、(一)30、√ 31、× 32、× 33、√ 34、√(二)35、A 36、B 37、B 38、C 39、C 40、A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róng qià zhì xù kǒnɡ bù hūn yōng quán hãng()()()()()là zhú quán shì()()
二、在正确的读音和字上面打“√”。(6分)
挣扎(zhēng zhâng)奴役(lú nú)拽着(zhuài zhuàn)(震 振)撼(俱 惧)怕 高(梁 粱)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4分)
负()顽抗 悲愤欲()与世长()脱()而出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期中考试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A.邻近B.临近C.靠近
2.流浪儿童冰冷的心终于被福利站阿姨的爱()了。A.溶化 B.融化 C.熔化 3.下列与满族有关的是()。
A.泼水节 B.妇女多喜欢穿旗袍 C.竹筒饭 4.《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中不是直接表达杜甫的喜悦之情是()。A.漫卷诗书喜欲狂 B.却看妻子愁何在 C.青春作伴好还乡 5.肖邦要求姐姐在他去逝后把心脏带回()。A.俄国 B.波兰 C.英国 6.“叔叔最拿手的是‘满汉全席’,吃过的人都说他做得很地道。”这句话中的“地道”应读成()A.dì dao B.dì dào
五、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即使一有时间,就挥毫炼笔,这以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爱你——傣家________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______________的巍峨,吐鲁番的_________、________的瓜,___________的羊群、戈壁滩的__________。(节选自《我们爱你啊,中国》)就如文中所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由________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请写出你最熟悉的两个少数民族____、_______。
2、在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诗圣________的爱国情怀,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叹于陆游对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他说:“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来源于,故事发生于,课文是一个,分为 幕,两幕之间的关系是:,第一幕侧重写。第二幕重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一)船长哈尔威 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 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1.将短文补充完整。
2.写近义词:凝视()徐徐()履行()3.这段话主要写
4.短文中“色的雕像”指,这里借“雕像”表达人们 之情。“忠于职守”表现在 5.写出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二)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东西就成了我“囊”中之物。可几个星期前由吃引起的一件事给了我很须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袋东西来看爷爷。“又有好吃的啦!”我心想,便偷偷地藏在爷爷的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一大串荔枝。“爸,这是您最爱吃的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颤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候,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奇怪,便问到:“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爱吃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大声地呵斥道:“你怎么把爷爷的鲜荔枝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鲜荔枝夺了过去,放在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他爱我远胜过爱那串荔枝。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优势让给了我。而我也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1.第一节中,“我很不懂事”表现在哪里?用浪线画出相关内容。2.别人送的东西,爷爷总是说“不爱吃“,是因为()
后来,“我”懂事了,“我”也总说“不爱吃”,是因为()
3.第五节中,我了民学会了“撒谎”,这句话中的引号表示()4.文章题目为什么说是“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
5.请补写第六节中省略号的内容:()
6.第三节中,“我感到奇怪”的原因是:()爷爷看“我”吃荔枝“默默地笑”体现了情况()
七、习作。
如果有一天﹍﹍
提示:1.展开充分想象,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2.习作要做到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不少于400字。
第五篇: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4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
(12分)chī
cù
áo
yè
kū
qì
qī
xī
()
()
()
()
fù
miè
duǒ
cánɡ
mínɡ
mèi
jì
mò
()
()
()
()
tōu
xí
jīnɡ
huánɡ
zhǎ
yǎn
tōnɡ
xiāo
()
()
()
()
二、选择题。
(18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畏惧(wèi)
初旬(xún)蜜饯(jiàn)
掺和(chān)
B.娴熟(xiān)
枯竭(jié)
瀑布(pò)
唾沫(tuò)
C.钥匙(shi)
河堤(dī)
给予(ɡěi)
惆怅(chóu)
D.年少(shǎo)
树冠(ɡuān)
匮乏(kuì)
间隔(jià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零七八碎 望而生畏 载然不同
B.日夜不决 垂涎欲滴 含情脉脉
C.哄堂大笑 张灯结彩 能歌善舞
D.噼里啪啦 随心所裕 优哉游哉
3.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④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①温和可亲 ②轻手轻脚 ③浩浩荡荡 ④少见多怪
B.①温柔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浩如烟海 ④可见一斑
C.①和蔼可亲 ②悄无声息 ③浪涛汹涌 ④少见多怪
D.①和蔼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汹涌澎湃 ④可见一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完《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使我认识到时间的宝贵。
B.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C.腊八粥里的食材有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D.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准备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
5.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C.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D.“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雁的呼叫怎么不使这只年轻的雄鹅真的动心了呢?
B.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
C.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D.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8分)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作品还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
2.《藏戏》一文以时间为序,先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着详细写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及“面具”的特点、作用等。
()
3.《鲁滨逊漂流记》是法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要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坚强。
()
4.《匆匆》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对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句诗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的时候不思上进、虚度光阴的话,年老了肯定会很后悔!(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炊那天,妈妈说:“你去拾柴火,我去给你们做饭。”(改为间接引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0分)材料一:漫画《你不要命了!》
材料二:对280人使用微信情况的调查统计
材料三:什么是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那些作“低头看屏幕”状的人群。他们看手机或平板电脑里的微信,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低着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难分难解。低头族主要出现在城市的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大街小巷,他们的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
1.上面三则材料都与一个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材料一的漫画告诉了人们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二的调查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看待“低头族”的做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与理解。
(14分)正值春光大好的时候,我因重感冒住进了医院。其实,重感冒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病,但是,一想到住院,心里就十分不痛快。一天清晨,阳光正好,我走出病房,来到了住院部楼前的草地上。
那是一片翠色欲滴的草地,草地的四周错落有致地安放着几个长凳,供来往走累了的人歇脚,草地上三五成堆地坐满了人。我是个天生不爱热闹的人,所以往草地的边缘走去。在一个长凳上,我望见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七八岁光景,赤裸着上身,衣服都放在了长凳上,眼睛紧闭,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像一座雕塑。
我主观臆断,他一定是被家长骂了,所以才赌气跑到这里,做出这么傻得可爱的事?要知道,此时虽然是暮春,但是,天气仍有些许寒冷,孩子这样做,确实令人想不通。
我带着疑问上前搭讪:“孩子,赶紧穿上衣服吧,小心冻着。”
“不,我不穿!我不怕冷。”男孩斩钉截铁地说。
“那就是小伙伴欺负你了?”我小心地迂回着探问。
“也不是,我的人缘可好了,他们都挺喜欢我。”男孩一脸兴奋。
“是不是妈妈批评你了?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啊!”我继续问道。
“不是,妈妈从来不批评我。”男孩一脸委屈,“爸爸不要妈妈了,妈妈病了,我陪妈妈看医生,医生说,妈妈太消极了,要多留心身边阳光的事物。”孩子说着,几乎要掉下泪来。
“那你也没有必要光着上身站在这里啊?”我仍对孩子的异常举动感到不解。
“因为我想让自己多吸收点阳光,让妈妈看到我,就像看到太阳一样,能够尽快好起来。”男孩说着,几颗豆大的泪珠终于掉了下来。
我不禁一怔,这才发现男孩站立的长凳旁,正是阳光最好的地方,阳光下,男孩的影子镀上了一层金辉,被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我的心灵深处……
我坚信,有男孩这样一盏小小的太阳在身边,再忧郁的妈妈也能尽快走出悲伤。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主观臆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小男孩说:“妈妈病了,我陪妈妈看医生,医生说,妈妈太消极了,要多留心身边阳光的事物。”这句话中医生说的“阳光的事物”指什么?小男孩以为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省略号的作用有多种,文中“阳光下,男孩的影子镀上了一层金辉,被拉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我的心灵深处……”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语意未尽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盏小小的太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分)
七、习作与表达。
(30分)“达人”指的是在某方面非常精通的人,是某方面的高手。作文写得好是“作文达人”,饭做得好是“厨艺达人”,钢琴弹得好是“钢琴达人”,书读得好是“阅读达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是哪方面的高手?是什么“达人”?动笔写一写吧。
要求:(1)题目自拟。(2)事例具体,突出“达人”是某方面高手的特点。(3)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不少于500字。
期中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一、吃醋 熬夜 哭泣 栖息 覆灭 躲藏 明媚 寂寞
偷袭 惊惶 眨眼 通宵
二、1.A 2.C 3.D 4.B 5.D 6.C
三、1.× 2.√ 3.× 4.√
四、1.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野炊那天,妈妈叫我去拾柴火,她去给我们做饭。
4.示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五、1.微信的利与弊
2.开车时不能玩微信,要注意安全。
3.关于使用微信的好处,认为用微信方便与人联系的人最多,认为用微信能结交陌生人的人最少。
4.我不赞成“低头族”的做法,微信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得有节制、安全、合理地运用。
六、1.吸收阳光的男孩
2.(1)完全凭自己的想象,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判断。
(2)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医生说的“阳光的事物”指的是健康美好的事物。小男孩以为是太阳光。
4.C
5.因为小男孩有一颗为母亲排忧解难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