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试卷

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篇: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物理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题目知识难度中等偏难,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实验探究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基本体现了考试对初中科学课程改革和教学的导向作用。

1、题型及分值分配:

一题为选择题38道,每题2分,共76分,二、题为非选择题10道,共74分

2、试题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大气运动形式、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等。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时的有关变化情况、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等。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1、平均分。。

2、出错比较集中的题目:

一大题5、11、19、24、34、38题,二大题42、44、46

3、错题分析:

1、学生对一些基础问题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科学实验分析,迁移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成解答实验题。

3、受数学计算题解题方法的影响,学生在解题步骤中不带单位,且不进行单位换算。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时,切实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要认真把握好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的教学不过分强调严密性,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构建概念更重要。

2、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养成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着重学生实验分析,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良好的成实验能力。

3、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避免学生的过失性失分。如:计算欠准确,格式不规范,审题不准,等导致一些学生过失性失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考试中的过失性失分。

第二篇: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共有65考生,其中,80分以上1人,60分以上51人,不及格的14人,均分达到64.5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能能紧扣课标,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试卷分析

(一)积累运用

此题完成较好,大部分考生得分都在15分以上,有近10%考生得到满分20分。

出错较多的试题有:

原文填空中的第⑩小题,错别字较多,还有个别考生根本记不住原文。

第6题的概括信息题,部分考生概括和筛选文本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抓不住关键词,还有个别考生审题不清,语言不精练,超过15个字。

(二)阅读理解(1)文言文阅读 此题完成较好,得到满分的考生占到20%左右。主要问题:一是错别字较多,对文章出处、作者以及翻译中均有错别字出现;二是句子翻译不过准确、全面,部分考生不能翻译出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对故事概括不全面,语言不精练,对“世外桃源”成语解释不准确。

(2)说明文阅读

此题失分较多,主要问题是:一是文体知识缺乏,不能运用术语答题,有个别考生连说明方法都不知道;二是考生语言组织能力过差,表述不准确,如第13小题“简洁的语言概括”失分较多;三是筛选信息的能力不足,如第一题及最后一题,信息筛选不全、不准。

(3)记叙文阅读

此题中失分较多的是第18小题、19和22小题。18小题考查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部分考生答题不全面,只答结构上的作用或内容上的作用;19小题有70%左右的考生能够判断出“比喻”修辞手法,但作用回答不具体,不能结合文章作答,还有近三成考生判断不出所用修辞手法;22小题是开放性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实际运用能力,部分考生缺乏迁移能力,不能结合文章作答,还有部分考生与自己的成长结合不紧密,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三)写作

此份试题为选题作文,选写两题的考生基本“平分秋色”。从答卷情况看,整体较好,得到一类文的考生占到20%以上,有些考生能够写“与书的心近了”,旁征博引,写出读书的快乐和收获;还有考生与古人交流,畅谈理想,评古论今,文思飞扬。70%以上考生能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例选择题材,主题比较突出。主要问题:一是错别字较多;二是思路狭窄、感情虚假;三是语言功底不足,缺乏文采。

四、教学建议

1.抓好学生的书写能力。小学阶段在此方面抓得很到位、很有效。老师不仅要在习字时间进行必要的巩固训练,更要在平时强调、要求,抓出成效。

2.狠抓基础知识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夯实打牢。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音、形、意、句、段、篇以及语法、修辞等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要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学生错别字较多,词语解释、翻译等问题的解决只能靠落实,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的方法,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意思,切忌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对于易错的词句,老师一定要加以强调,反复落实。

3.要广阅读,多积累。学生每天应不少于半小时的阅读、积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靠讲或只凭练都是不行的,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文本,注重对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要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试题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辅导。还要进行必要的正确与错误答案的比较、分析,找出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避免重蹈覆辙,引以为戒。要努力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阅读和解题的有力武器,切实提高语文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利用学生中的范文给学生讲解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让学生通过日记、随笔等写作练习,在多看、多练、多比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们关键要在重视、指导、讲评(批改)、坚持上下功夫。

第三篇:八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八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考试共参考70人,总分为5601分,平均分为72.3分,60分以上为52人,及格率为74.29%,80分以上为17人,优秀率为24.29%。从总体看,对本次成绩比较满意。

本次试卷共分六个大题,卷面满分一百分。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次八年级生物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5题,5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48分,最低分是15分。失分最多的是7、15、20、25小题,有的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连线题,共2题,10分。都是容易题,因此本题的得分也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的同学得分是比较低的,就是没有把知识点记牢固,没有吃透。错的主要是蚯蚓和蝗虫的运动器官给弄混了。

第三大题,判断题,共10题,10分。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辨别能力。本题得分情况较好,错的主要是第8和第9小题。同时,学生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

第四大题,填空题,共5题,5个空计5分。主要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学生答得比较好,但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去复习,导致失分严重,成绩不理想。

第五大题,据图回答,共2题,13个空计15分。利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及实验题。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本题得分情况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得分较高,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成绩相对更差的学生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得分。

三、考试反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第六大题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假设、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等。本题问题较多的是“作出假设”,作出的假设不标准,应该是“昆虫都具有趋光性”或者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具有趋光性”。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多,始终不能完整的把问题解决好;

4、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整改措施: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四、考后的感想与反思

从这次考试可看出,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初二地理组

林化友

为期两天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也已经揭晓,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对这次考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内容容量虽大,但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难易恰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共25题,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0题、第12题、第23题。第10题考察的是我国地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要求熟练掌握其变化趋势,学生之所以错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该类型题;第12题是考察地形地势和分界线的结合,学生错的原因是思维定势,不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内容;第23 题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并且没有记住地热资源产生的原因,地热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综合题中出错较多的是26(3)、27(2)、28(5)、30(2)。26(3)主要考察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并且强调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27(2)主要考察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学生错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没看清题意,题目问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学生都回答成土地的类型了;28(5)主要考察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30(2)学生的基础掌握不牢,尤其是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错别字严重。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不会图文结合,不会从图中找出想要的、有用的信息。

3、学生的粗心马虎、眼高手低、错别字也是非常严重的失分原因。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详细,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平时的做题练习及测验中,要注重强调卷面,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答题习惯。争取能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五篇: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初级中学

一、试题分析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有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填空题有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解答题有9个小题,共60分;全卷合计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内容与范围

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如轴对称、一次函数等。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隶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基本功不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我校学生在测试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学习状况,学生成绩不理想。如第19题、20题、21题的计算的能力测试中,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正确率也是比较低的,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准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是在第22题和23题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突出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虽然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但要注意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

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如第25题和27题,学生失分较大。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区分度不大。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常常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4、提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全校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初级中学

2012年7月2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aoxue/7/12195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