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20年秋季中考化学中期测试试卷
化 学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2页,第II卷为第3页至第4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年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14 S-32 Cl-35.5 Mn-55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属于物理性质的描述是
A.干冰升华 B.铜作电线 C.白磷有毒 D.氨水易挥发
2.下列性质不属于氮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氮气无色
B.氮气无味
C.氮气不支持燃烧
D.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是
3.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单质:硅、水银、铁水
B.纯净物:蒸馏水、二氧化锰、氢气
C.混合物:硬水、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
D.含氧化合物:氧化镁、三氧化硫、氯酸钾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过滤 C.量筒使用 D.液体药品取用
5.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比Na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NaCl B.Cl2 C.NaClO3 D.Ca(ClO)2
7.下列对CO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B.表示一氧化碳这种物质
C.表示一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D.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8.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锌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表示为:2KNO3+3C+S====K2S+N2↑+3X↑,试判断X的化学式为()
A.CO B.NO C.CO2 D.SO2
10.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能达到目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二氧化锰、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铁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分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二、非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自发现C60以来,科学家又研究出一种新物质C60F60,C60F60可以作为高温润滑剂,下列有关这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单质
B.该物质由120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60g
D.该物质由碳、氟两种元素组成
12.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和 的微粒个数比为4:3
参加反应的和 的微粒个数比为4:3
参加反应的和 的微粒个数比为4:3
参加反应的和 的微粒个数比为4:3
C.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20
13.如图所示,一个透明的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压缩到B处,使其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溴分子的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
B.溴分子大小没有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溴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颜色也不变
D.溴分子的数量变为原来的一半,观察到颜色变深
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5.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机密启用前
2021年秋季中考化学中期测试试卷
化 学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二大题,共70分。
三、填空题(共3道小题,共20分)
16.(6分)我们在第一学期中学习了许多物质,请用以下列举的几种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氮气;⑤镁;⑥高锰酸钾;⑦二氧化硫;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
(3)属于金属单质的物质是____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
(5)能够供给人们呼吸的纯净物是_______(6)紫黑色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
17.(8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1个氢分子 (5)碳酸钠
(2)2个钾原子 (6)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3)3个二氧化氮分子 (7)5个硝酸根离子
(4)硫化钾 (8)1个亚铁离子
18.(6分)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在氧气、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O
Mg
S
Cl
①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②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四、简答题(共3道小题,共22分)
19.(6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2)双氧水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
(3)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溶液(NaCl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氯(ClO2)和氯化钠(NaCl),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____。
20.(10分)(1)已知R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则R元素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已知R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其中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
(2)若使SO2和SO3两种物质中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SO2和SO3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 _.
(3)已知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和氧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4)在CH4和C2H6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填字母)
A.15% B.18% C.23% D.30%
21.(6分)A﹣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实验②中发出蓝紫色火焰,C与D反应只生成E.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物质E的组成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五、实验题(共2道小题,共18分)
22.(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能说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 .
(2)B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4)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图D中水的作用是 .
23.(14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如果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______.(任选一点)若选F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端通入(填“a”或者“b”)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序号).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4)上述两个反应中都使用了MnO2,MnO2是______.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填序号)
A.不能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5)如图为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的实验示意图,
该实验__ 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请简述理由___ ______.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根据氨气的性质,应选择的制取并收集装置为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7)欲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应向空集气瓶中加入
ml水(已知集气瓶体积为400ml)
六、计算题(共2道小题,共10分)
24.(3分)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写最简比);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25.(7分)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8.5g,加热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固体18.9g。计算:(结果保留至0.1g)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有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